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020年市政府部門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活動(簡稱「三民」活動)公開雲述職報告會正式拉開帷幕。青島住房城鄉建設局在2020年工作報告透漏,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下,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青島市房地產市場一直保持平穩運行。經過努力,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建築業產值1910.2億元,同比增長5.1%。1—11月全市一、二手住房成交額2357億元,同比增長15.7%。此外一批基礎設施大項目進展順利,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年內實現通車,市民重點關注的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環灣路於長沙路立交工程的一批交通大項目今年都實現了開工。
2020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加快重點工作攻堅,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發展、住房保障、城鄉建設、民生改善等各項工作,推動我市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全力解難題、抓落實、惠民生,畫好共建共享「同心圓」
堅持聽民聲、用民意、解民憂、紓民怨、聚民智、暖民心,努力辦好群眾關心關注的大事小事,朝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砥礪前行。2019年「三民」活動中共收到群眾反映問題、意見建議496條,全部按期辦復。今年以來,通過「三我」活動、媒體監督、政務服務熱線等多渠道收集群眾意見20.4萬條,均落實辦理。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堅持遠近結合、標本兼治,既立足當前精準發力、重點突破,一件件解決好現實緊迫的問題,又著眼長遠創造條件、建章立制,推動深層次問題逐步從根本上解決。今年以來,先後開展住宅小區、房屋產權等管理服務提升、「物業服務品牌提升年」等一系列活動,圍繞「交房即辦證」成功開展全市首個新建物業(商品房)交付試點,圍繞「先驗房後收房」在全省率先打造樣板項目,出臺新建商品房全裝修管理制度、新建商品住宅交付流程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新政策舉措,持續有效化解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努力讓群眾心氣高、心氣順。
二、全力戰疫情、穩增長、促發展,勇奪大戰大考「雙勝利」
堅持把抓好住建領域疫情防控當做開局頭等大事,把抓好經濟發展作為核心要務,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戰贏。
一是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紮實做好建設工地、房地產交易和經紀場所、物業管理區域疫情防控。全市2300餘個建設工地、540餘家售樓處、2500餘家經紀機構均嚴格落實防控措施,30.5萬建設施工人員未發生一起疫情。全市3900多個物業項目紮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11萬物業人員長期堅守在防控一線,有效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築牢了疫情防控安全防線。
二是堅決打好復工復產攻堅戰。針對企業在疫情期間面臨的實際困難,研究出臺延期繳納配套費、調整預售條件等一系列「硬核」惠企措施,通過深化建築業保證保險試點改革幫助盤活企業資金44.5億元,對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依申請返還商品房預售款重點監管資金1077億元,多措並舉幫助企業應對疫情衝擊。推動建築業改革措施落實落地,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我市26家建築業企業資質晉升一級,74家企業實現資質增項。8家建築業企業入選全省建築業30強,入選企業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三是堅決穩住住建經濟基本盤。依託全市開放發展大勢,堅持開門洽談、敲門招商,頂格推進「雙招雙引」,促成一批「中字頭」行業領軍企業落戶青島,累計籤約項目總投資額500多億元。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全市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運行。經過努力,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建築業產值1910.2億元,同比增長5.1%。1—11月全市一、二手住房成交額2357億元,同比增長15.7%。
三、全力強保障、優環境、提品質,跑出住有宜居「加速度」
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圍繞解決「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持續發力,不斷提升群眾居住環境品質。
一是在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上再發力。緊緊抓住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國家級試點重大機遇,高水平開展住房保障,開工建設公共租賃住房2005套,新增住房租賃補貼5606戶,已確定人才住房建設主體的房源9.6萬套/間。我市成功入選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就在12月3日,青島還啟動8520套人才住房配售申請工作,青島的保障房系統越來越健全。
二是在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上再發力。以承擔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任務為契機,開工改造老舊小區項目111個,建築面積226萬平方米。啟動棚戶區改造2.7萬套(戶)。開工節能保暖改造532萬平方米、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築224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築470萬平方米,實施106萬平方米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完成工業餘熱和新能源供暖510萬平方米,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151部,正在推進136部,讓老百姓居住更舒適、生活更方便。
三是在優化農村人居環境上再發力。發起農村危房改造攻堅,提前全部完成全市560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率達100%。推進農村改廁規範升級,新增改廁管護服務站100個、糞汙處理設施61處,300戶以上自然村農村公廁實現全覆蓋,全市農村改廁智能管護平臺建成並投入使用。因地制宜開展農村清潔取暖建設,新增清潔取暖改造9.2萬戶。建立「區市統籌、鎮街監管、村級收集、市場化服務」的3+x城鄉環衛一體化運作模式,新增13處鎮級農村垃圾處理終端,100個村莊(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示範村達標創建,全市5439個村莊(社區)垃圾分類覆蓋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高水平完成十個美麗村居省級試點建設任務,打造魯派民居新範式。
四、全力補短板、築底板、鍛長板,打好基礎設施「主動仗」
堅持「站在明天看今天」,統籌推進一批事關城市未來發展、事關群眾安居樂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提升城市發展能級鍛造強力支撐。
一是持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主線橋梁下部結構、蓋梁施工和預製箱梁架設全部完成,主線貫通。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開工、環灣路與長沙路立交工程等一批關鍵性節點工程實現開工。加快推進太原路東延段工程下部結構施工,2021年實現通車。打通勁松五路、歡樂濱海城橫A2號路等13條未貫通道路,正深入實施12條道路打通工程。建成投入使用4座人行天橋,年內還將建成其餘3座。
二是持續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全面啟動康復大學校園主體工程施工。開工建設浮山後三小區中學等配套教育設施5所,竣工6所。建成公共停車場主體施工項目28個,新增泊位9100餘個,完成經營性停車場數據接入38.5萬個,錯時共享專用停車場72家。完成海綿城市建設30平方公裡,爭取中央財政海綿城市優秀試點獎勵資金1.2億元。開工建設各類管廊40公裡。完成57條市政道路整治提升。新增城市供熱配套面積634.2萬平方米。新建天然氣管網245公裡。完成城鎮燃氣企業儲氣能力7602.4萬立方米。
三是持續推進城市環境治理提升。健全建設工地揚塵治理長效管控機制,省內首創渣土車AI智能管控系統,積極改進施工工法,大力推進新型降塵設施和固塵劑應用,技防物防水平進一步提升,治理成效更加凸顯。加強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實現資源化利用3211萬噸,同比增長7%。紮實推進濱海步棧道改造提升和鐵路兩側環境整治提升各項工作。
四是堅決築牢安全質量防線。狠抓安全質量不放鬆,深入開展省級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創建、城市建設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持續推進住宅工程「滲漏、開裂」專項治理等系列行動,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狠抓隱患排查整改,全市建築施工領域安全生產態勢總體平穩,建築工程質量有效受控。
回顧過去的一年,儘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距離城市發展的需求和廣大市民的期待,也深知工作當中還存在不小差距,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比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市場體系有待完善,住房保障力度仍需加強;與深圳等先進城市基礎設施相比,前瞻性研究謀劃城市建設不足,市政道路、公用事業設施短板還比較明顯;建築行業企業整體實力偏弱,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不強等。
中國房地產網青島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