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夜市王」業績平均下滑約三成 因大陸遊客驟減

2021-01-10 中華網

中新社臺北10月22日電據《中國時報》22日報導,臺灣夜市攤商有感於陸客驟減等衝擊,營收業績受影響,希望臺當局改善兩岸關係,「把市場做大」。

臺灣夜市資料圖。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綜合《中國時報》、中央社等臺媒報導,臺當局「財政部」統計全臺25個主要夜市,其中臺中逢甲夜市2016年602家開立發票、繳稅9345萬元新臺幣,推估年營業額近百億新臺幣,成為全臺單一夜市繳稅冠軍。

但據《中國時報》報導,即使是「全臺夜市王」的逢甲夜市,如今也不敵陸客驟減等衝擊,業績平均下滑約三成,商圈店面空租、轉手頻率變高,「大家都在吃老本,苦撐待變」。

在逢甲夜市經營9年的「激旨燒鳥」店老闆曾建榮說,從今年暑假開始,生意大不如前,9月甚至出現首度虧損;「漫麗飾品」店老闆熊漫麗表示,今年生意與此前相比大概減少五成。

對此,逢甲商圈管委會主委王朝藝認為,臺灣夜市營收下降,除受陸客團銳減的重大影響外,另一原因是「一例一休」限制了臺灣員工加班時數,造成想加班的員工整體收入變少,消費自然緊縮。

