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燕帖木兒:娶皇后為妻並納皇室之女40多人為妾,死法令人不齒

2020-12-14 甘棠文史

有這麼一種人,在前期就是青年才俊,能夠幹出一番大事業,但在後期就完全迷失了自我。燕帖木兒就是這樣一位,既沒有像霍光一樣壽終正寢,也沒有像王莽一樣自立為王,但在當時權勢滔天。不僅能夠娶前皇后並讓皇室40多人納入後宮,還把持朝政,什麼事都得通過他的手,權臣做到這份上,也是比較少見的了。而自古權臣都下場不那麼好看,燕帖木兒也是如此,他的死法令人不齒,死於過度荒淫。

燕帖木兒全名伯牙吾臺·燕帖木兒,他所在的家族是最早跟隨鐵木真打天下的那批人。出身武將世家,於是從小就習得一身好武藝,年僅14就跟隨元武宗海山徵戰,是元武宗的侍衛親兵。在漠北他和元武宗待了十多年,因此二者關係很好。

影視劇燕帖木兒形象

人生前期

元武宗海山正式登上皇位後,燕帖木兒得到了重用,於是一路攀升,躋身進入權力中心。元武宗才當了四年多的皇帝,由於生活方式不當,早早去世,不到30歲。這個時候海山的弟弟由於在前期與海山約定,海山死後就是他做皇帝,海山的兒子要等到他死後才能即位。之後元仁宗並沒有遵守約定,讓自己兒子做了皇帝,但這反而讓燕帖木兒實權在握。

元武宗,與燕帖木兒關係很鐵

等到泰定帝時就已經有了調兵遣將的實權,於是在泰定帝病逝後,他記著海山的情,於是擁立他的兒子和世做皇帝。趁百官聚集興聖宮議事之機,他率阿剌鐵木兒、孛倫赤等人入興聖宮,召百官至,宣布「祖宗正統屬在武皇帝之子,有不順者斬」。

之後他又與以丞相倒剌沙等人為首另一派人開戰,當時元武宗的二兒子為了穩住局面,讓燕帖木兒當了大都統帥,號令三軍。當時擁立泰定帝兒子為帝的集中在上都,而擁立元武宗兒子為帝的在大都,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兩都之戰」。最後以燕帖木兒率領的大軍勝利,而當時的和世還在流亡他國,因此其弟先當上皇帝,等和世回來再讓。

人生後期

可和世回來後就大肆調動人員,燕帖木兒都被削了權力,於是在不久後與元文宗毒殺了和世。元文宗再次坐上了皇位,而燕帖木兒作為多次事件的大功臣,權力也就更大了。被封「太平王」,成為權傾朝野的右丞相,獨掌政務。「凡號令、刑名、選法、錢糧、造作,一切中書政務,悉聽總裁」。也就是說朝政各個方面都需要經過燕帖木兒的手,連諸王,公主,駙馬等都不能越過他奏事。這不就是把朝政交給他的節奏嘛?而這時候,他看起來也不是沉迷女色的人,一心為了權柄而奮鬥,坐上了高位。

而在這之後,他已經變了,變成了一個貪圖享樂,奢侈荒淫的油膩之人。自從他把持朝政後,對於權力的掌控已經達到巔峰,因此他開始沉迷於美色之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娶前皇后為妻,並讓皇室之女40多人為妾。因垂涎前朝泰定皇后的綺年玉貌,便向文宗請求迎娶泰定皇后為妻,同時還先後娶宗室之女達四十餘人,「後房充斥,至不能盡識」,「一宴或宰十三馬」,荒淫、奢侈至極。

古代皇帝有三宮六院,佳麗三千,但是一個臣子是斷不可能有超過十幾人的妻妾的,然而燕帖木兒就做到了,因人數有40多個,達到不能全部認識的樣子。當然最後燕帖木兒也死於此,因為過度荒淫,導致不到50就猝死,很大的原因就是酒色掏空了身體。他死後因為自己家的兒子不滿足當前地位,最後謀反被誅,燕帖木兒家族就此除名。

