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聽說你有套房空著,給你小叔子住吧」「那是我弟的婚房」

2020-12-16 東林夕亭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越是貪婪的人,越喜歡索取,而且這樣的人通常都擅長「道德綁架」,總是利用對方「不好意思拒絕」的弱點而打「親情牌」,妄圖讓對方把屬於他的東西拱手相送,至於對方是否自願,他們不會去體諒。

這樣的人如果很窮,通常還會擺出一副「我窮我有理」的架勢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意即,「你有錢,我沒錢,既然我們關係好,那你的錢就理應給我,不然你就是不善良,你就是眼睜睜看著我窮死,你就是殺人兇手。」

很多人之所以對「我窮我有理」的人很反感,是因為有一個詞叫做「善財難捨」。一個人雖然有錢,但那是他個人的錢,不是慈善基金,怎樣支配自己的錢,應該由他自己做主,而不是被要求「扶貧」。所以,當他被那種「我窮我有理」的人要求「扶貧」時,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

但問題是,有些人雖然能理解到這個層面,但是礙於面子問題,明明「善財難捨」,卻還是被道德綁架了,心不甘情不願地交出了自己的財產。他們之所以礙於面子,往往是因為對方是「丈母娘」,對方是「婆婆」,不知道該怎麼拒絕。

朋友阿龍就有過這樣的經歷,打開了「扶貧」的缺口之後被索取了很多,當他想收回的時候,對方開始翻臉不認人了:

「我和前妻結婚,本身就已經付出了很多,沒有虧待她,也沒有虧待她的娘家人。可是,她的娘家人卻不知足,在結婚後繼續惦記著我家的財產。

我父母除了給我買了一套房子做婚房之外,就還給我弟弟買了一套房子。因為我弟弟還小,那套房子就暫時空著,而且因為以後要做婚房,就沒有出租。我丈母娘聽說了那套房子之後,就開始索取了,說盡各種花言巧語和道德綁架的話,讓我把房子給小舅子住。

我跟她說明了那套房子的用途之後,她依舊沒有善罷甘休,慫恿前妻一起圖謀我家的那套房子。在她們的雙重道德綁架之下,我背著父母把房子給小舅子住了。

我當時明明說的是暫時借給小舅子住,她們也同意了,可是,等到之後我弟要結婚,我要收回房子的時候,她們卻跟我翻臉了,繼續道德綁架說,「不就一套房子嗎?送給你小舅子怎麼了?你家裡有錢,再買一套就是了!」

於情於理都講不通,而且我也沒有義務,也無法自己做主把我爸媽的房子送給別人。結果鬧到最後,前妻以離婚做要挾,說不把那套房子過戶給她弟弟,就必須離婚。

我選擇了離婚,因為問題已經不是房子的問題了,而是他們一家人「人性」的問題。房子那件事我若是妥協了,之後肯定還會有類似的事發生。我不想讓一家貪婪的人毀了我的一切,所以只能離婚。」

有這種被索取,被要求「扶貧」經歷的人不止阿龍一個,也不是只有男人會遭遇這樣的問題,也有女人遭遇過這種問題,比如下面這個女人,跟阿龍的經歷很相似,但處理方式有很大差別。

「兒媳,聽說你有套房空著,給你小叔子住吧!」

丹丹跟阿龍一樣,也是有個弟弟,也是她結婚之後,她父母給弟弟買了一套房留作婚房。本來這套房子跟婆家之間八竿子打不著,可是讓丹丹沒想到的是,在她和她老公阿亮結婚之後,婆婆竟然會打那套房子的主意。

婆婆說,「兒媳,聽說你有套房空著,給你小叔子住吧!」

丹丹當時沒有防備,只是說了實情,「那是我爸媽買的房子,是留給我弟的婚房,不是我的房子!」

結果婆婆說,「反正都是你家的房子,是誰的都一樣,你爸媽的就是你的,你弟的也是你的,反正你弟還小,不著急結婚,你小叔子要結婚了,那套房子空著也是空著,就送給你小叔子做婚房好了!咱們都是一家人,互相幫助不是應該的嗎?」

婆婆自以為用這種輕描淡寫的道德綁架就可以讓丹丹乖乖交出房子,可是丹丹不傻,她從婆婆的話裡聽出了「索取」「貪婪」以及「道德綁架」,於是就有了防備之心,而且果斷拒絕了婆婆,「不行!你別再說了,那不是我的房子!」

