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皇帝的龍袍,為什麼宋朝主流是紅色,清朝卻多是黃色?

2020-12-17 上遊新聞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我們這一代中不乏有喜歡漢服的朋友,大部分人都知道,不同的朝代,漢服的形制、顏色、花紋甚至材質都有不同的區別,有襦裙也有深衣,有漢唐時的華貴大氣,也有南北宋時的清麗淺淡。

而不同朝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也有不同。在大部分宋朝皇帝的畫像中,他們都穿著紅色的袍服;但在我們印象中,清代的帝王又都穿黃色的衣服。為何同樣是皇帝,穿衣的顏色卻不同呢?

五德始終說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有什麼好稀奇的,人家朝代都不一樣,民族也不一樣,穿個不同顏色的衣服不是很正常的事嗎?確實,上述這些因素可能是他們為何袍服顏色不一的一部分原因。但是,為什麼宋朝就非得是紅色,不能是其它什麼顏色呢?要知道這背後的原因,咱們首先得了解一個人——鄒衍。

鄒衍是何許人也呢?可能大家聽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你一定知道孟子、老子等人,也一定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除了儒家、道家這些廣為人知的學派,陰陽家也是這些林立學派中的一個,而鄒衍就是陰陽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陰陽家,但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學說大家肯定聽過,這個學說便是由鄒衍率先提出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聽起來玄妙無比又神神叨叨的,但其實這是實打實的樸素唯物主義觀。

金木水火土,都是自然界中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屬於物質。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世界就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構成的,這可不就是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嘛,可惜的是沒有看透物質的本質,認為金木水火土就是世界的本源。

不過,他在此基礎之上來研究世間萬物的變化規律,提出了五德始終說。什麼是五德始終說呢?大意就是根據五行相剋的理論來揭示世界的普遍規律,也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的變化順序是按照五德轉移的順序進行的。那什麼是五德,五德轉移的順序又是如何的呢?

五德就是對應的五行之德,即土德、木德、金德、火德和水德。五德轉移的順序則是按照五行相剋的順序來推衍的,五行相剋是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所以五德轉移的順序就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七略》曰:「鄒子有終始五德,從所不勝,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那這些又和宋朝皇帝的紅色袍服有什麼關係呢?

五行相對的顏色

前面咱們就說過了,這五行是鄒衍所認為的世界的本源,既然是本源,自然代表著世間萬物。就像今天咱們的經常在中醫裡聽說五行對應著人體器官一樣,五行也對應著不同的顏色。分別是土對黃,金對白,水對黑,木對藍,火對赤。

按照這個邏輯,再結合五德始終說,宋朝的紅色袍服就是火德。那麼為何宋這樣一個以清麗淺淡為代名詞的朝代,會對應的是火德呢?

《呂氏春秋·應同》有言,「凡帝王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凡是新的帝王要出現了,上天就會降下祥瑞,讓老百姓知道。比如當年的黃帝,當時天現大螾大螻,這東西又是代表著五行之中的土,所以就是土德,百姓也因此崇尚黃色。同樣地,大秦也是這樣。我們都知道秦人尚黑,據說是因為當年秦文公外出打獵,正碰上天現祥瑞——黑龍,認定這是秦要崛起的標誌了。

那麼宋呢?它為何是火德呢?南宋文學家周密在《齊東野語·用事切當》中說,「『一丁扶火德,三合鞏皇基。』蓋高宗生於大觀丁亥,孝宗生於建炎丁未,光宗生於紹興丁卯故也。」這就表明宋之所以是火德,是因為這三位皇帝的出生時間和地點就暗含火德之意。所以宋朝皇帝的紅色袍服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古人的智慧

雖說以咱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個五德始終說,它確實有些封建迷信,用什麼祥瑞什麼上天的預示來看王朝興衰,著實不靠譜。但是這樣一個探索世界規律的觀點可是在幾千年前提出來的啊。

那時的人們能在生產力不發達,科技不到位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著唯物主義的觀點,並推衍出一個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實在不是一件易事。

