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外資百貨第一店」之稱的百盛集團再次迎來調整。作為北京首家也是最後一家百盛購物中心,復興門百盛將於下月進入調改期,近日已經開啟大力度促銷。
記者走訪了解到,百盛北樓的商戶將併入南樓經營,北樓封閉改造後或將轉型寫字樓。其實,由於業績下滑,近年來百盛一直在中國收縮業務,位於太陽宮的百盛商場自2016年閉店後,已經轉型寫字樓。
百盛入華首店迎調改
雖然復興門百盛並未在店裡貼出閉店告示,但不少商戶已經開始大力度甩賣。在百盛南樓5層,不少服飾鞋包正在打折,「1-3折」的標籤吸引了一些顧客前來購買。在百盛北樓,雖有不少品牌專櫃正在打折促銷,但仍較為冷清。
閉店改造的消息不脛而走。有商戶透露,百盛北樓即將封樓改造。「北樓即將改造為寫字樓,雖然還沒有正式文件,但消息已經傳遍了。」百盛南樓一位工作人員說。
百盛北樓3層一家服飾品牌售貨員也透露,北樓將要封樓改造。「現在聽到的消息是10月中旬就要搬走。」她說,由於南樓空間有限,北樓改造後,原來在北樓的大部分品牌會撤離。對此,復興門百盛方面表示,目前還沒有官方消息對外公布。
「每次下班路過這裡,附近地鐵站人不少,但這個商場總是冷冷清清。」在附近上班的白領崔女士說,百盛的服裝價格較貴,款式也並不時尚,特別是餐廳佔比很低,因此並不會和朋友約在百盛吃飯購物。
百盛如今的冷清和往日的光環形成了巨大反差。作為馬來西亞百貨巨頭,百盛於1994年進入中國,是首家進入中國的外資百貨商場。
百盛中國首店落戶北京復興門,在當時迅速引領中國高端百貨的潮流。然而,隨著中國新型購物中心崛起,依舊保持百貨業態的百盛風光不再,業績持續下滑。從2012年到2015年,百盛中國接連關閉了10家門店。
1994年,百盛進駐中國零售業市場,在北京復興門內大街開設首家百貨店,定位於中高檔消費群體。張風 攝
百貨沒落無奈「商改寫」
在調整復興門店之前,百盛曾以出售北京太陽宮門店的方式止損。2016年9月13日,百盛集團宣布出售百盛太陽宮店。「出售百盛太陽宮店將為公司創造價值,百盛集團可不再向持續虧損的業務投入資源,從而將資源運用到百盛集團的其他業務中。」百盛在公告中表示。
記者5日再次走訪百盛太陽宮店原址發現,這裡已經轉型寫字樓,商場外立面煥然一新。辦公樓前飄著中德兩國國旗和大眾集團的企業旗幟,「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的醒目標識下,手提公文包的白領進進出出。
附近的保安介紹,今年5月開始才有人進入大樓辦公,目前辦公樓還有部分區域正在裝修。從大樓運營效果看,一改老百貨商場的慘澹形象,而旁邊的愛琴海購物中心也為白領們提供了一站式消費場所。
受限於體量和空間格局,老百貨轉型購物中心難度不小,因此「商改寫」成為不少老百貨的首選。位於三裡屯的太平洋百貨關張後,也被改造為盈科中心新增的辦公區。
記者走訪看到,盈科中心二層以上全為辦公空間,一層主打咖啡廳和銀行等業態,地下一層提供餐飲、健身、超市等商業配套,有地下通道直通團結湖地鐵站。
位於十裡堡的華堂商場閉店後,其所在的新城市廣場同樣轉型寫字樓,一層和地下一層提供商業配套,重新聚集了人氣。宣武門附近的莊勝崇光百貨也有了新進展,其南樓今年上半年更名為「莊勝廣場」,成為綜合購物中心,北樓仍處於改造期,將轉型寫字樓。
據世邦魏理仕統計,百貨業態佔北京現有優質零售物業總體量的17%,體量面積與2013年相比減少了40%。近年來,一些老百貨尋求「商改寫」的轉型,取得了明顯效果。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分析,對於傳統零售業而言,「商改寫」是為了扭虧為盈,但目前北京的寫字樓業態也面臨過剩問題,同樣需要創新和改造。從百盛復興門店所在區域來看,靠近金融街,以商務屬性為主,應增加更多的商務辦公和餐飲、文化等關聯消費。