丹丹以為自己拒絕了婆婆就沒事了,也就沒把這件事跟她老公阿亮說。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婆婆竟然想通過阿亮變相地索取那套房子。

婆婆跟阿亮說的話就不是哄騙了,而是命令,「兒子,你媳婦有套房空著,讓她送給你弟做婚房!」

她沒想到自己的兒子也拒絕了她,「媽,你糊塗!別說那不是我媳婦的房子,就算是,也不可能送給我弟做婚房,這完全不挨著!你不要再打那套房子的主意,不然被她娘家人知道了,我就沒臉見人了!」

事後阿亮主動跟丹丹交代上述事情的時候,丹丹說,「算你識相!如果你真的聽你媽的話跟我要房子,我肯定會跟你離婚。婆婆貪婪我可以不在乎,但是你貪婪我不能不在乎!我不知道她以後還會不會打那套房子的主意,希望你多留意一下,不然後果自負!」

婚姻中充滿了貪婪,也就只能離婚了!

上面兩個案例中所發生的事雖然很相似,但是結局卻完全不同,原因是:

前面阿龍之所以會淪為悲劇,是因為他娶了個貪婪的媳婦,她的娘家人也都很貪婪,不管他有沒有拒絕妻子及其娘家人的索取,不管他什麼時候拒絕他們的索取,都會以離婚告終。

要知道,貪婪的人永遠沒有知足的時候,除非你一直滿足他們的索取,否則什麼時候停下,他們什麼時候翻臉,這時候留給你的只有離婚一條路可以走。

後面丹丹之所以沒有離婚,是因為她嫁了個懂事的丈夫。雖然婆家人很貪婪,但是她的丈夫懂得阻止他們,制止他們,不讓他們的索取得逞,不讓自己的妻子及其娘家人有損失,這對丹丹來說是個好丈夫,所以她才沒有跟她離婚。她自己也說了,如果丈夫也跟婆家人一樣貪婪,她肯定會跟他離婚。

婚姻中充滿了貪婪,你的另一半貪婪,他的家人也貪婪,那也就只能離婚了,因為這對被索取的你來說是無法一直承受的支出。貪婪的人永不知足,他們會無休止地索取。但是,被索取的人是不會一直任由貪婪的人索取的,相比「自己被貪婪的人啃得渣都不剩之後被拋棄」來說,離婚才能及時止損。想要避免這種悲劇發生,最好的辦法還是在選擇婚姻時慎重一點。婚姻有好的鋪墊才會有好的結局,否則必定是悲劇。(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相關焦點

