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生前曾獲得120項著名獎項和榮譽,其中包括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表彰她在加爾各答(現加爾各答)幫助窮人的工作。在2016年9月被教皇方濟各正式封為聖人之前,由於她的慈善工作,她被稱為「排水溝聖人」。
特蕾莎修女的名字成為「基督教慈善的代名詞」,她在全世界受到愛戴和崇敬。然而,儘管德麗莎修女獲得了榮譽,數十年來一直在幫助窮人,但她還是受到了一些嚴厲的批評。以下是批評者對她的八項主要指控。
她對解決貧困問題毫無興趣
安傑茲·岡克斯·博賈克斯於1910年出生於斯科普裡。安傑茲18歲時加入了愛爾蘭的洛雷託姐妹會。她取瑪麗·特蕾莎修女的名字,以利西厄的聖塞雷塞命名。第二年,瑪麗·特雷莎修女搬到印度,開始在一所天主教女子學校教書。1946年,特蕾莎修女接到「一個電話裡的一個電話」,要求放棄教學,幫助印度最貧窮的人,那些生活在加爾各答貧民窟的人。1950年,梵蒂岡批准特蕾莎修女會,即慈善傳教士會。他們每個人都必須宣誓貞潔、貧窮和順從,並承諾「全心全意地為窮人中最窮的人提供免費服務」
特蕾莎修女時間
儘管特蕾莎修女致力於慈善事業,但她對貧窮的看法仍受到批評。特蕾莎修女的批評者之一是作家兼記者米希爾·博斯,她聲稱自己沒有興趣通過社會變革來減輕窮人的痛苦,相反,她「含蓄地接受了這樣一個觀點,即除了把窮人從街上帶走並照顧他們之外,你什麼也做不了。」博斯說,特蕾莎修女認為,不可能改變窮人的態度,也不可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甚至有能力改進和改變他們的生活。博斯覺得,特蕾莎修女對解決貧窮的真正原因不感興趣,只感興趣的是在窮人的靈魂出現之前「拯救他們的靈魂」死了已故英國作家克里斯多福·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也贊同這些觀點。希欽斯聲稱,特蕾莎修女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是「現狀的盟友」,這使她與其他人,包括宗教信仰的人有所不同,特蕾莎修女曾經說過:「看到窮人接受他們的命運是件美好的事情。」她把他們的苦難比作「基督的熱情」,並說「世界從他們的苦難中獲益匪淺。」
克里斯多福·希欽斯
媒體對特蕾莎修女的描述不準確
對於媒體對特蕾莎修女的普遍描述,最著名的挑戰者是克里斯多福·希欽斯和物理學家兼作家阿羅普·查特吉。希欽斯寫了一本關於特蕾莎修女的非常批判性的書,名為《傳教士的地位》,並在1994年製作了一部關於她的紀錄片,名為《地獄天使》。希欽斯聲稱,特蕾莎修女的全球聲譽始於1969年英國廣播公司的一部紀錄片,題為《上帝的美麗》。希欽斯說,馬爾科姆·穆格裡奇聲稱在他的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捕捉到了第一個「電視奇蹟」,這導致了媒體大肆宣傳,包圍了母親特蕾莎·肯這部紀錄片的攝影師麥克米蘭描述了他們是如何擔心即將拍攝的死亡設施的房子也可能是黑暗中捕捉有用的鏡頭,他們使用的是事先未經測試的新影片。儘管大家都很擔心,但劇組還是決定開始拍攝修女和志願者們的工作,幾周後,當他們坐下來看錄像時,麥克米蘭驚訝地看到了畫面的亮度和清晰度,這些畫面被照亮得每個細節都能看到。就在麥克米蘭要稱讚柯達的新的高質量膠捲之前,穆格裡奇聲稱這是「神光」。從此,麥克米蘭開始接到倫敦報紙記者的電話,他說:「我們聽說你剛和馬爾科姆·穆格裡奇從印度回來,你是奇蹟的見證人。」