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拜倫與雪萊(上)

2020-12-25 讀裁者黃遠輝

讀拜倫與雪萊(上)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拜倫傳》《雪萊傳》《文學回憶錄》《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在讀拜倫與雪萊之前,我們先聊聊吳曉波和木心的書。

財經作家吳曉波先生在《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散文集中提到,「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於,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

這個散文集括關於人生、關於自由、關於理想、關於財富、關於商業多重表達。

關於自由,吳曉波是這麼說的:

「在我們這個國家,最昂貴的物品是自由與理想。它們都是具體的,都是不可以被出賣的,而自由與理想,也不可以被互相出賣。」

關於財富,吳曉波是這麼說的:

「金錢讓人喪失的,無非是他原本就沒有真正擁有的,而金錢讓人擁有的,卻是人並非與生俱有的從容和沉重。金錢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讓淺薄的人更淺薄。」

詩人裡爾克問羅丹:「如何能夠尋找到一個要素,足以表達自己的一切?」羅丹沉默片刻,然後極其嚴肅地說:「應當工作,只要工作。還要有耐心。」是什麼讓某些人變得與眾不同?吳曉波認為羅丹說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夠的耐心。

除了工作,我以為人生還有好多美好的事物要去浪費,帶著最愛的人環遊世界,吃過全部的米其林三星餐廳,學過古希臘的哲學,見過從文藝復興到拉斐爾前派的繪畫傑作,走過羅馬和布拉格的廣場,住過義大利的花園,讀過拜倫的詩歌,看過莎士比亞的戲劇,聽過莫扎特的歌劇和巴赫的管風琴曲,欣賞過五大鋼琴協奏曲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這當然得有錢有閒才行,好在現在欣賞詩歌、音樂、繪畫的成本已很低,我們隨時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欣賞。現代文明社會,人類用智過度,拼命發展經濟和技術,以致於連停下腳步欣賞一下詩歌、音樂、繪畫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遠足旅行,詩與遠方很多時候也只是個念頭而已。

尼採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卡佛說:「一個人忙得連讀詩的時間都沒有,根本不是生活。」所以,我寫這個專欄的目的,除了向大家傳達書籍的力量之外,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審美的能力。

人生的本質是痛苦與虛無,為了能夠生存下去,需要為人生尋找意義。尼採認為,審美超越了個人的快樂與痛苦,是無意義盡頭的意義,是有限人生中的無限。人的生命終有一天會隕滅,只有藝術可以留存下來。在我們欣賞藝術時,不管是繪畫還是音樂,審美跨越了時間鴻溝,溝通了作者與欣賞者,人生因此被賦予了意義。

木心先生在《文學回憶錄》中,對拜倫充滿了溢美之詞。木心先生說,拜倫的一生是十足的詩人的一生,是伊卡洛斯(希臘神話中代達羅斯的兒子,與代達羅斯使用蠟和羽毛造的翼逃離克裡特島時,他因飛得太高,雙翼上的蠟遭太陽融化跌落水中喪生,被埋葬在一個海島上)的一生。拜倫筆下的哈羅德、康拉德、曼弗雷德、該隱、唐璜,都是語言橫蠻的小夥子,不讀書不看報,漫遊,搶劫,亂倫,罵上帝。他的詩中的人物,都是搗蛋的美少年,膽大,氣醇,賦厚。

木心先生這樣形容拜倫:至性,血性,男性。在這一點,任何西方偉大的詩人都不能與拜倫比擬。

拜倫,天才詩人,在浪漫主義文苑詩壇上,他手握如椽之筆,流金溢彩。在民族解放的政治舞臺上,他又身著戎裝,叱吒風雲,成為希臘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拜倫只活了36歲,被評論家稱為是19世紀初英國的「滿腔熱情地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的詩人。

拜倫的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唐璜》等,他的詩歌裡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拜倫式英雄」高傲倔強,既不滿現實,要求奮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時又顯得憂鬱、孤獨、悲觀,脫離群眾,我行我素,始終找不到正確的出路。比如,《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中貴公子哈洛爾德,《東方敘事詩》之一《海盜》中的主人公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拜倫出生在沒落貴族,跛一足,拜倫對此很敏感,他媽媽還罵他是「拐子」。不幸的童年,使拜倫性格尖銳。10歲時,拜倫繼承家族產業和爵位,成為拜倫第六世勳爵,就讀哈羅公學,邱吉爾首相就是這所學校畢業的。

