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取代日本,成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外媒:或落空,印度或倒退25年

2020-12-12 BWC中文網

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的三十年中,印度經濟可能會在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從第五位躍升至第三位。

據該雜誌預測,印度將在2030年之前擁有最大的工作年齡人口,並將繼續增長,到2050年之前達到最高水平。2017年時,印度升至世界第七大經濟體。預計2030年之前,印度將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的第四大經濟體。而到2050年,印度將超越日本,位居第三,並將保持這一地位直到2100年。該研究報告稱,預計到2035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中國將是唯一一個從2020年歷史性危機的深淵回升的主要經濟體。這就意味著,IMF似乎並不看好印度經濟當下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印度經濟以23.9%的最大速度萎縮。而美國媒體CNBC10月12日報導稱,印度私人消費和投資需求崩潰。經濟學家,無組織經濟專家阿倫·庫馬爾(Arun Kumar)告訴該外媒稱,印度官方數據沒有包括很多數據點,特別是從印度龐大的無組織部門收集的數據點,這些部門幾乎完全以現金交易。他解釋說,根據他自己的估計,由於對無組織部門的影響,印度的增長可能收縮近40%。

不僅如此,印度部分製造業訂單,正隨著該國無力應對大流行,而表現出製造能力不足,而大幅流失。這件事情的一個進展是,據媒體最新報導,9月份以來,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歐美零售商為了確保供貨不受衝擊,將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例如,從印度轉到中國的訂單中,毛巾、床單等產品訂單量較大,一些接到印度「回流」訂單的工廠預計,現在的訂單數量已經排到2021年5月。也就是說,印度部分製造業的訂單正轉移至中國。

分析認為,上述跡象表明,印度經濟可能正在倒退回原形,而這一脆弱性也從側面說明,印度也很難實現《柳葉刀》雜誌預測的或成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目標。雪上加霜的是,印度經濟此時已深陷美元債務黑洞的困境之中。

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標普發布的最新預測中表示,預計印度的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債務水平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將比2019年增長17%,直到2021年3月達到90.6%。不僅如此,惠譽和穆迪稍早前也將印度的廣義政府債務定為GDP的84.5%和90.1%,而這一比例國際公認的警戒值為60.5%,顯而易見的是,印度經濟債務化已經非常嚴重。對此,IMF報告顯示,印度是所有新興市場中債務率最高的國家。

資深銀行家迪帕克·帕雷克(Deepak Parekh)最新分析認為,印度「最糟糕的時刻在後面」,現在僅是個開始,印度經濟或正陷入了自由落體狀態。BWC中文網國際財經觀察團也在多篇報導中分析提及,印度經濟過去多年一直被西方媒體鍍金,實際上這背後隱藏著,印度經濟高增長的一個騙局,即美元債務堆積的騙局。一旦美元資本抽離和全球風險加劇,印度經濟將第一時間表現出不堪一擊的脆弱性。

換言之,印度經濟的綜合產業和外匯儲備底蘊都不足,不足以支撐其長期的良性運轉,而2020年的意外,正在使印度經濟倒退回原形。目前,印度仍然是一個低收入的國家,外部美元債務高企,經濟轉型緩慢,加工價值較低,且受到勞動生產率低以及教育方面的制約。

值得注意是的是,據印度央行在9月發布的數據,雖然數據顯示,印度的外債已增至5585億美元,但印度外債與外匯儲備之比仍高達111.7%,而這僅僅是印度聯邦的債務。包括各邦州的債務在內,印度的公共債務高達1.17萬億美元,約佔外儲的250%,印度的外債與外匯儲備呈現出嚴重的倒三角模型。這就進一步解釋了,印度經濟無力應對大流行,以及美元抽離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印度盧比繼2018,2019連續兩年成為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後,今年再度成為亞洲最差貨幣之一,這進一步使印度經濟和貨幣表現出脆弱性。而恰恰在這個時候,向來喜歡在全球範圍內,找準時機,收割財富利差的華爾街集團或正在將目光緊盯做空印度市場帶來的機會。

按經濟學人雜誌的解釋就是,印度經濟或倒退回原形的幕後推手正變得越來越清晰,核心癥結正是印度一部分人長期想與華爾街集團做利益交換。對此,華爾街商品大王、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表示,自己2014年之前在印度有投資,而在此之後,就在印度沒有任何投資。羅傑斯還批評印度經濟在債務和經貿領域所犯的錯誤,稱他們根本不懂經濟。

