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下鯰魚
鯰魚又名塘鯴顯著特徵是周身無鱗、體表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各有4根條鬍鬚,分布廣泛,在江河、湖泊、溪、塘、水庫。到處都有它的蹤跡。仲春至仲夏(4~7月)為最佳食用季節。鯰魚是肉食性魚類,鯰魚愛吃葷食,對家畜、家禽的內臟更是情有獨鍾。
我國純野生鯰魚有三種,一種是南方大口鯰,一種是東北六須鯰(也稱東北大口鯰、懷頭鯰、懷子,目前野生的狀態下瀕臨滅絕,應該列為國家保護魚種), 還有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四須小河鯰。這幾種鯰魚的習性相近,都是肉食性魚種。
早春釣鯰魚的優勢
大多數釣友覺得鯰魚應當是夏天,特備是天氣比較熱的時候最好垂釣,春天恐怕活性不高、覓食慾望不強。這種理解是不全面的,魚是變溫動物一般情況下水溫越高活性肯定就越好,活性好了肯吃食、多吃食,這點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夏天好釣鯰魚也沒錯。但是,各位注意鯰魚它有類似冬眠的習慣,一般情況下冬天它們是不怎麼活動的,幾乎不進食,要等到在這個萬物復甦的春季才會慢慢從泥穴裡從深水出來。鯰魚經過一個冬天的消耗以後,肚子必然是空空如也。冬眠醒來,就是找食物。而且五月至六月又是繁殖期,無論如何得吃啊,而且要多吃。
釣鯰魚的餌料
鯰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食量大,多以小型魚類為主要食物,如餐條、鯽魚、鰕虎魚、麥穗魚、鯉魚、泥鰍等,也吃小蝦和水生昆蟲,以吞食為主。豬肝、羊肝、雞鴨腸子、牛羊肉等,切成泥鰍大小的條也可以。螻蛄、螞蚱、克陶蟲、樹蟲、草蟲、螳螂和飛蛾,這些蟲子作魚餌需要活的。
春季至夏初,活著的大蚯蚓是釣鯰魚最好的魚餌。蚯蚓用個頭較大的整條上鉤,從蚯蚓的頸部穿入,對面穿出,然後將蚯蚓繞一圈,再穿入、穿出,直到尾部。蚯蚓的尾部留出1釐米,讓其頭尾都能活動,保持活性。小心上鉤,不要把蚯蚓弄斷了。
鯰魚的作釣時間
鯰魚怕光,一般在夜間外出覓食,所以作釣鯰魚要在傍晚或夜間作釣,尋找陰暗的釣點。鯰魚喜歡晝伏夜出,相當一部分時間潛在深水或呆在洞中,特別是春天過後,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為避免陽光的暴曬,晝伏夜出的習性更為明顯。
1、夜釣
這還是主要針對鯰魚喜歡夜出的習性,晚上垂釣鯰魚,可以選擇在淺水、淺灘處。2、陰天
許多釣友擔心夜晚出釣的安全性,所以依然選擇白天出釣。若是選擇白天,則建議陰天出釣,鯰魚不喜歡強光。晴朗的白天,由於陽光照射,許多鯰魚都選擇退回洞內或者石縫內,所以並不好釣。陰天雖然比夜晚較差,但也是能夠垂釣到鯰魚的。
3、雨天
雨天作釣的原理與陰天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雨天水中含氧量更高。
把握了這幾點:可以說是鯰魚的絕殺方法。
歡迎廣大網友們提供鯰魚漁獲的留言和圖片進行魚類打榜。讓更多的網友可以大數據分析和交流。期待你的漁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