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滅個國,就沒法在圈子裡面混,大唐有哪些滅過國的將領?

2020-12-24 努力的威廉

唐朝是將星閃耀的時代,這些名將都是戰功赫赫。其中很多優秀的將領都進行過滅國運動,可以說是一言不合就滅國,如果他們在一起談話那就是「想當年我滅了哪一國,怎樣怎樣」那些沒滅國的將領都不好意思上前參與話題的討論。那麼都有哪些將領滅過國呢?

李靖滅突厥

李靖是韓擒虎的外甥,自幼便有很高的軍事素養。隋末李淵起兵的時候,李淵曾想告密,最後沒有成功,被抓住。準備行刑的時候他說了一番話引得李淵注意,隨後進入李世民麾下。

武德三年(620年),李靖隨從秦王東進,平定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隨後李靖和李孝恭一起用了兩個月時間平定了蕭銑建立的南梁政權。之後又平定了割據政權輔公祏。

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後,突厥頡利可汗趁新主登基政權不穩,率十萬大軍入侵唐朝,李世民以自己的個人能力與突厥籤訂了渭水之盟。貞觀三年,東突厥國內發生了變亂,所屬薛延陀、回紇、拔野古諸部相繼叛離,又恰遇暴風雪,羊馬死亡甚多。

貞觀三年八月,李世民採用代州都督張公瑾的建議,決定出擊東突厥,命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張公瑾為副,發起了強大的軍事攻勢。

貞觀四年正月,朔風凜冽,李靖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冒著嚴寒,從馬邑出發,向惡陽嶺挺進。頡利可汗萬萬沒有想到唐軍會突如其來,兵將相顧,無不大驚失色。李靖這場突襲打敗了東突厥,剩餘的勢力也隨後被消滅。

李世民高興地對大臣說:「漢朝李陵帶領五千步卒進攻匈奴,最後落得歸降匈奴的下場,尚且得以留名青史。李靖以三千騎兵深入敵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這是古今所沒有的奇勳,足以雪往年在渭水與突厥結盟之恥。」

貞觀九年,吐谷渾進犯涼州,李世民派老將李靖出馬,經過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擊敗了吐谷渾。

李勣滅高句麗

李勣是唐朝又一名將,他歷經三朝,一生戰功赫赫。在唐朝滅東突厥的戰鬥中,李勣也參加了這次戰鬥。貞觀二十年,李勣滅了北方薛延陀。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病死,三個兒子為爭位爆發戰爭。淵蓋蘇文的長子泉男生求助於唐朝,唐高宗派李勣為遼東道的行軍大總管,並開始東徵高句麗。這個三代帝王都沒有將其徵服的高句麗,將在李勣的手中覆滅。

公元668年,薛仁貴攻陷高句麗重鎮扶餘,泉男建出兵支持扶餘,途中遭到李勣帶兵阻擊。李勣率部斬敵三萬人,至大行城與薛仁貴兩軍會合。不久之後,又在「鴨綠柵」奮力擊破高句麗軍,追擊二百裡,攻克辰夷。

後來,李勣率部包圍平壤達一個月的時間,其間多次勸降泉男建,對方不為所動。最後,一名僧人開門迎降,李勣趁機攻進平壤,生擒泉男建。至此高句麗滅亡,這個連隋朝兩位皇帝,李世民都沒能平定的國家,此時覆滅了。

蘇烈滅突厥

蘇烈,字定方,很多人以字相稱。他也參與了唐朝滅東突厥之戰。平西突厥。顯慶二年(657年)春閏月,高宗任命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燕然都護任雅相、藥羅葛·婆閏等人為副將,再次徵討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阿史那賀魯聞訊,率領十萬大軍前來應戰。蘇定方率漢軍及回紇兵一萬餘人同西突厥展開戰鬥。

賀魯不敵,率其殘部繼續逃亡,蘇定方窮追至碎葉水,盡奪其眾。沙缽羅可汗僅率其子咥運、婿閻啜等十餘騎連夜逃往石國西北的蘇咄城,被城主伊沮達官誘捕,最終由蕭嗣業帶回。西突厥滅亡後,原臣服於西突厥的中亞諸國紛紛降附,整個西域置於唐朝的掌控之下。

