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急剎車!繼支付寶後,百度騰訊攜程陸金所平臺這類產品全下架,傳遞什麼信號?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趨勢仍在延續。
繼支付寶後,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陸金所等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已至少有8家平臺下架此類產品。
這無疑是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監管趨嚴的重要表現。網際網路存款一度被中小銀行視為「攬儲利器」,未來中小銀行該怎麼辦?
各大平臺紛紛下架
例如,京東金融APP已於20日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相關產品。
圖片來源:京東金融APP
京東金融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京東金融將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認真落實。
無獨有偶,陸金所銀行存款頁面下,「30天之內」「30-180天」「180天以上」均無相關產品。
圖片來源:陸金所APP
陸金所回應稱,為響應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相關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上架新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陸金所將持續密切關注監管動態,並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
此外,騰訊理財通的穩健理財頁面,原本「銀行類」已不見蹤影,只留下「貨幣類」「債基類」「保險類」「券商類」四個種類。
圖片來源:騰訊理財通
零售金融新視角統計數據顯示,12月17日,在京東金融、度小滿、支付寶三家網際網路平臺上,共有20家銀行的97款網際網路存款在售,相較上次(11月21日-25日)統計的數據,少了9家銀行、37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其中,度小滿36款,較上次減少7款;京東金融61款,較上次減少19款;支付寶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數據為0,減少11款。
可以看出,短短3天之內,各大平臺對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踩下「急剎車」。如此強的力度,引起高度關注。
強監管信號
什麼是網際網路存款?
銀行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存款產品,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平臺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債權債務關係為存款人與銀行)。
網際網路渠道是部分小銀行的攬儲神器,高息、起存金額低成為賣點。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和各種補貼,部分中小銀行得以大大延伸攬儲的「觸角」。
中證君此前在多個平臺看到,一些3年期定存產品利率在4.1%左右、50元起存,這吸引了不少儲戶的關注,甚至有自媒體平臺對這類存款產品進行評測和引流。
部分產品還疊加「加息券」,實際利率更高。某平臺一款5年期存款產品的利率達到4.875%,每筆申購成功的訂單均可獲得年利率3%的「加息券」。加息時間一般為180天,且該存款產品50元起存。這一產品若存滿5年,實際利率約為5.36%。
然而,近期相關監管信號正陸續釋放。
11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發表文章《線上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指出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種種問題和風險。
12月15日,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再次針對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指出,這種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銀行經營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得以從全國吸收存款,從負債業務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此類存款的流動性特點也有別於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他還指出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存在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如通過分段付息等方式變相抬高存款利率,擾亂存款利率市場機制。部分銀行通過縮短付息周期或發放「加息券」、現金獎勵等方式變相提高網際網路平臺存款產品利率,直接突破利率自律定價機制上限。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分析,從監管視角來看,網際網路存款主要存在如下風險:一是跨區風險。二是流動性風險。網際網路平臺存款的特有屬性,對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帶來挑戰。三是經營合規風險。中小銀行以網際網路平臺為依託與異地存款人開展遠程交易,存款人的實名認證、盡職調查等均不同於線下交易,可能存在合規風險隱患。四是第三方中介風險。
中小銀行怎麼辦?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不及大行,對存款依賴程度較高,尤其民營銀行缺乏網點,更加依賴線上吸儲。
易誠互動首席業務官孔繁強表示,地方性中小銀行生存壓力加大,加之今年疫情影響,提高或變相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存和獲取客戶是自然的選擇。
不過,有銀行業分析師表示,隨著明年上半年低利率的同業負債陸續到期,以及在激烈的存款競爭下,銀行發行定期產品吸收存款,銀行負債端成本上行壓力仍在。中小銀行若持續以較高成本吸儲,恐將對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產生不利影響。
針對監管動向,蘇筱芮對中小銀行給出了三大建議:一是釐清業務結構。二是評估監管指標,如流動性匹配率、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核心負債比例等重要監管指標,進行壓力測試,制定線上擠兌相關的處置預案。三是加緊平衡收入結構,做好客戶精細化運營。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對於一些較為依賴網際網路存款,但自身攬儲能力弱的中小商業銀行,今後要把重心放在經營存貸款上,花大力氣提高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