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瀋陽」去哪了?原來它們都藏在這兒...

2021-02-07 瀋陽新聞綜合頻道

每當念起這三個字

仿佛就有老味道從舊時光裡穿梭而來。

這個又厚重又尊貴又榮耀的名詞,

承載了瀋陽這座城市的時光記憶,

也見證著

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歷史。


每一家老字號都是經歷過

歲月的洗禮和市場打磨後,

大浪淘沙篩下來的精品。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一家神奇的博物館,

這裡都是老字號的故事。

在寸土寸金的皇城寶地——

瀋陽故宮西門的正對面

瀋陽老字號博物館

在去年4月28號開館

目前我們瀋陽有中華老字號14家,遼寧省老字號28,瀋陽老字號19家,其中有零售業16家,餐飲業14家,釀造業11家,醫療醫藥業9家,食品業5家,其他行業6家,一共61家,而在老字號博物館裡,每一家老字號的背後,都有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建議在wifi下觀看****

瀋陽老字號博物館成立之初,有58家老字號企業「進駐」,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又新增了3家。在2月22日舉行的瀋陽老字號協會全體會員大會上,瀋陽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曉軍介紹,這61家老字號企業,經商務部認定的兩批「中華老字號」有14家,經省商務廳認定的兩批「遼寧老字號」28家,由瀋陽商務主管部門認定的「瀋陽老字號」有19家。涉及6大行業,餐飲業14家、零售業16家、醫藥業9家、釀造業11家、食品業5家、其它行業6家。這些「老字號」歷史悠久,擁有時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有鮮明的地域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良好的企業信譽。


瀋陽老字號歷經滄桑巨變,經過幾代人的傳承發展,不僅延續了傳統魅力,也創造出新的輝煌。老字號企業積極創新經營理念和模式,在延續傳統優勢的基礎上不斷贏得新市場,適應新環境。

明遠堂中醫眼科的老物品


李連貴燻肉大餅店,就是一個「傳承與巨變」的典型企業。以前,李連貴燻肉大餅店僅是位於中街的一家店鋪,規模小,經營場所簡陋。近些年,燻肉大餅繼承人把握市場商機,用幾年的時間,將李連貴燻肉大餅店由一家小店發展成為在遼寧地區有10餘家直營店、60餘家連鎖加盟店的大型企業,「老字號」奮起搶佔了「新市場」。

老字號博物館內關於李連貴燻肉大餅店的介紹


不僅僅是李連貴燻肉大餅店,萃華金店、東祥金店、瀋陽稻香村、瀋陽天益堂藥房等企業,都是老字號管理模式創新升級的典型企業。

瀋陽稻香村的面點模具


是守候,更是成就


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玉昆,在萃華工作46年了,提起這塊金字招牌,他滔滔不絕,言語中充滿了自豪。


在老字號博物館的展廳裡,記者看到一張1895年拍攝於中街的萃華金店老照片。當年,萃華金店店址位於中街的出穎胡同,道路兩側都是招幌,在當時繁華的中街顯得十分醒目。萃華還與「皇家」頗有淵源,服務過眾多皇室貴胄。

萃華金店牌匾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萃華金店在大浪淘沙中適應變革,繼而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珠寶企業。2014年,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為瀋陽市珠寶首飾業和老字號企業中第一家上市企業。去年,萃華金店進駐北京故宮開設品牌店,展示滿清歷史文化。不但如此,萃華珠寶還頻頻亮相巴黎時裝周,將瀋陽老字號打造出的時尚,帶出國門,讓花絲鑲嵌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世界。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守護好一個牌匾,是很多瀋陽老字號企業掌門人在做的事。「留存下來的老字號經受了社會變革的動蕩和市場激烈競爭的考驗,發展到今天,飽經滄桑,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是在百十年商業競爭中留下的獨樹一幟、聞名遐邇的極品。」作為瀋陽老字號協會秘書長,李玉昆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是肯定,更是情懷

 「瀋陽老字號博物館的成立,把瀋陽深厚的城市歷史經濟文化和老字號企業的魅力,集中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2月23日,瀋陽老字號博物館館長陳淑坤介紹,博物館開館至今,接待遊客約20萬人次,其中包含本地市民、外地遊客以及各國留學團等。「很多人看到陳列的老物件時,特別激動,對老字號博物館連連稱讚。不少遊客來了一次又一次,這不僅僅是對博物館的肯定,更飽含著對瀋陽老品牌熱愛和情懷。」陳淑坤說。