再平叛亂。659年,阿史那都曼擁其所部及疏勒、朱俱波、蔥嶺三國叛亂,唐高宗再次任命蘇定方為大將討伐。當蘇定方得知阿史那都曼在馬頭川屯兵後,立即選出精兵一萬人、良馬三千匹前往襲擊之。蘇定方一日一夜急行三百裡,在天亮時抵達馬頭川西四十裡處,阿史那都曼大驚,慌忙率軍迎戰唐軍,一番激戰後,叛軍被唐軍擊敗,紛紛退守馬保城。蘇定方等唐軍到齊後,四面圍住馬保城,伐木為攻具,布列於城下。阿史那都曼自知不免,於是開門出降了蘇定方。

滅百濟。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持,多次侵犯新羅,在大唐眼裡,欺負我藩國那是不行的。顯慶五年三月十日,蘇定方被任命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使持節,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大軍十萬人徵討百濟。

蘇定方指揮水、陸兩軍並發,在熊津江口大敗百濟軍隊,趁勝進逼百濟國都真都。蘇定方距離真都二十多裡時,百濟王扶餘義慈舉全國之兵來戰,蘇定方再次取得了大勝,斬殺了一萬多人,唐軍趁勢進擊,團團包圍了真都。扶餘義慈畏懼蘇定方,攜太子扶餘隆棄真都而去,其次子扶餘泰於是自立為王,真都城中的百濟人自知不敵蘇定方,紛紛出城歸降。蘇定方發兵進攻真都,一舉攻克了城池,擒獲了扶餘泰。不久後,扶餘義慈、扶餘隆等皆歸降蘇定方,百濟國於是宣告滅亡。(這一戰老將劉仁軌也是出了不少力)

顯慶五年十一月一日,扶餘義慈及扶餘隆、扶餘泰等五十八人被蘇定方獻俘於東都洛陽則天門。至此,蘇定方前後消滅三個國家,都活捉了他們的國王。

侯君集滅高昌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徵召高昌國國王麴文泰入朝,麴文泰稱自己有病不遵從詔命。十二月初四,唐太宗詔令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左屯衛大將軍薛萬均為副總管,率步騎數萬及突厥、契苾等部兵徵討高昌。麴文泰說唐朝離我們很遠不用擔心,繼續享樂,等到唐軍抵達磧口時,麴文泰被嚇死了,他的兒子麴智盛即位。

十四年八月,唐軍攻下田地城,俘男女7000餘人。侯君集命中郎將辛獠兒為前鋒,直趨高昌城。麴智盛率軍迎戰,被擊敗後退保都城。侯君集命將士填塹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內的巢車,對城內動靜了如指掌。奉命前來救援高昌的西突厥軍畏懼唐軍威勢,也在可汗浮圖城投降。麴智盛見大勢已去,被迫於初八開門出城投降。

高仙芝滅

小勃律在今天克什米爾西北部,都城孽多城,大勃律在今克什米爾中部一帶。小勃律本是唐朝屬國,吐蕃國王將公主嫁給小勃律王,小勃律及其周圍20餘國都歸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貢。天寶六年(747年)三月,唐玄宗下詔以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充四鎮節度副使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軍萬人,徵討小勃律。

高仙芝在出徵之前做過詳細思考,因此在長途奔襲,少有後援的情況下智取小勃律。小勃律之戰後,公元750年上半年,高仙芝又奉命擊敗了在蔥嶺地區叛亂的羯師,俘獲其國王勃特沒。

石國也是唐朝的一個藩屬國,自從臣服以來比較恭順。高仙芝為了私慾想要滅了石國,石國國王那俱車鼻施見唐軍來了表示得很熱情。高仙芝假意派人先與石國約和,然後趁乘其不備,出兵掩襲,俘虜石國國王及其部眾。高仙芝從石國回軍的途中,又誣衊突騎施反叛,攻打了突騎施,俘虜了移撥可汗。

天寶十年(751)正月二十四日,高仙芝入朝,獻其所俘獲的突騎施可汗、吐蕃(今青藏高原)酋長、石國王、朅師王。高仙芝發動了不義之戰,最後的下場也不太好。

阿史那社爾滅龜茲

龜茲也是一個古老的西域國家,最初對唐朝態度還好,最好臣服西突厥,不再稱臣納貢。貞觀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唐太宗詔使持節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副大總管、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率領唐軍,並發鐵勒13州、突厥、吐蕃、吐谷渾等10餘萬騎,向西進攻龜茲。

貞觀二十二年十二月,阿史那社爾率軍進逼龜茲都城,很快就攻破其城。隨後,阿史那社爾以郭孝恪、曹繼叔、韓威各部留守該城,自率沙州刺史蘇海政、尚輦奉御薛萬備等精騎追擊訶黎布失畢,行軍600裡,訶黎布失畢慌忙退保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

