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進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1/7

2020-12-18 青瞳視角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8日通報稱,據了解,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1/7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僅分布於海南島的我國特有物種海南長臂猿保護則成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中的重中之重。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夏斐表示,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就是為了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海南長臂猿作為熱帶雨林中的旗艦物種,其生存狀況直接反映了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保護海南長臂猿就是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關鍵體現,關乎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成敗。

2019年1月,中央深改委第6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2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在吊羅山正式揭牌成立。

試點區位於海南省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是亞洲熱帶雨林和世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具有國家代表性和全球保護意義。

海南長臂猿是僅分布於海南島的我國特有物種,到上世紀70年代末僅剩7-9隻個體生存在霸王嶺熱帶雨林。為了拯救該物種,我國從70年代末就開始採取保護措施:一是於1980年成立霸王嶺長臂猿省級自然保護區,於1988年晉升為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強化了保護職責,逐步減少直至停止該區域森林採伐;二是2013年開始實施連續年度監測,及時掌握種群變化動態;三是自2002年以來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強化野外巡護看守,指導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籤訂社區共管協議書;四是開展棲息地改造,補植補種海南長臂猿喜食鄉土樹種,改善修復棲息地,並撥付專項資金將保護區內高架電線轉為地下埋管通過,擴大了種群活動範圍;五是加強保護研究,開展了海南長臂猿種群遺傳多樣性、食性、調查監測技術等系列研究,2003年編制了《海南長臂猿保護狀況調查及保護行動計劃》,2014年專題召開「海南長臂猿保護國際研討會」,探討保護新策略,完善保護行動計劃和保護機制。六是開展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生態改造修復工作,自2005年以來,共改造修復海南長臂猿棲息地5000多畝,其中2005-2008年對南七河3000多畝人工林進行改造,種植各種長臂猿喜食鄉土樹種超過30萬株。2016-2019年實施海南長臂猿棲息地恢復工程,修復2000多畝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目前,海南長臂猿種群達到4群30隻,並顯示持續擴大的良好勢頭。

「海南長臂猿數量雖然有所恢復,但仍未擺脫滅絕的威脅。」 夏斐表示,為更好地實施對海南長臂猿開展保護,海南省專門成立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希望通過開放式的工作機制集思廣益完善保護並儘快出臺海南長臂猿拯救方案,加快制定系統的海南長臂猿保護專項規劃,同時也歡迎更多頂尖專家指導和參與。

在談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工作進程時,夏斐說,下一步,一是加快推進總體規劃報批和專項規劃編制。二是積極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內設機構和二級管理機構設置。三是穩步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工作。四是依託研究院開展相關科學研究,特別是加強海南長臂猿保護,擴大建設生態廊道,逐步擴大長臂猿棲息地。五是推進國家公園項目建設,啟動智慧雨林、國家公園專用公路、國家公園大門及展示區、電子圍欄項目設計和規劃建設。六是確界定標並開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範圍內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七是出臺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相關地方性法規,逐步建立健全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法律法規體系。八是加強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宣傳推介。九是對照評估工作認真落實整改,確保通過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前的驗收工作,設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屈暢

編輯/朱葳

相關焦點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自貿港生態名片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規劃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建設,不僅能夠保護熱帶雨林動植物資源,推進熱帶雨林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也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打造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來源:新華網】  在海南邦溪坡鹿自然保護區,一隻坡鹿在保護區內飛奔(4月3日攝)。
  • 九三學社海南省委會助力推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
    本報訊(記者陳啟傑)海南省省長沈曉明2月18日表示,海南儘快確定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和保護措施等事項,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打造海南新的旅遊吸引力。    沈曉明是在研究推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專題會上作出如上表態的。
  • 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長臂猿為何是重中之重?
    1月8日,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夏斐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的2020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作如下表述。 總面積4400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1/7的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區,位於海南省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揭牌
    4月1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在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揭牌成立,這是我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又一件大事,標誌著國家公園試點工作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
  • 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這裡擁有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是世界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地區,其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七分之一。
  • 海南設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而建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海南省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標誌性動作之一。事實上,海南並不是全國唯一擁有熱帶雨林的省份,建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為什麼落在了海南?對海南來說,又意味著什麼?目前進展如何?未來又有怎樣的規劃?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秘境中的邂逅
    為保護島嶼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以及我國熱帶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2019年1月23日,中央深改委第6次會議審議通過《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同年7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由國家公園管理局印發方案,開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覆蓋全島1/7的秘境雨林
    試點區規劃總面積4403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這裡是熱帶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擁有眾多海南特有的動植物種類,如海南長臂猿、海南坡鹿、坡壘、海南蘇鐵等,是全球重要的種質資源基因庫,是我國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地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之一。
  • 海南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生態質量不斷提升 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海南省中部地區山高林密,這裡有著亞洲熱帶雨林和世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中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生態價值彌足珍貴。海南自2018年4月開始自貿區(港)建設以來,強力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
  • 走進國家公園丨熱帶雨林 海南的自然珍藏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
  • 從熱帶雨林到國家公園
    在9月16日於北京召開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海南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省委書記劉賜貴指出,海南堅定不移實行最嚴環保制度,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將始終以最嚴制度確保海南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讓海南不僅成為世界最高開放水平的自由貿易港,也是生態環境世界領先的自由貿易港。    而建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我省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標誌性動作之一。
  • 守護「地球之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建設亮點紛呈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起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七分之一。據統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已記錄有野生維管植物3577種,隸屬220科1142屬,有各類保護植物432種。2019年4月1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啟動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
    工人日報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夏斐在今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啟動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計劃分兩步走,第一步試點搬遷,目前已啟動白沙縣3個自然村共118戶498人整體搬遷,預計2020年完成,第二步對剩餘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生態質量不斷提升
    【解說】海南省中部地區山高林密,這裡有著亞洲熱帶雨林和世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中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生態價值彌足珍貴。  【解說】海南自2018年4月開始自貿區(港)建設以來,強力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
  • 海南島:公園島 雨林島 生態島
    核心閱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明確了海南建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在生態建設的道路上,海南始終步履不停。創建生態示範省20年、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10年、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海南一直在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路子,創經驗。
  • 在這個大雪的冬,送你一片養眼的綠: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記者劉洋 攝雨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 【海頭條】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成立,將有這些新動作→
    4月1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在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揭牌成立,標誌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揭開了新篇章。海南省將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築牢海南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珍稀自然資源世代傳承。
  • 海南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回想起4個多月前在海口雲龍產業園內,裕同科技環保及高端包裝產業基地建設奠基時的場景,裕同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中慶說道。與「禁塑」息息相關的故事,是海南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的鮮明註腳。今年6月1日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再次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部署。
  • 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系列報導 | 青山不墨千秋畫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起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袁浪興 攝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總面積達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七分之一生物資源豐富面積佔全國國土面積的比例不足0.046%,但在生物種類方面,擁有全國約20%的兩棲類、33%的爬行類、38.6%的鳥類、20%的獸類
  • 三江源、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公布體制試點總體進展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郭香玉)1月8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三江源國家公園、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公布了體制試點總體進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實現自然生態保護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一項意義重大、充滿創新、志在必成的重大改革,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