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尋親路 廣東揭陽警方助失散家庭團圓

2020-12-08 環球網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19年後,男子終與父母團聚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家源 通訊員楊靜文、陳文慶攝影報導)昨日上午揭陽市公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揭陽市公安機關打拐工作有關情況。在通報會現場,舒忠平夫婦和被拐19年的兒子舒某紅(現名林某生)在分離19年後第一次相見,三人緊緊擁抱在一起,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現場哭成一片。

據介紹,自19年前接到舒忠平兒子舒某紅被拐的警情後,揭陽警方一直鍥而不捨地尋蹤破案,終於在今年藉助智慧新警務手段成功找到已被改名的舒某紅,並將拐賣犯罪嫌疑人捉拿歸案。

2001年2月17日14時許,來自四川筠連縣的群眾舒忠平(男,時年33歲)到揭陽市公安局漁湖派出所報警稱:其5歲的兒子舒某紅於當天上午9時多被同在某製衣廠打工的工友「趙一春」拐走。案發後,揭陽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但「趙一春」並非拐賣犯罪嫌疑人真實姓名,系其盜用他人身份。憑藉少量的線索和一個虛假的姓名,揭陽市公安機關在揭陽及周邊城市,也遠赴湖南常德開展偵查搜索,都未掌握犯罪嫌疑人蹤跡。19年來,揭陽市公安機關一直沒有放棄對該案的追蹤偵查。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2020年10月30日,揭陽市公安局空港分局依託智慧新警務,經對被拐小孩舒某紅幼時的相片進行分析,初步判斷姓名為林某生(揭陽普寧市人,現年25歲)很可能就是當年被拐兒童舒某紅,而與其有密切聯繫的關係人唐某樂(湖南常德鼎城區人,現年52歲)極有可能就是當年的嫌疑人「趙一春」。

事不宜遲,公安機關立即組織警力趕赴汕頭。10月31日15時,民警在汕頭某公司找到林某生。同日16時許,辦案民警在汕頭市某酒店抓獲犯罪嫌疑人唐某樂。經審訊,唐某樂承認自己就是當年的「趙一春」,並對其當年拐騙舒某紅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犯罪嫌疑人唐某樂已被刑事拘留。

經揭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對林某生採血入庫比對,科學鑑定,林某生DNA與舒忠平、杜師芬夫婦DNA符合親子遺傳規律,確認林某生為舒忠平夫婦親生兒子。

近三年來,揭陽市共立拐賣兒童案7宗、全部告破,孩子全部找回,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三年來,省廳下發的81條核查線索指令,全部完成。接下來,揭陽全市公安機關將持續推進「護苗」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拐賣婦女兒童違法犯罪,動用一切資源、窮盡一切手段,做到現案必破、積案攻堅,幫助更多被拐兒童早日回家,讓更多的家庭圓滿團聚。