阿史那社爾揮軍攻城40天,至閏十二月初一,攻克該城。國王訶黎布失畢、將領羯獵顛被俘。國相那利隻身逃走,然後暗中引西突厥之眾和本國兵萬餘人,回襲郭孝恪部,郭孝恪不敵最後戰死,於是城中大亂。曹繼叔、韓威各率所部迅即從城西北隅進擊那利部,經一夜激戰,將其擊退,斬首三千級,那利逃走,十多天後,那利被龜茲人抓獲,送至唐軍,後來唐朝立龜茲王弟葉護為國王。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

要說最傳奇的當屬王玄策,這人滅了一國。(印度當時稱天竺)公元647年,李世民讓王玄策為大使、蔣師仁為副手出使印度。當時印度北部的傳奇人物戒日王病逝,戒日王手下的大臣阿羅那順自立為王了,可是唐朝這個時候並不知道。

這個阿羅那順知道王玄策一行人來印度,就派兵打了王玄策一頓,王玄策帶的30多位隨從全部被擒,後來在戒日王的妹妹解救下,他和副手蔣師仁逃了出來,跑到了吐蕃。於是,王玄策就利用大使的身份向吐蕃借了1200精兵,泥婆國借了7000多名騎兵,帶著這些人馬殺了回去。

公元648年5月,王玄策率軍開始攻打阿羅那順所在的茶鎛和羅城,雙方激戰三天,印軍被殺3000多人,溺亡近1萬人,阿羅那順棄城逃跑。王玄策副手蔣師仁率軍在後面一頓猛揍,阿羅那順收集殘餘力量回軍再戰,結果被蔣師仁打得大敗,並將他給生擒了。

阿羅那順的老婆和孩子,帶著剩下的印軍繼續跑,蔣師仁在後面繼續追。在乾陀衛江雙方再次發生激戰,蔣師仁再次大敗印軍,並生擒了阿羅那順的老婆和孩子,和12000多俘虜。

當時印度其他地方勢力聽後大驚,共有580多個城邑和部落先後投降了。從開打到滅國估計也就半個月,這個國家的大王、王妃、王子就被擒了,國家就被滅了,這簡直沒誰了。

唐朝滅國運動主要是前中期,當時大唐國力強盛,你入侵我邊疆,滅一下;你不上貢,滅一下;像高仙芝這樣的將領,為了一己私慾也滅一下。跟唐朝做對手太可怕了,動不動就滅國的,這讓那些小國家怎麼活,還是老老實實當藩屬國吧。

