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近日在GitHub上開源了多達4.4萬行數據區塊鏈技術原始碼(Github),而blockchain是IBM分布式物聯網架構開源平臺Adept的關鍵技術。
包括很多媒體和專家人士在內,原來越多的人相信,透明的,去中心化的數據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將改變普通大眾的生活,並對包括金融、網絡安全、音樂、物聯網、物流、賭博等多個產業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來自英國一份最新論文對塊鏈技術的實質和在社會化金融創新領域的潛力進行了深入論證,值得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源自比特幣金融系統的數據區塊鏈技術能夠記錄幾乎所有類型的交易數據,並且這些數據被所有比特幣節點共享,Blockchain不需要依賴中央控制系統,利用先進的加密技術發送經過驗證的數據,來源可信,且傳輸中難以被截獲,比傳統的網絡金融系統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正因為區塊鏈技術具備的諸多優點,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不僅僅改變了網絡金融的運作方式,而且也正改變著網際網路應用的構建方式,例如採用比特幣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物聯網設備之間不但能夠分享數據,還能分享計算力、帶寬甚至電力,這將是改變世界的物聯網技術革命。
為了推動blockchain技術的商用,IBM已經推出了面向開發者得「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務,通過IBM雲計算平臺的Bluemxi和API基礎架構來支持外部數據的對接。例如你可以將物聯網信息通過沃森人工智慧平臺接入塊鏈系統。IBM還向開發者開放了用於開發決策支持應用的一致性算法,對於blockchain這樣的對等網絡來說,決策支持對應用來說至關重要,例如在智能合約這個最高級的塊鏈技術應用中,blockchain扮演者第三方擔保方,締約雙方只需配置完履約條件,例如東城區是否下雨,就可以在合約執行日期由blockchain系統自動讀取來自物聯網的天氣數據來決定資金轉帳給事先約定的一方。
事實上在blockchain系統中,音樂愛好者可以直接向音樂著作人支付版權費用,不再需要向蘋果itunes或者谷歌的google play等第三方平臺支付。
對於blockchain技術來說,從網絡金融向其他行業應用拓展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傳統行業的系統應用慣性很大,而且最大的障礙來自人們對這種完全開放的新技術合法性和安全性的質疑,IBM開源blockchain原始碼最大的意義也許不在代碼本身,而是首次有IBM這樣級別的IT巨頭為blockchain技術背書,就像十幾年前IBM為Linux背書一樣。但與Linux開源社區的情況類似,IBM在blockchain技術上下注的做法同樣會招致各種非議,人們擔心blockchain這樣一個完全開放化的自組織系統,在IBM手裡會變味。
據悉IBM 將在倫敦、紐約、新加坡和東京開設blockchain「工作室」與當地的開發者一起設計和部署新的blockchain應用。IBM還是blockchain開源項目——超級帳簿(Hyperledger project)的積極貢獻者。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