經濟學人雜誌分析認為,現在的印度經濟處在25年以來最緊迫的境地。這也意味著,印度經濟或將面臨倒退25年,甚至可能衰退回原形的風險。那麼,一旦印度經濟真的倒退25年,本文前面提及的,《柳葉刀》關於印度經濟可能到2050年,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預測或落空。(完)

相關焦點

  • 印度經濟學家表示:2030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有可能嗎
    事實上,2020年新冠病毒的爆發不僅影響到了世界人民的生活。川普因為新冠病毒控制不力,或將成為他不能成功連任的因素,澳大利亞也跟著美國成了「怨婦」,不斷在國際社會上推責他人,因此造成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惡化,歐洲各國也在疫情中遭受巨大經濟損失。
  • 印度經濟或倒退25年,越南經濟或倒退20年,都成美債接盤俠,有進展
    自2009年以來,美聯儲已將其資產負債表擴大了612%,在此期間,美國經濟GDP的累計總增長僅為34.83%,這也意味著美國支付的債務利息正在快速上升。在美聯儲原本已近乎於「彈盡糧絕」的背景下,美國債務赤字或轉嫁給一些脆弱經濟體,可能成為一種常態。
  • 研究:2050年左右,印度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2050年左右,印度可能會在世界最大經濟體排名中從第5位攀升至第3位。這個今年稍早所做的研究預測,印度在2030年左右將擁有全球最多的勞動齡人口,而且勞動人口會繼續成長,到了2050年左右達到峰值。儘管之後可能會走下坡,但到21世紀末,印度的勞動齡人口仍會高居世界榜首。印度在2017年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目前升至第5,超越法國與英國。
  • 印度經濟或倒退25年,越南經濟或倒退20年,都成美債接盤俠,有進展
    自2009年以來,美聯儲已將其資產負債表擴大了612%,在此期間,美國經濟GDP的累計總增長僅為34.83%,這也意味著美國支付的債務利息正在快速上升。在美聯儲原本已近乎於「彈盡糧絕」的背景下,美國債務赤字或轉嫁給一些脆弱經濟體,可能成為一種常態。
  • 印度將成為第三大經濟體?到印度的中國遊客感慨:原來是我們錯了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一共存在三大經濟體,"超級大國"美國便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被譽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則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位居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是著名的"櫻花之國"日本。實際上,中日美除了被冠以"世界經濟體"的名銜外,這三個國家更是如今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大國。
  • 研究:2050年左右,印度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2050年左右,印度可能會在世界最大經濟體排名中從第5位攀升至第3位。 這個今年稍早所做的研究預測,印度在2030年左右將擁有全球最多的勞動齡人口,而且勞動人口會繼續成長,到了2050年左右達到峰值。
  • 亞洲首富:20年內,印度將躋身全球三大經濟體之列
    穆克什·安巴尼(資料圖 圖源:PTI)亞洲首富,印度商人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周二表示,印度將在未來二十年內躋身全球三大經濟體之列,同時人均收入將增長一倍以上報導截圖據《印度時報》12月15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二(15日),在一場與「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對話會上,安巴尼表示,如今約佔印度家庭總數五成左右的中產階級,將以每年3-4%
  • 印度衝刺第三大經濟體,美企「功不可沒」,卻被世界銀行「潑冷水」
    然而,欲速則不達,從2019年開始,印度GDP增速開始減緩;到了2020年,又遇到了疫情,據世界銀行預測,這一年印度的GDP不增反降,預計萎縮9.6%。 截至目前,全球一共有兩個國家確診病例突破千萬大關,而印度就是其中一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049萬,是疫情重災區。受疫情影響,印度經濟也不太樂觀。
  • 中國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國家統計局1月14日將2007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調高1.1個百分點至13%,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正式取代德國,排名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對此,專家和網民均「淡然視之」,認為在GDP增長的同時,實現國民幸福感的增長才更為重要。
  • 印度國防部長:沒疫情,印度7、8年內就可以成為全球前三大經濟體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要是沒有新冠疫情的衝擊,印度本來7、8年內就可以躋身全球前三大經濟體。」印度國防部長拉吉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當地時間8月11日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說道。發言時,辛格稱讚了奈杜卓越的工作成績並賣力推薦此書,還稱奈杜很幸運,因為他任副總統期間,正是印度在莫迪領導下向世界展示強國形象的時期。誇著誇著,辛格提到了把印度經濟打個措手不及的新冠疫情,「印度經濟此前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增速,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的衝擊,印度本來7、8年內就可以躋身全球前三大經濟體。