拜倫雖然跛一足,但長得帥,惹得一大批迷妹「一見拜倫誤終生」。拜倫身材修長優雅,是標準的美男子形象。他皮膚雪白,迷妹們都說他像「一塊通體透亮的白玉」(大家看拜倫的畫像感受一下)。拜倫一生情人無數,愛過的人,拜倫都為他們寫詩,寫下許多優美抒情詩。

拜倫是瘦身狂魔,為了保持體型,拜倫每天只吃一小塊蘸了醋的土豆或一小勺米飯,有時乾脆就吃兩塊餅乾,喝上一杯蘇打水。吃的不多,運動量還不小,拜倫長期練習擊劍、拳擊、騎馬和遊泳,每星期還要洗三次土耳其蒸汽浴,穿7件內衣,就為了出汗減肥(夠狠)。可以想像,這麼搞下來,身體肯定遭不住。拜倫患有嚴重的胃病,幾乎每晚都做噩夢,不得不靠喝鴉片藥酒入睡。

拜倫還有同性戀傾向(詩人的這種癖好我們真是不懂,我們此前說到過的王爾德也有這個癖好,請關注回看),他在劍橋遇到了15歲的唱詩班少年約翰·埃德勒斯頓。多年以後,拜倫把這段戀情描述為「強烈的、純真的愛和激情」,並寫道:「最初是他的聲音吸引了我,然後是他的容貌,最後,他的態度使我想要永遠和他在一起。我愛他勝於一切,時間距離都不能改變我……在劍橋的時候,我們每天在一起,不論春夏秋冬,沒有一刻會感到無聊,而且,每次都依依不捨地分開。」拜倫隨身佩戴埃德勒斯頓給他的信物直到去世。

(拜倫畫像,圖片來自網絡)
(拜倫畫像,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拜倫21歲(天問:21歲時我們在做什麼?)開始遊西班牙、葡萄牙、希臘、阿爾巴尼亞、比利時、瑞士、義大利,邊遊玩邊寫詩,是為《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詩作發表後,引起轟動,拜倫說:「我一早醒來,一夜成名,成為詩臺上的拿破崙。」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歷時六年,第一、第二篇以西班牙、葡萄牙、希臘、阿爾巴尼亞為背景。第三、第四篇以比利時、瑞士、義大利等地為背景。拜倫的這篇詩歌,木心定義為「世界性的大離騷」,評價極高。

拜倫短暫的一生,一直在追逐不同的女人,結婚,然後離婚,然後出走,繼續撩撥各種各樣的情人。當然,代價不小,瘦身不當,加上情人無數,拜倫身體很快就垮了,30多歲就一身病。一生病,拜倫就嗑藥(鴉片),惡性循環。

每次一犯病,拜倫的醫生就要求放血治療(這個極其殘忍的治療方法我在講富蘭克林的時候曾提到過,華盛頓總統就是給這個療法整沒的,請關注回看)。拜倫多次因失血過多昏過去,最後神志不清了,醫生還堅持給他放血。

1824年4月19日,拜倫卒。他的死讓希臘人民深感悲痛,希臘獨立政府特為他舉行國葬,全國哀悼三天,試問有幾個詩人能像拜倫這樣享受如此的尊榮。

木心先生認為,人類文化至今,最強音是拜倫:反對權威,崇尚自由,絕對個人自由。英國文學,莎士比亞之後,公推拜倫。

散文大家威廉·黑茲利特曾這樣評述拜倫:「在散漫、魯莽和古怪方面,拜倫勳爵超越了他同時代的所有人。

《拜倫傳》的作者鶴見祐輔對拜倫有著至高的評價,他評價拜倫:「拜倫揮動著他那熱烈如火的詩筆,震撼了十九世紀初期的歐洲。他的聲音像天的聲音一樣,穿透了地上萬民的心胸。他的真實,以宇宙大真實的威力,降落在一般大眾的頭上……只要人類還沒有失去對自由、愛國、民族獨立和個性發揚的思慕與渴仰,詩人拜倫的氣魄便會永久地闊步在大地之上。」

