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為何誰都想要這座城?不僅因為漂亮,更有深層次原因

2020-12-11 大洲讀歷史

關於耶路撒冷,世人常言道:世間若有十分美,那麼此城獨佔九分。這座城市擁有著四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現存的最古老的城池之一。耶路撒冷名字中的撒冷二字有著和平的意思,所以這座城市也常被人稱作:「和平之城」。在這個城池中有四個區,分別住著亞美尼亞人、基督教徒、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這也讓這座城池變得豐富多彩。

但是在很久以前,這裡只有猶太人在這裡居住,沒有基督教徒,沒有阿拉伯人,也沒有亞美尼亞人。這個城池屬於猶太人,而猶太人的大衛王,更是將耶路撒冷定位以色列的首都。後來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在這裡建造了一個聖殿。而所羅門也是以色列所有的王中最出眾的一個。

後來,聖殿被毀,以色列王國也分裂為以色列國和猶太國。離開了家園的猶太人,非常的渴望祖國回歸,這麼一等就是五十年。巴比倫在被居魯士大帝滅了之後,居魯士成為了這個地方新的主人。居魯士將猶太人接納,猶太人才得以重新建造聖城耶路撒冷。猶太人在回歸聖城耶路撒冷之後,很快就讓耶路撒冷重新繁榮起來。但是後來,這個地方又被羅馬帝國所統治。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耶路撒冷迎來了新的人群——基督教徒。據傳,在耶穌的信徒中有一個叫做猶大的人,背叛了主神耶穌,耶穌因此被釘死在耶路撒冷城郊的十字架上。這個地方也因此在性質上發生了變化,成為了基督教信徒的聖城,因此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基督教信徒前來居住。

隨著越來越多的基督教徒的湧入,猶太人的樂土遭到了破壞。同樣把耶路撒冷當作聖城的猶太人自然不肯罷休,於是就開始反抗。但是此時的耶路撒冷是屬於羅馬帝國,在得知猶太人引發了暴亂之後,羅馬皇帝下令將這座城池所有的猶太人趕了出去,並將這座城市夷平,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新的城池。至此,耶路撒冷徹底屬於羅馬帝國。

但是猶太人並沒有因此而與耶路撒冷斷了聯繫。後來新任羅馬帝國皇帝坦丁一世,將這座城市重新建造,因為他也是基督教的信徒。所以大力發展這座城池,把猶太人的聖城耶路撒冷徹底變為了基督教信徒的聖城。信徒們也不再拒絕猶太人,儘管猶太人仍然不能夠在這裡居住,但是猶太人可以來到西牆懷念,甚至可以痛哭一場,這些都是被允許的。雖然基督教徒是後來者,但是依然把耶路撒冷發展的很好,隨著時間的積累,猶太人和基督信徒雙方的矛盾漸漸消融,猶太人也慢慢的可以進入耶路撒冷居住。

但是,猶太人的命運是真的曲折,這片淨土很快就迎來了新的戰爭。羅馬帝國衰弱,阿拉伯帝國迅速崛起,在阿拉伯帝國完成統治之後,阿拉伯人不斷地向耶路撒冷遷移。而且來到聖城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也一致將這裡當作聖城一樣看待。

根據他們的信仰,據傳當年,阿拉伯人所信奉的伊斯蘭教的主神穆罕默德曾經在飛升之前來到過聖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他們的主神默罕默德的飛升之地,所以他們也以住進耶魯撒冷為榮。後來基督教徒發動十字軍東徵,與伊斯蘭教發生了大戰,成功佔領了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也因此成為各種宗教信仰的融合之地,這裡居住著猶太人、基督教徒和阿拉伯人。也正是這座城市獨有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前來。期間,猶太人大量的回歸,基督教的傳教士也是大量的湧入,想要感化當地的猶太人加入到基督教的陣營當中。