如今,瀋陽老字號博物館,已經成為受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記者從瀋陽市商務局了解到,除了博物館,瀋陽有3家老字號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區。

市民在瀋陽老字號博物館參觀


其中

▼▼▼

八王寺汽水廠被評為國家2A級旅遊區(地址:大東區歐盟工業園建設路109號)


瀋陽老龍口酒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地址:大東區珠琳路1號)


瀋陽愛新覺羅祖家坊酒業有限公司(皇家博物院)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地址:法庫縣大孤家子鎮半拉山村)


今年博物館改造升級工作還將加強,以實現情景化、體驗式、銷售型為目標。

老字號博物館的成立,和老字號企業發展成旅遊景區,為瀋陽增加一個城市新名片。下一步,瀋陽將繼續打造「老龍口1662酒文化街區」,更好地展現老龍口酒業發展歷史、文化和品質。李玉昆表示,建成後,這裡將成為瀋陽工業旅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勢必成為地區乃至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遊客參觀老龍口酒博物館釀酒老作坊展區


老字號博物館收藏的不僅是老物件,也是故事。當舊物與人相遇,碰撞出了溫情而美好的火花。


去年6月,瀋陽老字號博物館來了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館長陳淑坤在與他們聊天中得知,上個世紀二人在清華大學讀書時相遇。畢業後。老爺子回到家鄉瀋陽,生在南方的老伴兒也一起來了。


陳淑坤告訴記者,老人看到了明湖春的介紹,很驚喜。「老人說去北京之前吃過明湖春,本以為這家店已經沒有了。他說現在退休了,要帶著老伴『把瀋陽的老字號全吃一遍』。」

中華老字號—明湖春酒店


去年8月的一天,在老字號博物館即將關門時,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參觀者。


這是一位日本留學生,學業結束歸國後再返中國遊覽,這次在瀋陽時間非常緊,他很希望當晚就能夠進到博物館參觀。感受到對方的真誠,常務館長樊清帶領這位留學生,漢語、英語、日語和肢體語言輪番上陣,親自講解了一個多小時。


第二天,這位遊客抽出了寶貴的時間,再次返回博物館,等了半個多小時,只為和樊清合影留念。他說,瀋陽老字號博物館內容精彩,人情味濃,以後一定還會再來。


瀋陽老字號博物館開館以來,常常迎來各個學校的小學生,他們參觀、學習瀋陽的老文化,並在博物館裡進行朗讀和詩歌比賽。


驥遠教育學校的學生是博物館的常客,有的學生來了兩三次。「沒想到小學生也對傳統文化這麼感興趣。學生們來博物館是玩也是學,但更重要的是傳承,讓孩子們不要忘記瀋陽的老文化。」樊清說。