拜倫的一生很短暫,但留下的詩作卻震鑠古今,他和雪萊一起,幾乎成為浪漫主義的代名詞。

拜倫最重要的詩是《曼弗雷德》,是他從瑞士阿爾卑斯山到義大利時所作,主人公曼弗雷德是個強烈的異端,悲觀、厭世、陰鬱。此時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也剛問世不久,歌德說:「拜倫此詩是模仿我的,但卻是一種新的東西。」法國人丹納評價二者說:浮士德是庸俗的,曼弗雷德是血性的;歌德是普遍的,拜倫是個人的。

拜倫的詩作《該隱》(取材《聖經》),比《曼弗雷德》更強烈,是文學史上最瘋狂的作品。託馬斯穆爾寫信給拜倫:「《該隱》真可驚恐,令人不能忘情,這劇將永存世界人類的心底。誰都要拜倒於《該隱》之前。」歌德稱此詩是空前的大作品,在英國文學上無可比擬,他甚至勸友人念好英文,讀《該隱》。

《唐璜》是拜倫最後的作品,未完成,共十六篇,取材西班牙民間傳說,藉以攻擊英國的偽君子。唐璜是西班牙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因為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一生周旋於無數貴族、婦女之間,是西方傳說中的 「登徒子」「情聖」的代名詞。拜倫筆下的唐璜,卻成了反抗現有秩序、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浪漫主義英雄。拜倫的《唐璜》半莊半諧、夾敘夾議,有現實主義的內容,又有奇突、輕鬆而諷刺的筆調。第一、二章匿名發表後,引起巨大的反響。

魯迅曾寫過《摩羅詩力說》,對拜倫大為讚揚,以為要救中國,必須提倡「惡魔精神」。《摩羅詩力說》是1907年魯迅用文言文寫成的一篇文論。「摩羅詩派」其實就是浪漫派,19世紀初期盛行於西歐和東歐,是以拜倫和雪萊為代表的積極或革命的浪漫主義流派。魯迅在本文中主要介紹、評論了拜倫、雪萊、普希金、萊蒙託夫、密茨凱維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和裴多菲八位詩人,這些詩人「無不剛健不撓,抱誠守真,不取媚於群,以隨順舊俗」。

我們知道,魯迅曾做過一次學術講座,題目叫《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國魏晉南北朝文人吸食的是一種叫「五石散」的東西。「五石散」又叫「寒石散」,是由何晏根據張仲景的「侯氏黑散」和「紫石寒石散」加減合併而成。五石是指巖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和石鐘乳,服用此藥有壯陽、溫肺腎、治陽痿、改進血象之功效。王羲之說:「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也。」五石中之巖石是一種含砷的有毒礦物質,長期服用,會重金屬中毒而亡,多少帝王死於鍊金術煉的丹藥(這個我在講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的時候曾專門說過,請關注回看)。五石散價格昂貴,一般人吃不起,故服食此藥成為魏晉名士很有派頭的行為,為世人羨慕。

為什麼講著拜倫突然提起這事,主要是因為19世紀的英國,吸食鴉片成為文人的愛好,與中國魏晉名士相比,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吸毒的作家有:克拉比、柯勒律治、湯普遜、特·昆西、柯林斯。此外,拜倫、雪萊、濟慈、司各特、蘭勃、白朗寧夫人、狄更斯都有過吸毒史。

特別說一下拜倫的女兒,拜倫的女兒叫艾達,她有著令人驚嘆的身世,父親是詩人,母親是業餘數學家,一生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只有37天,長大後再沒有見過父親。艾達著迷飛翔,和詩人父親一樣英年早逝(都是36歲),發明電腦程式的初始結構。這位讓數學「飛翔」的女性,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說:「就算你不能給我詩,我也可以學習到詩一樣的科學。」死後,根據她的意願,終於與父親拜倫葬在一起。

