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多彩的張掖地質公園

2020-08-29 Rainbow文睿

2020-07-31清晨,我們一行從蘭州出發,一路高速,下午3點半到達張掖

七彩丹霞地貌群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鄉南臺村,平均海拔1850米,東西長約45公裡,南北寬約10公裡。現為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來到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導覽圖

走進公園遊客中心,我們乘景交車,分別遊覽公園內的景點。

該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積大、集中,層理交錯、巖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色調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也有從山頂斜插山根的,猶如斜鋪的彩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熠熠泛光,色彩異常豔麗,讓人驚嘆不已。

在每一個景點,都有解說牌,並有景觀對照

夕暉歸帆景區:形成於1.45-1.00億年前湖泊中的水平泥巖、砂質泥巖,受距今約0.8億年前的地殼運動擠壓而變形,巖層由原來的水平變為向下凹,地學上把這種形態稱為向斜核部為谷,翼部常風化侵蝕成彩丘地貌。

夕暉歸帆


在荒涼的大西北,能看到如此古老且絢麗多彩的地質形態,這是讓人驚嘆不已。

繼續前行,我們來到了七彩雲臺海。

七彩雲臺海景區:該地貌經歷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地層不同程度的抬升,產生大量的斷裂及褶皺等構造,最終形成的景觀,遠觀氣勢磅礴,俯瞰包羅萬象,登臺觀景仿佛置身雲海仙境,因此得名-七彩雲海臺。

在這裡,我們仿佛身置雲海之中,可以觀賞到七彩飛霞,大扇貝、眾僧拜佛、靈猴觀海等壯觀景象。


我們一行漫步在五彩雲臺海中,絢麗多彩的巖石,讓人目不暇接。

上天為這塊荒涼的土地灑落了一片雲霞,絢麗似錦,美景天成,讓人讚嘆不已。

絢麗多彩

千姿百態


七彩飛霞:這是一片典型的單斜山地質層,形成至今約有6000萬年,主要有薄層狀泥巖、砂質巖及頁巖組成,色彩絢麗,層次分明,氣勢恢宏。


人工棧道就修在七彩雲臺海之中。

沿著棧道,就能觀賞到整個景區的美景。


眾僧拜佛:在距今約1.37億年前-0.96億年前,在湖泊中形成的彩色泥巖,砂質泥巖中,含大量易溶於水的碳酸鹽類物質,在受風化、水的溶蝕作用之後,溶蝕殘存物質沿風化殘留的彩色丘陵表面緩緩流動,當固結後在該點形成一個個渾圓的小土丘,形似身體前傾跪拜的眾僧。


