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我曾從衝繩入境前往日本採訪,在衝繩當地雖然感受到了與日本主島完全不同的文化,比如說當地的習俗更接近中國臺灣和福建,連當地的喝酒習慣都是如此,再加上當地的石獅子紀念品也跟中國如出一轍……所以,當我與衝繩的一些琉球獨立組織機構負責人與學者對話時,對他們提出「復國」的設想一點都不奇怪。不過,這種可能性真的為零。
第一,當下的衝繩的有關琉球的歷史與文化已經幾乎為大和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所佔領。遍及衝繩的歷史與紀念設施除了與二戰時美軍登陸,衝繩當地民眾如何「玉碎」外,有關琉球的歷史記憶幾乎全部從衝繩抹消。連歷史記憶都沒有的地方,如何喚起當地土著人的琉球「復國」?衝繩當地土著人尤其是年輕人中問起琉球時,幾乎無人知道。事實上,經過若干代的「洗腦」,「琉球」已經不復存在。日本民族的洗腦水平看當下一些臺灣人的表現就可知道如何厲害。
第二,日本本島人幾乎佔了衝繩主要的位置。自日本強收了琉球後,從本島派出的大量民族精英接收了幾乎所有的琉球重要位置,包括教授,官員,社會精英。這些人不斷地滲入琉球當地社會各階層與主要位置,從而讓今天的衝繩精英層已經沒有了琉球原著民的位置。
第三,國際社會也不會支持琉球「復國」。不說別的,當下衝繩是駐日本美軍最大的軍事基地,而美國是日本政府的最鐵盟友。連軍隊都集團駐紮在衝繩,那麼誰有能力支持琉球的「復國」力量呢?況且美國仍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軍事強國。
雖然最近琉球媒體用中文刊發琉球人公投反對美軍搬遷的結果引起了日本人忌憚,琉球問題又再次在我國引起了討論。但是琉球想復國目前什麼條件都不具備。
一是日本對琉球的控制依然是牢固,無論是我國還是國際社會的官方都默認琉球是日本的,都以衝繩來稱呼琉球並明確的說「日本衝繩的.....」所以,沒什麼重大事件發生在日本與琉球之間,那麼國際社會依然會保持這種默認關係。畢竟這種默認會帶來與日本各種貿易與政治實惠。
二是琉球人自己的復國夢沒有那麼強烈宣示,沒有讓國際社會感受到其復國夢,所以爭取不到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而英國的愛爾蘭人,葡萄牙的巴塞隆納人,庫德人的建國夢則搞的世人皆知,且也獲得了本族人支持和國際社會關注與「同情」。雖然琉球人也有復國尋求獨立的,甚至成立琉球黨派,但是這些力量很薄弱,甚至琉球人也不一定認可。
三是自李鴻章出於道義沒有和日本一切瓜分琉球後,使日本完全吞併了琉球。若那時自私一點「瓜分一點」琉球領土,讓琉球王室在此過度,估計形式會好很多。當然這也是我國社會普遍同情琉球人的原因所在,因為我們有一種愧疚感。但目前這種愧疚感還不足以讓官方明面來支持琉球復國,比較我國還處在復興的路上,而且還是關鍵時期。所以當我們重回往日時光時,這種愧疚感也許會發酵助力琉球復國。
琉球復國幾乎沒可能,或者說是遙遙無期。一來被強行併入日本已經近200年,要復國早復國了。二來琉球目前還沒有實力能力實現復國,相比於日本,琉球的力量顯然太弱。
琉球群島,即今天的日本國衝繩縣。琉球群島是中國東海與菲律賓海的天然分界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貿易發達,號稱「萬國津梁」。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群島上的山南、山北、中山三國先後成為中國明朝的藩屬國。1429年建立統一的國家琉球王國,並得到中國的冊封,是中國明、清兩代重要的海外藩屬國。
日本從1609年開始入侵琉球王國。1693年,琉球北部的奄美群島被迫割讓給薩摩藩。在日本的武力威脅下,琉球王國被迫兩面稱臣,分別向明朝、日本朝貢。清光緒五年(1879年)琉球王國遭到日本的吞併被併入日本版圖,同年設衝繩縣。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根據《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公告裡明確了日本疆域的界限,被侵佔近百年的琉球群島重回中國,但彼時國共正深陷內戰,無暇接收琉球,「熱心」的美國人代為託管這裡。1970年美日背著中國籤定《美日舊金山和約》,把琉球連同釣魚島的管理權轉給日本,這顯然是非法的,其行為更是卑鄙。
錯失收回琉球群島的巨大機會,日本得以乘機再一次佔領琉球群島。早在1879年4月日本宣布「廢琉置縣」吞併琉球王國的時候,末代琉球國王尚泰便被要求移居日本本土以便隨時監視。此後,琉球王室日漸失微,而日本對琉球的壓迫更是慘無人道。二戰期間,有3萬琉球籍士兵在戰場上陣亡。美國發動衝繩戰役逼近日本本土前,日本政府悍然下達「玉碎令」,命令駐琉球軍隊殺光琉球人,致使26萬多琉球居民遇難。
經過日本近兩百年的統治,琉球王國早已不復存在,隨著日本向琉球的大量移民,這裡的人口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二戰結束前的琉球大屠殺,幾乎讓琉球原住民損失十之七八,琉球已經再難復國。這裡還是駐日美軍最重要的軍事基地,駐日美軍基地約70%以上集中在琉球。這些美軍長期駐紮於此,時刻監視著這裡的一切動態。
琉球當然有可能復國。
要知道,凡事皆有可能!
