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示威集會愈演愈烈 亂局背後是哪些勢力?

2020-12-10 北方網

已持續近百日的泰國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截至21日當晚,首都曼谷的示威者已連續第8天走上街頭,提出的訴求有「巴育政府下臺、修改憲法、改革君主制」。西方輿論認為,2014年泰國軍方發動政變、巴育政府上臺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集會浪潮已形成,泰國「極為罕見、前所未有」地出現對君主制度的批評和改革要求,年輕一代將成為「泰國民主的催化劑」。在許多學者看來,泰國當前的政治亂局,既有長期的結構性體制機制問題,也有外部勢力幹涉,但更重要的是亂局背後的各方角力。

各地示威今年已有200次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統計,今年以來,泰國各地示威行動至今已達200次。2月21日,泰國憲法法院裁定新未來黨領導人塔納通向該黨放貸的款項來源違法,宣布解散新未來黨,並規定該黨16名執行成員在10年內不得從政。2018年建黨、2019年3月大選便一躍成為泰國國會第三大黨的新未來黨,在泰國頗受部分年輕人歡迎。該黨被裁定解散後,校園示威活動增多,後受疫情影響有所平息。

7月,隨著泰國政府逐漸放鬆防疫管制措施,以學生為主力的示威群體再次開始活動,當時主要是要求巴育政府下臺和修改憲法。進入8月後,事態發生轉折。8月10日,在有著民主運動歷史的泰國國立法政大學內,有學生在集會時提出「我們不想要改革,我們要革命」等口號,還有人對王室權力提出質疑,稱「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國王」。示威者隨後提出「政府下臺、修改憲法、改革君主制」三大訴求,並學習電影《飢餓遊戲》,以豎起的3根手指作為「反對極權獨裁」的象徵。

隨後的9月、10月,示威集會以曼谷為中心擴散至泰國全國,參與人數越來越多,次數越來越頻繁,示威群體也由大學生、高中生擴散至更多的年輕人。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自由青年運動」是此次發起抗議活動的主要團體之一。為支持抗議活動,韓國團體「少女時代」的一個泰國粉絲團兩天內就籌集到約80萬泰銖(1泰銖約合0.2元人民幣)。有香港媒體報導,示威者中有前總理他信的支持者「紅衫軍」。《南華早報》稱,泰國前總理英拉日前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回憶了2013年至2014年針對她所領導的政府的抗議活動。

據《環球時報》記者在曼谷觀察,當地示威集會逐漸常態化,每天晚上都有學生參加集會,還有大批泰國的明星、意見領袖在社交媒體上表態支持示威。由於示威集會通常比較平和,參與者以演講、喊口號、靜坐為主,有時還唱歌跳舞,因此大部分泰國人不會覺得正常生活受到太大影響。有支持學生的民眾和商家表示:「泰國需要改變」。在曼谷,也有保皇黨支持者舉著泰國王室的照片走上街頭,他們表示,「可以要求更多的民主,但不能碰君主制」。

談起豎起3根手指的手勢,曼谷活動人士裡提潘表示,它在泰國代表著「自由、平等和友愛的價值」,塔納通2018年成立反對黨後,該手勢現在已被用來表明「我們不是暴政和虐待的對象」。按照《泰國問詢報》記者埃裡希·帕帕特的解釋,該手勢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時期——自由、平等、博愛三合一的時代——但大多數抗議者現在只知道這是《飢餓遊戲》裡的手勢。

面對示威浪潮,已從德國回國的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表示,「泰國需要愛國,愛君主制的人民」,對示威者有關限制王室權力、要求巴育下臺等訴求沒有直接回應。泰國總理巴育表示,「政府願意傾聽,並繼續在所有領域解決問題」。而副總理素帕塔納蓬則強調,「政治程序是解決當前動亂局勢的最好方法,每一個人都應該齊心合力,協助國家走出經濟危機」。

「年輕人的想法和父輩不同」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南亞問題專家周方冶看來,泰國當前的反政府街頭運動,根源上是2006年以來泰國政治權力結構調整的持續演進與延續。他告訴《環球時報》,相較於此前的「反他信」「反沙瑪」「反阿披實」「反英拉」的數輪政治浪潮,本次街頭運動呈現出一些新變化:首先是反政府街頭運動的根本矛盾,在城鄉分化、地區分化、貧富分化基礎上,增加了代際分化;其次是反政府街頭運動的政治訴求進一步極化,開始觸碰「君主制」的政治紅線。

周方冶認為,從2006年政變到2014年政變,泰國在八年時間裡經歷多輪被普遍稱為「紅黃大戰」的政治衝突。儘管領導者與政治訴求屢有調整,但總體上看根源是外府(即首都曼谷以外特別是北部和東北部地區)農民及城市貧民,與曼谷城市中產階級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形成革新派的新資本集團與保守派「鐵三角」(即王室—保皇派、軍人集團、曼谷政商集團)的上層權力博弈。因此,在2014年之前,曼谷街頭運動看到的更多是飽經風霜的貧苦民眾面孔。相比而言,2020年的曼谷街頭運動,更多是在校大學生和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

