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這位小區大「管家」為556戶居民守好「小門」

2020-12-23 瀟湘晨報

近日,記者見到周永成時,他穿著紅馬甲,和舟山普陀物業小區聯合會的志願者們,穿梭在各個小區。每到一處,他都要拉著物業經理細細囑咐:「小區仍舊要定期消毒」「外來車輛進入小區一定要登記」……

今年62歲的周永成是普陀物業小區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小區的防疫工作他絲毫沒有鬆懈。那場小區防疫阻擊戰,讓他記憶猶新。

離庚子鼠年還不到一周,武漢疫情消息傳來,在小區管理方面「身經百戰」的周永成心頭一緊:正值春節假期,回鄉探親的人肯定不少。居民小區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如何守牢?這是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

周永成所居住的香榭花園小區共有556戶居民,作為小區兼合式黨支部書記的他,決定先從做好居民身體情況調查和活動軌跡記錄著手。

1月21日,原本準備帶著老婆孩子回老家過年的周永成,早早坐在小區物業辦公室裡,挨家挨戶打電話排查,並把了解到的信息仔細記錄在排查登記冊上。

556戶居民,556個電話,周永成的嗓子啞了,耳朵裡也總有嗡嗡的聲音。一起排查的小區物業項目經理沈國蓉忍不住勸他:「喝口水吃點飯,休息會兒再繼續吧!」周永成卻總是擺擺手,直到與最後一戶小區業主通完電話,他才鬆了口氣。

「要想遏制病毒入侵,還得一絲不苟地『堵』。」對於小區的管理,周永成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只有把好『防』的第一道關口,才能達到『控』的效果。」

社區疫情防控期間,為守好「小門」,身穿紅馬甲的周永成帶頭和志願者在門崗值守,居民也慢慢懂得了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有居民悄悄給門崗執勤的志願者送去方便麵、蛋糕和水果,還有一些居民主動加入到小區執勤行列。

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在這場防疫阻擊戰中,周永成的嚴謹和投入,給小區志願者和居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回家吃飯和睡覺,他每天輾轉在小區的各個點位上,哪裡缺人就往哪裡跑。從臘月二十九開始,周永成連續在崗近60天,不敢有一絲懈怠,他用實際行動為小區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疫屏障。