在一戰期間,英軍佔領了聖城耶路撒冷。但是英國在拿到了耶路撒冷的統治權後,卻陷入了大的難題,那就是耶路撒冷究竟該歸屬於猶太人還是阿拉伯人,雙方更是為此爭鬥不斷。為此倍感頭疼的英國便一咬牙,將這個長久的歷史問題交給了聯合國來回答。聯合國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決定將耶路撒冷歸於聯合國所有。

但是這個回答並不能夠讓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滿意,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根本不可能和平的解決。在隨後的几几年時間裡,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雙方爭鬥不斷。直到1980年,以色列直接將耶路撒冷定為該國的首都,但是阿拉伯人並不認同,一直為爭奪耶路撒冷而努力著。而且阿拉伯人更是威脅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聲稱如果柯林頓站在以色列這邊,就會遭受到阿拉伯人的暗殺。

但是,以色列所有的行政部門均在耶路撒冷之內,按理說耶路撒冷早就已經成為以色列的領土。並且頒布法律規定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可以放棄原有的國籍,就可以加入以色列國籍。並且可以擁有在耶路撒冷的永久居住權。

直到2017年,關於耶路撒冷的歸屬,美國政府最終承認耶路撒冷歸以色列所有,是以色列的首都,並允許以色列將大使館設在耶路撒冷。世界各國對此大多數都持反對的態度,認為美國此番舉動容易引發兩國的戰爭,但是事實上,並沒有戰爭的發生,因為戰爭是對聖城耶路撒冷最大的破壞和不尊重所以阿拉伯人也就沒有再為此發生過大的爭鬥,耶路撒冷重新成為一處淨土。

