2006-12-14 07:51:00 作者:記者 仲愛梅 來源: 轉載:大眾網--齊魯晚報
誰說咱濟南人沒有幽默感?這些造型奇特、誇張的「幽默陶人」來自於老百姓的平凡生活,卻大膽加以變形,給人一種看上去就想笑的感覺。 本報記者 王鴻光 攝(資料片)
由山東省政府等單位主辦的2006年濟南國際幽默藝術周於今天結束,幽默這個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大,濟南人越來越傾向於用幽默來調劑生活,這一點,從近年來曲藝回潮和2006年濟南國際幽默藝術周大受歡迎可見一斑。儘管如此,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裡,似乎仍然很難把幽默與濟南人聯繫在一起。
半數外地人認為濟南人缺乏幽默感
多數濟南人覺得自己挺幽默
工作辛苦的時候,和周圍的人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博大伙兒一樂,心情頓時能放鬆不少;遇到不舒心的事情,跟自己開個玩笑,逗自己開開心,困難仿佛一下子變小了。幽默,無疑能讓人產生笑對人生的勇氣。
濟南人喜歡幽默嗎?濟南人有幽默感嗎?記者分別對20名在濟南工作的外地人、20名濟南本地人進行了隨機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半數外地人認為濟南人幽默感不強,而大多數濟南人則認為自己頗有幽默感。
20名外地來濟工作的人中,有9人認為濟南人缺乏幽默感。從北京來濟南工作的陳先生就表示,濟南人實在,受孔孟思想影響,老實厚道有餘而幽默不足,不擅長開玩笑;6名外地人覺得濟南人還是有幽默感的,但不太善於表達。只有5名受訪者表示濟南人幽默感強、愛開玩笑,和濟南人相處非常開心。
對20名濟南人的調查結果則明顯不同。採訪中,只有兩名濟南人認為自己缺乏幽默感;14名濟南人表示自己其實很有幽默感,生活中時常會和身邊的人幽上一默;另有4人認為,工作太忙沒時間去幽默。計程車司機趙師傅就認為,自己原來是個挺有幽默感的人,但現在每天開車,沒人聊天,時間一長身上的幽默細胞也變少了。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隨著省城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大,濟南人越來越傾向於用幽默來調劑生活,這一點,從近年來曲藝回潮和2006年濟南國際幽默藝術周大受歡迎可見一斑。儘管如此,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裡,似乎仍然很難把幽默與濟南人聯繫在一起。
實在人也有幽默細胞
張嘴也能讓人樂半天
外地人看濟南人,最後喜歡歸結為一句話:濟南人實在。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外地人認為濟南人缺乏幽默感,多半就與這「實在」的印象有關。
說濟南人實在不假,可實在人並非沒有幽默感。在省城一事業單位工作的陳老師就認為自己身邊有很多「幽默人」,幽默的濟南人善於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事信手拈來,稍加演繹就能發展成「段子」娛樂大眾。
油價上漲,濟南計程車車費也跟著漲。但濟南計程車漲價漲得怪,6塊錢的起步價不變,只是在起步價之外又加收了一塊錢燃油費,濟南老百姓就把它編入了「濟南二十怪」中,於是就有了「濟南第一怪:打車付錢加一塊」的說法。至於濟南市民幾乎人人喜愛的街頭燒烤自然也不能倖免:「濟南第二怪:街頭燒烤人人愛」……雖說這些段子聽上去不無偏頗,卻頗能體現出濟南人的幽默感。
「說咱濟南人沒有幽默感?沒有幽默感能創造出小麼哥來嗎?」計程車司機陳師傅是大伙兒公認的「開心果」,他認為濟南人很有幽默感。陳師傅提到的小麼哥深受濟南市民喜愛,如今已經發展成了濟南新聞界的明星,一本正經的新聞被小麼哥一演繹,就成了評書、相聲,曾經枯燥乏味的新聞也變得鮮活起來。事實上,濟南好幾家電視頻道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清一色都是曲藝界名嘴,他們對傳統新聞的「改編」讓濟南的新聞節目熱鬧了不少。
