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在哈爾濱家裡休息,10日打「飛的」到外地修補,過幾天又要飛去另一個城市……過著這般「空中飛人」忙碌生活的,不是金融精英,也不是當紅偶像,而是來自哈爾濱的冰雕師楊志。實際上,今年夏天,大部分的哈爾濱冰雕師都在趕往下一個工作的路上。
最高日薪千元工作環境溫度長期低於0℃
冰雕藝術大致可分為藝術雕刻、冰雪建築、燈光藝術、設計製作等。正在杭州黃龍體育中心「黃龍極速冰雕冰雪世界」冰雕展工作,進行冰雕修補的楊志,就是一名冰雪建築師傅。
「我的工資在團隊裡算最高的,一個十幾天的工程,看難易程度,能拿五千到八千塊吧。折算下來,一天能掙三五百塊,有時候也會上千。」楊志向記者介紹道。
四十歲才開始學冰雕,楊志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他的女兒是空姐,收入不錯,但他在家裡閒不住,願意往外跑,去各個城市雕冰。十幾年下來,國內的各大城市,楊志基本都走過了,俄羅斯、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也都去過。
「我們在國外工作,幹一次活,十幾天,能拿1250元美金,而且老闆管機票和吃喝住,平時沒活幹就租車帶我們去旅遊景點玩,去買紀念品,還配翻譯。」說到國外工作的經驗,楊志不免有些樂呵。
不過,雖然收入風光,冰雕師的日常工作可不容易。冰雕師的工作環境都在0℃以下,有時甚至在-10℃以下。為了工作的精細程度,冰雕師還不能戴太厚的手套。即使裹著羽絨服,記者在採訪的十幾分鐘裡就已凍得不行,他們卻常要在這樣的極寒情況下,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
「冰雕說起來是不難學的。你的力氣要大,搬得動冰塊,拿冰叉、冰鏟要穩。但是,樹要直,牆要平,光是力氣大還不夠,也得控制好力度。」談到專業,楊志又嚴肅起來。
數萬哈爾濱人全球雕冰
據哈爾濱海瑞冰雪雕塑設計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海波介紹,現在在全球經營冰雕藝術的,主要是四個國家,中國、日本、挪威、丹麥。而中國是輸出冰雕藝術最早的,也是輸出人才最多的。
「基本上,做冰雕的都是我們哈爾濱人。國內不用說,國外的話,俄羅斯、越南、馬來西亞,就連南美洲都有我們的冰雕團隊。過幾天我去廣州,就是要和哈薩克斯坦的客戶接觸。」孫海波說道。
而這樣的市場需求現狀,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人力資源比較便宜,最主要的,還是哈爾濱冰雕藝術多年積攢下來的專業性和高知名度。
「哈爾濱的冰雪藝術發展到現在有60多年了。現在在哈爾濱,大概有幾萬人從事冰雪建築事業。」孫海波說,在哈爾濱,小學生就開始接觸冰雕活動,還有冰雕比賽。哈爾濱師範大學也開設了環境藝術的冰雕研修課程。還有許多中專生和藝術系的學生,會跟著老師傅學習冰雕技藝。
近幾年,國內的冰雕市場發展很快,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對冰雕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而國際的商業市場也日漸成熟。「很多外國政府在發展冰雪文化。我們經常要出國工作,主要是做冰雕展覽、藝術比賽、文化交流和國家工程。每年都會接到很多國家文化部與旅遊局的邀約。」孫海波介紹道。
「空中飛人」楊志也表示,一年中大多數時候都在外面跑,看哪個老闆需要,就過去工作。「但是每年10月,我們會回到哈爾濱,在哈爾濱冰燈辦的組織下,去馬來西亞、韓國、越南這些地方走一趟,做冰雕展覽,到3月才回來。」
杭州冰雕展有多火?
今年夏天,杭州的冰雕市場突然大熱,一下子冒出了許多冰雕展。除了市區最近的黃龍體育中心北廣場的「黃龍極速冰雪世界」冰雕展,還有餘杭農夫樂園的創意冰雕藝術展,蕭山的爛蘋果樂園的冰雕城。炎炎夏日,不少市民仍願意大排長隊,感受冰雕魅力。
黃龍體育中心和爛蘋果樂園的冰雕展,都是由孫海波的冰雕團隊製作。「以前夏天是淡季,但現在,我們的團隊一年四季都在雕冰。冬天在室外雕,夏天在室內雕,一年都閒不下來。」
在孫海波看來,今年杭州「惹火」冰雕展有三個原因,一是因為杭州天氣熱,市場需求大;二是杭州是旅遊城市,冰雕作為旅遊產品,既能適應市場,也能被市場消化掉;最後,杭州經濟發達,旅遊業在不斷發展,資金不斷流入,這都利於冰雕的發展。
黃龍體育中心的「黃龍極速冰雪世界」執行方負責人沈向科透露,該冰雕展第40天時,遊覽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人次,「我們的冰雕展不但有刺激的極速冰車滑道,有變形金剛、小黃人等流行元素,還融入杭州城標、靈隱寺以及江南庭院曲橋等本土文化,更容易獲得本地市民的接受。
沈向科目前正在物色場地,希望能將短期的冰雕展升級成一年四季都可互動遊玩的冰雪樂園,「冰雪世界對於江南一帶的市民來說,充滿了神秘與神往。」據悉,黃龍體育中心「黃龍極速冰雕冰雪世界」冰雕展的遊客中有30%來自杭州以外的周邊城市。
而孫海波也看好杭州冰雕展的持續發展。今年杭州爛蘋果樂園的冰雕展,他不但主動投資120萬元策展,還一口氣籤了5年的長約。
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點擊大浙財經
掃描關注騰訊大浙網官方微信,掌握第一手浙江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