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測中,我們已經向大家詳盡介紹過UA Curry 2的實戰性能。不過,實戰的次數越多就越想了解一下Curry 2的緩震科技究竟是怎樣的?相信這也是很多擁有Curry 2的同學共同的疑問。因為Curry 2的腳感實在不能稱得起是柔軟,好在實戰效果十分不錯,所以在緩震性上也並沒有給Curry 2降分。那麼,Charged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技術呢?它是否為Micro G的另一個形態?看來,也只有把球鞋的中底剖開一看究竟了。
拆解的第一步還是要規規矩矩地把鞋帶取下來,便於我們從各個角度下手。說實話,這麼一款頂級戰靴,UA在工藝上還是有很多優勢的。比如我們看到的這個反折回來的鞋帶穿孔,它同鞋面一體,要比孔型或者後縫上去的設計更具整體性,對鞋面的牽動力也就更大。
Curry 2鞋面分兩部分,前半個腳掌的鞋面很硬,具有保護性和側向的支撐性。而後半個腳掌則是舒適貼合的織物材質。取下整個鞋面之後,從內部的熱融層來看,鞋面的後半部分加入了泡棉,它用來增加貼合性以及給足跟帶來舒適的穿著感。而且還能看到UA Logo熱貼時的印記。前掌內側有兩組「A字形」的加固帶,用來補強鞋面的性能。整個鞋面部分在工藝上乾淨利落,不愧是運動服裝起家的品牌,在鞋面的製作上可見一斑。
完成了鞋舌和鞋面部分的拆解,我們把Curry 2的結構清晰地擺放在桌上。Curry 2的鞋墊是不可拆卸的,它牢牢地和中底黏在一起。那種粘合程度,絕不是用點力氣就可以撕下來的,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鞋墊上的Speedform,提醒著我們,它與鞋面渾然一體,為球員提供舒適度和貼合性。
對於這樣的鞋面結構來說,外部骨骼一般的TPU支撐是很具實用性的設計。它既不破壞球鞋的整體感,又能保證球員的足跟穩定。我們用美工刀小心地把這塊支撐架取了下來。還能看到裡面厚厚的填充物。在拆解之前,我們也曾經想到過用加熱的方法讓球鞋各個部分的膠水瓦解,從而把鞋子輕輕撕開。但熱度都已經很高了,膠水卻不見一絲鬆懈。考慮到鞋子的安危,我們只得敗下陣來,改用美工刀解決。此時,這塊TPU也因為受熱過高,而略有變形。這一步,要給膠水點個讚。
在向中底切下第一刀之前,筆者曾假設Charged就是從外面看到的這種中底,它就是一種特殊密度的中底結構。但是切下去之後,Curry 2確實給了我驚喜。藍色的緩震膠在伴隨著美工刀的推進漸漸顯露了真容,這竟然是貫穿全掌的緩震科技。經過測量,前後掌的受力區域厚度都是1.3釐米。用手捏上去,更是非常的柔軟且具有彈性。這讓我對於UA的緩震科技產生了新的認識。我相信正在閱讀這篇拆解的朋友們,也是第一次得見Charged科技的真容。如此充滿誠意的緩震科技,在現在的球鞋設計中,足以令人興奮。
通過後掌的內外側區域,可以看到,UA在Charged科技外用傳統中底做了一層保護。這樣的做法是在保證後掌的支撐性,讓球鞋變得更加穩定。
在把鞋底縱向剖開之後,我們嘗試著把前掌橫向也進行切割。這樣前掌的緩震和外側的支撐設計,就能清晰地顯露。這兒不但有傳統中底作為外部支撐,並且用一小塊三角形TPU鞏固前掌以增強穩定性。看來庫裡對於鞋底的穩定性是相當看中的。
通過這次拆解,Curry 2向我們完整展示出了它利落的構造,以及紮實的工藝。實話說,¥1299的售價與大多數球鞋相比,確實不便宜。若是換做一些特殊的配色,價格更是被炒了起來。但是從拆解的過程中,我們能發現,雖然Curry 2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在工藝上的一絲不苟,讓人對UA的製作水準表示欽佩。亦如在鞋領、鞋帶孔、鞋墊,等諸多細節中,更是能顯露出UA品牌的縝密與細緻。尤其是緩震科技,拆開後頓時有了值回票價的感覺。
DMX 拆解丨回復 DMX
Curry 2測評 | 回復 curry 2
本周球鞋發售日曆丨回復 發售
徵集,男生穿什麼寫最帥丨回復 男生
◎本文版權歸 龍柒SNEAKER 所有,侵權必究
龍柒SNEAKER
微博:龍柒SNEAKER
微信:long7sneaker
官網:www.long7.com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龍柒微信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龍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