  • 「兒媳,你婚前那套房空著,給你小叔子當婚房吧」「做夢」
    陳晴說,要不然兩人搬去她婚前的那套房子住吧,可魏新說什麼都不願意搬過去,說父母年齡大了,弟弟又忙,家裡沒人照顧。沒辦法, 陳晴只得和一家人擠在一個小房子裡住,非常的不方便,卻有苦難言。前段時間,小叔子的嶽父母提出,結婚得有房不然這婚結不成,公婆本身有足夠的首付錢,但他們不想出,就把主意打到這個有錢的兒媳婦身上來了。
  • 「兒媳,你娘家的房子空著,不如送給小叔子」「那是我弟的婚房」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01一個人活著的狀態,有內在和外在之分,內在是真實的自己,外在是戴上面具的自己。我們不僅要能認清自己的這兩副面孔,而且要靈活切換自己的狀態。
  • 你媽給你弟買房了 這婚房是我娘家買的 我媽住為什麼不可以?
    反正我倆有房子,又不跟婆婆住!沒想到的是,我們婚後第三年,婆婆就要求搬過來跟我們住,她說:自己年齡大了,老伴兒也走了,老二又在外面工作,她一個住在老家太孤單了。雖然我心裡不情願,但是也沒辦法,誰讓我是她兒媳呢。婆婆搬進來之後,我們相處的也還算可以,這樣的相處模式在小叔子結婚的時候徹底破裂!
  • 「兒媳,把你婚前那套房給小叔子吧,他要結婚」「你想得美」
    對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來,婚姻並不僅僅是兩個相愛的的人相濡以沫,白頭偕老,更是一種責任。在一段婚姻中,我們不僅需要對兩個人的這段感情負責,更需要對對方這個人負責。但是當兩個人結婚以後,李思念那顆心才沉寂下來,才發現自己實在太衝動了。在這個時候,李思念才發現婚後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並沒有得到想要的幸福。
  • 「兒媳,長嫂如母,你可要幫著你小叔子」「我還沒打算要兒子」
    社會上有很多非常偏心的父母,他們總是偏心著某個孩子,然後就會把自己的所有東西都給這個孩子,對其他的孩子就是冷眼相待,甚至還會逼著他們幫自己養著偏愛的孩子,最無語的是,某些家庭沒有資本,但是胃口卻很大,娶進一個有錢的兒媳婦之後,就想著讓兒媳婦也養著他們全家,著想的也太好了吧?
  • 老公,買房子你沒掏一分錢,你有啥資格逼著我留間房給你弟住?
    老公,買房子你沒掏一分錢,你有啥資格逼著我留間房給你弟住?這樣的男人要與不要又有多大區別,好好想想吧!真的,找老公不能找家裡有弟弟妹妹的,我老公就是還有弟弟妹妹,我們結婚,公婆就拿出10萬,另外不高興拿出來了,不然以後你就後悔去吧支持最後一句話。人不能太好。太好就受人期。一瑪歸一瑪。堅決不給他住。作為一個90後的男生,十八歲之後就沒拿過家裡一分錢,更別說有在父母的幫助下買房了。為了生活重心全部投入事業,因此憑實力單身二十多年,不想耽誤人家女孩子。
  • 「房子你爸媽不住,不如送我弟」丈夫怒懟,讓妻子顏面掃地
    公婆在外地做生意,很少回來,一般家裡有大事或者是過年才會回來。 公婆賺錢後,買了城裡的套房,從農村的老房子搬了出來。 兒子要結婚,雖然家裡沒人住,婆婆還是另買了一套婚房給兒子,想著以後外地回來養老,還是和兒媳分開住比較好。
  • 婚房是我家買的,你媽能住,我媽怎麼就不能住了?
    婚房是我家買的,你媽能住,我媽怎麼就不能住了?我和老公是在旅遊的途中認識的,他在路上比較照顧我,要了我的聯繫方式後,每晚都要跟我聊天,還為了我改變了旅遊的路線,在路上我們慢慢的就處出了感情,迅速牽手成為了男女朋友。
  • 「嫂子,我要結婚了,不方便一起住」「那你搬出去,房子我買的」
    然後等到結婚之後,男方家裡面所有的人都搬到了她的房子裡面,甚至連小叔子也搬了過來,這讓李芳心裏面有一些不舒服,畢竟她可以不去贍養自己的小叔子,這並不是她的義務。李芳又考慮到不想讓家庭關係變得很尷尬,所以就把自己的不滿放在了心裏面,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她付出的比較多,承攬了家裡面所有的家務,一邊還要照顧著老人。
  • 「你是獨生子,用不著兩套房,送一套給我弟」「行,但我有個要求」
    「你是獨生子,用不著兩套房,送一套給我弟」「行,但我有個要求」 01.在自己最無助、最想放棄的時候,周銳(因為兩人已經確立關係,而且自己有恩於對方,小冰欣然接受。 相處中,周銳一直很大度。即使小冰追求一些高消費,他也不在意,畢竟自己的成就離不開對方。到了後來,小冰的開銷越來越大,周銳甚至存不到什麼錢。 其實父母早幫周銳買了一套小戶型房子,不過他很要強,訂婚前,他用積蓄重新買了一套房,畢竟那才是自己的奮鬥所得。
  • 蜜月回來,婚床被小叔子領著女孩睡,婆婆:借他睡幾天又不礙事