實在、厚道、豪爽,濟南人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一個「老實人」。事實上,老實人也有幽默的時候。只不過老實人的幽默不是逗悶子不是耍貧嘴,而是一語中的道破天機,看著話不多,一張嘴就能逗死人。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網上盛傳的段子有不少就是濟南人編排出來的。有一個笑話說韓復榘遊千佛山作詩一首:千佛山,佛山千,有朝一日倒過來,上邊粗來下邊尖。還有一個笑話說他遊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咕嘟咕嘟三咕嘟。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這位民國期間曾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榘其人其事已被濟南人勾勒得清清楚楚。
為啥外地人說咱不幽默
說話不會拐彎惹的禍
作為孔孟文化的發祥地,濟南人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信奉中庸、樸實、嚴謹、厚道的人生信條,性格趨於內斂、保守。因為認真難免顯得有些放不開,表現在幽默感上,濟南人普遍給人一種實在耿直、不善言辭、說話不會拐彎抹角的印象,於是,幽默、誇張在不好表現的濟南人看來也就有了譁眾取寵之嫌。
「濟南人太實在了,有時候連我在開玩笑都聽不出來。我也不敢隨便跟濟南人開玩笑,怕他們當真。」說起濟南人的實在,小李就忍不住抱怨。從天津來濟南工作的小李對濟南人的「實在」深有體會,愛開玩笑的他一度被濟南人評價為過於幽默、貧、不實在。
有一回在公司食堂吃飯,小李嫌服務員給的菜少就跟服務員開起了玩笑:你這菜多少錢一份?服務員答:三塊。小李又問:三塊錢一份?服務員答:是。小李:那你剛才怎麼給我三塊錢盛半份?我還以為你們這菜漲價了呢!
原本簡單的話不明說,非要繞個圈子逗你玩,這就是天津人「打岔」式的幽默,可這種幽默對於實心眼的濟南人來說,理解起來還真有些困難,幾句玩笑話就能讓人漲紅了臉,玩笑話最後可能會被當了真。
其實,幽默從來都是相對而言的。濟南人理解不了外地人的幽默,在外地人眼中,濟南人的「實在」自然也意味著沒有幽默感。
泉城人不乏幽默感
幽上一默笑對人生
真的幽默,不單單是引人發笑,更是一種笑對人生的態度。儒家文化厚重有餘輕靈不足,但生性樂觀的濟南人骨子裡卻另有一種幽默在,這種幽默就是普通人深入骨髓的快樂,而這快樂也讓濟南人與幽默有了一種先天的親切感。
作為與北京、天津齊名的曲藝界三大碼頭,濟南素有「曲山藝海」之美稱,上世紀60年代,相聲界更是建立了一個公認的規矩——北京學藝,天津練活,濟南踢門檻,也就是說相聲演員只有在北京、天津小有名氣之後,才敢到濟南演出,從而確立自己在全國的名氣。與北京、天津相比,濟南雖然沒能湧現出很多相聲藝術大師,但濟南的快板、評書、琴書裡同樣也包含了不少幽默的成分,和相聲一樣,它們同樣也注重抖包袱、逗人開心。
沏一杯清茶,抓上把瓜子兒、花生,往茶樓裡一坐,聽聽久違的快板、評書、相聲,有一搭沒一搭地跟身邊的人聊上幾句,老濟南人「閒來無事聽書看戲」的悠閒時光仿佛又回來了。從今年夏天開始,大觀園茗曲閣茶樓每個周末推出的歡樂曲藝專場已有了不少回頭客,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前來聽曲的人依然能坐滿數十張桌子。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除了那些來此追尋老濟南曲藝回憶的老人,竟還有不少年輕人。
「濟南人不是不愛幽默,更不是沒有幽默感。幽默有它的文化背景,北方的相聲到了南方為什麼就沒那麼受歡迎?說到底各地人對幽默的理解不同。濟南人有咱濟南人的幽默感,濟南人的幽默就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濟南市曲藝團團長慈建國告訴記者。
濟南人是否幽默幽默家如此評說
著名相聲藝術大師姜昆:
我們中國的老百姓幽默,山東人更幽默。甭說我們山東快書表現出來的那種幽默,就是平時老百姓話裡話外的幽默,就讓人樂個十天八天的,樂不夠。因為山東有最純樸的語言,最淳厚的鄉風,還有富有智慧的山東人。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
幽默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幽默具有文化性,像在蘇東坡等人的文章中,可以感受到由他們的文化而派生出的各具特色的幽默;幽默具有地域性,例如山東、天津、四川等,都有各自的幽默形式,地方性的語言就是特色的體現。
濟南市曲藝團團長慈建國:
泉是濟南的魂,泉是靈動的,濟南人是愛幽默的。你看那趵突泉的三股水兒,不也跟人在哈哈大笑差不多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布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伺服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