希欽斯相信這是媒體大肆宣傳母親的產物特蕾莎·阿魯普查特吉,另一個批評特蕾莎修女的人,他寫了一本批評特蕾莎修女的書,題為《特蕾莎修女:最終判決》,2002年出版。後來在2016年以一個新的標題重新發行了它,特蕾莎修女: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特蕾莎修女成名的經過,加爾各答死亡之家的狀況,印度教和穆斯林臨終前的非自願皈依,經濟和其他方面的情況爭議。兩者2003年,希欽斯和查特吉在特蕾莎修女受福過程中扮演「魔鬼代言人」的角色。
默罕巴格瓦特中天
慈善傳教士在人們的病床上施洗
2015年2月,印度印度教民族主義組織拉什特裡亞·斯韋亞姆塞瓦克·桑格(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負責人穆罕默德·巴格瓦特(Mohan Bhagwat)聲稱,特蕾莎修女幫助窮人的主要原因是讓他們皈依基督教,而不是減輕他們的痛苦。談到特蕾莎修女留下的遺產,巴格瓦特說:「懷著無私的意願為一項事業工作是好事。但特蕾莎修女的工作有一個不可告人的動機,那就是要把服侍的人皈依基督教。」據說特蕾莎修女指示負責照料垂死者的修女在他們的死床上秘密地給他們施洗。一位前慈善傳教士寫道,特蕾莎修女告訴修女們,不管他們的宗教信仰如何,都要問每一個垂死的病人,「他們是否願意去見送姐妹們去見他的上帝?「如果垂死的人答應了,這就被認為是同意受洗,而沒有向病人解釋清楚。修女會假裝用溼布給病人的額頭降溫,但實際上是在給他們施洗。他們會悄悄地做必要的禱告,而病人卻對實際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特雷莎修女的批評者默裡·肯普頓(Murray Kempton)辯稱,穆斯林和印度教患者沒有獲得必要的信息,無法做出明智的決定,決定他們是否願意皈依基督教.Fr利奧·馬斯堡是特蕾莎修女的親密伴侶,他在書中寫道,加爾各答的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曾對他說的一幅個人肖像,「一個垂死的人不必知道天主教會的全部教義,我們才能給他洗禮。在死亡的那一刻,臨終的人抓住教會教導的核心,即對上帝的愛就足夠了。」特蕾莎修女在她的書《聖靈的生命:反思、冥想和祈禱》中寫道:「我們的目的是把上帝和他的愛帶給窮人中最貧窮的人,不管他們的種族或信仰。我們從不試圖將我們所接收的人皈依基督教,但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見證了上帝的愛,如果天主教徒,新教徒,佛教徒或不可知論者對這些更好的人來說會變得更好,我們會滿意的。」在另一個場合,一位天主教牧師問特蕾莎修女,她是否試圖改變其他信仰的人,她回答說:「是的,我改變信仰,我改變你成為一個更好的印度教,或者一個更好的穆斯林,或者一個更好的新教徒,或者一個更好的。」天主教徒,或者更好的帕西教徒,或者更好的錫克教徒,或者更好的佛教徒。在你找到上帝之後,你就要做上帝希望你做的事。」
Jean-Claude「嬰兒醫生」Duvalier,海地領導人1971-86
可疑的聯想
