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著名傳統小吃,明明長著粽子模樣,專家卻偏說「裹蒸不是粽」

2020-12-25 彈指間行攝

又到端午,粽子飄香。端午紀念屈原吃粽子,自古以來便是中國人的習俗。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節日民俗也大不一樣。就拿粽子來說,東西南北的粽子五花八門,各不相同,特別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新潮粽子」也層出不窮。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的是廣東肇慶的裹蒸粽。

裹蒸粽,是廣東肇慶最著名的傳統小吃,也是自古至今當地最受歡迎的主要特產之一。裹蒸粽的主要原料與其他的粽子大同小異,主要又糯米、花肉、綠豆 、鹹蛋黃、冬菇、蝦米、瑤柱、慄子、花生等,而裹蒸粽區別於其他粽子主要是粽葉用的是當地特有的柊葉、水草來包裹,而且裹蒸粽個兒比較大。

裹蒸粽的歷史由來已久,相傳在秦代時候,當時的農民為了方便勞作,便用竹葉或荷葉包裹大米,煮熟後帶到田間作為勞動乾糧,後來經過不斷改良演變,形成如今的裹蒸粽。肇慶人喜歡吃裹蒸粽,製作這種小食也極其講究。

在肇慶採風的時候,我們來到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睦崗街道下瑤村的劉姨家,在當地典型的家庭作坊,深入了解了裹蒸粽的製作過程。

肇慶人製作裹蒸粽,粽葉須選用碧綠油亮的柊葉,上等的糯米和綠豆,還有肥瘦相間的新鮮五花肉等配料,備齊原料後,先要浸泡糯米和綠豆,並把綠豆去皮,再加五香料和麯酒醃製豬肉,所有基礎原材料加工完畢後,就可以包粽子了。

在三角形模具中鋪上幾片柊葉,加入兩勺糯米,再添一勺綠豆和兩塊豬肉在中間,最後再加幾勺糯米覆蓋在上頭,最後包裹纏線,一個粽子就包好了。而裹蒸粽煲煮則需要耗費很長時間,通常都要明火煲煮近8小時,粽子才會完全熟透。所以,煮一鍋粽子,一般都要熬通宵才能完成。

在劉姨家的作坊,駕輕就熟的劉姨不用一分鐘便可包好一個粽子。每年端午期間,她家的粽子訂單驟增,每天平均要包400多個,數量比平時增長4倍,全靠劉姨及其丈夫徒手完成。與工廠流水線生產的裹蒸粽相比,這種隱於城市居民小巷中的粽子手工作坊顯得不太起眼。但粽香不怕巷子深,劉姨說相對於工廠批量生產的裹蒸粽,當地許多酒家和街坊更青睞於家庭作坊出品的手工粽子。

這是街坊對傳統飲食文化和味覺習慣的迷戀,也是一種難忘的舌尖味道和情感記憶。劉姨和她丈夫表示,他們不求生意做大,只為包好每一個粽子,保證出品質量,量力而行收入足夠過日子就行。

裹蒸粽體塊很大,呈金字塔形狀,是普通粽子的3-5倍,每隻重約0.5公斤。煮熟的粽子,一隻足夠2-3個人食用。而更有趣的是,肇慶裹蒸粽的傳承和製作和傳統的粽子有許多不同,所以肇慶以前在裹蒸文化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時,當地專家就提出了「裹蒸不是粽」的觀點。明明長著粽子的模樣,當地人卻偏說「裹蒸不是粽」!對此,歡迎了解裹蒸粽文化的朋友留言與大家「科普」。