參考資料:百科詞條「火德」、「鄒衍」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宋朝皇帝為什麼穿紅色的袍服?而不與清朝一樣,穿戴尊貴的黃色
    電視劇裡的皇帝都穿黃色,其實是一種對歷史常見的誤解。清朝皇帝確實都穿黃色,但之前的皇帝並非都是如此,每個朝代皇帝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宋朝的皇帝的標準袍服就是紅色。形成每個朝代皇帝正裝顏色差異的原因,源於一套比較混亂的理論「五德終始說」。所謂五德終始說,是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提出的。
  • 宋朝皇帝為什麼不穿龍袍?
    對於宋朝皇帝來說,他們的服飾也是多含蓄溫雅、理性約束之理,這也是很多人誤以為宋朝皇帝不穿龍袍,是認為當時的皇帝倡節儉、重民風,和當時的社會風氣有著莫大的關係。但殊不知,宋朝皇帝不穿「龍袍」是因為當時根本沒有龍袍可穿。
  • 兩個宋朝的冷知識:龍袍為什麼是紅色,宋體字是宋朝的麼
    一、宋朝的龍袍為什麼主要是紅色的黃色的龍袍主要是明清兩代,明朝的龍袍是土黃色,清朝的龍袍是明黃色,取的主要是大地的顏色。但在之前龍袍可不一定是黃色的,比如秦朝是黑色。龍袍顏色的背後,有一個五德終始理論,由戰國學者鄒衍提出。鄒衍認為,五帝時代是土德,土對應的顏色是黃色。後來五帝被夏朝終結,木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木對應的顏色是青色,因此夏朝的君主的衣服以青色為主。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思想封建的古代,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經常會將某些東西,當時只有皇帝才能擁有和使用的,比如「朕」這個稱謂,比如龍椅,又比如龍袍,只有皇帝可以使用,否則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輕則問罪,重則株連九族。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卻不穿龍紋黃袍了?
    但也不是每個皇帝都是如此著裝,宋朝皇帝就是其中的典型,凡事喜歡宋史的人在研究宋朝皇帝的時候,都能從他們的皇帝畫像中發現,宋朝皇帝畫像並不是龍袍加身,而是穿著相似於宋朝官員所穿的紅色官服畫像,衣冠不僅沒繡龍形圖案,而且給人一種就是一個正常官員的表現,毫無皇帝具有的九五至尊的大氣。事實上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並不都穿黃色。
  • 為何其他皇帝穿黃色的龍袍,只有秦始皇穿黑袍?
    為何其他皇帝穿黃色的龍袍,只有秦始皇穿黑袍?專家:他們不屑穿 古代黃色是皇家的象徵,李淵曾規定「禁止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只有皇室才有資格穿黃色,黃色成為了皇權的象徵。那麼問題就出現了,中國歷代皇帝的龍袍都是黃色的,為什麼只有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那為何宋朝國君不穿龍袍,反而是官服著身呢?
    而皇帝的龍袍,一般也是繡九條龍。分別是胸前一個、背後一個,左右兩肩各一個,前後膝蓋處各二最隱秘的一條在衣襟裡。 我們古代的畫像中便能知道,從秦朝到清朝皇帝清一色都穿秀有龍紋的龍袍,但是唯有宋朝脫了節。宋朝國君的畫像,他們穿的衣服都極其樸素根本什麼都沒有紋。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故意裝窮?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那為何宋朝皇帝不穿龍袍,反而是穿官服呢?
    所以說,一個沒有龍袍的皇帝,他的皇帝人生是不完美的。不過,歷史上也還真就有這樣喜歡「不完美」的朝代,它就是宋朝。看過宋朝電視劇的人大約都會發現:宋朝的皇帝幾乎不穿龍袍。
  • 古代皇帝龍袍大比拼,哪個朝代的最霸氣?誰又最寒酸?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不僅給自己選用了黑色作為「龍袍」的基本色調,而且整個秦朝的百姓服飾、軍隊旌旗等都是以黑色調為主。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西漢皇帝的龍袍依然沿襲了秦朝龍袍的色調,服黑色。這一制度,直到漢文帝劉恆時才發生改變。
  • 為什麼宋朝的皇帝不穿黃龍袍?
    唐高祖還下令,除皇室王族外,不得僭越穿黃色的衣服,從此黃色的衣服才成為王室專屬,也有了對龍袍的沿襲。可也不是每個朝代皇帝都是「龍袍加身,黃龍在世」的著裝,其中宋朝皇帝就是個典型。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事變」上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就是「黃袍加身」,一旦加身,便成皇帝,似乎它就是皇帝權位的象徵。
  • 古代皇帝龍袍大比拼 看看歷朝歷代的黃袍各具哪些特點
    古代皇帝龍袍大比拼 看看歷朝歷代的黃袍各具哪些特點時間:2018-02-01 12:41   來源:中華冷兵器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皇帝龍袍大比拼 看看歷朝歷代的黃袍各具哪些特點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不僅給自己選用了黑色作為龍袍的基本色調,而且整個秦朝的百姓服飾
  • 古代皇帝都穿龍袍,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了呢