  • 印度2017年GDP超越法國 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承認後,印度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法國,升至第六大經濟體的成績再獲世界銀行認可。世界銀行和IMF每年都會公布各國GDP等宏觀數據。11日,多家法國媒體注意到在世界銀行最近公布的2017年GDP數據中,法國下滑一位,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第六大經濟體變為印度。印度2017年的GDP達2.597萬億美元,法國為2.582萬億美元。在印度之前,2017年全球前五大經濟體依次為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英國。
  • 亞洲首富:20年內,印度將躋身全球三大經濟體之列
    穆克什·安巴尼(資料圖 圖源:PTI)亞洲首富,印度商人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周二表示,印度將在未來二十年內躋身全球三大經濟體之列,同時人均收入將增長一倍以上報導截圖據《印度時報》12月15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二(15日),在一場與「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對話會上,安巴尼表示,如今約佔印度家庭總數五成左右的中產階級,將以每年3-4%
  • 印度國防部長放豪言:沒疫情,印度就能躋身世界前三大經濟體了
    印度國防部長放豪言,如果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經濟體就可以躋身世界前三!這真的是讓人不敢相信的"事實",然並卵呢?近日媒體報導稱,印度國防部長為一場新書發布會"背書",他在發布會上稱,如果沒有新冠病毒的影響,印度將在未來七八年時間裡躋身世界前三大經濟體。印度媒體稱,當天印度外交部長為新書站臺,新書的名字是《連接、溝通和改變:印度副總統三年的執政生涯》。
  • 中國持續減1740億美債,美媒:或清零,印度經濟成接盤俠,或倒退25年
    自2009年以來,美聯儲已將其資產負債表擴大了612%,在此期間,美國經濟GDP的累計總增長僅為34.83%,這也意味著美國支付的債務利息正在快速上升。在美聯儲原本已近乎於「彈盡糧絕」的背景下,美國債務赤字或轉嫁給一些脆弱經濟體,可能成為一種常態。
  • 印度2017年GDP超越法國 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承認後,印度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法國,升至第六大經濟體的成績再獲世界銀行認可。世界銀行和IMF每年都會公布各國GDP等宏觀數據。11日,多家法國媒體注意到在世界銀行最近公布的2017年GDP數據中,法國下滑一位,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第六大經濟體變為印度。印度2017年的GDP達2.597萬億美元,法國為2.582萬億美元。在印度之前,2017年全球前五大經濟體依次為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英國。
  • 20年後,印度將成世界第三強國!中國能排第幾?
    中國之所以被美國看作最大潛在競爭對手,一個核心因素就在於,中國已成為GDP最接近美國的國家,甚至在未來5-10年裡,隨時都可能超越美國。除了中國,還有一個跟中國非常類似的發展中國家,也同樣倍受國際媒體的關注。它就是印度。在中國經歷過高速發展後,有著與中國國情較為相似的印度,也被國際社會所看好。
  • 美元盛宴或終結,印度經濟或倒退25年,越南經濟或倒退20年,有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和越南經濟或不可避免地陷入脆弱模式。首先來看印度,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印度國家統計局1月7日的最新數據預測顯示,2020-2021財年印度GDP或萎縮7.7%。這將是自1979-1980財年5.2%的跌幅以來,40多年來的首次萎縮。也是自1951-1952財年開始發布年度GDP數據以來的創紀錄萎縮。
  • ...將成「香蕉經濟國家」,經濟或將倒退25年,會否成下一個委內瑞拉?
    IMF在日前發布的年度經濟年度報告中表示,印度應著重於削減公共債務,明確指出印度是新興市場中債務最高的國家,IMF估計,2020財年,印度一般政府債務將激升至佔GDP的70.1%,為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 印度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有多大?
    2019年,印度的GDP為2.97萬億美元,超過英國、法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重大影響,印度經濟的下滑似乎比英國、法國更嚴重,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位置可能不保。不過,按照印度的體量幾年後再次反超英國、法國是不再話下。未來幾十年,印度的GDP也會相繼超越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 印度作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對應GDP總量超過德國大概需要多久?
    另外,按照19年印度實現的宏觀經濟指標來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達到2.8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3%,在世界排名第五,即佔據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位置,GDP總量與德國恰好約相差1萬億美元,經濟增速比德國約高出4.7個百分點,經濟雖處於下行期,但GDP增長率在世界前十大經濟體中僅次於中國,再加上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人口結構年輕以及消費市場較為廣闊等,因此,不少人對印度經濟的未來發展較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