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大力推動綠色建築發展 全市綠色建築佔比達93.37%

2020-12-06 石家莊日報客戶端

近年來,石家莊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降低建築能耗為抓手,以推進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和裝配式建築為手段,推動綠色建築不斷發展。2020年,全市新建綠色建築佔比達到93.37%,已建成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達到5.15萬平方米。

政策扶持 今年竣工綠色建築面積394萬平方米

位於石家莊市長安區北二環北側、鐵道大學西側的長安頤園一期項目,是全市首個獲得「綠色三星」設計標識的住宅項目,目前已經交付使用。在社區居民趙女士家中,新風系統正在工作,三玻雙中空的玻璃將冷空氣完全隔離在室外,室內溫度計顯示25攝氏度、溼度55%,睡覺時開啟外遮陽,可以讓人舒舒服服睡懶覺,晚上開啟恆溼系統,睡覺時口鼻不會幹幹的。

「新風系統實現了恆溼、恆氧、恆潔全置換。」長安頤園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風機組通過採集室外的新鮮空氣,然後經過過濾淨化、溫度處理、溼度處理後,在風機壓力作用下從每一單元的新風管井送至每一戶住戶家,從每個房間地板下的出風口送出。該項目通過囊括地源熱泵、天棚輻射溫控技術、全新風置換系統、PM2.5過濾系統、外窗隔熱系統、無縫外牆保溫系統、外遮陽系統、全屋淨水系統、同層排水系統、壁掛太陽能等科技系統通過系統化整體設計,實現了「恆溫、恆溼、恆氧、恆靜、恆潔」的人居環境。

據了解,綠色建築是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築。

「推行綠色建築對於改善城市居住環境,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具有重大意義。今年,全市竣工綠色建築面積將達到394.2萬平方米」。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建築能夠從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及環境保護等多方面提升建築品質,促進建築產業優化升級,帶動綠色建築建材、可再生能源建築利用、節能服務、優化建築設計、全過程技術諮詢等相關產業發展。

據介紹,石家莊市於2016年1月開始,主城區範圍內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在全市掀起了推動綠色建築發展的熱潮。自2017年5月1日起,全市範圍內新開工建設項目均按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標準設計、建設;國有投資項目均按二星級及以上設計、建設。2018年11月,河北省人大通過了《河北省促進綠色建築發展條例》,標誌著綠色建築標準正式進入法律法規時代。2019年1月1日起,在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基礎上,要求政府投資或者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築、建築面積大於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建、建築面積大於10萬平方米的住宅小區,均按照高於綠色建築標準最低等級進行建設,有效推動了綠色建築的發展。2020年9月,石家莊市出臺了《石家莊市綠色建築創建行動實施方案》,創新金融服務支持綠色建築發展,使用住房公積金購買高於最低等級綠色建築標準的新建綠色建築自住住房的,貸款最高額度上浮至70萬元。

2020年,全市共有94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總建築面積977.24萬平方米,全市綠色建築佔比達93.37%。

重點培育 竣工被動房面積5.15萬平方米

綠色建築建設力度逐年增強的同時,被動式超低能建築也在全市範圍內全面鋪開,其低能耗、高舒適性逐漸被人們所認知,並受到行業內人士的青睞。

眼下,在位於體育大街以東、倉豐路以北、裕泰路以南的南焦城中村改造項目——東南智慧城小區,主體實現封頂,正在進行外立面收尾以及公共區域裝修等施工,將於2021年初交房。該項目應用高效保溫隔熱的外保溫系統、無熱橋節點和優良氣密性的設計,並採用高效熱回收新風系統,同時滿足輔助供熱和新風循環,節能率均達到90%以上。12號、13號、16號地塊整體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面積達到31.24萬平方米,為我市最大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項目。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是指適應氣候特徵和自然條件,通過被動式技術手段,採用保溫隔熱性能和氣密性能更好地維護結構,運用高效新風熱回收技術,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幅度降低建築供暖供冷需求,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適室內環境的建築。

2018年2月,石家莊市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通過用地保障、容積率獎勵、商品房提前預售、備案價格上浮、減免差別熱費、給予財政補貼等優惠激勵政策全面支持被動房在我市發展,同時帶動石家莊市被動房相關產業集群發展。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石家莊市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新型城鎮化需求為牽引,打造一批科研成果,建設一批示範工程,培育一批重點企業,形成建築帶動產業發展、產業促進城市建設、產城融合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良性循環。