那麼為什么元文宗這麼放任燕帖木兒成長為權臣呢?這只是一場交易,元文宗本身很看重燕帖木兒的能力,本來元明宗和世的死就是一個陰謀,但是為了讓朝廷反對的聲音變少,武力的鎮壓是最直接的。燕帖木兒掌握了實權,軍隊的調動更是在行,若元文宗不給燕帖木兒權勢,他自己的皇位肯定坐不長,於是選擇了倚重燕帖木兒的策略。至於娶前皇后為妻,這也沒什麼,根本不能和自己的皇位所比,於是燕帖木兒才能夠得到元文宗的默許。

燕帖木兒獨攬大權後,貪圖享樂,在元文宗死後不久也因為荒淫過度而死,這種死法令人不齒。前面帶十幾個人就敢幫元武宗一系搶奪皇位,調兵遣將多次大敗敵人,那個雄才大略的英傑後面在權力中淪陷,在荒淫過度中死去。他的一生,前期精彩,後期更精彩,完成了從青年英傑到昏庸享樂的完美轉變。

相關焦點

  • 史上最驕狂的權臣,弒殺皇帝強娶皇后為妻,納40位公主為小妾
    然而,元朝這位大臣直接視皇帝為無物,甚至囂張跋扈到公然娶皇后為妻,把40多位公主弄到自己府上為妾,而他就是元朝第一權臣燕帖木兒。燕帖木兒出身名門,其祖上戰功赫赫,因此他從小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聰慧過人,並且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也正是憑藉著這身本事成功進了皇宮當起了皇帝的貼身侍衛長達數十年。
  • 此人堪稱古代權臣巔峰,強娶皇后為妻,與皇室40多女子有染
    後來燕鐵木兒發動大量的軍隊,在大都起兵,捉拿一些支持泰定帝的臣子們。這些臣子們被捉住之後,燕鐵木兒下令將他們全部殺掉。元武宗有兩個兒子,後來燕鐵木兒找到了小兒子,名字叫做圖帖睦爾,後來眾人擁立圖帖睦爾為皇帝,也就是歷史上的元文宗。可是此時泰定帝的兒子起兵攻打燕鐵木兒,後來這些叛軍被平定。
  • 有位丞相,娶皇后為妻,納公主做妾,皇帝求他:做我兒子養父
    在元朝滅亡的原因中,其中有一項就是元朝的宰相當時權傾朝野,這位專權的宰相就是燕帖木兒,這位權相是元文宗時期的宰相。燕帖木兒能夠在元朝大展身手,其實是沾了他父親的光。燕帖木兒的父親是元朝的元老重臣,燕帖木兒年紀輕輕就能跟在皇帝身邊當侍衛。
  • 讓太子叫他爹,強娶皇后為妻,幾十名公主為妾,堪比權臣巔峰
    在任職數十年後,燕帖木兒表現出色,元武宗將他封為左衛親軍都指揮使,還給了他兵權。數十年官位終於有了提升,這讓燕帖木兒十分開心。元武宗駕崩後,泰定帝上位,因為燕帖木兒在皇宮中任職時間長,而且非常受到前帝的器重,所以又被提升為僉書樞密院事。
  • 嬸母為太皇太后,元朝最後一位臨朝稱制的卜答失裡皇后
    1,出身豪門貴胄的卜答失裡元文宗皇后卜答失裡(1307-1340),出自「男尚公主,女為后妃」的弘吉剌德薛禪家族,德薛禪就是卜答失裡的五世祖。卜答失裡的母親祥哥剌吉公主是武宗海山的胞妹,文宗圖帖睦爾則是武宗庶次子,夫妻倆是親親的表兄妹關係。
  • 帖木兒帝國的興衰:帖木兒為貴族後裔,先人與成吉思汗同族!
    海珊是帖木兒的妻兄,正不得志,頗欲起事。兩人聚合了相當的兵力,把伊利亞斯趕出河中地區,建立兩人的聯合統治,斷斷續續維持了幾年。伊利亞斯已繼承圖格魯克·帖木兒的職位,戰敗後再也無法恢復元氣,不久死去。但是帖木兒又開始打擊海珊,與後者的敵人聯合起來。1370年,他在巴爾赫包圍了海珊,俘虜並殺掉這個對手,成了河中地區唯一的統治者,號稱「吉星相會之主」,後改稱素丹。
  • 父愛如山,平庸天子元文宗,為保兒命皇位也可拋