2014年之前的泰國政治衝突,儘管曾多次引發大規模衝突甚至流血慘案,但卻都未曾觸碰「國體」。無論「紅黃」兩派,都努力宣稱堅持老國王拉瑪九世領導,國王偶爾作出的政治表態,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紅黃大戰」的政治走勢。2016年以來,泰國政治逐漸極化,開始從左右分野的「紅黃大戰」,進一步分化出極左翼與極右翼,從而形成了新資本集團他信派系——為泰黨為代表的中左陣營,巴育派系——曼谷政商集團為代表的中右陣營,「紅鑲邊」派系領袖、前陸軍司令阿披臘為代表的極右翼保皇派,以及新資本集團塔納通派系—新生代學生的極左翼。

從極左翼來看,除了新生代學生領袖外,最關鍵的政治人物當屬42歲的億萬富翁塔納通。離開國會的塔納通變得更為激進,公開支持新生代學生領袖提出的改革「君主制」十點要求,其中包括廢除《君主法》第112條(該條規定,「誹謗、侮辱或威脅國王、法定繼承人或攝政王」的人將被處以3至15年的監禁)、根據國家的經濟狀況相應地減少王室預算、建立制衡和監督王室開支的制度、取消崇拜君主制度的教育課程、找出殺害那些批評君主制並與之有聯繫的平民的真相、國王不應贊成軍事政變和公開政治觀點等。

泰國資深媒體人、《民族報》前總編輯素帕拉克認為,2016年繼位的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長期居住海外,但其開支由泰國納稅人承擔,引起部分網民議論。他表示:「年輕人對君主制的想法跟父輩很不同,他們想要一個更透明、更貼近真正意義上的君主立憲制。」 周方冶也表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出生的泰國新生代們,沒有經歷過泰國被譽為「亞洲四小虎」的時代,他們更多關注的是既有體制在解決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與繁榮方面存在的問題。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次泰國抗議以學生為示威活動的主體,改革君主立憲制為主要訴求之一。抗議背後有權力與利益的糾葛。保皇派尋求既得利益,保全現有權力結構,而示威者則是要改革現有權力結構,甚至革命。許利平強調,東南亞國家期望泰國局勢穩定,保持東協一體化順利推進。也有輿論分析,泰國王室需要主動變革,以適應民眾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會鬥爭中,塔納通派系2020年初以巴育政府「對華合作有損泰國利益為由」提起的不信任案辯論被高票否決。泰國「反巴育」運動中也有人與「港獨」「臺獨」等形成線上線下聯動,構建諸如「奶茶聯盟」的社交平臺活動群落,並試圖將不滿情緒蔓延到中泰合作領域。

新生代示威背後的西方因素

歐美媒體對泰國局勢非常關注。美國《華盛頓郵報》20日稱,近20年來,泰國的政治處於兩極分化狀態,一方是以農村為基礎的民粹主義運動,另一方是與軍方和王室結盟的城市精英。民粹主義者多次贏得民主選舉,卻被政變和可疑的法庭裁決趕下臺。該報還稱,美國是泰國的強大軍事同盟,「過去支持民主的運動可能會向美國尋求幫助」。

據路透社2019年4月報導,塔納通在接受泰國司法機構審查時,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使領館人員曾為其站過臺;新未來黨被解散後,人權觀察、大赦國際等美西方非政府組織又高調發聲,鼓動新生代上街示威。

「泰王哇集拉隆功加冕僅一年多後,就爆發了這場史無前例的抗議示威。」香港《南華早報》稱,這場抗議示威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德國媒體報導推動的,在媒體曝光泰國國王在德國的奢侈生活後,德國外長表示,「有關泰國的政治活動不應在德國領土上進行」。這些事態的發展似乎鼓勵了泰國的抗議活動。年輕人領導的民主抗議活動要求廢除巴育領導的政府,制定新憲法並限制君主政體,後者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由軍方支持。泰國議會已收到各種修改憲法的提案,但這些提案都被保皇派和軍方主導的參議院推遲了。

「抗議活動在泰國並不新鮮。同時,自1932年向君主立憲制過渡以來,這個東南亞國家已發生過約20次政變。」彭博社稱,在社交媒體時代,泰國軍政府如今對示威訴求已很難保持沉默。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普拉賈克·孔吉拉提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一種意識形態的鴻溝現在已滲透到泰國社會各個階層」,青年人已攤牌,而政治精英對自己的統治能力過於自信,如不想做出任何調整,將為政治僵局埋下伏筆。

  原標題:【深度】泰國抗議,背後是哪些勢力?