相關焦點

  • 肇慶著名傳統小吃,明明長著粽子模樣,專家卻偏說「裹蒸不是粽」
    裹蒸粽,是廣東肇慶最著名的傳統小吃,也是自古至今當地最受歡迎的主要特產之一。裹蒸粽的主要原料與其他的粽子大同小異,主要又糯米、花肉、綠豆 、鹹蛋黃、冬菇、蝦米、瑤柱、慄子、花生等,而裹蒸粽區別於其他粽子主要是粽葉用的是當地特有的柊葉、水草來包裹,而且裹蒸粽個兒比較大。
  • 廣東肇慶有種著名美食,明明外觀很像粽子,本地人卻簡稱不是粽子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吃粽子,扒龍舟,是中國人端午節的兩大禮俗,自古傳承,至今不輟。而因為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中國各地的粽子也別具特色,各不相同。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南方人偏愛吃鹹粽,小小的粽子浸透著中國豐富的飲食文化。
  • 肇慶裹蒸粽,西安蜂蜜涼粽,粽子沒有什麼不能包的
    從形狀、粽葉、餡料、烹飪方式……一顆粽子原來可以這麼多種多樣。 形狀 常州的「小腳粽」 說到粽子,大家都知道是長的四角尖尖的三角體,結果最後每個地方的粽子根本就長得不一樣啊?在北方粽子的世界裡,甜黨可以說佔了絕對優勢,主要包著紅棗、豆沙等,原料簡單,形狀就包得比較優雅修長,通常更偏向錐形,頂上的角比較長。
  • 原來我們吃了這麼多年的"裡蒸粽"不是粽?
    :元宵節來了,那是湯圓節;中秋節來了,那是月餅節;現在端午節來了,那是粽子節。 提到粽子,你可能會馬上想到裹蒸粽。要問裹蒸粽哪家強,可能很多人都會說:肯定是廣東肇慶。但小橙在一邊品嘗美味裹蒸粽、一邊查資料時,看到這樣一個觀點:「裹蒸不是粽。」
  • 吃粽子、賽龍舟迎端午:有肇慶裹粽,還談什麼戀愛
    因此可以說,端午節起源雖不是屈原,但屈原讓端午節的意義得到升華,成為了驅邪避災和追思先賢的結合,成為整個華夏民族的傳統節日。英雄說完了,再說說好吃的吧!我說,自然記得了,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呢,感謝他開啟了我的粽子情結。他卻告訴我,那時候他暗戀我,以為餵我吃了一個粽子之後,會有進一步的發展,沒想到我一心一意只曉得吃粽子,臉不紅心不跳。有肇慶的裹蒸粽,還要談什麼戀愛!
  • 肇慶裹蒸粽,西安蜂蜜涼粽,粽子沒有什麼不能包的
    從形狀、粽葉、餡料、烹飪方式……一顆粽子原來可以這麼多種多樣。 形狀 常州的「小腳粽」 說到粽子,大家都知道是長的四角尖尖的三角體,結果最後每個地方的粽子根本就長得不一樣啊?在北方粽子的世界裡,甜黨可以說佔了絕對優勢,主要包著紅棗、豆沙等,原料簡單,形狀就包得比較優雅修長,通常更偏向錐形,頂上的角比較長。
  • 肇慶八大特色小吃,除了「肇慶裹蒸粽」你還知道哪些?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漢代到清代,肇慶多次成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肇慶是廣府文化發祥地之一,粵語的發源地,肇慶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最早的交匯處。今天給大家來介紹肇慶八大特色小吃。
  • 關於肇慶裹蒸粽的幾個問題
    很多外地的朋友都會問一些關於我們大肇慶的裹蒸粽的問題,下面由粵肇坊小編介紹一下我們的肇慶裹蒸粽吧: 1、初識肇慶裹蒸粽 一個金字塔形狀綠色的粽子,重量達一斤,用浸泡過的水草捆緊的地方食品,它長得胖乎乎的,這就是肇慶特產——裹蒸粽。
  • 我和端午不說不行的故事:裹蒸不是粽,裹蒸不是粽,裹蒸真不是粽
    今天和朋友說到端午節,不得不說,嗯妹的家鄉是以裹蒸出名的城市,應該有不少人知道這個地方吧。那我也不賣關子了,這個是我們端城--肇慶。說起裹蒸,現在當地很多年輕人也許和別人說,我們的特產是裹蒸粽;而知道歷史的我們,會和你們直接說:「裹蒸不是粽,裹蒸不是粽
  • 嶺南寫真:千年肇慶裹蒸粽為何裹足不前?
    中新社肇慶六月十七日電題:千年肇慶裹蒸粽為何裹足不前?  中新社記者黃耀輝  時近端午,粽子飄香。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又到了一年吃粽子的時節。但廣東的肇慶有些特別,即使是在平時,這裡的大街小巷也充滿著陣陣裹蒸粽的清香。當地人習慣於把「粽子」稱為「裹蒸」。
  • 肇慶裹蒸粽,是廣東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端午節快到了,粽子飄香。被大家所熟知的端午習俗有賽龍舟、掛艾草等,但最被廣為流傳的就是食粽子啦。小編作為正宗吃貨一枚,說到端午食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味的肇慶裹蒸粽啦。在廣東肇慶,裹蒸粽可是最出名的傳統美食。