截至目前,全市竣工被動房項目8個,面積5.15萬平方米;在建被動房項目36個,面積236.74萬平方米,項目數量及總面積均為全國最多。

穩妥推進 建成和在建裝配式混凝土建築面積超過700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石家莊市裝配式建築也在加速推進。裝配式建築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為主要特徵,有利於節約資源能源、實現綠色環保施工,可以大大減少施工現場揚塵、噪音汙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

2017年11月,石家莊市被住建部認定為全國第一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2018年4月,石家莊市出臺了《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實施意見》,從容積率、商品房預銷售價格申報、提前預售、財政獎補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同時,加強裝配式基地建設。全市共培育裝配式基地7個,其中國家級基地5個、省級基地2個。全市已建成12條預製混凝土構件生產線,年設計產能63萬立方米,相關裝配式配套行程初步產業。裝配式建築佔比和面積數均位於全省前列。

數據顯示,石家莊市建成和在建裝配式混凝土建築面積達727.4萬平方米。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石家莊市將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築政策措施,加強過程監管,推動綠色建築發展。同時,還將按照住建部、省住建廳要求,逐年提高建築節能標準,降低建築使用能耗,探索健康住宅建設試點示範,改善居住環境,提高購房者滿意指數。

來源:石家莊日報客戶端

記者:宋鈞

相關焦點

  • 臨潁大力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築
    2015年,在省級臨潁經濟技術開發區——臨穎縣產業集聚區,按照「一區多園模式」,緊鄰京港澳高速西側專門規劃了3.7平方公裡的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園A區,為產業起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18年,藉助臨穎縣現代物流園區升格為省級專業園區機遇,緊鄰京港澳高速東側,規劃了3.5平方公裡的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園B區。兩大專業園區規劃建設總面積7.2平方公裡,空間上實現無縫對接、融為一體,帶動企業集聚發展。
  • 綠色建築標識評價創新評獎活動助力綠色建築發展
    隨著綠色建築理念的進一步普及,各地大力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綠色建築標識評價工作獲得了較大進展。    目前,除貴州、雲南、海南、甘肅、內蒙古、西藏等省(區)外,全國已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申請開展當地的綠色建築標識評價工作,其中,2011年新增9個。
  • 研究綠色建築和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工作
    會議聽取了市建設局《關於加快推進綠色建築和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起草情況的匯報。根據計劃,我市將聚焦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和住宅全裝修等重點領域,加快以新型建築工業化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計劃到2025年,實現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佔新建民用建築比例45%以上,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鋼結構建築佔裝配式建築比例40%以上,建築工業化、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推動我市由「建築大市」向「建築強市」轉變。
  • 揚州高星級綠色建築處省內前列 星級綠色建築達50個
    昨天,市城鄉建設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去年綠色建築和建築節能工作情況。會議透露,去年新增綠色建築標識項目15個,揚州綠色星級建築已達50個,新建建築節能面積為580萬,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獲得綠色建築設計標識項目11項。
  • 建築業的黑科技 臨潁大力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築
    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8月27日,大河網記者從臨潁縣獲悉,臨潁縣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圍繞全省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綠色改造、智能改造、技術改造「三大改造」要求,大力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目前該產業已呈突破性增長態勢。  「塵土飛揚、叮叮噹噹,這是傳統建築工地給大家帶來的固有印象,但綠色裝配式建築卻可以像搭積木一樣整潔,簡便。」
  • ...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浙江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綠色建築發展研究中心...
    12月8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浙江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綠色建築發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浙江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嘉善分院成立,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浙江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嘉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嘉興市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協會、嘉善縣人民政府、嘉善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嘉善縣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領導參加
  • 推動綠色建築再升級 助力城鄉建設綠色發展
    新華網11月12日電(孫蒙蒙)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暨建築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11月7日-9日在京舉行。本屆展會以「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為主題。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裁孫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以「五化」理念推動綠色建築再升級。「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長期致力於推進建築『五化』理念,即『人性化、本土化、低碳化、長壽化、智慧化』」。
  • 國家為何大力發展BIM與綠色建築?
    21世紀以來,為應對能源危機、人口增長等問題,綠色、低碳等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而以有效提高建築物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築對環境影響為目標的綠色建築成為全世界的關注重點。
