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男子,為何都喜歡娶15歲以下的女子,原來裡面藏有「貓膩」

2020-12-25 歷史真料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李白《怨情》

古代男子實行「一夫多妻」制度,如果家境好,就算男子年紀大了也能娶到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擁有這樣婚姻的女子往往是不幸的,就如同1992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樣,入了男子的深家大宅,逃也逃不了,幾房姨太太總是在爭風吃醋。

不僅如此,張先到了垂暮之年,還娶了一個小姑娘,被蘇軾嘲笑:「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在古代常常出現「老少配」的情況,年齡的差距,給兩人造成了巨大的鴻溝,婚後生活也往往不幸,最慘的還是那些年輕貌美的女性。

可以說,古代男子非常偏愛娶十四五歲的姑娘,也有大量女子在此時就已經出嫁,為什麼古代男子專挑這麼年輕的女子,等到十七八歲,或者上了二十歲再娶不行嗎?這麼著急,究竟是為了什麼,還是說這裡面另有隱情?女子過早的嫁人並非一件幸運的事,男子娶這些年輕女子,並非有什麼不良癖好,主要原因有三點。

重男輕女思想束縛

封建社會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對女子的束縛也很多,未婚女子如果拋頭露面,會被人們說閒話,女孩子在出嫁之前,可以沒有文化,但是家裡一定會教她「三從四德」,劉備也曾說過:「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古代「附屬品」非常貼切地形容了女人的地位。

俗語中也多有「女大不中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女方自己家裡,等她長到十五六歲的時候,就會盼望著她嫁出去,甚至在嫁出去之後,回娘家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甚至嫁出去之後,跟著丈夫漂泊一生,也不能回到家裡,就連王公貴族家的千金小姐也講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皇帝著急!發展人口數量

女子早早出嫁,和古代律法有關,越王勾踐規定男子20歲娶,女子15歲嫁。到了宋仁宗時期,更加離譜,規定男子15歲娶,女子13歲嫁。明太祖朱元璋則規定,男子16歲娶,女子14歲便可以嫁人。除此之外,漢朝孝惠皇帝還規定,要是誰家女兒在15歲以上還沒嫁人,就要罰款600錢,這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很重的負擔。

讓女子們這麼早出嫁,也是因為戰爭,王朝幾百年更替一次,每次王朝更替,天子改性的時候,都會發生戰亂,其中犧牲最多的就是男子,在城內出現戰亂的時候,不管男女都會被殃及,所以天子不得不以律法的形式,發展人口。除此之外,國家常常會被匈奴侵擾,戰場一直都存在。

醫療水平低,壽命短

在古代,要想平平安安養大一個孩子不容易,女子懷孕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流產,生孩子也是一件危險的事情,生一次孩子對女人來說,就像是到鬼門關走了一遭,分娩的時候如果處理不好,還會出現「破傷風」。要把一個孩子養大也不容易,因為醫療水平有限,孩子們都經不起災病,能活下去的一般都是身體素質好的。

除此之外,古人還有近親結婚的習慣,尤其是王公貴族中,這種現象最明顯,比如隋唐時期最出名的「五姓七望」家族,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正,他們的子女在選擇配偶時,只能是固定的家族中人。這樣最容易出現遺傳病現象,人們的壽命也不長,他們一生的進程也比現代人快,從而也導致很多女子只有十四五歲就出嫁人了。

