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紫玉盤花的剎那,我嘴巴譁啦一聲,蹦出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琵琶行》裡的那句詩——「大珠小珠落玉盤」。
紫玉盤,真真長得像「大珠小珠落玉盤」呢!
花瓣6片,紫紅色或暗紅色,有弧度地張開,又微微地向內捲曲著,形似一個個紫色果盤;果盤上有數量眾多的雄蕊雌蕊,金黃金黃的,仿佛大大小小的珠玉,一粒粒聚生於花瓣中間,真是宛若紫色玉盤上盛放著的黃色水晶,晶亮亮的,好耀眼。還有一說,紫玉盤這名字,是根據其果實特徵命名的,即「果實暗紫褐色,光滑,長圓柱狀,酷似辣椒,聚生於『果盤』上,向外伸展。」
我覺得後一種命名的說法,怎麼也不如前面那種開花時看到的更形象生動——紫紅色花瓣,像玉盤般張開;玉盤上那數也數不清的雄蕊雌蕊,大大小小,黃燦燦的,還流出有蜜汁,真是活脫脫的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畫!
我最早是在白雲山五雷嶺下方的野生禾雀花林子的附近看到過一棵紫玉盤。當時去的時間尚早,是春天三月,只開出了一些淡黃色的花蕾包包,整個花蕾包包是向下垂掛著的,或者就直接貼服在綠綠的樹葉上。平常我們見到很多花的花蕾,幾乎都是向上伸展的,而紫玉盤的花蕾卻幾乎是向下垂掛的。
從花蕾開始,就顯得如此的特立獨行,我自然也就對紫玉盤另眼相看了。
此後,我一直希望在白雲山其他地方能找到紫玉盤。功夫不負苦心人,後來我真的在竹溪水庫邊,看到了一株紫玉盤,長成小灌木,看起來還有點羸弱。已是8月初,花也開出來了,但並不多。我撥開紫玉盤樹葉,找到了十來朵花,湊近細聞,還有淡淡的芳香。花兒,多數為紫紅色,也有三幾朵是暗紅色的。
暗紅色的花蕊幾乎已經完全張開成熟,而紫紅色的花蕊,有的才剛長出模樣,更是漂亮,尤其是中心處,就像有一汪清澈的泉水,正浸潤著透亮的珠玉,水靈靈極了,直看得我們想用手掬一把泉水,掏幾顆珠子在手。真太美啦!
我著實太喜歡啦!於是,連續觀察了竹溪水庫旁的這棵紫玉盤花一整年,發現這紫玉盤花期果期都很長,一般花蕾期為4月,花期6月到9月;果期更長,竟然可以從8月開到翌年4月。
在花果期互疊的夏秋季節,可同時觀花賞果。花紫紅色或暗紅色,果有長圓形、卵圓形、球形等多種形狀,幼果為粉綠色,成熟果為紫黑色。花花果果,色彩繽紛,甚是好看。
紫玉盤花色美麗,自花苞到花再至果實成熟幾乎長達一年。
但紫玉盤花的花蕊,並不是全部都能成功結果的,如果花沒有坐果成功,一周後就全部自動脫落,但如果花朵坐果成功,除花瓣脫落,整朵花的雌蕊還在。坐果成功後的雌蕊,就會結出串串壯實的果實。
花果期如此漫長的紫玉盤,就彷如一個女人懷孕生子一樣,怪不得那麼低調,那麼漂亮。
這紫玉盤真是一種充滿「大愛」又甘於奉獻的植物,雖然樹兒看起來羸弱,但是孕育的後代——果實顆顆壯碩,種子粒粒飽滿,果真是「英雄」輩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