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疫情今年秋冬來襲?看看各國專家怎麼說

2020-12-06 封面新聞

新冠疫情可能在今年秋冬再度來襲,成為多國專家學者的共識。圖據新華社

儘管新冠疫情的第一階段尚未結束,科學家們已經在擔憂第二波疫情了。

近日,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或在今年秋冬季出現第二波」的觀點。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在4月2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大多數國家仍處於疾病傳播流行的早期階段。一些在早期受到大流行影響的國家現在開始看到病例重新抬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種病毒將伴隨我們很長一段時間。」他表示,早期證據表明,世界上大部分人口仍然易感,這意味著疾病傳播流行很容易再次暴發。

許多專家都指出,在疫苗出現前,很可能會有第二甚至第三波疫情。

那麼,第二波疫情會在什麼時候到來?和第一波會有什麼不同?看看各國專家們怎麼說。

中國:

國內不會有第二波疫情

但全球挑戰嚴峻

今年4月1日,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深圳衛視記者專訪、談及中國會否有第二波疫情高峰時表示,我們有強有力的監測系統,一旦發現立即隔離,第一時間切斷傳播鏈,因此,不會出現像第一波那樣的疫情暴發。

不過,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全球疫情的發展對我國的疫情防控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張伯禮 (圖據新華社)

張伯禮:新冠肺炎疫情未來一到兩年內不會止住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4月23日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稱,新冠肺炎疫情很難像SARS一樣戛然而止。按照目前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形勢來看,他分析,預計今年秋冬還會有第二波。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一到兩年內不會止住,但預計一到兩年後疫苗會出來,經過普種疫苗以後逐步可以把其控制住。大部分人都產生抗體以後,新冠肺炎也就稱得上是一個和人類共存的、常態的疾病。

張文宏 (圖據新華社)

張文宏:下一波疫情原則上會比第一波低很多

對於今冬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4月22日,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做客央視新聞時分析,目前全球抗疫策略不是徹底的策略,未來歐洲、美國、印度的疫情都將在低水平波動。非典時,全球總病例只有1萬,現在新冠肺炎病例數有200多萬。夏天過後,新冠肺炎不會像非典一樣突然消失,很長一段時間都會低水平波動。

他認為,呼吸道傳染病在冬季來臨時會有小的高峰甚至大的高峰。至於第二波疫情來不來、有多高?現在判斷為時過早,但是要為這樣的疫情做準備。

此前的4月11日,張文宏就提出,11月份以後我們會面臨巨大的挑戰,「我認為下一波的疫情可能就會在11月份左右到來。」但他也表示,「經過前面一段抗疫經驗的積累,還有特別是對於診斷技術的廣泛推廣,我相信下一波疫情原則上來講比第一波要低很多。但像非洲、南美等醫療資源不充分的國家,可能真的很難度過下一個冬季。」

馮錄召:常態化可能性較低 存在季節性流行可能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在4月23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只要疫情在全球範圍內還存在,就不能放鬆警惕,現在還不能說疫情已經結束。至於新冠肺炎疫情能否變成常態化的事情,目前還沒發現新冠病毒有高變異性,變成常態化的可能性比較低,但季節性流行存在可能性。至於變成慢性病的問題,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複製,慢性攜帶不太可能。

美國:

「今年冬天,這種病毒可能更難對付」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隨著美國確診人數超過86萬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憂新冠病毒或在今年秋冬來襲,並且比第一波威力更大。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 (圖據新華社)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第二波疫情將與流感季重合

美國疾控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4月21日警告說,第二波新冠病毒預計將於今年冬天再次襲擊美國,而且可能會比第一波強得多。

他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表示:「今年冬天,這種病毒可能會比我們剛剛經歷的更加難以對付。」「流感和新冠病毒可能將同時暴發。與第一次疫情相比,這兩種病毒的組合將給美國的醫療系統帶來更大的壓力。」

他建議,聯邦和各州政府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為可能面臨的巨大困難做好準備。即便取消「居家令」等限制措施,也要強調繼續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同時,需要大規模提高檢測能力,及時發現感染者,對其密切接觸者進行跟蹤,這樣才能防止新增確診病例的大規模增加。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 (圖據新華社)