王朝藝指出,逢甲夜市在臺灣夜市中具有指標作用,在全臺夜市出現衰退時,可以說「受傷最少」,有些夜市是整個不見了。

另有多位夜市攤商感嘆,臺當局要推動「減稅救觀光」方案,請官員們實際到夜市走一趟,就會了解「下錯藥方了」。

此外,臺北士林夜市、高雄六合夜市等相關負責人亦表示,夜市整體營收與前幾年相比大幅減少。

相關焦點

  • 大陸遊客銳減重創全臺觀光產業 臺北旅店紛紛倒閉
    【環球網綜合報導】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兩岸關係急凍,限縮陸客來臺重創全臺觀光產業。那麼,島內觀光業到底衰退到什麼程度呢?臺北市議員王鴻薇19日召開記者會列舉了一連串數字。她稱,包括101大樓觀景臺、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等臺北市熱門景點,今年1月至6月遊客比去年同期減少270萬人次,其中以中正紀念堂居冠,驟減118萬人次,101大樓觀景臺也掉了33萬人次。她進一步稱,臺北市著名觀光夜市寧夏夜市旅遊人數也持續下滑,今年6月至8月旅遊旺季與2015年旺季相比,平均跌幅近三成,平均每月減少約6.7萬人次。
  • 臺灣夜市蕭條怪大陸遊客不來?專家:本地人都不愛逛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導臺媒稱,即使是臺灣的夜市「稅王」,也難逃衰退危機。逢甲商圈是臺灣最具指標的夜市之一,但近年營業額不如以往,不少業者歸咎於大陸遊客的減少,不過地產專家認為除此之外,還有三個原因。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31日報導,臺灣當局財政主管部門統計,2016年臺灣25處知名夜市繳納的營業稅中,逢甲以9344.8萬(新臺幣,下同)高居第一,約是第二名臺中豐原廟東夜市的5.5倍,差距十分驚人。但近來逢甲也陷入商圈泡沫化危機,被稱為「商圈沒落指標」的夾娃娃機店紛紛入駐。
  • 臺旅遊業者生意慘澹齊苦撐 蔡當局可聽民意心聲?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訊 「以前是遊覽車載著大陸遊客一車一車的來,現在大陸遊客不來,生意掉一半!」臺灣旅遊業者的心聲道出了當下島內觀光業冷清的狀況。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高雄六合夜市在大陸遊客鼎盛時期,每天有上百輛遊覽車,現在只剩不到30輛,觀光人潮掉7成。另一個知名的瑞豐夜市,業績砍6成,風光不再。
  • 因大陸遊客減少 香港酒店業績下滑賣身求存
    香港富豪李兆基次子李家誠執掌的美麗華酒店近日對外公布2016全年業績,營收下跌4%至31億港元;盈利2.28億港元,同比下跌5%。    據了解,美麗華酒店主要從事旅遊業務、酒店及服務式公寓業務、收租業務和餐飲業務,受困於經濟增速下滑,內地訪港遊客數量減少,2016年的香港旅遊業死氣沉沉。而各項業務均與旅遊業息息相關的美麗華酒店,也明顯感到乏力。
  • 大陸遊客赴臺驟減 臺當局投4000萬救觀光依舊被唱衰
    中國臺灣網5月17日訊島內民眾不去南臺灣觀光,究竟是因價格還是價值?大陸遊客也不去,南臺灣觀光人次雪崩。為促進南部地區觀光發展,臺「交通部觀光局」宣布投入4千萬元(新臺幣,下同)預算,鼓勵旅行團前往臺南、高雄、屏東、臺東4縣市以及澎湖地區旅遊。20人以上團體旅遊,兩天一夜平日每人每天補助500元。
  • 臺夜市商家坑大陸遊客,水果賣高價,這次竟然連綠媒都看不下去了
    有臺灣網友爆料稱大陸遊客被在士林夜市買到天價水果(Facebook截圖)綜合臺灣「東森新聞網」等媒體5月4日報導,有網友近日在社交網站爆料,臺北士林夜市奸商坑人事件屢禁不止,有水果商販把一小袋水果開到1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19元)高價,坑大陸遊客。
  • 大陸遊客驟減 臺灣醫美行業變「慘業」
    華夏經緯網9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遊客驟減,商仲業調查「醫美」是衝擊最大的的六大「慘」業之一;醫界推估,以每位大陸遊客在臺花費醫療費平均1.75萬元(新臺幣,下同)估算,今年臺灣醫療院所
  • 大陸遊客銳減重創臺觀光業 鳳梨酥業者百萬業績砍半
    大陸遊客減少,臺鳳梨酥業者百萬業績砍半。(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5月11日訊 鳳梨酥曾是臺灣最熱門的伴手禮,全臺最高產值曾達1年20億元(新臺幣,下同),但因蔡英文當局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主要客戶大陸遊客團銳減,鳳梨酥生意大受影響。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為免稅店代工的彰化縣鳳梨酥業者,每月原本百萬業績,今年幾乎砍半。
  • 臺媒:蔡英文上臺後大陸客銳減 夜市攤販收入下滑
    資料圖片:遊客們在臺北市西門町遊覽。  臺媒稱,蔡英文當局上任後,大陸遊客赴臺遊人數縮減的消息不斷傳來,現在數根據臺灣旅遊事務主管部門資料顯示,5月大陸地區來臺觀光人數為265836人,較上月減少15.8%,亦較去年同期減少14.7%。
  • 赴臺大陸遊客人數下降 島外卡在臺ATM提款額驟減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赴臺旅遊的大陸遊客人數下降,在臺灣地區消費情況也減少。根據財金公司統計,去年前11月,包含銀聯卡在內,島外銀行卡在臺提款筆數僅646萬筆,提款金額790億元(新臺幣,下同),僅約高峰期的六成,平均單筆交易金額也從高峰期的1.3萬元,降至8000多元。
  • 臺灣「大選」前大陸旅行團銳減 島內業者叫苦連天
    2016年1月1日,臺灣花蓮,大陸遊客在七星潭旅遊休閒。 視覺中國 圖  近來,臺「大選」前陸客團驟減的消息佔據了不少島內主流媒體的重要版面。據臺媒報導,因為「大選」臨近,來自大陸的旅行團數量大幅減少,島內旅宿、餐廳業均出現「急凍」,甚至有水果攤祭出「10元吃到飽」的低價策略,業者叫苦連天。  旅宿業提前進入寒冬  據報導,臺東飯店業績平均掉4到5成,臺東的娜路彎大酒店更端出雙人房續住一晚,每人只要16元(新臺幣)的超低價,吸引遊客入住,減少損失。
  • 臺計程車業者:大陸遊客不上阿里山,車行業績少3成
    受到疫情影響加上陸客自由行歸零影響,今年嘉義地區計程車(即計程車)行生意大受影響,嘉義縣計程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林銀池表示,現在沒有陸客上阿里山,計程車業績相對往年下滑3成,除了陸客不來,連東南亞旅客也受疫情因素減少許多,讓許多運匠直呼日子難過。
  • 桃園機場免稅店 大陸遊客貢獻超過日本遊客
    桃園機場公司總經理林鵬良表示,盈餘中超過半數來自免稅店,大陸遊客打敗購買力最強的日本遊客,成為最大買家。其中來自免稅店的非航空收入佔五成五。     桃園機場過去有升恆昌、採盟兩家免稅店,除支付租金外,還要繳交兩成二營業額作為權利金。過去在桃園機場免稅店消費的族群,以日本遊客最強,近年大陸遊客取而代之,且大陸遊客熱愛高檔酒。
  • 銳減3成 大陸遊客不願去臺灣了?
    摘要 據港媒報導,五一黃金周,大陸赴臺遊客驟減2至3成。根據臺灣旅行社業者統計,4月30日至5月2日三天勞動節連假,陸客團來臺人數約11000人,比起去年同期14000人,減少3000人,平均1天少1000人。
  • 臺當局下錯藥方 全臺夜市王消費力連續3年負成長
    臺當局下錯藥方 全臺夜市王消費力連續3年負成長 2018年03月13日 15: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逢甲大學統計系營銷研究小組調查逢甲商圈人潮、消費力,今年參與營銷調查的學生有幾名到大陸當過交換生後返臺,他們特別注意到逢甲商圈的行動支付、智慧停車、智慧點餐、無人旅館議題,觀察到目前臺灣的夜市文化在行動支付上仍不算普及。
  • 三類陸客赴臺驟減,臺觀光慘了,果農哭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當局執政2年多,兩岸關係急凍,目前也無緩解跡象,觀光成「慘」業,據臺灣「內政部移民署」數據顯示,兩岸間的健檢醫美、專業交流、商務交流的來臺人數都在減少。據報導,陸客團以消費力著稱,但如今陸客驟減,臺當局只能寄望「新南向」,可惜未有明顯效果,臺灣觀光依舊慘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