相關焦點

  • 大唐第一滅國神將:一生滅掉三個國家
    但是,有一個人,一生滅掉了三個國家,還生擒了他們的國王,西域各國提起他來都覺得膽戰心驚,被稱為大唐滅國神將。他就是蘇定方,被他滅掉的三個國家分別是東突厥,西突厥,百濟。沙缽羅可汗在位時候,西突厥經常犯邊,大唐深受其害。等待唐高宗繼位後,決心用武力解決。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任命蘇定方為行軍大總管,徵討西突厥。當時西突厥沙缽羅可汗率領十萬大軍迎戰,蘇定方在人數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果斷出擊,一舉擊敗西突厥大軍。
  • 被大唐滅國的高昌國,任何一個國家,膽敢小看中國必將亡國
    公元626年,那時李世民剛坐上龍騎,麴文泰帶著王后來到長安,一路上沒有看到一個強國該有的繁盛,而是處處凋敝之態,那時的唐朝剛建國不久,給外界的印象就是國力似乎並不太強。  李唐的政權可是貨真價實的靠武力取得的政權。隋朝的確繁榮過,不過,得感謝北周的積攢。
  • overlord:外傳中滅國很幸福,丸山給正傳滅國免罪牌,還是涼了
    骨王在外傳中在納薩力克外面放個煙花,卻陰差陽錯的獨自穿越到200年前。沒有守護者和納薩力克的陪伴,骨王在異世界略顯孤獨。再加上骨王降臨的城市到處充斥著不死者殭屍,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外傳中的滅國雖然名字叫做琪諾,但可以理解為和正傳的滅國為同一人,只不過隨著骨王的穿越,世界線的劇情發展被打亂。骨王和滅國的相遇是種緣分,安茲烏爾恭公會新招成員,滅國為新公會第二席成員,地位僅次於會長骨王。隨後骨王帶著滅國幸福的旅行,順便查找造成附近250公裡內不死者化的原因。在骨王和朽棺龍王單挑並取勝後,不死者城並沒有恢復原樣,骨王和滅國繼續環遊世界。
  • 秦滅六國,王翦父子連滅五國,功高蓋主卻有好下場究竟為何?
    【編輯:Ming】秦滅六國,很難想像,其中有五國都被王翦父子所滅。嬴政穩坐皇位寶座,一統天下後,這時功高蓋主的王翦能有好下場嗎?王翦可不是糊塗之人,他早就想好了安身立命之策。02王翦崛起,一戰封神大家都知道,嬴政有個不幸的童年,他的母親由於歌姬出身,所以從小嬴政就不受重視,甚至被作為質子扣押在趙國多年
  • 西域漢人政權高昌,為何被大唐滅國?
    公元630年,高昌新王麴文泰率群臣來到大唐。此時河西地區因為天災,正在疏散百姓。使團所過之外,滿目悽涼,與隋煬帝時天差地別。高昌國眾人,由此對大唐頗為輕視。 當時唐王朝與西方的的通商道路,分為兩條,一條經博斯騰湖以北,從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到哈密,再到唐朝的河西。另一條從博斯騰湖以南向東,經羅布泊湖畔的樓蘭一帶進入敦煌。
  • overlord史上最恐怖的詛咒,滅國不堪回首的過去
    原來滅國原名叫 「琪諾.法斯莉絲.因貝倫」 ,在很多年以前是茵蓓利亞王國的公主。那時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十分厲害的人物,分別會使用第四階和第五階的魔法。作為夫妻二人的直系後代,兩人也對年幼的滅國有著深厚的期盼,也因此對滅國十分的苛刻。
  • 建立了西夏的党項人,被蒙古滅國後,是否被滅族?還有後裔嗎?
    其實不然,西夏的党項人在西夏滅國後,被各民族分解、同化,以至「党項族」這個概念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的56個民族中就沒有了這個民族。不一般的党項人党項人的祖先跟古羌人的支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就是「党項羌」。
  • 朱元璋滅元朝時,蒙古四大汗國為何袖手旁觀?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在滅南宋前,主要進行西徵,然後滅金夏。蒙古鐵騎深入中亞和歐洲,以其屠城的殘酷方式佔領大片領土,如此之大領土當然要有人治理,於是成吉思汗分封兒子朮赤、察哈臺、窩闊臺、拖雷四人,分別成立了金帳汗國、察哈臺汗國、伊利汗國、窩闊臺汗國,當時蒙古帝國達到了強盛之時。
  • 波蘭人為何經歷數次滅國而不亡?
    文/王凱迪滅國之後重新復興,這樣的民族是一個難得的奇蹟。然而,經歷數次滅國之後依舊可以重新崛起,再續國運,這樣的民族讓人驚嘆。這就是波蘭,一個可以被滅國n次,而絕不衰亡的民族。圖/華沙夜景01.抗擊蒙古自公元10世紀中葉開始,屬於西斯拉夫人的波蘭部落逐漸形成了早期的封建國家。最早的梅什科一世開始,獨立的波蘭國家就成為波德平原東部一隻獨立的政治力量。公元11世紀中葉,波蘭王國進入第一個發展高峰時期,並順利進入了基督教的朋友圈之中。
  • 疫情滅國,美國還遠嗎?
    一、歷史上疫情多次滅國立國,疫情成為是大自然對人類歷史幹預的看不見得手有史以來的人類,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的疫情滅殺,僅中世紀以來,就發生過大規模的黑死病、鼠疫、天花等,造成人類數億人的死亡,有的國家甚至被瘟疫等滅掉。疫情同戰爭一樣成為人類歷史的改變者。