1980年,特蕾莎修女接受了海地領導人杜瓦利埃頒發的海地榮譽軍團獎。人權觀察聲稱,在杜瓦利埃擔任總統期間,數千人被殺害或遭受酷刑,數十萬人流亡國外。他還被指控腐敗,從海地經濟中偷錢給家人,為他奢侈的生活方式提供資金。克里斯多福·希欽斯在他的紀錄片《地獄天使特蕾莎修女》中說,特蕾莎修女在杜瓦利埃來訪期間畫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畫。希欽斯說,特蕾莎修女告訴「震驚」的記者,她「從未見過窮人像對待杜瓦利埃那樣熟悉國家元首。」希欽斯進一步批評特蕾莎修女於1985年6月20日接受裡根總統頒發的總統自由勳章,他聲稱,希欽斯還聲稱「裡根的代理人在他舉行彌撒的那一刻殺害了四名美國修女和聖薩爾瓦多天主教大主教。」希欽斯補充說,「在參觀了瓜地馬拉的殺人場之後」,特蕾莎修女說「一切都是在我們訪問過的美國部分地區是和平的,她沒有「捲入那種政治」。特蕾莎修女也因為與查爾斯·基廷的友誼而受到批評,基廷是1980年代儲蓄和貸款危機的關鍵人物之一,這場危機使美國納稅人損失了1240億美元。基廷向特蕾莎修女的慈善機構捐贈了數百萬美元,甚至在特蕾莎修女在美國期間允許她使用他的私人飛機。她與基廷的關係對她的聲譽產生了負面影響,她在基廷的案件中所作的性格陳述,以及她為基廷請求寬大處理,都受到了進一步的批評。
特蕾莎修女於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特蕾莎修女利用自己的地位宣揚強硬的天主教教義
特蕾莎修女是一位強烈的反墮胎倡導者,反對使用避孕措施。克里斯多福·希欽斯指責特蕾莎修女是約翰·保羅二世「高度政治化的教皇」的「巡迴大使」。希欽斯聲稱,當特蕾莎修女1988年訪問倫敦時,她試圖影響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提出一項法案,限制墮胎英國她在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獎感言中,特蕾莎修女將「墮胎」稱為「當今最大的和平毀滅者」,「許多人非常、非常關心印度的兒童,關心非洲的兒童,那裡有相當多的兒童死亡,可能是營養不良、飢餓等等,但數百萬人是根據母親的意願故意死亡的。「這是當今最偉大的和平毀滅者。」特蕾莎修女在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國家,特別是在愛爾蘭受到尊敬。1993年,一位天主教主教在特蕾莎修女來訪時發表的一份聲明,讓人了解了她受到的奉承程度。愛爾蘭主教在向前來看望特蕾莎修女的人群發表講話時說,「自從1879年『我們的夫人』出現以來,沒有一個女人在這裡產生過如此大的影響,」——這是指19世紀末瑪麗出現在敲門聖殿的幻影世紀之後,特蕾莎修女對崇拜的人群說,「讓我們保證這位女士非常愛愛爾蘭,所以我們絕不允許在這個國家進行一次墮胎,她很快補充道:「而且不允許避孕。」
莫妮卡·貝爾薩抱著特蕾莎修女的照片眺望印度
她的第一個奇蹟很容易被揭穿
為了讓特蕾莎修女成為聖人,首先需要進行一個漫長的頌揚和聖典的過程。通常情況下,在一個人死後至少五年才能開始受福。然而,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放棄了特蕾莎修女五年等待期的三年。一個人死後必須有一個被天主教堂認為是他們的奇蹟,才能有資格被賜福。在被神化之後,第二個被證實的奇蹟必須歸於這個人,然後才能被神化地點2002年12月1日,天主教會宣布了特蕾莎修女的第一個奇蹟。教會聲稱,一位名叫莫妮卡·貝爾薩的印度婦女因腹部腫瘤奇蹟般地治癒了,這種腫瘤非常嚴重,醫生們已經放棄了希望她能被治癒的希望。1998年,特蕾莎修女去世一年後,博薩被慈善傳教士的修女們扶進祈禱室。據稱,當站在特蕾莎修女的照片旁邊時,「一道耀眼的光」從畫像中射出,穿過她的身體。後來一個修女把一塊神奇的勳章放在伯莎的腹部,然後祈禱她。它據稱,貝爾薩當晚1點左右醒來,腫瘤奇蹟般地消失了。在他的書《特蕾莎修女:不為人知的故事》中,阿羅普·查特吉反駁了這些說法,反駁了伯莎曾經有過腫瘤的觀點,反而相信她有一個由肺結核引起的囊腫。查特吉把伯莎的治癒歸功於她從巴魯蓋特醫院院長那裡得到的治療。查特吉的觀點得到了Bersa的醫生Ranjan Mustafi博士的證實,他將囊腫的消失歸因於Bersa接受了9個月的藥物治療。