相關焦點

  • 古代的男子,為何都喜歡娶15歲以下的女子,原來裡面藏有「貓膩」
    ——李白《怨情》古代男子實行「一夫多妻」制度,如果家境好,就算男子年紀大了也能娶到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擁有這樣婚姻的女子往往是不幸的,就如同1992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樣,入了男子的深家大宅,逃也逃不了,幾房姨太太總是在爭風吃醋。
  • 古代男子,為何大多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原來裡面藏有「貓膩」
    古時候的女子往往是十四五歲嫁出去的,所以有些人甚至認為古時候的男子大都有特殊的嗜好,特別是娶十四五歲的女子為妻,但並不是嗜好而是隱秘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在農業社會中,人口是第一生產力,國家要增加人口。評價一國或一朝代的軍力和經濟實力,可以直接與人口數量聯繫起來。
  • 為何古代男子喜歡娶13歲的女孩子?原來真有「貓膩」
    中國的歷史是非常的悠久的,並且我們國家的古代是一個封建的一個社會,人們的思想都是非常傳統和封建的,主要表現的地方就是男女地位的一個不平等。同時在傳統的思想下面,當時的人結婚都是非常的早的,差不多都在18歲的時候就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如果晚一點的話就是在的20歲就結婚了。
  • 為何古代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孩?原來另有隱情!
    為何古代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孩?原來另有隱情!古代的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是因為他們需要妻子為他們生下兒子繼承家業,而且古代因為醫學技術不發達,所以就需要多娶幾房妻子。所以在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這也是大家都知道和理解的,那麼大家知道為何古代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孩?原來另有隱情!在古代,女子15歲才算及笄ji,也就是成人了,因此一旦到了十四五的年紀就要著急嫁人,這並非女子自己的意願,而是父母的安排。首先,古代鼓勵生產,大家族都講究「人丁興旺」一說。一個家庭的孩子越多,就代表家族越興盛。
  • 古代的男子,為何願意娶13歲左右的小姑娘為妻?原來背後有貓膩
    在古代,許多男人會娶13至14歲的女子為妻,而這些早婚的女人在16歲或17歲時就已經成為母親,這樣的事放到現在,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理解。古代的男子,為何願意娶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為妻?原來背後有貓膩!在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條件不佳,因此許多父母會在13歲或14歲的女兒找到適合的人家出嫁。
  • 古代女子十三四歲就得嫁人,男子為何喜歡娶這麼小的女孩為妻?
    如今我們到了18歲才算真正的成年,幾乎20歲之後才會涉及到結婚這個話題,但是古人卻不一樣,15歲左右就已經進入婚姻生活了,特別是女孩子,最晚也不超過18歲,要不然就會被認為是老姑娘了,是很難再嫁出去的。古代男子娶老婆的年齡也比較的早,因為在古人看來先成家後立業,只有結婚了才是真正的,長大了才有資格去發展自己的事業了。
  • 古代男子,為什麼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女孩為妻?原來有「貓膩」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在我國古代,男女成婚的年紀遠比我們現在小得多。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大多數人們結婚的年紀都在二三十歲左右,但是在我國很多朝代,男子都喜歡娶13、14歲的小女孩為妻。
  • 古代成年男子,為何愛娶沒發育成熟的女子?原來有這些「貓膩」
    古代女子結婚早是很多人知道的,但到底有多早呢?其實20歲就算大齡剩女了。比如《紅樓夢》中王熙鳳是個潑辣狠毒、詭計多端的女子,在劉姥姥進大觀園時,交代了王熙鳳的年齡,她20歲,並且有個小女兒巧姐了。根據書中情節推測, 二人大約有10到12歲。那時寶玉還經常在賈母懷裡依偎,坐車時還要僕人抱上去。古代女子結婚的歲數也是非常小的,在她們10歲左右父母就開始張羅婚事了,甚至還有指腹為婚的。或者幾歲就送到夫家做童養媳。首先,因為在古代人的風俗中,女子及笄前後就應該結婚,如果過了20歲以後還沒結婚就是沒人要的老姑娘。
  • 在古代,為什麼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原來另有隱情
    可是,在古代,如果女子20還不結婚可是要被周圍的鄰居非議的。大多數的人家,在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相看未來乘龍佳婿了。很多古時候的閨閣少女15、6歲就已經成為了別人家的媳婦,或者還可能是幾個娃的母親了。除了女子早嫁之外還有一件很離奇的事情,古代男子也非常願意娶14、5歲,剛剛的女子。那麼,在古代,為什麼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
  • 在古代,為什麼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原來另有隱情!
    很多古時候的閨閣少女15、6歲就已經成為了別人家的媳婦,或者還可能是幾個娃的母親了。除了女子早嫁之外還有一件很離奇的事情,古代男子也非常願意娶14、5歲,剛剛的女子。那麼,在古代,為什麼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是因為戀童情節還是有什麼其他特殊的愛好,經過對歷史資料的仔細分析,終於發現,男子娶十四五歲的女子,原來另有隱情。