歲月沉澱,歷久彌新。

時光把經典留下,

將「瀋陽老字號」這塊牌匾擦得更亮。

每一個品牌,都是一段傳奇。



記者:李卉 王智浩

部分來源:瀋陽日報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時間都去哪了?原來藏在這裡了!
    時間都去哪了?原來藏在這裡了!「原來最早的計時儀器是我們祖先發明的啊!」「恢復營業」的講解員此刻忙得樂此不疲面對朋友們接二連三的問題一面認真解說一面仔細答疑「這裡好久沒這麼熱鬧了!」
  • 清晨海鮮市場尋大蠔卻不見,原來它們都去欽州蠔情節上當明星去了
    當然,俺那天去海鮮市場,就是奔著大蠔去的,市場的一角就是大蠔區,有幾個工人在那裡忙活著,只是市場上沒多少大蠔,只有些很小的蠔......這盤蠔是那天早晨市場上最大的一盤蠔了,老闆說40塊錢一斤,而旁邊那些更小的就賣20、30塊錢一斤了,更奇怪的是,第二天俺又去時,市場上竟然一隻大蠔也沒有了,現在正好是大蠔大量上市的時候,那些真正的大蠔都去哪兒了呢......
  • 為什麼現在的蜻蜓和蝙蝠都很少見了?它們都去哪了?
    相信許多小夥伴都已經發現了,近些年,蜻蜓真的是越來越少見了。記得小時候,尤其在夏季的雨後,街道上總是能夠看到成群的蜻蜓飛舞,不客氣的說,如果手速快,你甚至能夠徒手捉住一隻蜻蜓,可見其數量之多。但是,隨著我們慢慢長大,除了回不去的童年外,原本夏季隨處可見的蜻蜓也慢慢的沒了蹤跡。
  • 幸福的色彩有無數種,它們都藏在生活中,是爸媽的愛,是成長……
    人們都說:我們是上帝賜給母親的小天使,而幸福便是小天使身上必不可少的雪白的翅膀。綠色——幸福躲在飯菜中媽媽在平日裡雖然對我很嚴格,但我也能在一些小事中感受到愛的存在。飯後,媽媽去了廚房,我去了書房。我心想:媽媽累了那麼長時間,我去幫她洗碗。我一到廚房,便看到了驚人的一幕:媽媽竟然在吃沒吃完的剩菜。我不禁鼻子一酸,在我的臉上出現了兩行淚。我頓時才明白,原來媽媽說不愛吃是想讓我多吃一點才說的。我感受到了幸福,它來自於母親對我無私的愛。幸福躲在飯菜裡。
  • 兒時的紅蜻蜓越來越少都去哪了?它們還會回來嗎
    還記得小時候每逢雨過天晴,美麗的紅蜻蜓就會風中起舞,年少的你會約上三幾個小夥伴去追逐、去打鬧、去嬉戲……可如今那種和諧的鄉村風景少之又少,甚至早已銷聲匿跡。因為我們共同追逐過的紅蜻蜓越來越少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深圳福田區,原來藏了那麼多文藝拍照地,你去過哪幾個?
    深圳福田區,原來藏了那麼多文藝拍照的地方,周末的時候可以約朋友出門逛一逛,這些地方,你去過哪幾個呢?來這裡的人都是形色匆匆,一般都是買電子產品才會偶爾來這裡逛一下。但是呢,離華強北地鐵站不遠的這個地方很適合周末來打卡,這裡就是九方廣場。九方一直都是以愛情、夢幻為主題打造的商業環境,彩虹階梯、塗鴉牆這些也都是標配,每到一些節日商場也會布置一些有風格的場景。下午三四點還有鴿子廣場開放,還可以很愜意地投餵一下鴿子等,完全是一個很夢幻的童話世界。
  • 據說來這兒的人都被治癒了,就藏在國內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好轉旅遊出行的限度和熱度都逐漸擴大上升憋悶了那麼久終於可以走出門去透透氣去離家遠點的地方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據統計,有海的城市是疫情後絕大多數人旅行的首選目的地,還有很多人工設置的唯美場景,讓人初到這兒就不禁高呼:實在是太美了!
  • 廣藏市場:這兒的食物經濟實惠,氣氛親民,感覺特別的接地氣
    首爾是韓國的首都,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與文化中心,作為韓流之都,大街小巷可尋覓到熱播韓劇的場景,這裡也有眾多的時尚潮牌,除了體驗摩登的現代生活,首爾也是一座擁有眾多歷史古蹟的城市,這裡有許多傳統韓式瓦屋、古代宮殿和外型古色古香的博物館。
  • 你想去看的大西北胡楊林都在這兒了
    ,那麼西北百分之九十的胡楊便都在新疆了。因為這兒,有著涓涓河流,金黃潑在兩岸,身影倒映水中。給蒼茫帶去一絲柔和。遠處看去,胡楊似在山間,在雲間。走進金黃色的宮殿,有意外之喜。故事藏在戈壁中,藏在山脈裡。
  • 你家寵物經常藏在什麼地方?你找得到它們嗎?