特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的死亡之家
她診所的衛生條件很差
對特蕾莎修女所做慈善工作的最嚴重和最合理的批評可能是加爾各答的赤貧者的家裡缺乏基本的衛生條件。英國醫學會雜誌《柳葉刀》編輯羅賓·福克斯(Robin Fox)形容他1994年在那裡目睹的醫療護理是「偶然的」,福克斯報導說,醫生只是偶爾探望病人,提供的止痛水平不夠,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為在缺乏醫生的情況下,修女和志願者(其中許多人沒有接受過正式的醫療培訓)不得不就病人護理做出決定。福克斯還指出,修女和志願者們似乎沒有對可治癒和不可治癒的病人進行區分,這導致可治癒的病人得不到充分的護理。但是,福克斯承認修女和志願者所做的良好工作,如護理傷口和傷口,以及他們照顧病人的方式,但他覺得該機構的疼痛管理「令人不安地缺乏」。他還談到未能將肺結核患者與未感染患者隔離開來。一位在即將死亡的窮人家中的前志願者聲稱,針頭消毒不當,針頭在重新使用前用冷水衝洗,同樣,被汙染和感染的衣服在重新使用之前也要用手清洗。另一位前志願者聲稱病人也被給予了過期藥藥物治療《地獄天使》的紀錄片,瑪麗·勞登,前Nirmal Hriday的志願者,講述了癌症晚期患者所接受的不充分的疼痛緩解,她說阿司匹林和偶爾使用的布洛芬。勞登還回憶起她與一位美國醫生的一次談話,那次談話涉及一名15歲的小男孩,他有一個輕微的腎臟問題,他的病情惡化,因為他沒有接受任何抗生素,需要緊急手術。醫生告訴勞登修女們不會帶他去醫院做手術,因為「如果他們為他做了手術,Hitchens認為,如果醫療行業的任何一個分支都經營著這些垂死的窮人的家,他們就會受到「抗議和訴訟」,並將特蕾莎修女的命令描述為「對死亡和痛苦的崇拜」
特蕾莎修女於1997年去世,享年87歲
她死後的批評
特雷莎修女死後發現了她的私人作品,因此被指控虛偽。她的作品後來被編入2009年出版的一本書《特蕾莎修女:來吧,我的光》。儘管特蕾莎修女希望她的信被銷毀,以防公開,她的願望還是被否決了。特蕾莎修女的信詳細敘述了她內心與信仰的鬥爭,這種鬥爭持續了將近五十年,使她懷疑天堂的存在,甚至上帝,母親特蕾莎的信仰危機始於1948年,就在她相信自己接到了幫助加爾各答最貧窮人民的「電話」後的幾年。她寫下了她生命中強烈的上帝「不在」的感覺。1979年9月,特蕾莎修女在寫給瑞文·麥可·范德皮特的信中寫道:「耶穌對你有一種特別的愛。[但是]對我來說,沉默和空虛是如此巨大,以至於我看不見、聽不見、聽不見。」在另一封信中,特蕾莎修女描述了當「我試圖將我的思想升入天堂時的空虛感,有如此令人信服的空虛感,以至於這些思想像尖刀一樣返回,傷害了我的靈魂。有人告訴我,上帝愛我,然而黑暗、寒冷和空虛的現實是如此偉大,以至於沒有任何東西能觸動我的靈魂。」她將自己內心的折磨描述為人間地獄。她在書中寫到了自己的疑惑所帶來的痛苦,「我的信仰在哪裡,即使內心深處什麼都沒有,但空虛和黑暗……我沒有信仰……我不敢說出心中的話語和思想,讓我承受著無盡的痛苦。」她還寫到了自己塑造的公眾形象的正面,並描述了自己以「面具」或「遮掩一切的鬥篷」的姿態微笑吧。特蕾莎修女自己也承認自己的公眾形象是虛偽的:「我說的話仿佛我的心愛上了上帝,溫柔的,私人的愛,但是如果你在那裡,你會說,多麼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