艾達·奧古斯塔不僅是拜倫的女兒,最最重要的是,她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她和另一位偉大的計算機發明家巴貝奇創造了世界計算機歷史上的奇蹟。艾達繼承了數學家母親的智慧,秉承了詩人父親的藝術靈性,設計了巴貝奇分析機上解伯努利方程的一個程序,並證明當時的19世紀計算機狂人巴貝奇的分析器可以用於許多問題的求解。艾達是穿孔機程序創始人,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概念,為計算程序設計擬定「算法」。艾達寫的第一個「程序設計流程圖」,被視為「第一個電腦程式」,所有這些至今都是第一代到第五代電腦程式語言的規範。

拜倫自稱不讀書,死後發現其藏書裡滿是註解。不讀書,成不了偉大詩人。最後,我們節選拜倫的一些詩來欣賞。最後一句,通過這次疫情,響徹寰宇,「連祖國都不愛的人,是什麼也不會愛的。

《我見過你哭》

我看過你哭——一滴明亮的淚

湧上了你藍色的眼珠;

那時候,我心想,這豈不就是

一朵紫羅蘭上垂著露;

我看過你笑——藍寶石的火焰

在你前面也不再發閃,

呵,寶石的閃爍怎能比得上

你那一瞥的靈活的光線。

仿佛是烏雲從遠方的太陽

得到濃厚而柔和的色彩,

就是冉冉的黃昏的暗影

也不能將它從天空逐開;

你那微笑給我陰沉的腦中

也灌注了純潔的歡樂;

你的容光留下了光明一閃,

直似太陽在我心裡放射。

(查良錚譯)

《春逝》(節選)

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若我會見到你,事隔經年。我如何賀你,以眼淚,以沉默。

生如白駒過隙,此身乃是草芥,任死神隨意收割。——拜倫《唐璜》

我對你的愛就是對人類的恨,因為愛上了人類便不能專心愛你。——拜倫《唐璜》

你的美,遺世而獨立,你的聲音,似流水之韻;我不語,不尋,亦不吐露你的芳名。——拜倫《樂章》

人生徘徊於兩個世界中,猶如晝夜交替時星辰掛在天空。現在是什麼,我們知道得很少;將來會怎樣,我們知道得更少;日夜不息,時間的流水滾滾而去,把我們宛如泡沫的生命帶到遠方;新的誕生,舊的破滅,浮現於歲月浪花中;強國青冢,滄海桑田,恰似那逝去的波濤。——拜倫《唐璜》