美版「鍾南山」福奇:疫情的嚴重性取決於我們如何應對

在當地時間4月22日舉行的白宮疫情簡報會上,被稱為美版「鍾南山」的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也贊成CDC主任的觀點。他警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很有可能在秋天再次暴發,「疫情將於秋天再次來到,我相信這一點,因為它的可傳播性,且具有全球性。」福奇稱,下一波疫情的暴發可能將伴隨流感季到來,「與這個冬天相比,這個國家將更能做好準備。」關於疫情的嚴重性,福奇說,「這取決於我們如何應對,沒人能預測疫情暴發後會發生什麼。」

《疫苗》周刊主編:第二波疫情將出現在美國內陸地區

對於下一波疫情的特點,位於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的梅奧診所的醫學教授、《疫苗》周刊主編格雷戈裡·波倫說,當它捲土重來時,第一次疫情不嚴重的地區可能會受到最沉重打擊。他說:「此次疫情主要在東西海岸。第二波將出現在有很多易感人群的內陸地區。」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直到2024年疫情都可能復發

還有更加慎重的觀點認為,新冠病毒或將伴隨人類更長時間。

4月14日,哈佛大學研究者在《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預測,在大流行之後,新冠疫情可能在冬季反覆暴發。為了防止社會的醫療資源遭擠兌,一直到2022年,長時間的或間歇性的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都是非常必要的。此外,需要保持對新冠的監測,直到2024年疫情都有可能復發。

據法新社報導,這項研究是在美國進入疫情高峰之際進行的。計算機模擬結果認為新冠肺炎將變成季節性流行病,在寒冷的季節傳染率更高。有一點幾乎是肯定的:病毒將一直存在。研究團隊說,新冠病毒幾乎不可能像「非典」那樣,經過首輪暴發之後,免疫力就強大到足以長期持續,直到病毒消失。

德國總理默克爾警告德國將長時間「與病毒共存」。 (CNN報導截圖 圖據環球網)

社交距離還要保持多久?

或許要到2022年

對於可能到來的第二波疫情,各國已開始著手應對。

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協調員德博拉·伯克斯在4月21日的白宮記者會上表示,對於可能出現的第二波新冠疫情要密切監控,及時發現早期信號,以做好應對。

當地時間4月23日,紐約州州長科莫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新冠病毒疫情有可能在今年秋天開始迎來第二波爆發,到時再加上新一年的流感季到來,新冠病毒及流感的檢測治療壓力將會讓美國的醫療系統再次面臨重大衝擊,紐約州將加大對非洲裔美國人、拉丁裔美國人社區檢測範圍,並對疫情暴發嚴重的養老院等展開調查。

當地時間4月2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向德國議會下院發表講話時表示,「我們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與這種病毒共存。」默克爾表達了對德國一些州過快放鬆「社交距離」措施的擔憂。「我們不能恢復到病毒暴發前那樣的日常生活,在疫情期間,讓我們保持理智和謹慎。」

義大利總理孔特在議會就重新開放計劃做報告 (圖據央視網)

義大利總理孔特在當地時間4月21日就疫情第二階段重新開放的措施作報告時也透露,政府已經制定了一份五點方針,其中首要內容是直到有效治療方法和疫苗問世之前,會繼續要求保持社交距離,並推廣普及使用口罩等個人防護物品。

此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4月9日就表示,在出現疫苗後加拿大才能恢復常態,而這可能需要一到一年半的時間。這是特魯多迄今為止就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最為直截了當的表態。「我們將必須保持長達一年或一年半的警惕。」特魯多將新冠病毒稱為「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挑戰」,「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新常態,直到研製出疫苗為止都會是這樣。」

