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轟炸機是「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的必要一環,也是大國空軍的標誌性裝備。雖然戰略轟炸機自上世紀50年代便已出現,但嚴格來說目前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有美、俄兩國,我國目前勉強稱得上戰略轟炸機的只有轟-6K及最新的改進型號,雖然經過了大量的現代化改進,但是無法改變其圖-16的「本質基因」,在航程、載彈量等關鍵指標方面,轟-6K與真正的戰略轟炸機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轟-6K並不能打破我國沒有戰略轟炸機的窘境。
在美、俄戰略轟炸機面前,轟-6K不起眼
轟-6系列轟炸機自上世紀60年代末仿製(仿製自蘇聯的圖-16)成功以來,在我國軍工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下,衍生出來多個改進信號,其中,目前服役的主力機型就是最新改進的轟-6K。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經過大幅改進的轟-6K最大航程達9000公裡,最大載彈量達到了15噸以上,如果搭載射程2000公裡的空射巡航飛彈,轟-6K的打擊半徑可達5000公裡以上,足以覆蓋關島以內的所有目標。但是,即便是搭載空射巡航飛彈,仍無法覆蓋主要的戰略打擊目標,這與戰略轟炸機的定位還有一定距離。
轟-6K轟炸機巡航
縱觀美、俄兩國現有的戰略轟炸機,轟-6K與之相比差距明顯。以俄羅斯圖=160和美國的B-1B兩款戰略轟炸機為例,俄羅斯的圖-160和美國的B-1B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戰略轟炸機,尤其是圖-160,雖然已經服役30餘年,但是至今仍是全球航程最遠、飛行速度最快、載彈量最大的戰略轟炸機。圖-160戰略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達2馬赫、最大航程超過16000公裡、最大載彈量達45噸,;B-1B雖然飛行速度、載彈量沒有圖-160那麼突出,但是最大航程也達到了12000公裡。此外,美國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雖然在航程、飛行速度、載彈量方面並不突出,但是其擁有無與倫比的雷達隱身能力,可以突破敵方防空網對敵實施精確的戰略打擊,相對來說,轟-6K與之的差距可謂天壤之別。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
投彈中的B-1B戰略轟炸機
當然,我國戰略轟炸機空白的現狀也是有歷史原因的,對於大型航空裝備來說,沒有足夠的科技、製造和時間積累,很難能夠實現質的改變。不過,隨著探測手段和防空技術的不斷發展,類似圖-160和B-1B這樣的傳統戰略轟炸機已經很難突破現代防空網的搜索,只有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才會有較好的轟炸效果。而類似B2這樣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在現代戰場環境下才具有實際意義。雖然轟-6已經魔改到了「親媽都不認識」的程度,但是,我國第一款名副其實的戰略轟炸機轟-20早已開展了研發,而且在核心技術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因此,改寫我國戰略轟炸機空白的歷史,還要看傳說中的轟-20,相信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期待傳說中的轟-20早日面世
歡迎關注「威吶解析」,閱讀更多原創軍事內容(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