耶路撒冷也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繁華的城市,不同的種族,不同的信仰在這裡交織出一幅又一幅多彩的畫卷。這也正是這座城池獨有的魅力,也是備受眾多信徒敬仰的主要因素。耶路撒冷在眾多信徒的細心保護下,保留下大量的文化古蹟。為世界留下了豐厚的宗教文化,這座存在四千年之久的城池之所以保留至今,也正是因其獨有的包容性、融合性。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得以在這裡交織在一起,擦出歷史的火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耶路撒冷城在伊斯蘭教中很重要?
    耶路撒冷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被認為對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都具有歷史和精神意義的城市。 耶路撒冷城在阿拉伯語中被稱為Al-Quds,意為神聖的地方。這座城市對穆斯林的重要性令人感到驚訝。耶路撒冷城為什麼耶路撒冷城在伊斯蘭教中很重要?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耶路撒冷是一神論的中心。仔細了解宗教史你就會發現,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有著共同的源頭—古猶太教。
  • 青悅讀 | 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是神聖之城,但給人以迷信、騙術和偏執的印象;是帝國的欲望與獎賞,但又不像他們所期望的那樣具有戰略價值;耶路撒冷是許多教派的共同家園,但每個教派都認為這座城市只屬於自己;耶路撒冷是一座擁有許多名字的城市——但每個傳統都如此偏執地排斥他者,僅僅尊崇自己的稱謂。這個地方是如此嬌美,以至於猶太人在其神聖經典中以女性的口吻描述它——通常把她說成是一個鮮活的尤物,一個地道的美女。
  • 耶路撒冷三千年,不僅是宗教聖地,也是文明衝突之城
    耶路撒冷之所以聞名於世,不僅僅它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聖地,更源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無休無止的爭奪。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視耶路撒冷為不可失去之城。耶路撒冷有著三千年的歷史,它的前一千年屬於猶太文明,後兩千年屬於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
  • 觀影|《天國王朝》:耶路撒冷史詩神作!
    除了在聯合國被啪啪打臉,從不缺爭議的川普也再次將公眾的視線拉回到這座充滿傳奇色彩的千年聖城。作為當今巴以衝突焦點的耶路撒冷,其實在過去的幾千年裡也從未真正安寧過,王朝更迭、民族衝突、宗教紛爭……耶路撒冷經歷了無數次的摧毀與重建,似乎每個人都想用火與劍將自己的「耶路撒冷」加諸於這座城市上。
  • 三大宗教為何獨愛耶路撒冷?為何那裡爭議不斷?原因令人想不到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其實就是三大教糾結的根源所在了。這裡有學者把他們稱為「天啟宗教」,包括了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而這三大教其實都源自於一個宗教,那就是猶太教。而耶路撒冷的歷史也就大致的分為三個階段。
  • 耶路撒冷為何一直是戰爭中心?為何三個宗教都不肯放棄?
    耶路撒冷所在地最早叫「耶布斯」,這是因為很早以前阿拉伯迦南人的一個名叫「耶布斯」的部落從阿拉伯半島遷徙到這裡定居下來,修建村莊,構築城堡,並以部落的名字命名此地。後來,迦南人又在這裡修建城市,並定名為「尤羅薩利姆」。
  • 為了拍電影蓋了座耶路撒冷聖城,主演要求演員表不要出現自己名字
    曾經有那麼一部電影,因為剪輯的原因,讓一位名導跌落神壇,讓女主演拒絕參加任何宣傳活動,讓片中的一位男名演要求在演員表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名字,它就是《天國王朝》。這也是一部讓我深愛的影片。出演過《加勒比海盜》、《霍比特人》、《三個火槍手》等多部大戲的的男主奧蘭多·布魯姆因為這部影片讓觀眾認為他只適合當「明星」而不是「演員」,更有甚者說因為他出演毀了這部片。後來隨著導演剪輯版(三小時)的流出,讓這部電影「起死回生」,獲得了它應有的榮譽。
  • 耶路撒冷——三大宗教都情有獨鐘的聖地
    這就要從耶路撒冷與三個宗教的聯繫說起了,首先我們就先來談論三大宗教中歷史最為悠久的猶太教,猶太教是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根據《舊約聖經》裡的記載,在公元前十三世紀,摩西帶領猶太人逃出埃及,後來,在大約公元前十世紀,古代猶太王國的國王在耶路撒冷城內的錫安山上修建了一座猶太教聖殿,這座聖殿就成了當時猶太教人的活動中心,但後來,這座聖殿遭受了許多的侵害
  • 耶路撒冷,冷嗎?
    英國有一位作家,叫西蒙·蒙蒂菲奧裡。他是耶路撒冷舊城外第一個猶太人定居點創建者摩西·蒙蒂菲奧裡爵士的曾孫。他因寫了一本名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書而蜚聲國際。不誇張地說,這本書教育了或正在教育著世界大多數想要去耶路撒冷一探究竟的俠客行者。史實的羅列總歸要有心的讀者去自我升華,對於中國讀者這顯然需要比克服英文更難逾越。
  • 為什麼要去一次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為什麼要去一次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擁有古老的聖經神跡、悠閒的海濱風光以及神秘的異域風情。當然,最傳奇的莫過於千年老城耶路撒冷,每個人一生必去一次的心靈聖地。 為什麼要去一次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 從特拉維夫到耶路撒冷再到馬薩達,坐看以色列的繁榮與興衰...