    01,親上加親的恩愛夫妻元文宗圖帖睦爾是個比較悲劇的人,他的父親是元武宗海山,擁有張揚的個性,卻不幸短折而死,只做了三年半的皇帝。母親是西夏人,在武宗的後宮中只是個不知名又沒名分的姬妾,還早早亡故。召親王圖帖睦爾於瓊州,阿木哥於大同。······十月,封親王圖帖睦爾為懷王,食邑瑞州六萬五千戶,增歲賜幣帛千匹,並賜金印。以魯國大長公主女適懷王。······二年春正月辛丑,懷王圖帖睦爾出居於建康。(《元史》本紀第29泰定帝一)(泰定元年)五月,遣使扈從皇后八不沙至自京師。
  • 人們常念叨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呢?
    那麼,人們明明取得是一妻多妾,為什麼會將其歸納為三妻四妾?「三妻」和「四妾」又指的是什麼?一、何為三妻?在討論一夫多妻或三妻四妾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其存在的道理。普通人能夠娶多位妻子的,在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霍光傳》中可以見到相關的記載,漢武帝在給霍光賞賜的時候,曾經為他想要什麼?他表示想要「取(娶)十妻」。由此可以得知,到西漢時期,四大夫階層是可以娶多位妻子的,不只是限制於天子的特權。李延壽的《北史·卷十六》就論證了這一點,認為「古之諸侯娶九女,士娶一妻二妾」。
  • 倒剌沙PK燕帖木兒:同為皇帝信任的色目高官,為何結局卻截然不同
    還有,被泰定帝信任重用的左丞相倒剌沙是回回人,在文宗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右丞相燕帖木兒是欽察人,這兩位是處在同一時代的色目高官,卻因為種種原因出現雲泥之別的結局。把倒剌沙和燕帖木兒串聯到一起的事件,是元朝歷史上破壞力最大的那場內訌——兩都之戰,在這場較量中,倒剌沙和燕帖木兒兩人,一個兵敗身死、家族覆滅,另一個則因此走上人生巔峰、重現家族輝煌。回回人倒剌沙是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的潛邸舊臣,原本是晉王內史府的內史。內史府是個什麼機構呢?
  •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指啥?「四妾」又指啥?你知道嗎
    如今社會進步了,男女平等,都是一夫一妻制度,不像古時候,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其實在古時候,一位男子也是只能娶一個妻子,而娶別的都稱之為妾,那麼為什麼又稱為三妻?
  • 知否:一樣是續弦,小秦氏可以嫁姐夫做正妻,為何小鄒氏只能做妾
    在《知否》中,小秦氏和小鄒氏兩人的境遇既讓人可恨又讓人同情,同樣都是因為姐姐去世,妹妹續弦,小秦氏嫁了顧老侯爺成了正妻,而小鄒氏嫁了沈從興成了妾氏。沈從興的親姐姐是當今的皇后,要不是大鄒氏之前因為照顧沈皇后而死,小鄒氏這種出身就連給沈國舅做妾都是不配的。續弦時的境況不同小秦氏的姐姐大秦氏,和顧侯爺情真意切,顧侯爺明知道大秦氏身體不好,活不了幾年也想盡辦法來娶她。
  • 最荒淫的權臣:連娶40名皇族宗室婦女,強娶公主還索要皇帝愛妃
    孛羅帖木兒,又叫做孛羅鐵木兒,是元朝的一位重要將領。他的父親是權力極大的四川行省左丞相,他早年就跟隨自己的父親,參與鎮壓農民起義,鞏固了自己的勢力。作為元末一個重要的將領,孛羅帖木兒能徵善戰,立下赫赫功勳,執政時期也做了不少維護元朝統治的事,軍事和政治才能十分顯著。
  • 古代中亞人為何喜歡娶成吉思汗家族的女人為妻?學者:他們很高明