相關焦點

  • 泰國抗議示威集會愈演愈烈,亂局背後是哪些勢力?
    【深度】泰國抗議,背後是哪些勢力?【環球時報記者黃曉娜 谷棣 任重】已持續近百日的泰國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截至21日當晚,首都曼谷的示威者已連續第8天走上街頭,提出的訴求有「巴育政府下臺、修改憲法、改革君主制」。
  • 泰國抗議示威集會愈演愈烈,亂局背後是哪些勢力?
    【深度】泰國抗議,背後是哪些勢力?  【環球時報記者黃曉娜 谷棣 任重】已持續近百日的泰國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截至21日當晚,首都曼谷的示威者已連續第8天走上街頭,提出的訴求有「巴育政府下臺、修改憲法、改革君主制」。
  • 【深度】泰國抗議,背後是哪些勢力?
    【環球時報記者黃曉娜 谷棣 任重】已持續近百日的泰國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
  • 香港亂局背後是「禍港四人幫」與西方反華勢力的勾結
    原標題:風波難止暴力難除 香港亂局背後是「禍港四人幫」與西方反華勢力的內外勾結香港今天的亂局背後,有幾股明暗交錯的勢力。衝在街頭明處的,是極端暴力分子和對社會現實不滿的人,躲在背後暗處的,是西方反華勢力。
  • 泰國亂局——失去規則的遊戲
    如果對政府有意見,那完全可以通過議會政治的方式解決,但是泰國現在沒有人遵守規則。 ——莊禮偉 泰國的政治危機依然未有平息跡象。泰國最高檢察院10日向憲法法院遞交起訴書,要求解散執政聯盟中的最大政黨人民力量黨。如果該黨一旦被判決解散,頌猜總理領導的政府將隨之倒臺,泰國政壇的亂局仍將繼續。這個以微笑著稱的中國近鄰,為什麼總有衝突和政變?
  • 泰國示威愈演愈烈,曼谷進入緊急狀態,泰王王位搖搖欲墜
    泰國媒體10月17日消息,泰國示威遊行愈演愈烈,首都曼谷多地點同時爆發抗議集會,是為群眾的訴求從最初的要求解散國會、趕巴育下臺等,到現在主要集中於王室改革。而導致王室被不斷詬病、抵制的主要原因竟是因為泰王拉瑪十世的「荒淫無度」和王室的奢侈鋪張。
  • 泰國亂局為何難解
    16日,泰國反政府示威者對首都曼谷的封鎖行動進入第4天,對立雙方互不讓步,這使當地局勢撲朔迷離,面臨隨時失控的危險。封城行動持續反政府示威者16日繼續在曼谷舉行集會,示威者封鎖了部分主要道路,但人數較前幾天有所減少。由於不斷遭到圍攻,泰國一些政府部門不得不調整辦公地點。
  • 泰國亂局已達「臨界點」 總理頌猜將作最後選擇
    為抗議10月7日警方暴力驅散示威者而造成的流血事件,民盟將於10月13日在警察總署周邊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活動。與此同時,支持他信及現政府的組織——「反獨裁民主聯合陣線」11日晚間在曼谷郊區舉行大型集會,並宣布將與民盟進行對抗。
  • 泰國示威,一個反華暗影浮出水面
    >補壹刀為民族復興鼓與呼,與中國崛起共榮辱連日以來,泰國曼谷的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每晚走上街頭,豎起三根手指,表達著他們的三個政治訴求:巴育下臺、修改憲法、改革王室。10月15日,在泰國總理巴育宣布泰國進入「非常緊急狀態」幾個小時之後,已經被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解散的新興政黨未來前進黨發表聲明對此進行譴責,並稱示威集會沒有武器,屬於和平集會,政府不得侵犯人民權利。代表未來前進黨發聲的是其黨魁塔納通·宗龍倫吉,一個這兩年在泰國政壇無人不知的名字。
  • 全國17府爆發集會!泰國,徹底亂了!
    作者:鳳來儀 來源:功夫財經上一次我寫過一篇有關泰國國王的文章,現在將近一個月過去了,泰國的局勢並未因疫情而平穩,反而愈演愈烈。在剛過去的那個周末,泰國民眾的示威還在持續,儘管泰國警方用水炮試圖驅散年輕的示威群眾,但也無法阻礙示威者上街。
  • 路透社分析泰國亂局收場四種前景
    此次集會規模遠遠低於"紅衫軍"曾經預計的"百萬人"。  "紅衫軍"今天中午向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他們指責政府實行精英主義和採取雙重標準,說政府必須下臺,在24小時內宣布舉行新的選舉,否則將面臨聲勢不斷壯大的抗議活動。  "紅衫軍"領袖那他武在集會講臺後面對記者說:"我們將離開這裡,在政府所在的第11步兵團聽政府怎麼說。"
