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是院區建設和正常運轉的「動力」所在。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深圳供電局成立黨員突擊隊,帶領電力施工人員24小時輪流上陣,用15天時間完成60天的工程量,最高峰時210人同時作業,在一片空地荒坡上鋪就一張安全可靠的能源供給網,及時為院區接通了電源,再創「深圳速度」。
連夜拿出3個備選方案
深圳是這次疫情中廣東省內確診病例最多的城市。1月29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決定緊急啟動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應急院區項目建設。當天,深圳供電局接到了醫院增容的訴求,新增用電容量逾14000千伏安,相當於一個大型小區的用電容量。
南方電網公司對此高度重視,要求深圳供電局要舉全局之力推進。深圳供電局黨委迅速響應,表示將克服一切困難,按時保質完成接火送電工作。該局主要負責人數次到現場調研,確定供電方案,協調解決難題。深圳供電局黨委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總指揮部,以各參建單位黨員突擊隊為主體成立現場指揮部,統籌推進工程的各項工作。深圳龍崗供電局、深圳供電局下屬新興業務企業——深圳市華睿豐盛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華睿豐盛」)作為具體實施單位,第一時間成立了涵蓋業擴、規劃建設、運維等專業骨幹的黨員突擊隊。
華睿豐盛新能電力開發設計院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張雪峰是項目設計、施工及設備採購總協調。接到任務後,他迅速從湖南老家趕回深圳,與深圳龍崗供電局規劃人員一起,主動向深圳市建築工務署了解醫院建設及電力需求相關情況,連夜拿出了3個備選方案。翌日,他們又馬不停蹄地來到院區現場,進行全面勘查,優化方案。
據深圳供電局介紹,最終方案綜合考慮了可靠性、可行性和施工便利性,2回電源線路出自於不同的500千伏變電站片網,相當於為應急院區上了供電「雙保險」。
40餘人冒雨將1950公斤電纜扛進場
施工戰線也同步啟動。「早一日開工,就給市民多一分信心!」張雪峰提出「先測點、快進場」,協調作業面、調動物資、統籌施工,電力施工人員比原計劃提前了3天進場。2月3日,供電工程現場正式施工。
據介紹,整個項目需敷設1600米電纜,建設7座電纜井,調整2條10千伏線路,安裝14臺環網櫃、24臺箱式變壓器和38個智慧運維點。在15天裡要完成正常情況下需60天的工作量,施工點多、交叉作業多,最高峰時有210人同時作業,還要嚴格抓好防疫工作……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潮和強降雨,讓工程的難度再加一級。
越是關鍵時刻,越能彰顯黨員本色。施工通道狹窄,貨運車輛無法行進,總長300米1950公斤的電纜無法運進工地。華睿豐盛龍供服務公司黨支部書記曾慶學帶領40多人的隊伍,冒雨一步步把電纜扛進去。
深圳龍崗供電局布吉供電分局配電黨小組組長蕭新敏自1月22日以來連軸轉,積極協調供電工程道路開挖、電纜敷設、線路架設等工作,帶領班組一絲不苟完成線路送電工作。華睿豐盛「85後」黨員徐笑白天在現場協調,晚上細化方案、寫日報、排進度;深圳龍崗供電局入黨積極分子陳加文負責電纜頭製作和耐壓試驗,元宵節當天一直工作至次日凌晨4點半……
現場作業人員多,如何守好疫情防控的安全線?華睿豐盛根據工程特點編制專門的疫情風險防控及應急預案,施工現場設疫情消殺通道及分餐區、施工區等,嚴格落實人員晨檢、晚檢、因病缺勤登記與報告、隔離制度,每日晨會第一項議程就是核實疫情防控落實情況。同時,防疫工作延展到工地外,做好交通出行、住宿管理、分餐送餐等方面的服務。
熱心市民送來400個口罩
「知道供電人辛苦,希望為你們盡一點綿薄之力。」元宵節上午,一位熱心市民來到工地,為供電人員送上400個口罩,任供電人員再三詢問也不肯留下姓名。附近的樓盤物業不僅為供電人員送上飲用水,而且提供自身投資鋪設的道路用作電纜通道,節省供電線路長度逾七成,助力應急院區供電可靠性提升。
市民的大力支持與關心關愛,鼓舞著抗疫前線的供電人員奮力向前衝。2月11日,該項目提前4天搶通應急院區外線供電;2月17日下午4點42分,實現應急院區全面通電,為應急院區投入使用搶得了寶貴時間。
深圳供電局表示,下一步將全力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及其二期工程應急院區提供高可靠性供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傾力貢獻供電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