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聯社報導,近日韓國國防部發言人宣布,韓國海軍不會參加下個月在日本相模灣舉行的海自閱艦儀式。同時發言人還補充道,韓方至今並沒有收到日方的邀請函。
然而有意思的是,當天下午日本海上幕僚長山村浩海在記者會上卻正式宣布:日本海上自衛隊閱艦式將不邀請韓國!什麼意思?意思是韓國為了避免尷尬,提前拒絕了日本閱艦式,但人家卻回應稱:就沒打算請你!不得不說,日本這一刀捅的也太狠了。
狠到哪裡呢?其實早在今年2月份,日本防衛省就已經向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印度、新加坡等國發出邀請,希望以上國家能參加日方在10月份舉辦的海自閱艦式。
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閱艦式,日本防衛省除了邀請美澳印法四國之外,也特地向韓國海軍發出了邀請函。這裡需要注意,當時日本並沒有邀請中國,而中方事前事後也沒有對此發表過任何評論,意思很明確,你是主辦國,邀不邀請是你的事。
但這一次韓國的境遇卻有所不同了,按道理以前請,現在不請,韓國確實有點尷尬。不過,如果雙方誰都不提此事,請不請隨你,來不來也隨你,慢慢過去也就算了!
但奈何韓國卻忍不住先發聲了,而且表態的前後排序也非常有意思,比如先說自己不參加,然後再說沒有收到日方邀請,意思是一方面給自己挽回一些顏面;另一方面也強調沒有收到邀請,給日本一個臺階下。按道理,如果雙方都默認,其實誰也不吃虧。
但日方的反應卻出乎意料,不僅不要這個臺階,而且還特地糾正了一下韓國國防部的表態排序,不是你不想來,而是我根本就沒給你發邀請函,真是一點面子都不給,這一刀確實捅得太狠!
那麼話說回來,日本為何非要跟韓國撕破臉皮呢?原因很簡單,我們以日韓慰安婦恩怨為例。近些年,韓國方面不僅將慰安婦雕像豎到了日駐韓大使館和總領館門前,而且在世界各地很多著名景點、學校和廣場都豎立了慰安婦銅像。
比如日駐港大使館門前、中國上海師範大學校園、美國洛杉磯中央圖書館門前、舊金山聖瑪麗廣場、紐約曼哈頓、德國維森特、加拿大多倫多、澳大利亞雪梨等等地區。
這麼說吧,現在全世界共有40多座慰安婦銅像,都是由韓國慰安婦民間組織設立,這種行為讓我們敬佩的同時,也可以想到日本的反應。很多在豎立慰安婦銅像地區居住的日本僑民都因此而羞愧不已,誰願意自己國家的惡行和醜事被到處宣揚呢?
這也是後期日本「誘使」樸槿惠籤訂《慰安婦問題協議》,以及文在寅廢除該協議之後,兩國關係陷入全面對抗的主要原因。客觀上說,由於如今日本政府對二戰罪行的掩蓋和百般抵賴,這才導致了韓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始終對其抱有戒心。
比如「九一八事變」,日本教科書至今都是以「中國軍民挑釁引發的戰爭」來描述該事件,而事實上早在九一八爆發的20多年前,日本就已經開始對東北實施軍事、經濟以及文化滲透,這一點日本卻從未承認過,難道這還不值得警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