封面新聞徐亞嵐 綜合自央視新聞、環球網、中新網、海外網、參考消息網、澎湃新聞、第一財經

相關焦點

  • 第二波疫情來襲,我們準備好了嗎?
    10月11日,我國流行病專家楊功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彈已經開始,第二波疫情的發作已拉開序幕。「新冠病毒的活性跟季度密切相關,秋冬氣溫下降,病毒活性升高,造成疫情在秋冬季節的必然反覆。」   楊功煥認為,目前,歐美國家積存的病毒量非常大,也是日增病例新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另一個原因是歐美國家日檢測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造成報告確診病例增加。
  •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襲之下 是否該關閉滑雪場?歐洲各國產生分歧
    來源:央視原標題:歐洲第二波疫情來襲之下 是否該關閉滑雪場?歐洲各國產生分歧 對於大部分歐洲人來說,滑雪是冬季旅遊的傳統項目。但眼下,歐洲第二撥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多個國家就聖誕節假期是否關閉滑雪場產生了嚴重分歧。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地時間27日在聯邦議會闡述本國防疫政策時透露說,政府將致力於推動1月10日前歐洲範圍滑雪禁令的出臺。因為各國之間的邊境想要繼續保持開放,針對滑雪季達成共識至關重要。這一倡議獲得了包括法國、義大利在內多個國家的支持。
  •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襲 每周確診數超過三月份高峰時期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襲 每周確診數超過三月份高峰時期 央視網消息:近日
  • 歐洲各國抗第二波疫情一覽,義大利...
    甚至開始研究疫情下的特殊產物:哪家口罩更時髦? 什麼南瓜色口紅,奶茶色唇釉,爛番茄唇蜜,今年秋冬全都輸給了anti-covid 19白口罩。 不過比起擔心口紅銷售們的kpi,菌菌還是更擔心法國的疫情… 法國的第二波疫情比想像中來得更快,專家已經悲觀地預測,到11月中旬,可能會達到平均每天都有1200名重症患者的程度。
  • 日本專家預言新冠病毒 第二波疫情幾乎不可避免
    不過根據疾控專家的看法,目前全球第一波疫情還沒結束,如今談第二波疫情還為時尚早。另外日本著名的傳染病專家佐藤明宏認為,全球出現第二波疫情幾乎是不可避免。佐藤明宏認為,比起第一波疫情確診人數,恐怕第二波疫情感染人數更加多。這位傳染病學家說道:「到目前為止,在日本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對抗體檢測陽性反應的人很少。這意味著全球有將近99%的人還屬於易感人群。」
  • ...二波疫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 吳尊友:我國...
    【吳尊友談秋冬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目前,全球疫情正處在高流行態勢,平均每天新增二十多萬病例,吳尊友判斷,這樣高流行的態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且冬季到來,其他呼吸道疾病增加,會使新冠鑑別診斷和診療更加複雜和困難。那麼,今年的秋冬時節,全球範圍內是否會迎來第二波疫情?
  • 第三波疫情來襲!日本扛得住嗎?網友卻是這麼想的!
    據媒體報導,日本18日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203例,是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首次超過2000例。疾病防控專家預測,日本或迎來「第三波」疫情。
  • 青島疫情流亭機場近半航班取消 專家回應第二波疫情來襲
    10月13日,受新冠疫情影響,青島流亭機場進出港航班出現大規模取消。根據飛常準APP提供的數據,截至當日10:00,青島流亭機場已取消進出港航班243架次(含提前取消),取消比例近五成。值得一提的是,10月12日下午,北京市召開第168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疾控中心提醒,近期如無十分必要,建議不要前往青島旅行及出差。12日晚間,青島市召開疫情防控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報相關情況。
  •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襲,歐洲各國防控時,是否運用中國經驗?
    2020年,我們在關注美國大選時,卻忘記了一件大事:全球正悄悄迎來第二波疫情的襲擊。特別是歐洲疫情數量大幅上升。法國即使遭遇兩次恐襲事件,也下達了再次大範圍封城的準備。面對第二波疫情,從歐洲各國防控方式來看,與中國防控手法很像,他們是否借鑑並運用了中國防控手段呢?
  • 張文宏:秋冬第二波疫情是肯定的