夕暉歸帆,七彩雲臺海中的眾僧拜佛、七彩飛霞......我們行走在七彩的雲霞之中,處處有景,移步移景,讓人目不暇接。


在七彩雲海中留一張全家福吧!把我們的笑聲、微笑留在了七彩雲臺海,把我們的身影定格在絢麗的雲海之中。

相關焦點

  • 實拍:令人陶醉的張掖丹霞世界地質公園(圖)
    就在7月8日,我國又新增兩處「世界地質公園」,甘肅張掖和湖南湘西地質公園。到目前為止,我國的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已經有41處,世界第一,全球共有161處世界地質公園,中國佔了四分之一。這一結果是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後公布的,我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世界地質公園」稱號。去年,利用去張掖開會的機會,我遊覽了著名的丹霞地貌。
  • 張掖聘任10名技術指導專家傾力打造 世界地質公園品牌
    ◆ ◆ ◆ ◆ ◆1月6日,在張掖市政府會議中心二樓會議室舉行了張掖地質公園技術指導專家聘任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澤元為趙志中、劉賢德等10名知名專家頒發了聘書,聘請他們擔任張掖地質公園技術指導專家,為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創建把脈會診、加油助力
  • 張掖:千人徒步神奇木星谷地質公園
    11月9日,2019年「雙11」全國持杖行走聯動日(張掖站)在神奇的甘肅張掖市肅南縣外星谷星際主題地質公園鳴槍開幕。活動吸引了甘肅、寧夏及張掖周邊市區1000多名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熱情參與。 全國持杖行走是中國登山協會主辦並重點打造的公益性全民健身品牌活動。徒步線路從外星谷星際主題地質公園廣場出發,途徑五彩迎賓山、木星人部落、天下糧倉、天書峽等景點,全程約8公裡。
  • 龍巖地質公園與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為加強張掖世界地質公園、龍巖地質公園之間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討如何加強公園的保護管理、規劃建設以及科研科普等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近日,兩家公園在張掖締結為姐妹公園。據悉,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境內,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為中心,總面積1289.71平方千米,今年7月7日,被批准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 湖南湘西、甘肅張掖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記者7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佔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首位。
  • ...與遠方——2020年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和丹霞大景區建設管理工作回眸
    1月7日,張掖七彩丹霞國家5A級旅遊景區花落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創建的10大類、225項任務全面完成,7月7日,張掖地質公園成功晉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以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重點的文化旅遊品牌創建工作結出了豐碩成果,為推動全市全域生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張掖地質公園成功晉級世界地質公園
    7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屆會議在法國巴黎舉行,58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的官員參加會議,經嚴格審核,全球15個地質公園獲批世界地質公園,張掖地質公園榜上有名,成功晉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 張掖地質公園成功晉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7月9日,甘肅張掖市官方對外發布消息稱,張掖地質公園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繼敦煌世界地質公園之後,甘肅再添一處世界地質公園。資料圖為雪後張掖七彩丹霞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絲路重鎮甘肅省張掖市,總面積1289.71平方千米,
  • 不該被遺忘的地質公園:與張掖七彩丹霞山相鄰,遊客量卻差一大截
    從七彩丹霞景區出發,一路沿著梨園河,大約開20分鐘左右車程,就能夠抵達冰溝丹霞地質公園。但同作為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冰溝丹霞的遊客量相比前者卻要差一大截,多數時間遊客量並不多。所以國慶嫌其它地方遊客量太多,不妨考慮這個景區。
  • 張掖地質公園獲批世界地質公園
    2020年7月7日,從遙遠的法國巴黎傳來消息:當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屆會議上,來自58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的官員參加會議,經參會代表嚴格審核,全球15個地質公園獲批世界地質公園,中國甘肅張掖地質公園也榜上有名,成功晉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今日喜慶揭碑
    25日上午,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揭碑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張掖分院揭牌儀式在張掖世界地質公園舉行。儀式現場,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正廳級巡視員柳源、中共張掖市委書記楊維俊共同為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揭碑,並為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授牌。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張掖地質公園晉級為「世界地質公園」
    日前,張掖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這是我省繼敦煌世界地質公園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分布面積約536平方公裡,其中七彩丹霞景區面積約200餘平方公裡,冰溝丹霞景區面積約300餘平方公裡。冰溝丹霞景區主要分布在張掖市肅南縣康樂鄉、白銀鄉地段;七彩丹霞景區主要分布在臨澤縣倪家營鄉。
  •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詳細攻略
    對於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我國來說,有著各種各樣令人稱奇、震撼的天然地貌景觀,尤其是位於我國甘肅省的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是我國唯一一處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的景觀複合區,一年四季遊客也是絡繹不絕,但大家對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門票和地址信息了解嗎,下面一起來看看。
  • 張掖地質公園成功獲得2019年度世界地質公園候選資格
    張掖地質公園成功獲得2019年度世界地質公園候選資格  記者從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在近日舉行的國際地球科學和地質公園計劃第四屆公開會議上,經世界地質公園網絡(GGN)執行局代表團評選,全球14個地質公園獲得2019年度世界地質公園(UGGp)候選資格,張掖地質公園成功入選。
  • 世界地質公園為美麗張掖增光添彩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1289.71平方千米,由彩色丘陵、冰溝丹霞、中華裕固風情走廊、九個泉景區四部分組成,是國內唯一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也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歷史文化和地質遺蹟保護於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
  • 湘西和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新秀
    圖片來源:張掖地質公園網站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地處青藏高原向內蒙古高原過渡的第一階梯分界處、祁連山主脈北坡的中段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內的彩色丘陵猶如飄灑在河西走廊之上的多彩絲綢,其色彩之多變、造型之奇特、規模之宏大,為世界地學奇觀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批准了15個新的世界地質公園設立申請,使得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數量達到161個。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消息,在新批准的項目中,尼加拉瓜、俄羅斯和塞爾維亞都是首次擁有世界地質公園。
  • 甘肅-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午飯小歇後,乘車去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這裡的丹霞色彩豔麗,氣勢磅礴,造型奇特,深邃遼遠,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
  • 張掖AAAA景點——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七彩丹霞景區
    景點介紹:您需要知道的: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七彩丹霞景區特色1被譽為「中國七大丹霞」之一特色2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的額複合區特色3是中國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張掖丹霞地質公園(七彩丹霞)簡介張掖丹霞七彩丘陵景區總面積約50平方公裡,位於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景區東距張掖市區約40公裡,北距臨澤縣城約20公裡,以地貌色彩豔麗、層理交錯、氣勢磅礴、場面壯觀而稱奇。
  • 張掖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張掖的丹霞地貌景觀以典型的乾旱區丹霞地貌景觀為特色。 它們再經過長期的風化剝蝕,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構成張掖丹霞地貌的主體。 冰期的季節性和日夜溫差的變化是導致巖石劈裂、破碎最強大的因素,更新世冰期對於張掖地區丹霞地貌的形成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 不可錯過的張掖景點(第一輯)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走進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貌景觀區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東距張掖39—56公裡,海拔高度2000一3 800米,面積約5 l O多平方公裡。彩色丘陵景區主要分布在臨澤縣倪家營鄉,張掖國家地質公園被中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終身名譽會會長、著名的地理學家中山大學教授黃進教授譽為「張掖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中國第一」,「張掖彩色丘陵中國第一」,「張掖丹霞地貌是中國發育最好的地區之一」。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觀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極高的旅遊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