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念起這三個字
仿佛就有老味道從舊時光裡穿梭而來。
這個又厚重又尊貴又榮耀的名詞,
承載了瀋陽這座城市的時光記憶,
也見證著
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歷史。
每一家老字號都是經歷過
歲月的洗禮和市場打磨後,
大浪淘沙篩下來的精品。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一家神奇的博物館,
這裡都是老字號的故事。
在寸土寸金的皇城寶地——
瀋陽故宮西門的正對面
瀋陽老字號博物館
在去年4月28號開館
目前我們瀋陽有中華老字號14家,遼寧省老字號28,瀋陽老字號19家,其中有零售業16家,餐飲業14家,釀造業11家,醫療醫藥業9家,食品業5家,其他行業6家,一共61家,而在老字號博物館裡,每一家老字號的背後,都有一段段動人的故事。****建議在wifi下觀看****
瀋陽老字號博物館成立之初,有58家老字號企業「進駐」,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又新增了3家。在2月22日舉行的瀋陽老字號協會全體會員大會上,瀋陽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曉軍介紹,這61家老字號企業,經商務部認定的兩批「中華老字號」有14家,經省商務廳認定的兩批「遼寧老字號」28家,由瀋陽商務主管部門認定的「瀋陽老字號」有19家。涉及6大行業,餐飲業14家、零售業16家、醫藥業9家、釀造業11家、食品業5家、其它行業6家。這些「老字號」歷史悠久,擁有時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有鮮明的地域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良好的企業信譽。
瀋陽老字號歷經滄桑巨變,經過幾代人的傳承發展,不僅延續了傳統魅力,也創造出新的輝煌。老字號企業積極創新經營理念和模式,在延續傳統優勢的基礎上不斷贏得新市場,適應新環境。
明遠堂中醫眼科的老物品
李連貴燻肉大餅店,就是一個「傳承與巨變」的典型企業。以前,李連貴燻肉大餅店僅是位於中街的一家店鋪,規模小,經營場所簡陋。近些年,燻肉大餅繼承人把握市場商機,用幾年的時間,將李連貴燻肉大餅店由一家小店發展成為在遼寧地區有10餘家直營店、60餘家連鎖加盟店的大型企業,「老字號」奮起搶佔了「新市場」。
老字號博物館內關於李連貴燻肉大餅店的介紹
不僅僅是李連貴燻肉大餅店,萃華金店、東祥金店、瀋陽稻香村、瀋陽天益堂藥房等企業,都是老字號管理模式創新升級的典型企業。
瀋陽稻香村的面點模具
是守候,更是成就
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玉昆,在萃華工作46年了,提起這塊金字招牌,他滔滔不絕,言語中充滿了自豪。
在老字號博物館的展廳裡,記者看到一張1895年拍攝於中街的萃華金店老照片。當年,萃華金店店址位於中街的出穎胡同,道路兩側都是招幌,在當時繁華的中街顯得十分醒目。萃華還與「皇家」頗有淵源,服務過眾多皇室貴胄。
萃華金店牌匾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萃華金店在大浪淘沙中適應變革,繼而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珠寶企業。2014年,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為瀋陽市珠寶首飾業和老字號企業中第一家上市企業。去年,萃華金店進駐北京故宮開設品牌店,展示滿清歷史文化。不但如此,萃華珠寶還頻頻亮相巴黎時裝周,將瀋陽老字號打造出的時尚,帶出國門,讓花絲鑲嵌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世界。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守護好一個牌匾,是很多瀋陽老字號企業掌門人在做的事。「留存下來的老字號經受了社會變革的動蕩和市場激烈競爭的考驗,發展到今天,飽經滄桑,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是在百十年商業競爭中留下的獨樹一幟、聞名遐邇的極品。」作為瀋陽老字號協會秘書長,李玉昆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是肯定,更是情懷
「瀋陽老字號博物館的成立,把瀋陽深厚的城市歷史經濟文化和老字號企業的魅力,集中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2月23日,瀋陽老字號博物館館長陳淑坤介紹,博物館開館至今,接待遊客約20萬人次,其中包含本地市民、外地遊客以及各國留學團等。「很多人看到陳列的老物件時,特別激動,對老字號博物館連連稱讚。不少遊客來了一次又一次,這不僅僅是對博物館的肯定,更飽含著對瀋陽老品牌熱愛和情懷。」陳淑坤說。
如今,瀋陽老字號博物館,已經成為受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記者從瀋陽市商務局了解到,除了博物館,瀋陽有3家老字號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區。
市民在瀋陽老字號博物館參觀
其中
▼▼▼
八王寺汽水廠被評為國家2A級旅遊區(地址:大東區歐盟工業園建設路109號)
瀋陽老龍口酒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地址:大東區珠琳路1號)
瀋陽愛新覺羅祖家坊酒業有限公司(皇家博物院)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地址:法庫縣大孤家子鎮半拉山村)
今年博物館改造升級工作還將加強,以實現情景化、體驗式、銷售型為目標。
老字號博物館的成立,和老字號企業發展成旅遊景區,為瀋陽增加一個城市新名片。下一步,瀋陽將繼續打造「老龍口1662酒文化街區」,更好地展現老龍口酒業發展歷史、文化和品質。李玉昆表示,建成後,這裡將成為瀋陽工業旅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勢必成為地區乃至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遊客參觀老龍口酒博物館釀酒老作坊展區
老字號博物館收藏的不僅是老物件,也是故事。當舊物與人相遇,碰撞出了溫情而美好的火花。
去年6月,瀋陽老字號博物館來了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館長陳淑坤在與他們聊天中得知,上個世紀二人在清華大學讀書時相遇。畢業後。老爺子回到家鄉瀋陽,生在南方的老伴兒也一起來了。
陳淑坤告訴記者,老人看到了明湖春的介紹,很驚喜。「老人說去北京之前吃過明湖春,本以為這家店已經沒有了。他說現在退休了,要帶著老伴『把瀋陽的老字號全吃一遍』。」
中華老字號—明湖春酒店
去年8月的一天,在老字號博物館即將關門時,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參觀者。
這是一位日本留學生,學業結束歸國後再返中國遊覽,這次在瀋陽時間非常緊,他很希望當晚就能夠進到博物館參觀。感受到對方的真誠,常務館長樊清帶領這位留學生,漢語、英語、日語和肢體語言輪番上陣,親自講解了一個多小時。
第二天,這位遊客抽出了寶貴的時間,再次返回博物館,等了半個多小時,只為和樊清合影留念。他說,瀋陽老字號博物館內容精彩,人情味濃,以後一定還會再來。
瀋陽老字號博物館開館以來,常常迎來各個學校的小學生,他們參觀、學習瀋陽的老文化,並在博物館裡進行朗讀和詩歌比賽。
驥遠教育學校的學生是博物館的常客,有的學生來了兩三次。「沒想到小學生也對傳統文化這麼感興趣。學生們來博物館是玩也是學,但更重要的是傳承,讓孩子們不要忘記瀋陽的老文化。」樊清說。
歲月沉澱,歷久彌新。
時光把經典留下,
將「瀋陽老字號」這塊牌匾擦得更亮。
每一個品牌,都是一段傳奇。
記者:李卉 王智浩
部分來源:瀋陽日報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