    蜜月回來,婚床被小叔子領著女孩睡,婆婆:借他睡幾天又不礙事手心手背都是肉,即便是這樣的道理可還是有很多父母偏心眼,將一碗水端平是一個困難的事情,在生活中不乏對待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態度的事情。兩個人一起去了香格裡拉,接受了自然的洗禮帶著一身疲憊回來,回家就看見自己的婚床被蹂躪得不成樣子,地板上也都是零食的袋子。梁玉記得很清楚臨走之前是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離開的,那麼眼前是怎麼回事?
  • 「兒媳,把你婚前那套房賣了,咱們一家換套大房子住」「做夢」
    有人曾說:「你算計得了人心,算計不了人生,做人得厚道且無愧於心。」算計他人是一件特別損人又不利己的事,也許你可以從他人身上得到一些小利,時間久了人人都會遠離你。這個道理很多的人都懂,可偏偏一些長輩倚老賣老,不把進門的兒媳當作一家人,一心只想從她身上牟取福利。
  • 小叔子搬新家,我送五百紅包,弟媳卻不收,晚上看到信息,我哭了
    婚後我們一起外出打工掙錢,我們擔負起了小叔子讀大學的費用,小叔子自己也很爭氣的,只要假期他都會去做兼職,很快四年的大學就結束了,小叔子畢業後去了外地發展,在外地奮鬥了3年多,混出點小成績,小叔子常給我們打電話,還給我孩子買禮物,他說會一輩子記得我們的恩情,我笑笑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只要看著他有出息,我們就知足了。
  • 小叔子買房,我借他10萬,孩子百日宴,小叔子掀翻桌子
    私下我跟老公說想搬出去住,現在婆媳關係本來就不好相處,到時候肯定有不少的摩擦,想著還是搬出去住比較好,後來老公就跟婆婆說了,婆婆得知我們想出去住的時候臉色就不好看了。婚後半年我懷孕了,婆婆打電話說小叔子談了一個對象,女方聽小叔子說他哥哥買了房,擔心他以後買不起房,說不買房就分手。
  • 公公給小叔子買車房,兒媳不滿要評理,他怒:我的錢想給誰就給誰
    李女士告訴大家,她心中最大的一個委屈來自十幾年前和公公的那次爭吵。那時的他們是與公婆一起生活的,經營了一家農場,幾乎所有的收入都是由公公管理的,他們並沒有工資可以拿到。之後小叔子退役回來了,直接就是買了房,這件事她起先還沒有太在意。但是當得知小叔子又買了新車後,她有話說了。剛退役哪有那麼多錢,一定是公公在出資。
  • 「男朋友家三套房,想要一套給我弟結婚用,但他不同意怎麼辦?」
    道理都懂,但架不住有些人雙標,抱著我只需在心裡愛你,而你得不斷用物質和實際行動證明愛我,但凡有遲疑和拒絕,就是不愛,就是渣男的想法談戀愛。要是對方反問,你愛我又付出了什麼?她就會以一種「你辜負了我的深情,我那麼愛你,你卻質疑我」的藉口偷換概念,逼得你讓步妥協。
  • 「嫂子,我下周結婚,你住這不方便」「不方便別結,這是我的房」
    此時最需要家人的陪伴與關懷,只要有愛,當事人總能慢慢走出絕望的陰霾。如果家人不但不能給予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反而開始在金錢與利益上錙銖必較,未免讓人太寒心了。遇上這樣的「家人」,以後也就不再是家人了。「嫂子,我下周結婚,你住這不方便」「不方便別結,這是我的房」李清與老公結婚以後,兩人的感情一直很好,雖然經濟方面並不富裕,可他們的日子依然過得窮開心。
  • 婆婆要陪嫁的房子過戶給小叔子「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結果雞飛蛋打
    所以,有種感情你會感到很糾結,一面是心疼自己的丈夫,一面是不要臉面的婆婆,你選擇一邊,另一邊總會給你施壓。雪珍從未提過離婚,甚至在自己陪嫁的婚房險些成為小叔子的婚房時候,也沒想提到離婚。「彩禮錢是我家應該得的,別老拿那件事說事,咱家吃的所有菜,包括柴米油鹽,這幾年都是我家的,現在小叔子要結婚,我是不是該把彩禮還退給你們!還要臉嗎?」一家人瞬間都沉默了,沒人敢說一句話。婆婆說小叔子年齡也不小了,現在也沒房子,姑娘不會同意結婚的。雪珍冷笑道:「沒錢就別結婚啊!拿嫂子的陪嫁房子去結婚,這算哪門子規定?
  • 「兒媳,我去了後照顧好小叔子,長嫂如母」「我跟你兒子離婚了」
    而且她就看上立飛這個人了,年紀輕輕就是博士畢業了,房子車子都是靠著自己的奮鬥買下來的,這樣的男人真的太有吸引力了。於是就很高興的跟立飛結了婚。 結婚之後他們又不跟父母住在一起,最多了每周回去吃一頓飯,聯繫也不多,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矛盾。
  • 兒媳說:「我去婆家吃飯,那是給他們長臉!」
    我是個婆婆。有次無意中聽到兒媳婦說:「我去婆家吃飯,那是給他們長臉!」我心裡咯噔一下,拔涼拔涼的。我今年61歲,一個閨女一個兒,閨女已經出嫁,兒子去年結的婚。我們是拆遷戶,共分了三套房,都在一個小區,我和兒子媳婦住的就隔了幾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