    乾淨寬闊的街道(應該只是西耶路撒冷,東耶路撒冷在去死海的路上有經過過,貌似其實沒有那麼順暢),或許是因為我到的時候是猶太新年,有各種各樣的儀式,各式各樣的慶祝,所以,馬路上,顯得格外的空曠。。真真是感覺人煙稀少,如果不是因為猶太新年的緣故,可能大家會以為這是一座行將廢棄的城市。。。
  • 朱棣為何匆匆北伐?背後有更深層次的目的?
    發起北伐的戰爭真的是表面上的原因,那些導火索那麼簡單嗎?我們今天從明成祖朱棣的歷史中告訴大家事情真相。如果說起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那些戰爭,很多人都會發現,一般都發生在剛剛建朝的前期或者是在,政治腐敗之後的民不聊生而導致的農民起義,很少是發生在朝代中葉鼎盛時期,除非有外來侵略,這一切背後究竟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
  • 耶路撒冷說它是一座城,不如說它是宗教種族的交匯處
    被毀前的耶路撒冷聖殿內的至聖所藏有約櫃,是猶太教最神聖的所在,只有大祭司一人才有資格一年一次進入至聖所。而以色列全體男丁必須一年三次來到耶路撒冷(逾越節、住棚節和五旬節),過宗教節日。,更因為耶路撒冷是耶穌受難、埋葬和復活的地方。
  • 美對臺軍售有深層次原因 從戰略上遏制中國
    國際在線消息:有媒體報導,美國國防部6日批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向臺灣出售「愛國者」飛彈。對此,中國國防大學孟祥青教授認為,美國之所以不顧中方反對,執意堅持對臺出售武器,一方面是出於美國的實用主義文化,更深層的原因是想從戰略上遏制中國。
  • 基督教刊| 耶路撒冷城對以色列人及基督教會有什麼重要意義?
    耶路撒冷城的歷史創世記14:18中講到麥基洗德被稱為撒冷王(即耶路撒冷,參創14:18注),這是聖經中第一次提及耶路撒冷城。以色列的一切男丁都要一年三次上到耶路撒冷,「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在耶和華你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他」(申16:16;比較16:2,6,11,15)。 2.耶路撒冷是神向他的眾子民傳達話語的地方(賽2:3);也就是說,是「異象谷」(賽22:1)。
  • 耶路撒冷三千年
    到19世紀初,耶路撒冷只有不足8000人,但依然是一個對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很重要的城市。直到二十世紀後期,第三次中東戰爭後,耶路撒冷才終於重歸猶太人的懷抱。——約翰•提勒《我是耶路撒冷》當我努力讀完這本書,只有一個通篇的印象——這個命運多舛的城市,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經歷著無盡的殺戮和屠城、破壞和重建、覆滅和崛起,只因為這是各個時代的強勢王國都競相爭奪的精神高地。即便到今天,巴以衝突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藥桶,英國派駐耶路撒冷的一位將領談到巴以問題時曾說:「耶穌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我們怎麼解決?
  • 80萬人的小小耶路撒冷,為什麼能成為三教聖地?兩點獨一無二!
    80萬人的小小耶路撒冷,為什麼能成為三教聖地?兩點獨一無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個世界那麼大,有些許許多多的地方,他們的存在,或是風景,或是傳說。都有些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前去。它們背後的故事也吸引著人們的腳步。
  • 耶路撒冷為什麼被稱為「聖城」
    5公裡長、12米高的老城城垣,分布著8座城門、34個城堡。城內有穆斯林區、基督區、猶太區和亞美尼亞區等四大區,各區有著深厚的宗教氛圍,極富人文氣息。在希伯來語中,「耶路」意為「城市」,「撒冷」代表「和平」,「耶路撒冷」合起來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在阿拉伯語,耶路撒冷稱為「古德爾」,有「聖城」之意。《聖經·創世紀》中,首次出現了「耶路撒冷」的名稱。
  • 為何這些就偏偏發生在耶路撒冷
    這座城市到底有什麼魅力呢?難不成是因為耶路撒冷的風水好?,從事勞動生產活動,來維持生活繁衍生息耶路撒冷正好有這兩個特點,耶路撒冷地處高原地區,現在耶路撒冷附近被許多山谷和乾枯的河床所包圍,從這裡不難看出過去耶路撒冷是一個比較宜居的地區;另外耶路撒冷地處約旦河西岸,所以這也為耶路撒冷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不過耶路撒冷卻不是什麼大文明的發源地
  • 人類近幾百年來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背後有什麼深層次原因?
    面對自然界對人類的警告,我們不禁要發問,為何人類與自然生態和諧相處了數萬年,卻在近幾百年中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其中存在諸多複雜的原因,諸如全球人口增長、工業文明對自然資源的消耗等。然而,除了諸多外在原因,更應探討其背後的倫理根源,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種更合理的對待自然的倫理態度,從而在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降低執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