事情都是人操作的,雖然琉球重新獲得主權獨立的困難和阻力很大,但不是沒有可操作的空間。
個人認為應該從三方面著手:
㈠從法理上質疑琉球目前的地位,進而在法律上逐步確認琉球的獨立的合法性。
㈡從輿論上扭轉大家目前的固有思維,使得輿論從現在的不容置疑到逐步懷疑,再到推翻現有認知。
㈢從資金上保證琉球獨立的相關活動和造勢。
首先,從法理上提出琉球主權的未定論。2013年5月8日,《人民日報》第9版發表張海鵬、李國強的《論《馬關條約》與釣魚島問題》稱,「不僅臺灣及其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
在二戰即將由盟軍徹底取得勝利之前,波茲坦公告第八條已經明確定義了日本的領土範圍。「(八)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這裡的「小島」未提及任何明確的島嶼。而日本是根據一九五一年九月八日在舊金山市籤署的《舊金山和約》之第三條規定,自本協定生效之日起,美利堅合眾國將把第二條規定所指的關於琉球諸島、大東諸島的一切權利和利益放棄給日本。同一天起,日本國為行使對這些的領域及其居民在行政、立法和司法方面的一切權利,接受完全的機能和責任。本身《舊金山合約》是在未經過二戰開羅宣言的籤署國,即我國政府所同意的非法文件。因為我國在1951年已經成為事實上的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如果質疑我國政府的合法性,那麼1879年對琉球進行吞併管理的日本薩摩番同樣也不代表日本政府,是當時日本的一個割據性質的地方政權。
所以,必須先從法理上切入,推翻非法條約。實際操作可能很複雜,但絕對不是沒有勝算的,而且勝算的可能性並不小。
其次,從輿論入手。要合理和謹慎的挑選輿論的發生地和輿論造勢的權威性。琉球本地的教材,新聞媒介,都是可以在當地先建立起獨立理念的陣地。再搞一些文化節,認祖歸宗的活動,最好能固定化,制度化下來,因為這些都可以在日本現行法律下合法操作。再在美國國內尋找輿論盟友,因為美國是琉球地位未定論的最大關心也是最大得利者。可以先建立琉球歷史研討會,然後是研究院,再向美國的大學歷史學院進行滲透。在當前,世界歷史都被研究的透透的情況下,必然有人會接受琉球歷史地位這樣的研究課題。當進行到這一步的時候就可以利用美國的媒體,甚至利用美國的教會力量,將琉球人民渴望獨立,渴望與美國建立良好的國與國關係的想法宣講出去。
輿論的扭轉是個長期和持續投入的過程,只要琉球人民內部保證其重獲主權的願望,並且不斷的成熟和變得強烈,輿論扭轉就很有希望。
最後,資金上的保證。琉球人民可以通過認祖歸宗或者文化交流的渠道,與我國內友好的民間團體取得聯繫。這樣可以通過我國內友好的民間團體獲得民間對琉球重獲獨立地位的資金支持。保證在法理研究方面,在美國及其他主要國家的歷史研討方面,對友好媒體的資金投入方面,獲得資金方面的強大支持。
最後,以上幾點都實現的情況下,可以由在國際上負責任的大國,利用自己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支持琉球重獲主權的提案在聯合國獲得通過。即便不能一次通過,也要每年都提,無形中為自己手中多添了一張國際博弈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