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廟崇仰,年年祭祀,日本為何對鄭成功這麼上心?真相是狼子野心

2021-01-17 騰訊網

文/元氣少女QMQ

提起鄭成功的名字,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鄭成功因護臺有功,趕走野蠻的荷蘭侵略者而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令人意外的是,鄭成功這位大英雄在日本竟也是威名遠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鄭成功與日本到底有何關聯?為何日本人也將鄭成功視為英雄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從鄭成功本人的生平去尋找答案。

一、出生於日本,卻堅定出身中國

鄭成功,原名鄭森,又名福松。鄭成功的父親叫鄭芝龍,福建南安石井鄉的人,他原本是一個海商,但是由於明朝實行海禁政策,嚴禁沿海人民與外國人交易,於是鄭芝龍開始從事海上走私,往返於中日兩國。漸漸地,鄭芝龍的集團越做越大,就連在日本也頗具影響力,日本的平戶藩主松浦出於拉攏鄭芝龍的意圖,不僅為他在日本添置屋宅,還送給他一個日本女子——田川氏。

天啟四年(1624年),田川氏在日本生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鄭森。七歲之前,鄭森一直在日本平戶和母親田川氏在一起生活,雖然鄭森最早接觸的是日本文化,但他在心裡十分清楚,自己是個中國人,他一直想要重返故土。

鄭森長到七歲時,不顧母親反對,孤身一人渡海回到福建,終於和父親團聚。鄭芝龍由於常年忙於生計,沒辦法照顧鄭森,於是他派人去和日本當局交涉,成功將田川氏也接到福建與他們一起生活。

1644年明朝滅亡之後,鄭芝龍擁戴唐王在福州建立了隆武政權,當時鄭芝龍的兄弟子侄們表面上附和,暗地裡都各有算盤。唯有鄭森義無反顧,堅持反清復明。有一次,隆武皇帝被清軍圍困,危在旦夕,幸得鄭森以身涉險,拼死相救,皇帝才得以脫險。隆武皇帝大受感動,便給鄭森賜國姓朱,名成功,這便是「鄭成功」在歷史上的大名的由來。

後來,父親鄭芝龍最後在清朝政府的引誘下歸順了清朝,這讓鄭成功氣憤不已。他果斷拒絕了父親的招降,並且率領自己的部下繼續與清兵作鬥爭,接連為南明收復了福建漳州、泉州等地區,並控制了浙江舟山到廣東潮州一帶的東南沿海地區。

二、收復臺灣,亂世之壯舉

鄭成功在堅持抗清的同時,還和佔領臺灣的荷蘭人展開長期鬥爭。荷蘭人從1624年開始侵佔臺灣,引起臺灣人民的不滿,1852年,郭懷一更是領導當地人民起來反抗荷蘭人的殖民統治。

郭懷一早年曾是鄭芝龍的部下,與鄭成功也有過來往。聽聞郭懷一起義的消息之後,鄭成功積極策應,他先是禁止商船到臺灣地區貿易,阻斷了荷蘭人的經濟鏈。同時鄭成功命人喬裝成商人前往臺灣島,荷蘭殖民者熱烈歡迎,實際上這些人暗地裡協助郭懷一抗擊荷蘭人。

後來,荷蘭人殘酷鎮壓臺灣島人民的起義,郭懷一等人被殘忍殺害。為了將荷蘭人完全從祖國的領土上驅逐出去,鄭成功決定親徵臺灣島。

1661年4月,鄭成功讓長子鄭經留守廈門,他則親自帶領25000名精兵,出徵臺灣。此次大約有一百多艘軍艦迎戰荷蘭艦隊,鄭成功幾乎是把大半個身家都用了上去,可見其收復臺灣的決心之堅定。

最終,長達一年多的激烈徵戰終於以荷蘭的投降告終,荷軍傷亡近2000人,損失慘重。1662年2月,臺灣終於重回祖國的懷抱,終結了三十八年的苦難。

可惜的是,鄭成功卻在收復臺灣之後長病不起,1662年,這位英雄溘然長逝,享年僅三十八歲。

三、日本的狼子野心

鄭成功收復臺灣,功績甚偉,中國人為其樹碑立傳是無可厚非之事,但日本人竟也將他視為「民族英雄」,這未免令人有些費解。但如果我們站在日本的立場上來考慮,很容易就能發現個中緣由。

首先,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因此他的身上有一半的日本血統,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日本人將鄭成功的成就歸因於他們的大和血統,如此一來,承認鄭成功的功績,亦是在承認日本民族血統的優越。日本能夠以此激發民眾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為日本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崛起打了個免費的廣告,何樂而不為呢?只是此等行為,實在是讓人不齒。

