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彩妝生產國之一,然而國內主流彩妝市場長期以來卻一直被海外品牌佔據著。
近年來,隨著國產化妝品牌的不斷努力,不僅開拓越來越多的國內市場,連海外市場都開始反攻了。如此發展,會撼動日韓彩妝大國的地位嗎?
中國化妝品正逐步進入日本市場
據日本相關媒體報導,中國化妝品品牌正在日本市場逐漸提高存在感。雖然中國產化妝品目前在日本尚不容易買到,不過進口在增加的趨勢十分明顯。
報導稱,近年來,不少日本美妝網紅開始熱衷在社交媒體上模仿中國化妝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日本Istyle公司運營的網站「@cosme」在2019年底也推出了中國彩妝特輯。
據訊妹了解,日本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中國的化妝品進口額為300億日元,其中包括日本廠商在中國生產的化妝品,金額較5年前增加60%。
另據英國調查公司歐睿國際統計,2019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為665億美元,是2010年的2倍,接近2019年日本化妝品市場規模(381億美元)的2倍。
報導認為,從彩妝產品方面分析,全球最大的化妝品企業法國歐萊雅和亞洲最大的化妝品企業日本資生堂的市場份額有所下滑。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上海震亮化妝品的品牌「瑪麗黛佳」的市場份額從2010年的0.5%迅速提升至2018年的4.8%,躋身前5位。
一位日本大型化妝品企業的經營者表示,「中國化妝品的品質在不斷提升,不知道日本產化妝品的人氣能夠持續到什麼時候」。
國產彩妝的逆襲之路
自古注重養生的中國人,對於化妝的需求增長起步較晚,購買的化妝品種類中更多的是護膚護髮、口腔護理和防曬等基礎護理型產品。2017年彩妝產品在化妝品中的比重僅為9%,是全球化妝品市場中彩妝產品所佔比重(18%)的一半。
但是網際網路的普及拓寬了彩妝產品的營銷渠道,加快了彩妝產品的滲透率,國內三四線城市購買彩妝品的人數逐漸增加。社交媒體上美妝博主和影視明星的帶貨,極大地刺激了彩妝消費主力軍90後、95後的消費行為。
同時,受日韓男團、網紅「小鮮肉」的影響,男性化妝也在成為一股趨勢。國內的彩妝行業雖然起勢較晚,但增長勢頭來勢洶洶,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7年中國彩妝市場發展迅猛,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3.7%,高於整體化妝品市場增速。2019年我國彩妝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32億元。
國貨佔據半壁江山,性價比優勢凸顯。
日韓彩妝會被趕超嗎?
眾所周知,日韓彩妝護膚在我國的地位非常高。
目前,我國彩妝市場的發展已初步呈現了韓日彩妝市場的發展特徵,本土彩妝品牌的市場份額正呈現出穩步提升的趨勢,不斷搶佔國際品牌所佔領的市場份額。照這樣發展會對日韓彩妝地位產生威脅嗎?
首先從質地和使用感受,是國際高端彩妝品牌超越國產品牌的一個產品要素。
與護膚品牌更強調長久的保養和使用功效不同,彩妝的使用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在整個彩妝使用過程中能否帶給消費者真正愉悅的感覺非常重要。
單品
有些國產唇膏質地晦澀,塗了好幾下也塗不勻稱,還有些雖然質地很細膩柔滑,易於塗抹,持妝效果也不錯,但就是當唇膏塗抹在嘴唇的過程中會讓消費者感覺到一種廉價香粉的香精氣味,這一絲不愉快的感受就足以影響到消費者回購。
很多國際高端彩妝品牌會在新品研發階段做各種維度的試驗和實驗,其目的是要確保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給消費者最佳感受和體驗。
在這種研發中所投入的時間和人力、包括技術成本都是巨大的,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持是根本做不到的。
國產彩妝品牌因為起步晚、底子薄,無論是在資金、人才還是實驗室設備、技術等各個環節都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因此會在產品使用感受方面與國際高端彩妝品牌形成一段差距,這也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雖然國產彩妝已經往好的趨勢發展,但是想要趕超甚至撼動日韓彩妝護膚地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訊妹希望國產彩妝品牌可以繼續加強品質,努力做出好國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