  • 泰國抗議愈演愈烈,曼谷進入緊急狀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牛評論 ,ID:xiaoniupinglu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隨著泰國經濟的持續下滑,泰國的遊行抗議愈演愈烈,9月15號爆發遊行示威以來,10月14日再次爆發大規模遊行抗議。
  • 「港獨」盯上泰國示威,一個反華暗影浮出水面
    執筆/李小飛刀、龔叨叨&金馬刀連日以來,泰國曼谷的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每晚走上街頭,豎起三根手指,表達著他們的三個政治訴求:巴育下臺、修改憲法、改革王室。10月15日,在泰國總理巴育宣布泰國進入「非常緊急狀態」幾個小時之後,已經被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解散的新興政黨未來前進黨發表聲明對此進行譴責,並稱示威集會沒有武器,屬於和平集會,政府不得侵犯人民權利。代表未來前進黨發聲的是其黨魁塔納通·宗龍倫吉,一個這兩年在泰國政壇無人不知的名字。與此同時,一張塔納通與黃之鋒 「肩並肩」「喜笑顏開」的合影再度在網絡上傳播。
  • 泰國爆發抗議示威活動,上萬民眾集會抗議,要求罷免總理巴育
    近月來,泰國國內持續爆發抗議示威活動。當地時間10月14日,泰國上萬民眾在曼谷的民主紀念碑前舉行反政府示威集會,呼籲總理巴育辭職並進行君主制改革。然而就在國內示威活動持續發酵時,泰國國王馬哈·哇集拉隆功仍身處千裡之外的德國。
  • 被女粉絲叫爹,靠高富帥人設圈粉,搞亂泰國的網紅政客竟是隱藏的...
    泰國政府在10月15日頒布緊急法令,禁止5人以上集會,關閉了曼谷市部分商業中心,並暫停地鐵、輕軌等公共運輸,以壓制示威活動。禁令發出幾小時後,已被解散的反對派新未來黨黨魁塔納通·宗龍倫吉發布聲明,他說示威者舉行的是和平集會,並譴責政府侵犯人們的權利。事實上,塔納通正是泰國這次大範圍示威活動的「源頭」。
  • 被女粉絲叫爹,高富帥人設圈粉,搞亂泰國的華裔政客竟是「反華派」
    泰國政府在10月15日頒布緊急法令,禁止5人以上集會,關閉了曼谷市部分商業中心,並暫停地鐵、輕軌等公共運輸,以壓制示威活動。禁令發出幾小時後,已被解散的反對派新未來黨黨魁塔納通宗龍倫吉發布聲明,他說示威者舉行的是和平集會,並譴責政府侵犯人們的權利。事實上,塔納通正是泰國這次大範圍示威活動的「源頭」。
  • 權利的遊戲下的泰國亂局
    近日泰國再次爆發示威活動,今年以來這已經是第三次。 為何泰國總是喋喋不休的發生,回顧歷史或許可以找點蛛絲馬跡。 1932年之前,泰國是君主制國家,國王一個人說了算。
  • 泰國「長公主」號召拔除王室權威,「保王黨」是大學...
    華輿訊 據泰國網報導這場泰國八月的政治亂局,變得越來越鬧騰了。 泰國王室被捲入政爭之後,泰國各方勢力開始以「是否擁護王室」為分界,進行重新站隊和洗牌。 而王室成員自身的捲入,更為這場亂鬨鬨的動蕩,增添了一絲難以言喻的黑色幽默。
  • 泰國示威,一個反華暗影浮出水面
    補壹刀為民族復興鼓與呼,與中國崛起共榮辱連日以來,泰國曼谷的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每晚走上街頭,豎起三根手指,表達著他們的三個政治訴求:巴育下臺、修改憲法10月15日,在泰國總理巴育宣布泰國進入「非常緊急狀態」幾個小時之後,已經被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解散的新興政黨未來前進黨發表聲明對此進行譴責,並稱示威集會沒有武器,屬於和平集會,政府不得侵犯人民權利。代表未來前進黨發聲的是其黨魁塔納通·宗龍倫吉,一個這兩年在泰國政壇無人不知的名字。
  • 被女粉絲叫爹,靠高富帥人設圈粉,搞亂泰國的網紅政客竟是隱藏的「反華派」?
    泰國政府在10月15日頒布緊急法令,禁止5人以上集會,關閉了曼谷市部分商業中心,並暫停地鐵、輕軌等公共運輸,以壓制示威活動。禁令發出幾小時後,已被解散的反對派新未來黨黨魁塔納通·宗龍倫吉發布聲明,他說示威者舉行的是和平集會,並譴責政府侵犯人們的權利。事實上,塔納通正是泰國這次大範圍示威活動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