連祖國都不愛的人,是什麼也不會愛的。——拜倫

相關焦點

  • 大詩人拜倫的荒淫一生
    然而拜倫並沒有被她嚇退,反而開始瘋狂地寫情書說情話,不斷示愛。連番轟炸下,卡羅蘭還是和他好上了,一頓啪啪,按下不提。 好上之後,沒多久,拜倫就煩她了……是的,渣男無疑。 首先雪萊有個小姨子叫克萊爾,雪萊和小姨子亂倫後,曾經生下一個兒子。 而在拜倫和雪萊一起流亡國外的時候,克萊爾瘋狂喜歡上了拜倫。拜倫雖然明確表示自己不可能跟她在一起,但最後還是啪了。沒辦法,克萊爾太瘋狂了,就像拜倫在信中寫到的那樣:「我能怎麼辦?一個18歲的姑娘天天跑來送上門!」
  •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與《弗蘭肯斯坦》
    聚會的主人是拜倫勳爵,他是一個無憂無慮的詩人和貴族;他的客人包括他的朋友兼醫生約翰·波裡,他的詩人朋友珀西·雪萊和珀西·雪萊的新女友,一個聰明的18歲的名叫瑪麗·戈德溫的女孩。瑪麗有她的異母簡陪伴著,原來她已經和他們的主人那個迷人的流氓有了親密的關係。儘管有很多有趣的人物,但這個浪漫時代的五人聚會並沒有過一個非常活躍的夏天。
  • 瑪麗·雪萊與第一部科幻小說的誕生
    瑪麗·雪萊是我們所熟悉的詩人珀西·雪萊的第二任妻子,一個容貌出眾、氣質不凡、求知慾強又堅韌不拔的女人。初見時,雪萊就被瑪麗身上那股「懷才不遇又頗有見地的高傲神態所吸引,這個纖弱嫻雅的少女身上似乎散發著某種英勇悲壯的氣息,而這豪氣與柔嫻的結合是世界上最令他動心的東西」。此時的雪萊,正陷於一段無法挽回的婚姻,瑪麗如女神般拯救了他。
  • 才華橫溢,但都英年早逝,英雄拜倫36歲,靈魂雪萊30歲,永恆濟慈26歲
    拜倫、雪萊、濟慈,都是英國19世紀初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詩人,有著很多相同點,比如:他們都是英國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都才華橫溢,又都英年早逝,而且也都是離開英國後客死他鄉; 他們的詩歌風格、創作角度、核心追求與價值體現有很多不同: 拜倫的詩勇敢激昂、英雄華麗
  • 拜倫:隨性的人生仿佛開掛一般
    可不是像李白那樣純靠才氣出名,拜倫在出名這件事上頗有嚼頭。才氣、痞氣、拯救希臘的英雄,在短短的36年裡,拜倫活得很精彩,好人、壞人都當過。就是這樣的一個複雜的人,讓我們既愛又恨,愛他的才氣、英雄氣概,恨他的風流、敗家。壞的先說。拜倫早年弄臭了在業界的名聲,被整個英國上層社會鄙視。
  • 《弗蘭肯斯坦》:雪萊夫人的驚悚科幻小說
    《弗蘭肯斯坦》中譯本瑪麗·雪萊是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第二任妻子,他們的結合也是頗為曲折。兩人相識時瑪麗還是懷春少女,而雪萊已有家室。儘管雪萊後來離異,但直到雪萊的前妻自殺後,兩人才正式結婚。瑪麗在《序言》中提到,小說的緣起是由於她與雪萊、拜倫等人約定各自寫一個鬼怪故事,爾後兩位大詩人不了了之,只有瑪麗堅持下來,而瑪麗的靈感也是得益於兩位詩人之間的交談。以現在的科幻小說的標準來看,《弗蘭肯斯坦》的科幻味兒並不濃厚。至於瑪麗·雪萊所刻意追求的恐怖效果,似乎也並不怎麼讓人感到驚悚。
  • 《英國文學2》威廉·華茲華斯、喬治·戈登·拜倫、珀西·比希·雪萊
    01威廉·華茲華斯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年4月7日-1850年4月23日),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與雪萊、拜倫齊名,也是湖畔詩人的代表。其代表作有與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謠集》(Lyrical Ballads)、長詩《序曲》(Prelude)、《漫遊》(Excursion)。
  • 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生平事跡
    在對待教育上拜倫的母親是最捨得花錢的,不禁給拜倫買許多他喜愛的歷史書籍,還請他請了私人家庭教師,教希臘語,這對拜倫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十歲那年,發生了對拜倫來說是在他後來的人生經歷的歷程中最重大的一件大事,他的叔父去世了,家族的貴族頭銜落在的小小的拜倫頭上。
  • 拜倫的《該隱》
    在這個意義上,勃蘭兌斯的評價值得重視,他認為:「《該隱》不是一篇靈感激發的急就章——不是一部疾風暴雨,電閃雷鳴式的作品……是進行了深耕細掘的思考之作」,並稱拜倫「那博愛眾生的同情心在《該隱》這部作品裡才第一次充分地表現出來,《該隱》是拜倫的信仰的自白——也就是說,是他的全部懷疑和全部批評的自白。」
  • 拜倫王爾德「相聚」木心美術館
