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風景秀麗,有著不可比擬的礦產資源。當地人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豁達樂觀,豪氣奔放。
新疆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不僅有晶瑩的冰川,澄澈的湖泊,浩瀚的沙漠,遼闊的草原,還有蒼翠無邊的雪松,雲杉和眾多珍禽異獸。
新疆,一個被上帝寵壞的地方,對於沒去過的人,新疆是一個夢幻的夢,充滿了神秘,令人嚮往。對於去過的人,新疆是一份永久的牽掛,更是一個坑,讓你甘願淪陷。
新疆之旅,一邊是讓人動容的歷史文化,一邊是夢幻的冰雪奇緣,這裡是新疆,但新疆不只是如此,希望你來了之後,你會愛上新疆。
央布拉克民俗村簡介:
新疆省伊犁市央布拉克民俗村位於惠遠鎮的央布拉克村,民俗村以推廣維吾爾族的民族文化為主要旅遊主題。讓旅行者深入村裡的民俗家庭,了解民俗文化。
進入民俗村,可以搭乘電瓶觀光車參觀整個民俗村。由一座清真寺,了解伊斯蘭的宗教文化;一個「絲路風情·央布拉克歌舞餐飲廣場」,欣賞維吾爾歌舞表演,發現當地人個個能歌善舞,發現當地特色服飾之美。
體驗特色家訪--革命之家、饢餅之家、奶茶之家、體驗品嘗維吾爾族手工冰激凌。
進入伊犁阿伊朵芳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1000畝薰衣草觀光園敞開大門,夏季在這裡觀賞一片片的紫色薰衣草盛開,聞香識美,陶醉期間;也可參觀薰衣草加工工藝,將喜歡的薰衣草製品帶回家。
伊犁將軍府簡介:
伊犁一直是新疆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歷史上曾建有許多城鎮在這裡扼守邊界,發展貿易。伊犁將軍府舊址在霍城縣惠遠城內。
清代乾隆為了加強在伊犁地區的治理,在這裡設伊犁將軍,建惠遠城,並陸續在其周圍建起惠寧、綏定、廣仁、寧遠、瞻德、拱宸、熙、塔爾奇八座衛星城,統稱為「伊犁九城」。現保存較好的是被稱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遠城,是當時我國西陲軍、政治中心的伊犁將軍府所在地。 現城內還保留著將軍府舊址,舊址坐北朝南。院內古木參天;廳堂、臺榭、曲徑、迴廊,依然存在。小巧玲瓏的「將軍亭」已修繕一新,佇立在青松綠樹之間。昔日將軍府門前的一對造型奇特的石獅,仍存院內,神態逼真,惹人喜愛。
惠遠古城中心矗立著宏偉高大的鐘鼓樓,登樓遠眺,城內外風光盡收眼底。歷史上,洪亮吉、祁韻士、林則徐、鄧廷楨、徐松等著名謫士們都曾在此地留下輝煌業績。林則徐率民開通水利,鞏固邊防,為民造福,受到了伊犁將軍和各族人民的尊敬和信賴。林則徐在惠遠雖然只有兩年時間,但其日記、詩抄、書信留傳甚多。
惠遠古城簡介:
新疆省伊犁市惠遠古城陳列館位於新疆伊犁地區霍城縣惠遠城東大街,是4A級景區,屬於人文類型景區。
通過73件文物、24個滿文奏摺、221枚錢幣等實物和大量的圖片資料全面反映當時惠遠古城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許多資料都是首次展出。
惠遠古城陳列館能夠讓人感受到新疆的歷史,感受到霍城縣厚重文化,感受到我們這個名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鞏乃斯大草原簡介:
伊犁鞏乃斯,蒙語意為「太陽坡」分布在伊犁新源境內,是新疆細毛羊的故鄉,也是「天馬--伊犁馬」的著名產地,伊犁鞏乃斯草原地勢跌宕起伏,氣象萬千。山地草原,河穀草原並存,春夏秋冬牧場齊備,河湖泉澗,野果山花,珍奇異獸,應有盡有,放眼鞏乃斯,儘是迷人好去處。
伊犁鞏乃斯草原四季景色俱佳,而以春色為最,6月哈薩克牧民從「冬窩子」轉場而來,使花香鳥語之中,又多了陣陣牧歌,片片牧群,盛裝的少女,驃悍的騎手,為壯美的大草原增添了盎然生機。距新源縣城3公裡,恰合普河飛瀉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嘯而下,為鞏乃斯重要的景點之一。
鞏乃斯草原主要指鞏乃斯河系貫通的河谷山地草原,是伊犁多類型草場的典型分布區。鞏乃斯草原大部分位於新源縣轄區內,海拔800-2084米,鞏乃斯草原地域遼闊,溝谷眾多,是新疆著名的草原,它不僅是新疆細毛羊的故鄉而且是伊犁天馬的重要產地。鞏乃斯草原降水豐富,水系發達,物種類繁多。
每年6-9月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遼闊的草原,美麗的山崗、群群牛羊和點點氈房構成草原之夏的生活圈。草原恰似五彩織成的地毯,綠底銀邊花帶,在藍天映襯下尤顯華麗而氣勢恢宏。皚皚雪峰,繁花似錦的五花草甸、蒼翠的雲杉林帶、銀色的水飄帶,溪水潺潺,泉水叮咚。時而狐狸、旱獺、野豬、雪雞等出沒在森林和草叢間。每逢夏季,國內外眾多遊客來此體會伊犁大草原秀美風光與濃鬱的民族風情。
雪嶺雲杉簡介:
雪嶺雲杉是天山林海中特有的一個樹種。在巍巍天山深處,它蒼勁挺拔、四季青翠、攀坡漫生、綿延不絕,猶如一道沿山而築的綠色長城。風吹林海,松濤聲聲,綠波起伏,其勢如潮。雪嶺雲杉,常綠喬木,葉呈針形,略彎曲;果球為長橢圓形,褐色。天山的雪嶺雲杉,據說是在4000多萬年前,由青藏高原遷徙而來,演變成大西北獨有;而又最為壯觀的林木。