長安街沿線老百貨集體「變臉」
繼復興門百盛開啟調改前的促銷後,在長安街東側矗立27年的賽特購物中心也宣布了轉型計劃。記者獲悉,賽特集團和碧桂園文商旅集團近日正式籤訂了「北京賽特·碧樂城」項目合作協議,賽特購物中心將變身賽特·碧樂城,並於明年全新亮相。
升級後的賽特在融入新業態、新品牌的同時,將更突出文化藝術體驗。命途多舛的賽特未來能否重聚人氣,目前還是未知數。
根據改造方案,賽特購物中心將更名為賽特·碧樂城,定位為高端購物中心。轉型後的賽特將打破原有的百貨模式,引入新業態、新品牌,涵蓋國際時尚、美容護膚、潮玩數碼、特色美食、精品商超、品質配套等,同時提供多樣化的生活場景及沉浸式的互動藝術體驗,讓消費者感受傳統百貨蛻變後的新魅力。
賽特升級更加強調藝術性,改造過程中會將藝術融入空間設計,提倡博物館式消費理念,並通過聲光電的應用打造沉浸式互動體驗。該項目還會與潮牌跨界合作,不定期舉辦潮流藝術展覽、時尚新品發布等互動活動。
對於此次大刀闊斧的轉型,不少老顧客都抱以期待,但能否成功激活人氣,目前還是未知數。
記者走訪看到,賽特購物中心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目前五層已經無法進入,今年下半年,賽特在北門附近引入了稀奇藝術展,二層引入了親子藝術互動空間。不過,由於目前整個商場依舊是傳統百貨形象,各個樓層都冷冷清清,顧客屈指可數。
「現在各大購物中心業態很全,希望賽特引入一些獨特的東西,不然如何吸引顧客過來?」在附近上班的楊女士正利用午休時間在賽特購物中心裡閒逛,在她看來,賽特需要提供更多可以坐下來休閒放鬆的業態以區別於其他商城,否則到這兒來的顧客只能是「過客」。
誕生於1992年的賽特購物中心一度引領北京高端百貨的潮流,但輝煌過後,賽特的成長之路有些坎坷。2007年,經股權變更,賽特購物中心成為中國春天百貨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商場之一。
2009年,寶姿國際將其接管的春天百貨門店與賽特門店打包成中國春天百貨在香港上市。但這並未為給賽特購物中心帶來生機。2013年,王府井國際完成對春天百貨96.72%股權的收購,今年6月,王府井團隊撤出賽特購物中心。
據悉,賽特集團與碧桂園文商旅成立的合資公司北京賽特碧樂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將對賽特購物中心後續改造及運營進行全盤管理。賽特·碧樂城的改造落成,也是碧桂園文商旅高端商業產品線「碧樂城」的一次重要亮相。幾經轉手後的賽特購物中心能否重聚人氣,還要看項目方的運營能力。
隨著賽特宣布改造升級,長安街沿線幾大知名老牌百貨都開啟了轉型步伐。賽特對面的貴友大廈正轉型「商辦混合」,重新激活內部商業。長安街西側的長安商場也加快了改造步伐,近日拆除了商場外側的施工圍擋,櫥窗、大門都煥然一新,一些臨街店鋪已經裝修完工。
其實,對於老牌商場,很多市民都有著特別的感情,在長安商場微信推文的留言區,不少市民都盼著重新開業,並留言建議增加兒童培訓機構、電影院、餐廳等。業內人士分析,經營多年的老牌百貨擁有較大的品牌價值,如果能精準針對周邊顧客需求進行升級轉型,將吸引更多客流。
(來源:微信公眾號:和創摩爾)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