  • 古代男子為何喜歡娶14歲以下的女子,原來其中還藏有「貓膩」
    不知道你們是否知道,在古代,男人在娶妻時,基本上都是娶十四五歲的女人。就是現在,十四五歲才上初中的,還是個未成年的,即使是二十四五歲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還沒有結婚。那為什麼古代的女子結婚年齡還這麼小呢?事實上,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 古代男子為何喜歡娶十幾歲的女孩?裡面到底藏著什麼貓膩?
    古代女子到了15歲就被稱為及笄,也就是結髮的意思,古人又稱,「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也就是說,及笄後,女子就到了出嫁的年齡,所以在很多古籍記錄中,女子結婚的年紀都在15歲左右,簡單點來說就是,古代女子到了15歲就已經成年了,並不像我們現在,18歲才算是成年。
  • 古代封建時期,為何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其中有何原因?
    而在古代,自然是沒有這麼多繁文縟節,當然這必然是在古人眼裡看來如此。而在古代封建時期,男女結婚的年齡其實非常小,尤其是古代女性。可能在古人眼裡看來女性有了基本的生理特徵之後就可以嫁人了,那麼為何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其中有何原因?二.
  • 古代男子,為何總喜歡娶13歲左右的姑娘?原來真有原因的!
    文/行走天涯古代男子,為何總喜歡娶13歲左右的姑娘?原來真有原因的!在我國大約年滿18歲左右就可以順利的結婚,並且領結婚證了,基本上也在20歲左右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也因為這時候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生理年齡和身體裡年齡上都已經逐漸成熟了,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常常發現男子不論是20歲還是30歲,甚至是四五十歲了,都非常喜歡娶13歲左右的姑娘為妻,那為什麼古代女子年紀如此之小
  • 古代女子十三四歲就得嫁人,男子為何喜歡娶這麼小的女孩為妻?
    如今我們到了18歲才算真正的成年,幾乎20歲之後才會涉及到結婚這個話題,但是古人卻不一樣,15歲左右就已經進入婚姻生活了,特別是女孩子,最晚也不超過18歲,要不然就會被認為是老姑娘了,是很難再嫁出去的。古代男子娶老婆的年齡也比較的早,因為在古人看來先成家後立業,只有結婚了才是真正的,長大了才有資格去發展自己的事業了。
  • 古代成年男子,為何喜歡娶發育未成熟的女子?原來其中有隱情
    無論什麼時候女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基本上都是要嫁人的,我們現在就有規定男子滿22女子滿20就可以結婚領證。在古代十幾歲的時候就可以結婚了,如果有女孩子過了十七八歲還沒有出嫁,就會受到別人的議論和指指點點,而且會很難再嫁出去。
  • 為何古代男子不論20歲,還是50歲,都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姑娘呢?
    古代的女子身份地位是非常低的,她們出嫁時,父母需要為她準備一筆豐厚的嫁妝。對於大多數出身貧苦家庭的女孩來說,自己對於父母就是拖油瓶。而男子卻可以考取功名,發家致富,以及男子有力氣幹活,即便成人後只是個農民,也比女人要更有用的多。
  • 古代男子:為何普遍娶14、15歲的女子?歷史原因有3點
    不知諸位是否了解過,在古代的時候,男性在娶妻的時候 ,基本上都是娶十四五歲的女子。換做現在,十四五歲才讀初中,還是個未成年,即便是到了二十四五歲,也依舊是有很多人尚未婚配。那麼,為何古代的時候,女子才那麼小的年齡就嫁人呢?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
  • 古代男性為何都喜歡娶13歲的女子?原因竟然讓人無奈
    古代男性為何都喜愛娶13歲左右的女子?原因竟然是竟然是那麼的無奈在我國古代,結婚年齡卻非常的不可思議,在他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會安排他們結婚,這個年齡相當於我們讀初中吧,十三歲,那個時候很多女孩子都還沒有發育呢,就被爸爸媽媽嫁了出去,十分的奇葩。為何古代男子都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女孩為妻?
  • 為何古人喜歡娶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女子?原來這裡邊有「貓膩」
    在古時候那種男多女少的年代,常常會有一個男子多個妻子的家庭,這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而在男方也常常會比女方大很多。越是一些權貴家庭越是如此,而因為年齡上的差距又讓新婚的時候新娘鬱鬱寡歡。在古時候,大部分女子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嫁了出去,因此這些人讓古代男人產生了很多的特殊癖好,那就是喜歡專門贏取一些十四五歲的女子,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三點,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第一點就是因為古時候人們的壽命非常的短,古時候的男子在四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稱之為老夫了,而現在四十多歲的人則正當壯年,依然奮鬥在事業的一線,甚至在六十歲的時候還依然在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