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億人次國內遊客 激活國慶中秋長假旅遊市場

2020-10-09 南陽晚報

據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8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在一系列利好推動下,國內大交通、酒店餐飲、景區觀光、度假休閒等行業迎來全線復甦,旅遊、探親出行等客流持續走高,帶動「高鐵遊」、周邊遊、商場購物等市場行情火熱。

美團8日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假日期間旅遊消費在吃喝玩樂各領域全面復甦,國內旅遊消費活躍度位居前五的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成都、西安、重慶。

雖然出境旅遊暫時無法重啟,但阻擋不了人們品嘗世界各地美食的熱情。國慶中秋期間,美團統計到店餐飲訂單量相比今年五一假期增長78.4%,東南亞菜、韓國菜、中東菜、日本菜的訂單量同比去年國慶假期分別增長42.8%、36.2%、30%以及22.3%。

此外,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自駕遊、定製遊等出遊優勢被發掘,國慶中秋假期租車自駕遊的人數和消費額均創下歷史紀錄,租車量同比去年增長50%,私家團同比增長100%。

據業內專家分析,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人們的旅遊消費信心顯著增強,假日旅遊消費規模相比節前大幅增長,國內出遊人數、旅遊消費收入都達到今年以來最高峰,極具韌性的旅遊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最亮眼的風景之一。

相關焦點

  • 6.37億人次國內遊客激活國慶中秋長假旅遊市場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記者餘俊傑)記者8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
  • 6.37億人次國內遊客激活國慶長假旅遊市場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 餘俊傑)記者8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
  • 6.37億人次國內遊客激活長假旅遊市場
    記者8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
  • 6.37億人次!4665.6億元!國內遊客激活旅遊市場
    據新華社消息,8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在一系列利好推動下,國內大交通、酒店餐飲、景區觀光、度假休閒等行業迎來全線復甦,旅遊、探親出行等客流持續走高,帶動「高鐵遊」、周邊遊、商場購物等市場行情火熱。
  • 國慶中秋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統計,國慶中秋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此外,假期前5天,海口海關監管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已達5.3億元。
  • 中秋國慶假期中國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 周音)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10月1日至8日,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國慶中秋8天假期 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國慶中秋8天假期 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記者10月8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國慶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圖為10月1日,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區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覽。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圖為10月1日,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區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覽。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 周音)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10月1日至8日,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8天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2020-10-09 02:12:51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中工網北京10月8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吳麗蓉)記者今天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綜合各地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中秋8天長假期間
  • 「十一」期間國內遊客達6.37億人次 國內旅遊市場加速復甦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9日訊 8日下午,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綜合各地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2020國慶中秋假期結束 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終於落下帷幕,旅遊市場在防控防疫的大背景下加速復甦。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綜合各地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icphoto/IC photo
  • 8天長假全國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90後、00後成為出行主力軍;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國慶中秋雙節長假結束,假期旅遊、出行、消費、購物等數據相繼出爐。在國內疫情趨穩、景區遊客最大承載量上調、旅遊促銷加大等多重利好因素疊加下,旅遊市場回暖加速。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國內旅遊市場加速復甦,遊客達6.37億人次
    、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國慶假期全國接待遊客6.37億人次
    記者昨天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
  • 八天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國慶前7天銀聯網絡交易金額同比增6.3%中國銀聯數據顯示,國慶長假前7天銀聯網絡的交易金額達到2.1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3%;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合一,當天交易金額超過3300億元,同比增長15.5%
  • 國慶長假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國慶假期6.37億出遊人次,國內旅遊全面復甦,網友:誰在羨慕
    終於等到了國慶假期,而且今年的國慶假期和中秋節千載難逢的同一天,所以今年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有8天的假期,這也讓我們有了足夠的時間去撒歡,有足夠的時間把之前擱置的旅遊計劃統統提上日程。8天假期來臨之前,根據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預計國慶中秋八天長假期間,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約5.5億人次。
  • 「雙節」長假6.37億人出遊 4665.6億國內旅遊收入羨煞老外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創造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此前,根據節前文化和旅遊部的預測,本次長假國內旅遊人數預計將達到5.5億人次,而實際出遊人數遠超6億。從實際數據來看,今年「雙節」的市場表現遠超預期。
  • 收官4665.6億元,6.37億人次!國慶中秋過出了「年味」
    、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國慶長假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2020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丨科技早...
    國慶長假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2020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丨科技早新聞 2020-10-09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