其次,十七世紀中期,日本的勢力逐漸強大,中國早已成為它覬覦之地,徵服中國是實現「統一天下」的關鍵一步,日本早就蠢蠢欲動。而明朝的沒落對於日本來說是絕好的時機,沒成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女真人「近水樓臺先得月」,日本當然不甘心。

但由於當時滿清政權實力強大,日本不敢輕舉妄動。鄭成功堅持反清復明,堅持與清朝對抗,這一行為恰好符合日本敵視中國的需要。只要中國內部仍不太平,日本就有橫插一腳的機會。

而且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將其作為反清復明的主陣地,他的後人也長期割據臺灣島,不肯歸順清朝。日本一直想將臺灣地區從中國分離出去,鄭成功這一舉動在一定程度上恰好迎合了日本的不軌之心。

顯然,日本人尊鄭成功為英雄並非單純地抒發民族情感,而是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圖。

四、日本民間的鄭成功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日本政府不遺餘力地向民眾宣傳鄭成功,加上他特殊的出身,這就使得鄭成功在日本頗具影響力。

鄭成功在福建時,苦心經營海外貿易,欣然接受與日本通商。鄭成功與日本的貿易輸出多以礦石資源為主,這大大緩解了日本當地資源不足的壓力,這些貿易得到了安平當局的支持,安平藩主與鄭成功往來密切,曾多次致信慰問鄭成功。

而且鄭成功對待跨海前來經商的日本人也禮遇有加,日本商人因此十分敬重鄭成功,鄭成功本人在日本民間贏得了廣泛好評。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長子鄭經延續了與日本的貿易,來到臺灣經商的日本人為了追思鄭成功,在當地建了一座「開山神社」,常年香火不絕。

日本官民對鄭成功本人都是非常崇仰的,日本當地仍保留著鄭成功的多處遺蹟。日本政府甚至曾擬定鄭成功遺址保護條例,以便更好地保護、管理鄭成功的遺址。

當年田川氏誕下鄭成功的大石頭,被日本人稱作「兒誕石」,為了保護這一歷史遺蹟,人們在其周圍建起了半環形的保護牆,避免了海浪的衝蝕。當地政府在鄭成功童年時曾居住過的琴平神社前樹牌題字,上面詳細介紹了鄭氏父子的事跡。院子裡的竹柏巨樹高達二十米,這是鄭成功幼年所植,在過去的幾百年間始終都被人們所愛護。

每逢鄭成功誕辰,當地居民會舉辦紀念活動,通過瞻仰鄭成功的遺物、為他舉行祭祀活動來表達對他的懷念。這一活動流傳多年,至今未曾斷絕。

日本文人為了紀念鄭成功,更是以他本人為原型,創造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開創了獨樹一幟的"鄭成功文學"。1661年,《明清鬥記》的出現成為"鄭成功文學"的開端,此後日本文學家又寫了《國仙野手柄日記》。1775年,日本的近松門左衛創作的《國姓爺合戰》風靡了整個日本,此劇上演之後創下了17個月的長盛記錄。

文學作品讓鄭成功的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從此鄭成功在日本人心中成為了一位跨海的日本武士,倍受敬重與愛戴。只不過,在這表面的風光之下,卻飽藏著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參考資料:

1、《鄭成功為何被日本人奉為民族英雄》

2、《鄭成功和他的日本母親》,馮佐哲

3、《日本人眼中的鄭成功》,李琳

相關焦點

  • 淺論日本平戶島上的鄭成功史跡
    碑文對於鄭成功的生平事跡記述較詳,其中關於鄭成功的出生情況及幼年時的家事,我們國內人知道的還不多。鄭芝龍到日本的時間「慶長壬子」,即公元1612年,相當於明朝萬曆四十年。文中指的「幕府」,就是當時日本的大將軍德川家康。鄭成功出生的「寬永元年」為公元1624年,即明朝天啟四年。「弟冒田川氏稱七左衛門」,即弟冒姓田川而名為七左衛門。
  • 日本平戶鄭成功兒誕石
    圖:日本九州長崎縣平戶市海邊的一塊大石,石前有碑一座,直刻「鄭成功?(兒)誕石」六個漢字 梁勇攝  鄭成功(1624-1662年)抗清、驅逐荷蘭人而奪回臺灣,英雄形象深入人心。鄭成功不但在海峽兩岸膾炙人口,在日本也赫赫有名,九州西部海岸竟有鄭成功兒誕石、鄭成功廟、鄭成功紀念館和鄭成功公園。為什麼日本有這麼多鄭成功紀念物?日本人為何如此看重這位中華民族英雄?  一切可從日本九州長崎縣平戶市海邊的一塊大石說起,石前有碑一座,直刻「鄭成功?(兒)誕石」六個漢字。這塊大石與鄭成功有何關係?
  • 鄭氏宗祠之臺南祭祀公業鄭姓宗祠
    臺灣省臺南市內的祭祀公業鄭姓宗祠,也稱臺南鄭氏家廟、鄭成功祖廟,位於臺南市忠義路二段36號。
  • 開臺天后宮,鄭成功的護軍媽祖廟
    1668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時,親赴湄洲恭迎三尊軟身媽祖神像,隨船護佑鄭軍舟師來臺。收復臺灣後,於同年建造了天后宮,供奉護佑鄭成功的「護軍媽祖」。天后宮初建時稱天妃宮,它是臺灣島上歷史較為悠久的媽祖廟。到清康熙年間,清廷以天妃宮為鄭成功所建為由,而另外建造了一座大天后宮,而天妃宮則被改稱為安平鄭氏廟,以轉移並消除鄭氏對臺灣民間信仰的影響。
  • 臺南延平郡王祠(鄭成功廟):臺灣最重要的古蹟之一
    臺南延平郡王祠(鄭成功廟)是全臺境內最著名的鄭成功祠,也是年代最為久遠的一座。祠廟將建築與庭院結合,環境優美,建築別致,還可尋得一些日治時期的遺韻。如今,這裡不僅是來臺遊客必參觀的一處熱門景點,也是臺灣最重要的古蹟之一和臺灣島內唯一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專祠。
  • 日本為何採購F35B戰機?竟隱藏特殊目的,軍迷:狼子野心不死
    那麼日本為何要採購F35B戰機呢?有俄羅斯專家表示:因為日本隱藏了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就是日本希望藉助F35B從而發展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得知真相後,有中國軍迷表示:看來日本依然狼子野心不死。圖為二戰中的日本航母日本為何需要發展航母呢?
  • 鄭成功為什麼變成了日本英雄?
    [摘要]鄭成功7歲隨父親離開日本後,又形成離母隨父的「單親」生活形態。1645年,鄭成功母親從日本來到中國泉州安平和家人團聚。但是,沒幾個月,清軍南下,直掠安平。城破之際,田川松選擇自殺殉節。《環球時報》記者不久前參觀剛落成的日本長崎鄭成功紀念館時,當地一名計程車司機詼諧地表示。300多年前,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一舉收復被荷蘭人佔領38年的臺灣,從此成為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一面旗幟。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鄭成功不僅在中國被稱為民族英雄,在日本也被稱為「日本出生的亞洲英雄」。鄭成功7歲前的歲月,都是在今天日本長崎縣平戶市度過的。
  • 開臺聖王(鄭成功)
    直到明萬曆年間,澎湖島由於開發比較早,並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社區,有關的宗教信仰活動才得以逐步展開,其顯著標誌是澎湖最先建造媽祖廟,將漁民所信仰的海上女神供奉在島嶼上。而後至嘉慶年間,臺灣從移民社會逐漸轉化為定居社會後,隨著人口的劇增、經濟的發展以及城鎮的興起,民間信仰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一般來說,臺灣的信仰對象絕大多數是從中國大陸傳入的。
  • 福建石井鄭成功神像巡臺圓滿結束返回故裡
    鄭成功是福建南安石井人,300多年來,鄭成功因收復臺灣一直作為民族英雄被海峽兩岸人民傳頌。1662年鄭成功在臺逝世,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其後人奉請朝廷遷葬回南安故裡,康熙帝於石井建延平郡王祠表彰其忠節精神與開疆拓土之功勳,而石井鄭成功廟也成為海內外祭祀鄭成功的祖廟。在臺灣,鄭成功又被稱為「開臺聖王」,島上有祭祀鄭成功的宮廟社團170多個,信眾達200多萬人。
  • 尋訪臺南:鄭成功神容宛在 訪客比以前少了(圖)
    臺南,舊稱府城,是清代臺灣設省時的省會,更是一個與民族英雄鄭成功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城市。記者此行的重點,是尋訪與鄭成功有關的歷史遺蹟,因此首先到了赤嵌樓。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從廈門揮師東徵。30日從臺南鹿耳門勝利登陸,擊潰了荷軍的狙擊,並乘勢攻下赤嵌城。隨後,鄭成功率大軍包圍了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荷蘭駐臺灣長官揆一拒絕投降。
  • 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為何日本人卻十分崇拜他?