  • 六安市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論壇暨成果展開幕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六安發布,9月19日上午,為期四天的「六安市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論壇暨成果展」正式拉開帷幕,來自省市有關部門領導、各縣區的分管領導、全市建築行業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優秀企業家近600人齊聚皋城,共謀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
  • 山西大力推動郵件快件綠色包裝
    新華社太原12月9日電(記者 魏飈)記者從山西省郵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來這個局緊緊圍繞「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目標要求,大力推動郵件快件綠色包裝,帶動行業綠色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快遞行業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4%,電商快遞不再二次包裝率達93%,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1%,全省郵政快遞網點廢棄物回收裝置設置實現100%。據了解,今年以來,山西省郵政管理局把快遞包裝治理納入全省塑料汙染治理體系,先後舉辦30餘次行業生態環保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 綠色建築和綠色建築材料_2020年綠色建築和綠色建築材料資料下載...
    文件指出要加大綠色建築標準強制執行力度,而且在《建築法》中也要加入「綠色」元素——可見,綠色建築將是接下來建築業發展不容忽視的重頭戲。  一系列的行業新政陸續出臺,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到底有哪些新規?  一、2020年新建綠色建築佔比超60%2020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比重超過50%,綠色建材應用比重超過40%。全國城鎮既有居住建築中節能建築所佔比例超過60%。
  • 濟南市住建局:以綠色「築」就城市建築「最美底色」
    記者了解到,我市歷來重視綠色建築發展,始終將其擺在城鄉建設的重要位置,自試點推廣以來從政策推動、源頭保障、示範引路、宣傳引導等多方面促進了綠色建築發展,實現了綠色建築全覆蓋。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新增綠色建築面積三千餘萬平方米,打造綠色生態城區2個、生態城鎮4個,示範面積12.09平方公裡。
  • 東方雨虹賦能綠色建築 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東方雨虹作為建築建材系統服務商,積極賦能綠色建築,為各類建築提供優質的產品、專業的標準化施工和全方位的系統服務,保證綠色建築的性能和質量,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高品質產品賦能綠色建築根據釋義,綠色建築是指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築。東方雨虹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為奧運村、中國尊、上海中心大廈等綠色建築提供防水服務,為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的發展貢獻心力。
  • 我局組織召開全市裝配式建築和綠色建築專題培訓會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裝配式建築和綠色建築發展,12月11日,市住建局組織召開全市裝配式建築和綠色建築專題培訓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肖烽出席培訓會並講話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雙隨機檢查情況;省裝配式建築專家庫成員傅江萍、曾思智分別圍繞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的裝配率標準、計算原則、設計基本流程以及裝配式PC結構建築施工、裝配式建築項目實施解決方案等進行專題培訓。
  • 「綠色地產」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零排放建築綠色政策新活力
    據悉,截至2019年12月,北京市累計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工程建築面積近2.5億平方米,其中已竣工綠色建築面積7586萬平方米;全市通過綠色建築標識認證的項目共409項,建築面積達4718萬平方米,二星級及以上項目建築面積佔比達93%,其中運行標識52項,設計標識357項。
  • 綠色環保建築正在加速發展
    前不久,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建築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建築業未來5年的總體發展目標,其中到2020年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比重將從2012年的2%提升至5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裝配式建築面積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到15%。
  • 加快綠色建築節能發展 連雲港推進交通運輸節能降耗
    2019年,全市竣工節能建築面積696.62萬平方米,城鎮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為88.2%,推廣新能源汽車2790輛,節能環保公交車1711輛,佔全市公交總數的94%。   連雲港早在2015年,就先後制定下發《關於加強綠色建築建設管理的通知》《關於實施民用建築設計方案綠色設計審查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在大型公共建築能耗數據監測、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區建設等方面,為全面探索綠色發展積累豐富經驗
  • 可以「光合作用」的建築越來越多,松江在全市首家試點綠色建築驗收
    區建管委建管中心副主任陳悅然介紹,綠色建築是指滿足我國2006年發布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在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相對於節能建築,綠色建築標準更高,不僅要節能,還要節地、節水、節材,並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按照該標準,綠色建築由低到高劃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三個等級。
  • 邯鄲市開展綠色建築創建行動
    《方案》在工作目標中指出,2022年,全市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到92%,開工建設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累計達到30萬平方米,逐步提高城鎮新建建築中裝配式建築佔比,推動綠色建築在新建建築中的應用,星級綠色建築持續增加,既有建築能效水平不斷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築創建活動,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
  • 住建部推出新的綠色建築方案
    住建部印發《建築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今後5年,以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建設任務為基礎,全國建築業總產值年均增長7%;建築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5%。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比重達到5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