    此前「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覽」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時也曾展出拜倫的手稿,這次則為木心美術館特意挑選了新的展品——拜倫的詩歌《愛情與黃金》(Love and Gold)手寫稿。從拜倫的《愛情與黃金》手稿中,我們能看到他如何在一張紙上密密麻麻地書寫,在重寫之前又劃掉了哪些部分。」另一件展品「王爾德《溫夫人的扇子》上面有王爾德用鉛筆寫下的大量舞臺說明和對臺詞的修改,還有位於倫敦斯特蘭德大道的『馬歇爾夫人打字行』的印章,充分說明一份手稿的創作經常需要數人參與。」手稿既有商業的一面,也有藝術的一面,觀眾可以自行比對每位創作者不同的創作過程。
  •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 65
    《弗蘭肯斯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籤——這本書是得到公認的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女作家。我並沒有性別歧視。但是在兩百年前的社會背景下,竟然是一位女性作家,以這樣一本不朽的著作,開創了這個有一些「男性向」題材的科幻小說題材,可以說是十分偉大了。其實我科幻小說接觸的不多。
  • 拜倫在《唐璜》中的愛情心理描寫
    作者:何 路我讀過無數歌頌愛情的詩篇,卻從來沒有讀過像《唐璜》這樣讓人青春跳動的詩。英國詩人拜倫用自己的熱血與青春寫就的長詩《唐璜》,將小說的曲折離奇融匯在其中,卻讓你永遠也讀不到小說中多餘的描述,每一句詩都金光閃閃,仿佛智慧的花朵,開滿你青春的身體,青春的思想。
  • 瑪麗·雪萊傳記嗎?明明是弗蘭肯斯坦的宣傳片
    作為一個熱愛讀科幻小說的筆者,懷著滿心的歡悅看完了這部影片《瑪麗雪萊》。作為第一科幻小說的誕生,但是我對這本書沒有多大的熱愛,其實這是這部小說的誕生歷程。劇中大量的剪輯讓人感覺這是宣傳片吧,不說劇中雪萊到底是怎麼樣的渣男,一個默默無聞的詩人。
  • 英國詩人拜倫故居鄉村別墅待售,僅50萬! 美景環繞,擁有自己的瞭望...
    這棟和其它房產相連的三居室鄉村別墅,是拜倫祖宅整體庭院的門樓部分,還包括通過其中一個臥室可以進入的瞭望塔樓,能眺望欣賞房產周邊的美景。別墅所在的NewsteadAbbey莊園有近900年的歷史,是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泰鬥、拜倫的故居祖宅。拜倫憑藉詩歌《ChildeHarold\'sPilgrimage》一夜成名,又因《唐璜》而聞名世界。
  • 拜倫詩歌三首!感受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才情和神思!
    拜倫與同為浪漫主義詩人的雪萊相互賞識,構成了英國詩歌歷史上的雙劍合璧,同時也被魯迅先生高度評價,足以說明其詩作及人格的光輝是不可磨滅的,為人們所熟知的《唐璜》正是其長篇敘事抒情詩之一,而「拜倫式英雄」也成了一種獨特的人物形象。
  • 莎士比亞的名句,王爾德的名句,拜倫的名句,人生至少要讀一次!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莎士比亞、王爾德、拜倫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莎士比亞,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1、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 外國詩歌|雪萊詩歌精選五首
    珀西·比希·雪萊(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國著名作家、浪漫主義詩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告訴我,月亮,你蒼白而疲弱,在天庭的路途上流離飄泊,你要在日或夜的哪個處所才能得到安詳?疲倦的風呵,你飄流無定,象是被世界驅逐的客人,你可還有秘密的巢穴容身在樹或波濤上?
  • 到烏鎮看拜倫與王爾德的手稿,拜倫曾告誡一位女子愛情的危險
    到烏鎮看拜倫與王爾德的手稿,拜倫曾告誡一位女子愛情的危險 澎湃新聞記者 朱潔樹 2017-10-15 12:17 來源
  • 《弗蘭肯斯坦》為什麼被稱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
    在《弗蘭肯斯坦》的序言中,瑪麗·雪萊曾這樣交待:1816年夏天,自己和雪萊去瑞士旅行,和拜倫比鄰而居;但那個夏天過得並不愉快,因為老是下雨到處都很潮溼,一連好多天都被關在屋子裡,只得閱讀手邊的鬼怪小說消磨時間;有一天拜倫建議每個人都寫個鬼怪小說,其餘三個人都同意了;但拜倫和雪萊很快就放棄了,瑪麗·雪萊和另一位朋友則堅持了創作;最後瑪麗·雪萊受雪萊和拜倫談話中提到的生命起源學說的啟發,終於找到了故事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