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3%高危人群的唾液樣本是在作弊。」據當地媒體報導,本月27日特區政府抗疫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電視節目「講清講楚」中透露,有3%唾液樣本根本驗不出人類的DNA,也就是說3%的高危人群拿「水喉水(自來水)」當唾液,企圖矇混過關。
香港主要檢測方式是市民提供深喉唾液樣本,交由檢驗單位檢測。袁國勇表示,之所以出現唾液作弊情況,不排除某些計程車司機、養老院職員及食肆員工等因為擔心染疫後無法工作而故意為之。他安慰香港民眾,不合作人士的比例尚少,不用過於擔心。
香港疫情第四波社區傳播至今尚未「見底」,在經歷數日每天確診過百例後,近期回落到兩位數。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12月28日香港新增61宗確診個案,其中19宗無源頭,1位越南非法入境者確診。12月27日新增確診個案70宗,其中69宗為本地個案,1宗被列為輸入個案。在69宗本地個案中,23宗源頭不明,39宗與其他個案相關,7宗與聯合醫院群組相關。
本月26日,位於九龍觀塘的聯合醫院病房出現群組感染,先後有12名病人、7名醫護人員確診或初步確診,其中一名83歲病人是在出院後才證實染疫。這成為年初香港疫情出現以來,首次在公立醫院出現大規模暴發。
另據報導,政府抗疫專家顧問、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稱,港大團隊在對九龍黃大仙地區多棟樓進行汙水檢測時,發現其中一棟樓有4個汙水樣本病毒檢測呈陽性。政府衛生防護中心要求曾經在這棟樓中逗留的人士做強制檢測。
數據顯示,香港確診個案累計數達8611宗。袁國勇12月22日前往深圳,與內地專家舉行防疫交流會。在27日的節目上,他談了幾點感想。第一,他認為目前香港的抗疫需要從港府到香港市民每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第二,他依舊認為香港全民檢測很難做到;第三,雖然全民檢測在香港不現實,但是可以效仿內地城市採取一些新辦法。
對於各方關注的全民檢測,袁國勇表示,內地城市即便沒有進行全民檢測也能控制疫情,這是因為內地城市不僅追蹤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而且對有關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一併接觸和追蹤。
袁國勇因此建議,政府應動用1萬名紀律部隊成員,每當有確診個案出現時,就帶上深喉唾液樣本瓶上門尋找有關接觸者當場留樣,並務求在24小時內尋獲有關接觸者,安排相關人員檢疫或儘快完成檢測。
同日,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也在電臺節目中表示,應考慮加快強制檢測的流程。他贊成動用紀律部隊人員進行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工作,「有市民不太配合防疫措施,我們憂慮疫情在一兩周後會出現『V型反彈』。」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