在忙於自家小區疫情防控的同時,周永成還主動擔負起全市小區防控的協調指揮任務。他把自家小區「黨支部+物業+居民志願者」群防群治的防疫經驗總結成冊,包括小區志願者個人防護指南、隔離戶安全服務辦法等,為全市374個小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方案。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尋常居民小區有了「電管家」
    □通訊員 王文輝 記者 李振 報導  本報濟南訊 日前,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創新服務體系,開始面向企業、居民小區及農村派駐「電管家」,提供入門到戶的專業電力服務,從而確保用電高峰期間全省電力用戶安全穩定用電。
  • 居民煩惱事件件管得細 曹陽小區"小巷管家"贏得稱讚-管家 小巷...
    普陀區西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敏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集團黨委、機關認真聽取群眾呼聲,通過改變作風,梳理、解決涉及民生「最後一公裡」的22個老大難問題,特別是集團所屬全區214個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小巷管家」,更是在服務第一線為居民排憂解難,獲得大家點讚。
  • 普陀:「紅黃藍」三色群防守家園
    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普陀公安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牢固樹立「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理念,積極動員指導群防群治組織,通過發動「藍天義警」、黨員志願者、小區物業保安等隊伍,打造紅黃藍三色「人防工程」,全力守好區域自防「小門」,確保普陀區域安全穩定。
  • 普陀這個小區被「開牆破洞」,居民為何不煩心反而很開心?
    普陀這個小區被「開牆破洞」,居民為何不煩心反而很開心?最近說起小區裡燃氣營業點的改道施工真如鎮街道真光七小區的居民難掩喜悅這是怎麼回事?趕緊跟小編去探一探——居民區裡的「煩心門」「小區裡開了一家燃氣公司營業廳,每天各種外來的人和車進進出出,太沒有安全感了!」
  • 水木清華小區1485戶居民迎來新管家
    新物業:爭取3個月內小區綠化、車輛停放等有新變化九江新聞網訊(呂安琳)2019年11月27日,潯陽晚報刊登了《德化社區水木清華小區召開業主大會投票表決前期物業去留》的報導,經過投票,最後90%以上業主投票同意解聘前期物業公司
  • 普陀:「紅黃藍」三色群防守家園
    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普陀公安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牢固樹立「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理念,積極動員指導群防群治組織,通過發動「藍天義警」、黨員志願者、小區物業保安等隊伍,打造紅黃藍三色「人防工程」,全力守好區域自防「小門」,確保普陀區域安全穩定。
  • 為居民行方便小區開小門 接送孩子上學大家安心了
    一大早,百合社區居民尹建國喜出望外地說:「沒想到居委會真為我們居民著想,辦了大事,及時開通了西小門,孩子們上學真方便啦。」百合社區分為百合園和丁香園兩個小區,住著2668戶居民,西鄰剛剛建成了一座勝利花苑中學,並於今年秋季首次招生。小區與學校中間修建了一條南北走向的祁連山路,但兩邊綠化帶並未修好,未正式開通。學校的東門設在祁連山路上,也未開通。
  • 金華持續推進精密智控,守牢每扇「小門」每個樓道!
    金華持續推進精密智控,守牢每扇「小門」每個樓道!「小門」每個樓道》點讚金華持續推進精密智控的好做法具體都說了什麼快和小布一起來看看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各大景區相繼開放,大型專業市場先後開門迎客……面對防疫新形勢,金華持續推進精密智控,將防疫工作重心轉到守牢「小門」、打好「巷戰」,各地因地制宜劃分防控單元。
  • 為啥普陀這個小區的居民天天要走紅毯秀?
    他想,除了在小區出入口設置崗亭查驗出入證,是否還有更具針對性的措施,讓小區居民進出更加安心呢?「唉,這個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結束,我的遊泳健身卡都快要過期了。說幹就幹,翟世國馬上把他的想法告訴給了居委會黨支部,然後找來居委幹部、物業工作人員、黨員和居民志願者代表們,大家一起商量,如何在小區人行進出口設置一塊消毒區,給鞋底消消毒。
  • 小管家,也能解決大問題
    小管家,也能解決大問題 2020-12-1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山社區臨時黨支部疫情防控簡訊:守好小區門,守護健康城
    北山社區臨時黨支部疫情防控簡訊:守好小區門,守護健康城 2020-06-07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陀這兩個小區合併後,「煩心事」都沒了!
    普陀這兩個小區合併後,「煩心事」都沒了!近日,這個只有12戶人家的「迷你小區」併入了20多年的「老鄰居」太浜巷小區,迎來了資源共享,管理升級的新開始。在中山北路2185弄29號樓附近,新設立了一個門崗,將這棟樓和原先的太浜巷小區圈在了一起,這是兩個小區合併以來最直觀的變化之一。合併以前,太浜巷小區是敞開式的,小區共有5個出入口,物業無法進行封閉式全方位管理。「沒有門崗,外來人員、車輛可以隨意進出。」
  • 普陀這個大型商品房小區僅用四步就「改頭換面」,怎麼做到的?
    黨建引領 多方聯動 發動群眾 自治共治宜川路街道香溢花城居民區積極探索文明創建工作思路形成「四步走」工作法香溢花城居民區建於2009年,是宜川轄區內的大型商品房小區,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共有居民2134戶,6139人,其中外來人口超過
  • 「管住大門,守好小門」,上海街鎮居委織起社區疫情防控大網
    在七寶鎮,多達2700多人的家園守護隊和志願防控隊,共同守住社區、企業、樓宇、工地的「大門」;另一批隊伍則負責守好居家隔離的「小門」。為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七寶鎮、天目街道、曲陽街道曲一居民區等街鎮居委立足基層實際,探索出諸多經驗在各自轄區推廣,讓社區幹部有辦法可循。
  • 管住「大門」守好「小門」湖北竹山築牢疫情防控網
    為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湖北竹山城關鎮各社區立足轄區內常住人口集中、人口流動性大、人員結構複雜等實際,積極推動各項防控措施落地落實,堅決貫徹「快隔、緊盯、密防、嚴封、限流、網通、統籌、聯動」十六字方針,構築群防群治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
  • 「管住大門,守好小門」,上海街鎮居委織起社區疫情防控大網
    在七寶鎮,多達2700多人的家園守護隊和志願防控隊,共同守住社區、企業、樓宇、工地的「大門」;另一批隊伍則負責守好居家隔離的「小門」。為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七寶鎮、天目街道、曲陽街道曲一居民區等街鎮居委立足基層實際,探索出諸多經驗在各自轄區推廣,讓社區幹部有辦法可循。
  • 春城慧谷「紅色管家」獲小區3萬居民齊點讚
    在春城慧谷小區,居民們享受這樣的服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且,這項服務還是由小區物業公司提供的。黨員亮身份、強服務,有效提高了居民滿意度,也為推進黑林鋪街道「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服務民生」工作做出示範,成為了轄區「紅色物業」的領跑者。
  • 普陀的他們讓小區大變樣,隔壁居民都羨慕哭了!
    66歲的俞凱剛,自己買木料、親手鋸木頭、安裝椅子,用了十天,為小區的休閒座椅換上「新裝」。「整個小區都在齊心協力做創城工作,我也想利用一技之長,發揮餘熱為小區文明做點事。」從發現小區第一張受損座椅後,俞師傅就在小區裡仔細轉了一圈。我清點了下,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損壞座椅有13張,高頻使用再加上風吹日曬,這些座椅現在比較老舊了,和小區的整體環境很不和諧,也很不方便居民使用。
  • 道德模範馮志良:"三無"小區裡的暖心"管家"
    居民向為大家忙碌的馮志良(左)點讚。 記者 謝大強 攝 記者 謝大強 攝   一天凌晨5點,秀英區愛華社區外運小區居民馮志良被一個緊急電話驚醒,「良哥,李奶奶又不舒服了,你趕緊下來看看。」馮志良麻利地穿好衣服,拎起放在茶几上的小藥箱,打著手電筒就向樓下奔去……   大伙兒口中的「良哥」就是小區居民馮志良,現年55歲的他,是這個「三無」小區裡的一名宿舍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