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官格—枯木也需修剪,知其白,守其黑,方為天下式

2021-02-07 網易

2021-01-13 00:23:16 來源: 青山共風雨

舉報

  命主的出生日期公曆1984年9月8日12時。

  

  文:青山共風雨(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日主乙木生酉月不得令,天幹甲木劫財生扶,月柱癸水梟,印生扶,時柱壬水正印生扶,日主身弱。

  乙木在酉月,秋風掃落葉,萬物靜默,生不得時。乙木為草木,逢秋失去了生機,需金修剪枯枝,乙木無根喜辛金收穫。格局天幹不透則命局不貴,也喜丙,丁火暖身,天幹不透,丙,丁火不富。

  

  天幹喜土製水,見木也吉利。丙火暖身去水氣也吉利,不喜見水,金。

  地支喜木,木為乙木強根。喜見土,見土洩日,月柱火,反而護酉金,制子水。不喜水,火。

  格局不見土,土弱主脾,胃消化不好。甲為膽,乙為肝,乙被癸,壬水淹,地支巳火烘烤,易發黴,上火。故而主命主脾胃消化不良,肝容易上火。

  感情上,格局不見財,主晚婚。日柱巳火洩身忌神,巳,酉合拌,夫妻關係緊張,主感情波折,不穩定,主感情不順。

  

  工作上:格局不富貴,酉金七殺有克制,生月柱癸水,癸水又生日主,七殺有制變為官,主體制內工作,乙木被水圍無根,雖在體制內,層次也不會高。

  現在是丙子大運,19年流年己亥,與日柱乙,巳天衝地克,犯太歲主身體不舒服。2020年庚子年,大運,流年,三子衝午,午為食神,午火受損也主身體不適。2020年身體各方面都不好,心情波動,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日主40歲走丁丑大運,丁壬媾和制印,喜用神,大運醜與格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七殺過旺易因殺攻身,日主身弱不擔官,身體,工作都需要注意。

  日主50歲走戊寅大運,大運戊土財去壞梟,印,大運寅為日主本根,這步大運盛財,不錯的大運。

  命主反饋:體制內工作,身體主消化不良,肝火旺盛,感情不穩定。

  格局五行失衡,主身體易患病,從大運看,最近大運也頗不利。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忒。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怎樣理解
    《道德經》第28章裡有這樣一段話: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寓意深長!
    《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譯:一切看得清楚明白,如臨永晝,但是我們寧願保持難得糊塗,韜光養晦,如同生活在黑夜中,形成當今天下的另一種處世模式。以白尋黑,從白處看黑,則到處皆黑,帶來的是對象的黑暗。以黑尋白,則除了刺眼什麼也看不見,類似雪盲的效應,帶來的是靈魂的徹底黑暗感、寒夜感、長夜感。悟:1.萬物皆尤其規律,在這個自然界中,多少萬年形成的規律,黑白交替,晝夜輪換!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怎樣理解
    《道德經》第28章裡有這樣一段話: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知其白,守其黑」是修身的最高階段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貸,復歸於無極。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兩漢之交時期形成的傳世本的整理者看到了帛書本中的「復歸於樸」應與「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相連,於是就把「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
  • 「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論耦的生存之道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知其白,守其黑:「《道德經》新解」之二十八
    知其白,守其黑:「《道德經》新解」之二十八,蘿蔔/攝影義說了半天還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順其自然。 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全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有何奧秘?
    一千個中國人讀《山海經》可能有800個被千奇百怪的生物笑倒,一千個中國人讀《道德經》可能有一千種理解,有的從中看到大道,有的看到陰謀詭計,有的看到修身養性……「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可稱為「三知三守
  • 《道德經》第28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譯文:深知雄強之道,卻能安處柔弱之位,做天下的溪谷;做天下的溪谷,就能常德不離身,回歸嬰兒般純潔的狀態。
  • 看似簡單的「知其白,守其黑」卻蘊含著老子的無上智慧
    《老子》在第二十八章中說道:「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意為明知本性潔白,明白是非對錯,卻守持混黑的態勢,外表要裝成愚鈍,笑看塵世變幻,和「知榮守辱」、「大智若愚」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句看似簡單的「知白守黑」卻蘊含著老子的無上智慧,這是老子的一個重要觀點,講的是為人處世之道。
  • 72帛書《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北宋·歐陽修:老子為書,其言雖若虛無,而於治人之術至矣。提示:[論道] 大制無割 [論德] 知雄 守雌 [治國] 善下 樸 [修身]嬰兒 樸【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恆德不離。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恆德乃足,復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忒[tè]。
  • 「知其白,守其黑」之於太極的個性——太極原理探微(之九)
    知其白,守其黑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這段文字的焦點在於對「黑、白」二字的理解。老子的「白」,本意是白晝,陽光照耀下,人們能看見事物表面上的一些運動、變化過程。
  • 《道德經》中:何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大道至簡《道德經》裡面有一個很奇怪的說法,叫:「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大意是說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暗昧的位置,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這是老子教導我們要知道事情美好光明的一面,但能安於殘缺卑微的一面。
  • 《道德經》中:何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大道至簡《道德經》裡面有一個很奇怪的說法,叫:「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大意是說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暗昧的位置,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這是老子教導我們要知道事情美好光明的一面,但能安於殘缺卑微的一面。
  • 《道德經》中的「知其白,守其黑」揭示了老子「不知所終」之謎
    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拭。為天下試,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是指太極圖而言的,就是俗稱的「陰陽魚」。我國古代的太極圖就是黑色和白色,黑色為陰白色為陽。太極是無極所生,「無極」就是無始無終,無古無今,無陰無陽的「道」。
  • 「知其白,守其辱」是一個後備地方官的必修課
    上一講談的內容是「『知其白,守其黑』是修身的最高階段」,修身者經過這個終極的德性修練,已經具備擔任天下王的能力了。 不過,做任何正事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得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修煉。這就好比上學,你不能跳過初中課程直奔高中階段的課程,那肯定是學不好的,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是也。
  • 「道德經」中為何要知其黑,還得守其白?
    其中「三知三守」便是「德」的一種,曰「常德」。要理解其中的話,先要明白「雄雌白黑榮辱」的含義。明朝首輔沈一貫的著作【老子通】中對此作出的解釋是:「雌雄以剛柔言,黑白以明晦言,榮辱以貴賤言」。於此,我們再來理解其中的含義。
  • 《道德經》第28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譯文:深知雄強之道,卻能安處柔弱之位,做天下的溪谷;做天下的溪谷,就能常德不離身,回歸嬰兒般純潔的狀態。
  • 《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
    《道德經》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知其白,守其黑「黑白相間,真高手
    老子講"知其白,守其黑"這句話,在中國書畫界有其深刻的影響,清代著名書畫家鄧石如論書有"計白當黑"之說。他解釋說,"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黑"者,筆畫所及之處也;"白"者,筆畫之間的空白也。"守其黑"而"知其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