  • 澳大利亞有個迷你國?擁有單獨護照的20幾口人,最近不幸宣布滅國
    如果給生活打一個比方,那麼2020年無疑是一局開了「地獄模式」難度的遊戲,新冠疫情的此起彼伏,已經讓不少行業都遭受了嚴重的打擊,而最近,更誇張的消息傳來,居然有一個「國家」,因為疫情的原因,已經宣布「滅國」了!別緊張,聽我們說完也許你就不會這麼驚訝了。
  •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俘虜兩萬人回朝,為何只被封從五品下的文散官
    老馬識途的王玄策,輕車熟路地翻過青藏高原,與大唐女婿松贊幹布打個招呼,然後再過泥婆羅國(今天的尼泊爾),順利地到達了印度。當王玄策還沒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邀請他們過來出使的戎日王,就是曾經和唐僧玄奘談笑風生的戎日王已經死了,他的臣子阿羅那順篡位當了國王。
  • 劉邦重振雄風,一月即摧城滅國,韓信滅魏國為何能如此迅捷高效?
    第三位是韓信,張良介紹道:「漢王手下雖然有數百名大將,但可託付攻略天下之大事的,唯有韓信一人,韓信統兵作戰技術高超,戰略戰術規劃、執行、反思能力均極強,是個難得的帥才。大王若真的想讓出關東之地,那可將關東之地讓給以上三位英雄豪傑,如此,三位豪傑一定會知恩圖報地效忠於漢王,並助漢王攻滅楚國、消滅項羽。」
  • 大鵬金翅雕為何滅了獅駝國?與五百年前的孫悟空,有何關係?
    由於在獅駝嶺這個地方,獅駝嶺三妖與孫悟空之間的爭鬥沒有佔到半點便宜,於是在三魔大鵬金翅雕的勸說之下,獅駝嶺三妖將戰場轉移到了大鵬金翅雕的大本營,也就是獅駝國。於是,在獅駝國這個地方,孫悟空接連失敗! 但是,在這個故事當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原來獅駝國的人,到底做錯了什麼事情,從而導致被大鵬金翅雕滅了呢?
  • 天下奇蹟:立國滅國、又立國又滅國。戰國第八雄終於第三次立國!
    中山人還是很勇敢的,雖然經過三年浴血奮戰,最終還是亡了國。魏五候就把太子擊和著名政治改革家李悝,以及滅中山國的大將樂羊長期治理駐守,嚴防中山復國再次上演。真是說神就來鬼。公元前378年魏國軍隊和中山的遺民,在澮水岸邊(山西臨汾境內)雙方又幹了一仗。這一仗讓已經癱瘓在地的中山國又趔趔趄趄地站起來了——再一次的復國了!
  • 澳大利亞與兔子的「百年大戰」:差點被兔子滅國
    兔子這種小動物有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的,對於我們而言兔子可以說渾身都是寶,它的皮毛可以用來做衣服,另外兔子的肉質也是非常鮮美的,光是四川每年就要吃掉上億隻兔子。可是澳大利亞人來說兔子就顯得不是那麼可愛了,因為他們想盡辦法都沒法除掉那些在草原上肆虐的兔子,這場人兔大戰持續了近百年,差點被兔子「滅國」,最後人類終於在精疲力盡的時候取得了勉強的勝利。要說起澳大利亞人和兔子的近百年的抗爭史,那就必須要提到英國人,因為澳大利亞本來是沒有兔子的,在一位名叫託馬斯·奧斯汀的英國農場主帶來了29隻兔子之後,澳大利亞就有了兔子。
  • 古代滅國時,前朝皇室有多慘?劉裕滅司馬家族,楊堅滅宇文家族,康熙滅朱三太子
    漢朝及以後的禪讓鬧劇大約從漢朝王莽新政開始,到曹丕取代漢獻帝,宮廷上無數次上演禪讓鬧劇,這不過是權臣逼宮,又要取得表面上的合法性,所以逼著末代皇帝交出皇權的鬧劇,漢獻帝劉協保護不了自己的皇后同時也保護不了自己的性命。漢朝之後的N個朝代,這樣的逼宮的禪讓鬧劇不斷的上演。
  •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海盜都有槍而船員領工資,所以海盜要比船員更有實力,不是海盜船長不想獨裁海盜船,而是實力不允許。同樣,草原也是這個邏輯,不是大可汗不想專制整個草原,而是實力不允許。草原不可以,但是中原卻可以,因為中原皇帝就是商船船長,在實力上碾壓類比船員的大臣。海盜船和商船是兩種不同管理邏輯,中原和草原也是兩種不同統治邏輯。
  • 天下奇蹟:立國滅國、再立國再滅國。細讀戰國第八雄的生存之道!
    最後也是幾經滅國、復國。最後,在戰國的末期才徹底消失,被史學家譽為了不起的「戰國第八雄」。先區別一下中國歷史上多個中山國的概念。中國歷史上有好幾個中山國,像什麼西漢、東漢、曹魏、西晉都有過這個稱謂,但那些都是封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主權國家。
  • 天官賜福:半月國滅國與刻磨、小裴、半月有關係,但重點在國主
    在半月國的廢墟城堡裡,謝憐發現了多年前認識的半月,原來半月就是半月國的國師。世人都說半月國滅國是因為半月國師打開了半月國的城門,讓中原人長驅直入。但半月國師打開城門的背後,是她不願意看到中原血流成河。半月國師在成為半月國的國師之前本是小裴將軍的手下,她其實一直都站在中原人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