  • 潮汕雙烹粽、肇慶裹蒸粽、雷州鴨母粽……」吃貨大省」的粽子你吃過哪幾種?
    在端午,常見的習俗有賽龍舟、掛艾草、飲雄黃酒等,不同地區還有其他的一些傳統。不過,最受我們「吃貨」大省廣東歡迎的傳統,當然還是粽子了。中華自古以來就是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在飲食上的創造力那可是當仁不讓的。一個小小的粽子在心靈手巧的中國人手裡,經過千年的傳承,被創造出了各種各樣與「粽」不同的口味。
  • 廣東各地粽子大集合……你最鍾意邊一「粽」?
    >說到粽子南方君又有選擇困難症了要知道,就在廣東粽子的種類就多到難以數清!蝦米、瑤柱、慄子、花生等從粽子就可以看出來大廣東人是多麼的捨得下猛料肇慶裹蒸棕在廣東眾多粽之中肇慶裹蒸粽較為出名古粽籺餡料一般把豬肉切成長條狀用芝麻或豆等調味醃製製作時用冬葉折成插兜狀且擺放時間長,便於攜帶等特點恩平裹粽恩平粽,恩平人俗稱「裹粽「
  • 「食」話實說 | 肇慶裹蒸粽:隱藏在時光深處的粽香
    當包公離開端州時,端州百姓為感念包公,就用家中最寶貴的糧食-糯米、綠豆加上過節才能吃到的豬肉,製作了肇慶裹蒸,讓包公帶著路上吃。人們說,肇慶裹蒸就像包公的鐵拳。從此以後,肇慶裹蒸不僅出現在田間地頭,還走上了餐桌,被奉為貢品,成為了肇慶傳統美食的代表。尤其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習慣包裹蒸送親朋,一來以此紀念包公在端州留下的千古德政,二來借肇慶裹蒸的「蒸」字寓意生活「蒸蒸日上」。
  • 「冬葉」裹出的廣東傳統特產「肇慶裹蒸粽」
    「冬葉」裹出的廣東傳統特產「肇慶裹蒸粽」 2015-07-07 11:14:157月7日電 題:「冬葉」裹出的廣東傳統特產「肇慶裹蒸粽」  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除了個大,「淡綠色」的粽子還透出清香,這便是肇慶傳統裹蒸粽。
  • 甜粽、鹹粽算啥?廣東粽的花樣竟然有這麼多!你喜歡什麼口味呢?
    2肇慶裹蒸粽肇慶裹蒸粽是廣東肇慶的特產,製作過程非常講究。冬葉要色綠葉香,肉餡要肥瘦相間,還要加五香粉、麯酒作調料。正因如此講究,蒸熟後的粽子清香撲鼻,入口餡味醇香、肥而不膩。▲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作餡,肇慶裹蒸粽肥而不膩。
  • 端午佳節粽飄香!來湖南、廣東,品粽子,感受端午民俗
    周紅勇一家包的粽子是汨羅的傳統純糯米鹼水粽,又叫「小巧玲瓏粽」,是沒有餡料的。這種粽子個頭小,整體是滴漏形狀,包起來還是需要技巧的。還可以把裹蒸粽壓成餅,慢火煎之後,兩面金黃酥脆,而內裡軟糯香滑。再配上清熱解暑的菊花茶、鐵觀音、紅茶,解膩又養生。很多人說,廣東最好吃的粽子是裹蒸粽,在外的遊子說,吃到家鄉的裹蒸粽,好吃到想哭!
  • 粽子加綠豆會怎麼樣?肇慶裹蒸棕了解一下
    我吃過肇慶的裹蒸粽,很好吃的~ 和其他地方粽子不一樣的是,肇慶裹蒸棕會放綠豆的,可以解膩的。肇慶裹蒸粽很有特色,完全稱得上廣東肇慶的特產。而且只有用廣東肇慶當地的冬葉包出來的「粽子」才有著與眾不同的味道,說是粽子,它只是與粽子的製作方法有那麼一點點相似,即都是用植物的葉子來包裹食物蒸煮後食用的。傳統的肇慶裹蒸粽一般都是冬葉裡包裹著糯米、綠豆、豬肉、鹹蛋黃,然後煮七八個小時,這樣冬葉裡這些食物的味道就相互滲透,別有一番香味。
  • 肇慶裹蒸粽真是與「粽」不同,不只是宮廷貢品這麼簡單!
    被大家所熟知的端午習俗有賽龍舟、掛艾草等,但最被廣為流傳的就是食粽子啦,除了是因為粽子確實好吃外,吃貨們的推潑助瀾也是功不可沒的!小編作為正宗吃貨一枚,說到端午食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味的肇慶裹蒸粽啦。在廣東肇慶,裹蒸粽可是最出名的傳統小吃。肇慶人制裹蒸非常講究。一要選用具有色綠、葉香、防腐的柊葉作裹蒸的外皮。
  • 肇慶裹蒸粽,是廣東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端午節快到了,粽子飄香。被大家所熟知的端午習俗有賽龍舟、掛艾草等,但最被廣為流傳的就是食粽子啦。小編作為正宗吃貨一枚,說到端午食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味的肇慶裹蒸粽啦。在廣東肇慶,裹蒸粽可是最出名的傳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