    這也是美國方面5月底的新要求看看幾家提交的班次先看東航一直到8月底,還是延續五個一的政策而從9月開始,全面開飛的狀態!東航9月是否真全面恢復,也看民航局五個一政策的實施情況,和到時美國的疫情了漢莎德國飛中國包機確診一例上周末,疫情爆發後,首架從歐洲飛中國的復工包機來了!漢莎航空兩架返華包機搭載約400名德國企業管理人員、僱員及其家屬返回他們在中國的工作地!
  • 「第二波疫情」越來越嚴重 歐洲「禁足令」呼之欲出
    鑑於疫情日益嚴重,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於當地時間28日宣布旨在遏制疫情惡化的新措施。人民視覺供圖  歐洲地區新冠肺炎確診感染病例近期持續呈指數級增長,「二次疫情」來襲兇猛如虎。為防止局勢失控、醫療體系崩潰,再度實施「禁足令」恐將成為歐盟多國政府無法避免的艱難選擇。
  • 疫情第二波來襲,西方再次炒作「中國人造病毒」,為何又是捷克挑頭?
    在新冠疫情爆發最嚴重的時期,西方反華勢力曾藉機炒作「新冠病毒是中國人為製造,並從中國實驗室洩露」的陰謀論。好在當今世界還是正義之士更多,這波醜惡操作很快就遭到了全世界的集體反對,這種陰謀論也就此逐漸銷聲匿跡。 如今隨著北半球進入秋季,全球第二波疫情開始來襲。
  • 疫情最新發聲:對於國內疫情,2020的秋冬還會有第二波嗎?
    隨著境外輸入病例的持續性存在,以及境外食品安全問題的不容忽視,人們不禁疑惑,對於國內疫情,秋冬還會有第二波嗎?會再出現類似武漢的嚴重疫情嗎?經過詳細、科學、客觀的評估,專家們得出初步結論:我們國家的疫情,即便相比於現在,會加重些,也不會出現類似於武漢當初那樣的嚴重疫情。
  • 疫情反覆,用英語怎麼說?新冠疫情第二波
    2020年對於大家來說都是非常艱辛的一年,雖然新冠肺炎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是隨著冬天的到來,疫情似乎反覆起來,在四川,新疆等地都有捲土重來的跡象。那麼,英語裡疫情反覆該怎麼說呢?疫情pandemicpandemic指某種疾病在大範圍內進行廣泛的傳播,可以是某一區域,某一國家,甚至是全球範圍內,可以翻譯為流行病,疫情。人類歷史上出現過流感疫情,黑死病等,都是知名且駭人的疫情。
  • 第二波疫情來襲,歐洲多國進入「緊急狀態」,如何守好國門成關鍵
    文/小何社會論 標題:第二波疫情來襲,歐洲多國進入「緊急狀態」,如何守好國門成關鍵 隨著冬季來臨,我們又進入了流感病毒的高發時期,最近新疆、黑龍江、四川、山東等地都陸續發現新增本土病例,其中包含了無症狀感染者和確診患者
  • 日本為何出現「第二波疫情」?
    日本為何出現「第二波疫情」?從這個數字看,不算很糟糕,但在今年早些時候面臨疫情擴散時,日本政府雖然宣布了緊急狀態,但並沒有強制「封城」和限制旅行,而是儘量勸民眾自覺防疫。幾個月下來,在多個國家被疫情折騰得焦頭爛額之際,日本防疫卻頗有成效,被人稱為「日本模式」,引起國際關注。相比之下,現在的情況就顯得很嚴重了。不少分析指,日本目前正出現「第二波疫情暴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 疫情反覆,用英語怎麼說?新冠疫情第二波
    2020年對於大家來說都是非常艱辛的一年,雖然新冠肺炎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是隨著冬天的到來,疫情似乎反覆起來,在四川,新疆等地都有捲土重來的跡象。那麼,英語裡疫情反覆該怎麼說呢?疫情pandemicpandemic指某種疾病在大範圍內進行廣泛的傳播,可以是某一區域,某一國家,甚至是全球範圍內,可以翻譯為流行病,疫情。人類歷史上出現過流感疫情,黑死病等,都是知名且駭人的疫情。
  • 【特稿】第二波疫情來襲 倫敦升級警戒級別
    第二波疫情來襲 倫敦升級警戒級別 王宏彬 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15日說,首都倫敦及埃塞克斯郡16日起將升級新冠警戒級別,從「中等」風險升至「高」風險。倫敦市長薩迪克汗提醒市民,接下來的防疫工作恐怕更艱難。
  • 西班牙第二波疫情來襲
    疫情覆蓋西班牙17個自治區和2個海外自治市:馬德裡75110例、加泰隆尼亞77142例、卡斯蒂利亞-萊昂20142例、卡斯蒂利亞-拉曼查18651例、巴斯克15754例、安達盧西亞14804例、瓦倫西亞12999例、阿拉貢11810例、加利西亞9661例、納瓦拉6569例、拉裡奧哈4191例、埃斯特雷馬杜拉3345例、加那利群島2617例、阿斯圖裡亞斯2480例、坎塔布裡亞2448例、巴利阿里群島2425
  • 秋季多國疫情加重,張宏文發聲:第二波疫情是必然
    秋冬季節為流感病毒多發季節,加上疫情影響,人們對秋季是否爆發新冠病毒感到擔憂。然而在第二波疫情未來臨之前,各國已面臨著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近期法國每日新增病例數不斷攀升,當地媒體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法國檢測能力達到了每周100萬人次,而另一方面也說明法國疫情在不斷發展。英國日均新增病例近3000例,重返緊急狀態。據英國天空新聞當地時間11日報導,根據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SAGE)的數據,目前代表新冠病毒傳播率的「R」已經攀升回1.0到1.2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