相關焦點

  • 尋兒19載,終在揭陽團聚!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映光通訊員 楊靜文 陳文慶11月18日這一天,對於舒忠平一家人來說,可以稱得上是這輩子最為幸福和難忘的了,因為他家被拐19年的兒子舒某紅(現名林某生)在揭陽警方鍥而不捨的幫助下,終於回家了。
  • 尋兒19載,終在廣東揭陽團聚
    11月18日這一天,對於舒忠平一家人來說,可以稱得上是這輩子最為幸福和難忘的了,因為他家被拐19年的兒子舒某紅(現名林某生)在揭陽警方鍥而不捨的幫助下,終於回家了。當天,在揭陽市公安局舉行的認親儀式上,舒忠平夫婦與失散多年的兒子三人緊緊相擁,泣不成聲,感人的一幕也令在場的民警無不為之動容。
  • 找回失散35年的妹妹 尋親者:這一年最大收穫是團圓
    原標題:2017年2月6日,她找回了失散35年的妹妹  尋親者黃淑麗:這一年,最大的收穫就是團圓姐姐黃淑麗說到妹妹王桂雲,聲音裡都是笑意,「2018年春節我們約好了,父母、弟弟一家,我家,我們全家統統都到河北邢臺去妹妹家過春節」。  #2018年你最想活成什麼樣?#  對於我們家來說,2017年,是意義非凡,讓家圓滿的一年,因為「團圓」。
  • 大陸網際網路公司啟動項目以科技助兩岸尋親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大陸網際網路公司「今日頭條」28日在北京啟動兩岸尋親項目,將聯合兩岸媒體、公益機構,用網際網路科技幫助更多臺灣同胞實現尋親尋根的願望。2016年2月,「今日頭條」啟動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
  • 今日頭條啟動兩岸尋親公益項目 已成功幫19個臺灣家庭與大陸親人團圓
    封面新聞訊(記者 沈軼) 12月28日下午,今日頭條兩岸尋親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據今日頭條介紹,自兩岸尋親公益項目今年3月試運行至今,已成功幫助19個臺灣家庭與大陸親人團圓,今後將利用網際網路科技,聯合兩岸媒體、公益機構等幫助更多臺灣同胞尋親。
  • 肇慶這家人失散33年,終於拍下了全家福……
    母子失散,心急如焚的莫雪珍馬上滿大街地找,但始終不見小兒子的身影。那晚,她哭喊著走回了家。「沿路一邊找一邊喊兒子的名字,有人見到都說我是不是瘋了。兒子不見了,當媽媽的能不傷心嗎?都是自己沒用,沒看好他。」回憶往事,莫雪珍哭成淚人。那些日子裡,她吃不下、睡不著,以淚洗臉,日夜掛念著小兒子。即使過了很多年,逢年過節,她總會偷偷躲起來流淚。吳培樹一家在聊天,傾訴多年牽掛之情。
  • 馬來西亞華人清明遙寄哀思,去年在揭陽尋到失散80年的親人
    在馬來西亞定居的許瑞玲去年在家鄉揭陽,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堂叔,也就是大姑媽許慧貞的堂弟,圓了她近80年來希望回家的願望。「雖然清明不能山上,但是我們也會在家中祭拜逝去的父親,更會緬懷遠在揭陽的祖先們,這份思念終於不因時空而斷絕,這也是今年的清明比往年特殊的原因所在。「許瑞玲說。
  • 橫跨70年!乳山民警助力烈士子女一家四代團圓
    近日 乳山民警經過多日的奔波 幫助一個烈士家庭圓了 橫跨70年的團圓夢!尋找親人2019年8月19日上午,一位福建口音的林女士來到午極派出所戶籍室,對民警說想要過來尋找失散了七十年的親人。據林女士所述,其爺爺於天章原為山東省牟平縣午極公社人,爺爺在十四歲時,跟隨解放軍部隊南下到福建,後因種種原因,無法還鄉,最終在福建廈門成家。後於1968年去世。從此全家失去與山東老家親人的聯繫至今。
  • 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啟動 移動網際網路助力兩岸尋根路
    「2016年2月,今日頭條啟動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該項目致力於用網際網路科技手段幫助各類失散家庭尋找走失者。截至2017年12月27日,頭條尋人已經成功幫助超過4270名走失者回家。」今日頭條總編輯張輔評指出,在助力團圓的路上,我們也陸續收到了一些特殊的「尋人」求助——那些在臺灣的大陸老兵或老兵後人,希望通過頭條尋人平臺,藉助廣大用戶的幫助,找到自己在大陸失散多年的親人。
  • 貴州男子年近6旬再次踏上尋親路,生母1歲時離世,與哥哥姐姐失散58...
    如今,58年過去了,他對親人的思念越加強烈,於是,他決定再次走上尋親路,希望在餘生能夠再次和哥哥姐姐們見上一面。 提及自己再次走上尋親的道路,尹先生哽咽了。 他說,自己生於1961年1月,貴陽人,本姓吳。之所以被養母領養走,是因為那年冬天,生母在威清門一座拱橋邊拉板車,因車輛太重失控被撞重傷住院,最後不幸離世。 生母去世後,養母就將他從貴陽抱到遵義領養。當時,姐姐應該在場,或者也是知情的。