    不過由於蒙古人數量太少,當他們進入中亞後,便無法避免的開始和當地的居民進行通婚,在察合臺汗國初期,蒙古貴族喜歡迎娶外族女子為妻,蒙古女子一般則不外嫁,但是察合臺汗國衰亡後,當地人開始熱衷於迎娶蒙古貴族女子為妻。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的現象,還要從蒙古勢力在中亞的衰落說起。
  • 古代正妻與妾室之分、子女嫡庶之別
    仿佛一個男人可以娶好幾個妻子,事實不是如此。中國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無論是誰,哪怕貴為皇帝也只能有一個妻子——皇后。其餘的女人都不是妻,屬於姬妾。古代,子以母貴。母親是正妻,孩子是嫡子嫡女,母親是妾,孩子是庶子庶女。母親的地位決定孩子的尊貴程度。庶子女再要強,也是庶出。《紅樓夢》裡的探春,有才幹,有理想,王熙鳳都惋惜她沒託生在太太的肚子裡。
  • 此人做到權臣的巔峰,權勢滔天,強娶皇后,幾十個公主都甘願做妾
    縱使是戰國之中最為強橫的大將軍,白起,帶著軍隊多次創造戰役奇蹟,讓敵人聽之聞風喪膽,最終沒有死在沙場上,反而是被秦昭王一紙詔書賜死,如此死法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明朝魏忠賢權傾朝野,可等到新皇繼位,一紙詔書,同樣讓他自盡身亡。
  • 李世民殺完弟弟李元吉,為何又強納弟媳楊氏為妃?原因有三
    李建成與李元吉都死了,唐朝的老大李淵又被李世民的手下幽禁宮中,整個大唐的子民就唯李世民的馬首是瞻了。果然,三天後,唐高祖李淵從宮中讓人傳出話來,立秦王李世民為皇太子,又頒布詔書:「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託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
  • 帖木兒帝國往事
    城頭變幻大王旗,這裡不是當代才成為是非之地的,從千年世界史的角度,一直是攻守之所在,北上歐洲俄羅斯、東南入印度、西達小亞細亞中東北非,正東進新疆,凡是個有野心的軍閥,就會在這裡產生覬覦之心,就會有佔據要津雄霸四方的蓬勃野心。這突厥人可不是蒙古人,講的語言、文化習俗完全不同,蒙古人在這裡都突厥化了。
  • 帖木兒對成吉思汗後裔的背叛多次原諒,但最後兩人不幸都身死
    帖木兒對成吉思汗後裔的背叛多次原諒,但最後兩人不幸都身死在歷史的時候成吉思汗帶領了部隊徵服大半個亞洲,可謂是意氣風發,但是到了十四世紀末的時候,中亞有個強悍的國家叫帖木兒王國,是由接受突厥人深受蒙古人的影響而形成的國家,帖木兒王國的強大,也成為草原的帝國
  • 《知否》顧廷燁先娶小妾曼娘再娶正妻明蘭,這在當時合乎倫理麼?
    看到這劇情,大家不由得大跌眼鏡,好多人直接呼籲,明蘭趕快跟小公爺一起吧。確實,顧廷燁在明蘭之前有媳婦有孩子,這讓處於民主時代的我們實在無法接受,以後明蘭進門,雖然是正妻,但丈夫的愛早都讓人分去是不爭的事實。
  • 帖木兒的神秘之石
    蒙兀兒斯坦的察合臺後王禿黑魯帖木兒在1360年平定河中,以其子也裡牙思火者為河中總督,帖木兒被任命為也裡牙思火者的參贊,不久,帖木兒逃走,同其姻兄、迦慈罕之孫忽辛會合,共同舉兵。1362年右腿因傷致殘,故又稱跛子帖木兒。1364年打敗和驅逐河中的蒙兀兒統治者。1370年,帖木兒又殺其盟友忽辛,滅西察合臺汗國,成為河中的最高統治者。帖木兒稱霸河中後,便進一步向周邊地區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