    我們都知道龍袍幾乎成為了帝王的象徵,通過看電視劇的時候,也能發現幾乎每個古代帝王都會身著龍袍,而且龍袍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的顏色也是只有皇帝能使用的顏色,如果在民間發現有人使用了龍袍的顏色,都會被降罪。
  • 龍袍象徵絕對的統治,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龍紋?
    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王朝,龍袍可以說是皇帝權力的象徵。歷朝歷代也只有皇上才能夠享有穿龍袍的權利,而古人出於「天授人權」的統治需要,往往會在龍袍上繡上「龍」的圖案。以此來神化統治者「天授人權」的思想。歷代的皇帝龍袍上都繡有龍的圖案,但是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有了龍紋。那為什麼宋朝的皇帝龍袍上沒有龍紋呢?宋朝皇帝龍袍樸素,社會崇尚節儉樸素往往對於古代的封建帝王,由於他們是九五至尊。因此往往會選擇一些物品來彰顯自己的獨一無二,而使用的最多的就是龍椅和龍袍。
  • 歷代皇帝都是穿黃色龍袍,為何只有秦朝穿黑龍袍?說出來別不信
    當秦始皇統一六國,從登基開始就身著黑色龍袍,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自稱為「皇帝」,並且將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象徵自己是真龍天子。周在五行中以火為表徵,五行中只有水能克火,而水在五行中表徵為黑色,將黑色作為龍袍的顏色可以壓制周朝火的屬相,所以秦始皇一直穿著黑色龍袍,冕冠的顏色也是黑色。
  • 龍袍作為古代帝王象徵,為何宋朝龍袍上卻沒有龍紋?身著曲領龍袍
    而古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之中,皆為龍袍,形狀各異的龍彰顯出帝王的霸氣,可為什麼龍袍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宋朝的龍袍上面卻沒有龍紋?龍紋作為天子的象徵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商周的天子在祭祀先祖的時候均掛有九旒龍旗幟,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創立帝制之後,君王開始將龍與帝王結合在一起,龍也慢慢的成為了帝王的專屬,龍鬚黃袍則成為帝王的專屬服飾。
  • 清朝皇帝有多奢侈,看了這些藏品才知道!
    皇帝朝袍有藍色、明黃色、紅色和月白色四種顏色,分別在祭祀天、地、日、月時穿用,而且不同的朝袍還有不同的搭配方式: ▼ 祭天穿藍色朝袍,佩青金石朝珠 龍袍的用色頗有講究,也十分嚴格,古人用色並非單純根據個人喜好,還同時是一種族或部落的標誌。漢文帝劉恆的龍袍第一次採用黃色,此後長期以黃色為最高貴。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穿黃色,黃色的袍就成為了王室專用之服,自此歷代沿襲下來,直到明清。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何到了宋朝,皇帝們都不穿龍紋袍了?
    在中國古代,皇帝被譽為「真龍天子」。因此皇帝所穿著的服飾被稱為「龍袍」,以此來象徵至高無上的皇權。尤其胸前的龍紋威風凜凜,更加彰顯了帝王的威嚴。千百年來,老百姓也相信皇帝就是龍的化身。因此無論在網上搜索歷代帝王像,還是通過影視劇觀看帝王,他們大部分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身上都會穿著龍紋的服飾,大氣磅礴,非常符合帝王的身份。
  • 皇帝每天都要穿龍袍,皇帝一共有多少件龍袍,他的龍袍要不要洗?
    黃色在古代是一種權利的象徵,因為皇帝的龍袍一般都是黃色的,五代十國時期,趙匡胤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其實,古時皇帝的龍袍還有朱色等顏色,但最值得一提的,還是龍袍的樣式,大多數朝代的龍袍上繡有九條龍,意味著「九五之尊」,象徵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還有就是按照衣服的大小,無論在前面還是背面,都剛好是五條,符合古時皇家一切都遵從的九和五。那麼,在中國古代,龍袍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呢?
  • 清朝皇帝的龍袍能不能用水洗,真正答案是:還沒穿髒就已經換掉了
    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皇帝們都要身穿龍袍,端坐於金鑾殿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自隋唐時起,明黃色開始成為皇室貴族的專屬顏色,尤其是皇帝的龍袍,更是以此顏色為主,其他人膽敢擅自使用,必然會性命不保。龍袍一般是指皇帝的朝服,其上繡有諸多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令現代人感到有些眼花繚亂。
  • 給清朝皇帝做一件龍袍需要花十幾萬?沒錯,光繡工就得五百人!
    皇帝穿的衣服並非都叫「龍袍」要問龍袍是什麼,脫口而出的答案就是皇上穿的衣服就是龍袍。最近幾年清宮劇確實很火,不少作品中皇帝身著的衣物也是十分的華麗,但是電視劇中卻經常出現一些與歷史不符的穿搭,圖案樣式也對不上的情況。衣服自發明以來作遮身蔽體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