    因此鄭成功就成為了我們的民族英雄,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除了我們中國外,其實日本也是非常崇拜鄭成功的,也是視其為英雄。這就顯得有些奇怪了,鄭成功明明是我們中國的民族英雄,一直在為我國做貢獻,並沒有為日本做過什麼貢獻,為何還會受到日本的崇拜呢?
  • 【海絲泉州】南安石井鄭成功廟:傳承英雄精神
    石井鄭成功廟坐落於石井鎮鰲峰東麓,距離鄭成功紀念館數十米,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該廟於1998年八月廿七舉行興龍大典,2004年主殿工程竣工。「鄭成功廟系由鄭金秋、許明牆、鄭萬江,王慶文、鄭萬進,許文苑,伍鶴算等有識之士發起籌建,旨在緬懷及紀念鄭成功之豐功偉績,增進閩臺民間的交流與往來。」鄭明利告訴記者,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從廈門揮師東徵。
  • 鄭成功對臺灣經濟文化的貢獻
    自十六世紀初至十七世紀,日本倭寇、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殖民者都曾為了佔據臺灣而經常發生衝突。1624年,臺灣被十七世紀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荷蘭侵佔。在此後的38年中,荷蘭侵略者對臺灣進行政治上的控制、經濟上的掠奪、精神上的奴役,使臺灣人民飽受殖民統治之苦。1661年3月23日,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2.5萬東徵大軍,不畏艱險,乘風破浪向東挺進,進行了收復臺灣的正義之戰。
  • 廈門唯一祭祀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將遷址
    中新社廈門5月7日電 (記者 陳悅)記者7日從廈門思明區相關官員處了解到,廈門唯一一座祭祀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即將遷址重建,計劃於年底前完成。廈門延平郡王祠是清末民初民眾為懷念拜謁鄭成功而建造的,已有百餘年歷史,和著名的臺南市延平郡王祠同屬最早的一批延平郡王祠。
  • 與鄭成功有關的地名
    鄭成功因此受到臺灣同胞和全國人民的崇敬和愛戴。他去世後,臺灣同胞為他建廟從祀,懷念他的豐功偉績。據不完全統計,臺灣各地恭祀鄭成功的廟宇多達58座,其中以臺南的延平郡王祠為規模最大。每當鄭成功誕辰之時,延平郡王祠以及其他奉祀鄭成功的廟宇都會舉行隆重祭奠,表達對他的崇仰和懷念之情。不僅如此,臺灣回胞連把鄭成功的名字用作地名表示水久的紀念。在臺灣,用鄭成功命名的地方,主要是在鄉,村,道路和港口等方面,如成功鎮,成功裡,成功村,成功嶺,成功水庫,成功路等。
  • 臺灣鄭成功祖廟350周年大典 廈門信眾共襄盛舉
    ,是奉祀鄭成功的鄭氏家廟,為明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經所建之專祠,奉祀其父鄭成功與其母董氏。 路梅 攝    位於臺南市的鄭成功祖廟,是奉祀鄭成功的鄭氏家廟,為明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經所建之專祠,奉祀其父鄭成功與其母董氏。 路梅 攝    位於臺南市的鄭成功祖廟,是奉祀鄭成功的鄭氏家廟,為明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經所建之專祠,奉祀其父鄭成功與其母董氏。
  • 鄭成功遠在日本的親弟弟,曾獨霸中日海上貿易,其後人仍在日本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鄭成功和他的「海賊王」老爹鄭芝龍,今天我們來講一講鄭成功遠在日本的弟弟。「鄭成功兒誕石」紀念碑鄭成功出生後的第三年(1926年),田川松又誕下一男嬰。因鄭芝龍已將這個孩子過繼給了妻子娘家,因此男孩被取了一個日本名字,「七左衛門」(也叫田川次郎左衛門)。後來,老爹鄭芝龍和哥哥鄭成功回了中國,陪著母親留在了日本。
  • 民族英雄鄭成功,臨終前,為何要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鄭成功收復臺灣,是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祖籍福建省。1624年生於日本長崎縣,不久之後回國。鄭成功自幼聰明好學,帶兵打仗,兵書武器樣樣精通,鄭成功在國人的心中樹立了英雄的偉大形象,臺灣島當時被荷蘭殖民地所侵佔,是鄭成功拼盡全力把臺灣島從荷蘭人手中奪回,如果沒有他的勇往直前,恐怕至今臺灣島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
  • 從「個人崇拜」到「立太公廟」,分析唐朝太公崇拜思想與武廟建立
    雖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對姜太公進行立廟祭祀的事件,但是那時的祭祀只是個人或者部分群體的行為,遠遠不及作為唐朝國家層面的祭祀大事的重要程度。在唐朝早期,對於姜太公的崇拜也只是個人行為,而祭祀時涉及到姜太公,也只是因為他作為股肱之臣隨伺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身旁,屬於在祭祀先王時不可冷落的配角。
  • 臺灣雲林五股信眾喜迎南安石井鄭成功神駕
    ­  這個元旦假期,臺灣嘉義、雲林、臺中、臺北、新北地區的街頭熱鬧非凡,舞獅、舞龍、大神將、電音三太子……豐富的民俗表演讓大家過足了眼癮,當地人都知道,這是南安石井鄭成功廟護國天尊延平王神駕來臺巡遊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