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清晨,我們一行從蘭州出發,一路高速,下午3點半到達張掖。
七彩丹霞地貌群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鄉南臺村,平均海拔1850米,東西長約45公裡,南北寬約10公裡。現為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來到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導覽圖
走進公園遊客中心,我們乘景交車,分別遊覽公園內的景點。
該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積大、集中,層理交錯、巖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色調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也有從山頂斜插山根的,猶如斜鋪的彩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熠熠泛光,色彩異常豔麗,讓人驚嘆不已。
在每一個景點,都有解說牌,並有景觀對照
夕暉歸帆景區:形成於1.45-1.00億年前湖泊中的水平泥巖、砂質泥巖,受距今約0.8億年前的地殼運動擠壓而變形,巖層由原來的水平變為向下凹,地學上把這種形態稱為向斜核部為谷,翼部常風化侵蝕成彩丘地貌。
夕暉歸帆
在荒涼的大西北,能看到如此古老且絢麗多彩的地質形態,這是讓人驚嘆不已。
繼續前行,我們來到了七彩雲臺海。
七彩雲臺海景區:該地貌經歷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地層不同程度的抬升,產生大量的斷裂及褶皺等構造,最終形成的景觀,遠觀氣勢磅礴,俯瞰包羅萬象,登臺觀景仿佛置身雲海仙境,因此得名-七彩雲海臺。
在這裡,我們仿佛身置雲海之中,可以觀賞到七彩飛霞,大扇貝、眾僧拜佛、靈猴觀海等壯觀景象。
我們一行漫步在五彩雲臺海中,絢麗多彩的巖石,讓人目不暇接。
上天為這塊荒涼的土地灑落了一片雲霞,絢麗似錦,美景天成,讓人讚嘆不已。
絢麗多彩
千姿百態
七彩飛霞:這是一片典型的單斜山地質層,形成至今約有6000萬年,主要有薄層狀泥巖、砂質巖及頁巖組成,色彩絢麗,層次分明,氣勢恢宏。
人工棧道就修在七彩雲臺海之中。
沿著棧道,就能觀賞到整個景區的美景。
眾僧拜佛:在距今約1.37億年前-0.96億年前,在湖泊中形成的彩色泥巖,砂質泥巖中,含大量易溶於水的碳酸鹽類物質,在受風化、水的溶蝕作用之後,溶蝕殘存物質沿風化殘留的彩色丘陵表面緩緩流動,當固結後在該點形成一個個渾圓的小土丘,形似身體前傾跪拜的眾僧。
夕暉歸帆,七彩雲臺海中的眾僧拜佛、七彩飛霞......我們行走在七彩的雲霞之中,處處有景,移步移景,讓人目不暇接。
在七彩雲海中留一張全家福吧!把我們的笑聲、微笑留在了七彩雲臺海,把我們的身影定格在絢麗的雲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