  • 國臺辦:今日頭條已成功促成19名臺灣老兵與大陸親人團圓
    中國臺灣網12月27日北京訊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今天表示,大陸的網際網路公司今日頭條公司與臺灣有關媒體合作,通過精準的網際網路推送技術,發布臺灣老兵的尋親信息,幫助臺灣老兵尋找失散多年的大陸親人。截止目前,共發布了相關信息40餘條,並且成功促成了19名臺灣老兵與大陸親人團圓。
  • 網際網路幫助尋人 今日頭條啟動兩岸尋親公益項目
    2012年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人物高秉涵正在分享送臺灣老兵骨灰回大陸故鄉的故事。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臺灣《真晨報》董事長劉於箐正在分享尋人故事。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臺灣尋親當事人李豫鵬先生及大陸親人分享他們的尋親故事。
  • 「尋親達人」宣恆幫助120個家庭團聚
    來接兒子時,嚴文斌才知曉,眼前這個年紀不大的民警是有名的「尋親達人」,從茫茫人海中,梳理出了他與小輝的父子關係,更令他驚訝的是,宣恆已經義務幫助了一百多個像他這樣的家庭重新團圓。「他是好警察,是我們家的恩人。」老實巴交的嚴文斌真誠地說。宣恆接待慕名前來的尋親群眾。
  • 阿里聯合高德地圖新增「尋親」定位功能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副教授周俊山針對近年反拐與尋親工作形勢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稱,拐賣犯罪本身十分複雜,人販子分工明確,被拐兒童大都會被多次轉手,任何一個環節線索中斷,警方都很難再偵辦下去。以至於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因條件限制形成不少積案。而如今,利用科技打拐、尋親正成為一種新趨勢。
  • "感動中國"張寶豔、秦豔友夫婦:8年零8個月助1384個家庭團聚
    「寶貝回家」的尋子信息和警方實現共享。  2010年起,在「寶貝回家」的呼籲下,由公安部牽頭聯合五部委下發了打擊利用未成年人乞討專項行動的文件,開始了對街頭流浪乞討兒童的救助行動,現在只要發現身份可疑的流浪乞討兒童就可以帶到警方,警方會為這些孩子免費做DNA,核實孩子的真正身份。
  • 十九年尋親盼歸夢終圓——都勻市公安局廣惠派出所為民尋親記
    近日,在都勻市做生意的畢節籍男士徐其勇先生為都勻市公安局廣惠派出所與刑偵大隊送來了分別寫有「感謝人民好警察,助人為愛新風尚」、「為民排憂,心繫百姓,情系群眾,恩重如山」兩句話的錦旗,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 從此心無缺:70年後,「11·4暴動」烈士於文江後裔尋親乳山
    對每個人來說,故鄉都有不同的意義,而對于于天章一家人來說,這遠方的故鄉——乳山午極鎮,就是跨越四代人,跨越兩千公裡,等待70年的團圓之地。 8月19日上午,一位福建口音的林女士來到乳山市公安局午極派出所戶籍室,想通過警方尋找失散了70年的親人。
  • 【榜樣】寧國市公安局情報大隊副大隊長宣恆:情報尖兵 尋親達人
    同時又積極投身尋人公益事業,助力120多個失散家庭團圓。宣恆先後榮獲「安徽省十大忠誠衛士」「安徽省傑出人民警察」「安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範提名獎」 「感動宣城十佳人物」等榮譽稱號,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 失散69年 三代人苦尋 川籍臺灣老兵後代找到親人
    今年3月,成都商報獨家報導了臺灣孝孫為川籍爺爺尋親的故事,記錄下已故老兵鄒紹雲一家三代的尋親堅守。而今,終於團聚。失散69年今重聚,可嘆老兵已故50載。三代尋親「回家的路好難啊,我找了好久都沒找著」15日晚10時許,由臺北松山機場起飛的3U8978次航班順利抵達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這是一段承載著無盡思念,飽含親情的歸途——川籍臺灣老兵鄒紹雲對故土的思念,三代人對親情的延續和尋覓,還有海峽兩端的彼此牽掛。
  • 今日頭條公益尋人與臺灣ETNEWS合作老兵尋親服務 兩岸媒體共同實現跨海尋親夢
    近日,頭條尋人正式發起《跨越一甲子和千裡的團圓 「頭條尋人」展開老兵尋親服務》的線索徵集,致力幫助臺灣的老兵及老兵後代,找尋失散在大陸家鄉的親人。為了促成更多團圓,我們宣布即日起,與臺灣新聞網站ETNEWS新聞雲(http://www.ettoday.net/)合作,拓展老兵尋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