天山林區中90%以上的林地,都有雪嶺雲杉生長。在海拔1400―2700米的中山帶陰坡,雪嶺雲杉連峰續嶺,蜿蜒東西。其下緣常與高大的闊葉林混交,鬱鬱蔥蔥,五彩紛呈,形成綺麗的美景。
伊犁河畔的那拉提山是雪嶺雲杉最為繁茂的地區。溫暖溼潤的獨特氣候,促使雲杉生長快、密度大、成材率高。這裡的雪嶺雲杉,樹高達50~60米,年輪都在300~400年以上。樹冠狹長,主幹粗壯筆直,猶如收攏的巨傘拔地而起,層層疊疊。每公頃可產木材1000立方米以上。如此高大廣闊的原始森林,就是在全世界也很罕見,堪稱天山森林的精華。
平定準噶爾勒簡介: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全名為《平定準葛爾勒銘格登山之碑》,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昭蘇縣城西南60公裡的格登山上,北距松拜邊防站哨所約100米。立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
碑石為青砂石質,由清官兵1000餘人從南疆葉城縣運進,整個立碑事宜由伊犁參贊大臣督辦。通高3.03米,寬0.98米,厚0.27米,分碑額、碑身、碑座三部分,保存基本完好。碑額兩面均刻二龍戲珠圖案,正面中部刻豎書「皇清」二字,背面中部刻 「萬古」二字。碑座兩面雕刻萬裡碧波烘託出一輪朝日的圖景。碑身兩面豎書陰刻四種文字的碑文,正面為滿文和漢文,背面為蒙文和藏文,其中漢文碑文共計8行240字,用四言叶韻體寫成。碑文由乾隆皇帝親撰,記述乾隆二十年(1756年)清軍在格登山平定準噶爾部叛眾,叛軍首領達瓦齊逃竄南疆,終被烏什回部阿奇木堆集斯伯克擒獲並押交清廷這一歷史事件的經過,讚頌格登山之戰中參戰勇士的英雄精神。
格登山紀念碑是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歷史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錫伯民族博物院簡介:
錫伯民族博物院位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孫扎齊牛錄鄉境內,是全國唯一的錫伯族自治縣,錫伯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在這裡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旅遊特色。在這裡,你可以見到錫伯族人民所崇敬的兩位英雄——圖伯特、喀爾莽阿的雕塑,雕塑的造型或射、或騎,其臺基上刻有英雄的生平事跡與成就。錫伯族近現代史展廳,用大興安嶺場景,背景油畫與前景景物;嘎仙洞場景,含嘎仙洞實地翻模;養心殿場景,藻井:故宮原工藝實木製作、龍椅、條案、屏風、金磚;家廟場景,與原景1:7比例,古建仿製工藝;油畫、國畫藝術品來表現錫伯民族的起源及從東北到伊犁的緣由。
夏特大峽谷簡介:
夏塔大峽谷風景區距昭蘇縣城75公裡,途中須要穿越夏塔古道,由於它們都坐落在優美的夏臺草原之上,因此我們稱他為夏臺、夏特,蒙古族則習慣的稱它為「沙圖阿滿」也就是夏塔音譯,翻譯過來也就是臺階和階梯之意。夏塔古道在清代的時候達到了利用的黃金時期,尤其是清政府平定準葛爾叛亂以後,伊犁就成了當時西域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同南疆之間的官兵換防、物資交換也日趨的頻繁起來。為此乾隆皇帝還派了120戶達巴奇常駐附近,每天以20人鑿冰梯,目的就是如有不測大兵即可翻越天山到達伊犁,至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在冰達坂處確鑿冰梯的痕跡。夏塔溫泉每年六月中旬才開始湧水,11月中旬就已經乾枯。據1993年9月中旬測量,每處泉水溫度都不同,最高溫度是45度,經測量此溫泉水達到了飲用礦泉水的標準。據說喝了此溫泉的水可包治百病。前方有這座山號稱「天山之父」----汗騰格里峰的側峰,上面積雪是終年不化,也是特克斯河和夏塔河的主要水源地。
那拉提簡介:
暢遊那拉提草原體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塞外江南風光.感受哈薩克牧民的熱情好客。欣賞峻岭、松林、草原,體驗哈薩克族民族風情及其草原文化。
景區以獨特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鬱的民族風情構成了獨具特色的邊塞風光。在新疆浩瀚大漠中,這個曾被成吉思汗二太子察合臺西徵時命名的「最先見到太陽的地方」----那拉提(蒙古語)猶如一塊鑲嵌在黃綢緞上的翡翠,格外耀眼。這裡山巒起伏,綠草如茵,既有草原的遼闊,又有溪水的柔美。既有群山的俊秀,又有松林如濤的氣勢!
有一句話曾這樣說:這世界總有一些地方神祇無法描述,靈魂無法到達,新疆,就是這樣一個神秘美麗的地方,找個時間,親自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