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喜歡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人很不受歡迎。可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說。
在背後說別人壞話,其實屬於一種正常心理。
人都是自私的,往往不會做無利可圖之事,通過訴說別人的不是,可以得到幾個「好處」:
背後說人壞話,有時候是建立信任的一種手段。喜歡在背後對別人評頭論足,雖然會受到很多人的唾棄,但是總有人樂此不疲。
因為在人際關係之中, 拉近關係的最好方法就是進行話題探討。
而說別人壞話這種形式更能在短期內拉近彼此的距離。
尤其聚在一起八卦,通過罪惡共享,建立信任,會給人們造成一種「結盟感」。
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就經常在背後說別人壞話。
為化解六國合縱聯盟,張儀擠走了公孫衍。
商鞅被秦惠文王車裂之後,接替秦國大良造的是公孫衍,此人能文能武,深受秦惠文王重用。
公孫衍為秦國大業積極奔走,讓魏國割讓了陰晉之地。
秦王大喜過望,把此地的名字改為了寧秦,意思是讓秦國能夠安穩得地方。
此後,公孫衍又讓魏國割讓了河西之地,之後魏王又重金行賄公孫衍,公孫衍收下金銀珠寶,就建議秦王進攻別的國家。
張儀去了秦國,立即對秦王闡述了公孫衍的私心,於是秦王就疏遠了公孫衍。
之後,張儀還中傷陳軫,讓其無奈投靠了楚國。
除此之外,張儀還暗害樗裡疾,因為此人威脅了張儀的地位,最後樗裡疾從楚國逃跑了。
儘管在背後中傷他人是一種非常高級的社交手段,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仍是弊大於利。
背後說別人壞話,有時候可以釋放壓力。尤其是關係不重要的陌生人。
吐槽作為最普遍發洩情緒和釋放壓力的方式之一,可謂是無人不用。
有一天和朋友閒聊,她說:「上班最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一個部門的人整日左右逢源,惹著誰都不行。」
感同身受,即便自己堅持做自己,不說別人壞話,也確實害怕被別人說壞話。
其實,背後說人壞話,是一種酸葡萄心理,把內心的不滿表達出來,情緒就可以得到緩解。
兩個實習生同時進公司,兩人惺惺相惜,很快就成為好朋友。
開始的兩個月,兩人形影不離。
可之後,兩人的關係明顯不如從前,其中一個對另一個還頗有微詞。
原來,其中一個工作突出,提前轉正,這讓沒轉正的實習生心裡很不舒服。
不得不承認,在背後說別人壞話,可以通過吐槽別人的缺點來找到自己的優點,進而獲得精神上的安全感。
背後說人壞話,有時候可以使人產生積極向上的奮鬥感。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存在著對他人的嫉妒,而良性的嫉妒可以讓人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對某件事或某人的不滿,折射的是自己心中的自卑和陰暗面。
我們通常看不慣別人某些行為,其實是因為自己身上也有那些缺點,實則也是對自己不滿。
所以,生活中,有些人嫉妒你,是想成為你。
《甄嬛傳》中,甄嬛受寵時,問沈眉莊可嫉妒?
她說:「羨慕但是不嫉妒。」
眉莊是真的不嫉妒嗎?為什麼甄嬛受寵她一夜無眠?只是心裡對甄嬛的情感壓制住罷了。
很喜歡一段話:
「人乃至這個世界,無一不是太極,一半白,一半黑。
太白的人成了神,太黑的人下了地獄。
對於一些人來說,總想指著別人的黑,顯示自己的白。」
人生在世,笑罵由人,既然選擇了活在別人的目光底下,就要接受別人我們的議論或者是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