    有一次家裡來了陌生人,我家貓咪一溜煙的跑到我房間裡面去了,等客人走了,我到處找,看到被子拱起來了一坨,不用想就是它啦。揭開被子,它並沒有睡,睜著眼睛呢,喵喵的好像在說:生人走了嗎?我可以出來了嗎?好好笑。再說下狗子。我家有2隻狗狗,一隻是比熊,一隻是約克夏。可以想像,體型相差有多大。但是,這並不影響它們在一起玩鬧。
  • 瀋陽這個菜市場很多人都去過!現在變的老有文化了
    如果問大東副食在哪?老瀋陽幾乎都知道。大東副食不但是中國國內貿易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也是很多老瀋陽的童年回憶。最近去大東副食的注意了!這裡有變化啦!大東人過去買生鮮、米、面、油都去大東副食從商店到超市一直以實惠著稱小時候常吃大東副食的饅頭、元宵現在還有不少瀋陽人特意坐公交到大東副食買東西
  • 科羅拉多大峽谷,地球缺少了大約十億年的地層,它們跑哪去了?
    科羅拉多大峽谷,地球缺少了大約十億年的地層,它們跑哪去了?不過讓人感到詭異的是,科羅拉多大峽谷擁有很多巨大的斷層,這些巨大的斷層,缺少了大約十億年的地層,比如說寒武紀的塔皮斯砂巖,以及古元古代的毗溼奴片巖,讓人疑惑的是,這中間缺少的巖層都到哪去了呢?關於這個問題,美國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罪魁禍首。
  • 大理花語牧場|請和這兒的花坐坐,它們很溫暖
    想想從1月份疫情開始爆發,到今天整整八年多時間,仿佛一切都變得停滯了下來,而且這樣的混沌生活,讓自己好久沒有那種身心釋放的感覺了,總有些「閒」的疲憊。現在有空的話,現在就去。請到山裡來,不是來看看風景,而是來成為山裡的一部分。請和這裡的花坐一會兒,他們很溫暖。
  • 原來高手經常使用的是它們
    第一個:電能豌豆射手不得不說,豌豆射手系列在遊戲裡一直佔據著半壁江山,它們的地位在玩家心目中還是很高的。這裡要說的是電能豌豆射手,它會發射充能豌豆,穿透一整排每一個殭屍,同時還會造成範圍傷害,釋放大招就更厲害了,超大的豌豆直接爆死殭屍,屍骨無存。所以,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神器。
  • 中國美景中的這些人間天堂,你都去過哪?
    香格裡拉文化是以藏文化為主的多元文化,在這兒你能親身體會被最大程度保留的淳樸藏文化,無論是藏民的熱情好客還是當地極具風格的藏文化建築,都彰顯著香格裡拉景區文化的獨特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甘南的美和香格裡拉的美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都是以藏文化為文化主導的景區
  • 藏在老字號裡的「老瀋陽」
  • 部落衝突村莊樹中的寶石原來是它們藏得 給首領製造了各種驚喜
    如果玩家自己沒有做好防禦的話,那再次上線就只能看到一片廢墟,資源被人全部掠奪而去。在這片土地上除了首領訓練的兵種之外,還有常駐居民。她們不受玩家控制,在村莊中自由活動。玩家都不怎麼關注這些居民,但是她們卻給首領製造了很多驚喜。在新手村莊中布滿了樹木和石頭,這些障礙物無法移動,只能使用資源進行剷除。剷除這些障礙物時偶爾會獲得寶石,雖然知道這是系統給的福利。
  • 北京人熟知的16家老字號,原來都在這兒!
    但過節我就不推薦您上烤肉季了,總店(什剎海店)和分店(鮮魚口)都在景點,咱就不上那挨擠去。您要真饞這口了,劉記炙子烤肉 、攬月齋、 烤肉劉、厚味居都不錯,您可以嘗嘗看去。
  • 去冰島玩,想要放鬆就去這兒,很舒適的環境
    每一道菜,居然都是冷冰冰的,真叫人大失所望啊!在我認為,魚如果上桌時沒有騰騰的熱氣,不管怎麼新鮮、也不論烹調方法怎麼出色,一冷,便腥。如今,每一口都是那種叫舌頭麻痺的冰冷,縱是豐盛,亦食不下咽。次晚,在情調絕佳的Laekjargata餐館裡,一翻開精美的菜單, 一行俏皮的文字便躍入眼帘: 「你敢以發酵鯊魚肉(Hakarl) 挑戰你的味蕾嗎?」
  • 為什麼吃牛雜時,吃不到牛心和牛腎,它們都去哪了?
    為什麼吃牛雜時,吃不到牛心和牛腎,它們都去了哪?相信很多人都吃過牛雜這一種食物,嚴格來說不能算是一「種」食物,因為一碗牛雜裡面包含著牛的很多部位。牛雜也叫牛雜碎,主要的原料就是牛的各種內臟,起源於廣東地區,後來逐漸流傳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