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徜徉於徐匯金色美景中

2020-12-17 澎湃新聞

秋收,冬藏,徜徉於徐匯金色美景中

2020-12-16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木葉動秋聲

深秋已暮,初冬旋至,成片的樹葉逐漸被染成金色,將整個上海的大街小巷裝扮成了「金色的海洋」,與之一起到來的還有那一年一度的落葉不掃活動。作為中心城區,徐匯既有中西交融的徐家匯源,也有氣質浪漫的衡復街區,還有生態諧和的華涇公園,街角路邊的一花一木和美好宜居的溫暖城市相濡以沫,讓多元素多文化得以奇妙融合。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01

金色秋冬

以明末科學家徐光啟為代表的徐家匯源是一個AAAA景區。這裡是西學漸進和中西交融的匯集地,也是上海近代史的見證。

在徐家匯源景區內,位於徐家匯天主大教堂北側的蒲西路120號聖愛廣場,有四株百年古銀杏,其中編號0040的徐匯第一樹-古銀杏已經有著600年的歷史了。

#聖愛廣場-古銀杏

這株600年樹齡的古銀杏被稱為「徐匯樹王」,和另外三株150年的古銀杏一起位於徐家匯源景區的聖愛廣場旁(徐家匯天主大教堂北側)。

聖愛廣場地址:

上海市徐匯區蒲西路120號

02

金色秋冬

這株120年的古銀杏位於光啟公園內的徐光啟墓北側,銀杏和兩旁的水杉組合在一起,鮮亮的樹葉或搖曳在枝頭,或飄灑在地面,訴說著不一樣的美麗。細心裝點,定格屬於自己的初冬記憶。

光啟公園地址:

上海市徐匯區南丹路17號

03

金色秋冬

慈雲街就在上海電影博物館旁邊,是一條以銀杏行道樹為特色的幽靜道路。

銀杏在這條小街上一字排開,杏黃色的葉子與時尚博物館的建築互相映襯,成為了都市裡的一抹靚麗風景,點亮了整個秋冬季。

04

西

金色秋冬

復興西路是一條充滿海派風情的街道,梧桐是這條馬路的標誌之一,梧桐樹在這個季節,由夏日遮天蔽日的綠色變為疏疏落落的焦黃色,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地上,像是回到了舊時光裡的老上海。

沿著復興西路走走停停,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花園洋房和公寓,建築風格充滿了藝術感,也是上海很多文人雅士的摯愛之地,適當放緩腳步,它們就在原地等著遇見你。

浪漫小資的復興西路,蘊含著許多寶藏。不僅有各式各樣漂亮的老洋房,也有遍地開花的有趣小店,值得花一整天時間慢慢探索。

地址:

上海市徐匯區復興西路一整條街道

05

金色秋冬

一年四季的武康路,無論晴天陰天,颳風下雨,都是不能錯過的美。一道道橙色梧桐葉的柔光就是自帶的天然濾鏡,唯美浪漫。路上還有很多街拍的小姐姐們哦~

地址:

上海市徐匯區武康路

06

金色秋冬

沒有到過湖南路的人,很難體會到上海西區老馬路的靜謐和幽雅。一條不算狹窄的路,斜斜地延伸著,靜若處子,沒有絲毫張揚的意味。

地址:

上海市徐匯區湖南路

END

原標題:《蕩蕩馬路 ‖ 秋收,冬藏,徜徉於徐匯金色美景中。。。》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去處‖秋收,冬藏!探訪徐匯的金色風景
    深秋已暮,初冬旋至,成片的樹葉逐漸被染成金色,將整個上海的大街小巷裝扮成了「金色的海洋」,與之一起到來的還有那一年一度的落葉不掃活動。作為中心城區,徐匯既有中西交融的徐家匯源,也有氣質浪漫的衡復街區,還有生態諧和的華涇公園,街角路邊的一花一木和美好宜居的溫暖城市相濡以沫,讓多元素多文化得以奇妙融合。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 今日四首詩,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小時候,沒有機械化大生產,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全靠人工。農耕時代的畫面只能去古人詩句中去找尋,今天給大家分享四首詩,關於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看看能不能喚醒你遙遠的鄉愁記憶。春耕《觀田家》(摘選)唐·韋應物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 民進宿遷政協提案機制:春耕·夏種·秋收·冬藏
    春耕·夏種·秋收·冬藏——記民進宿遷市委會政協提案機制「春耕、夏種、秋收、冬藏。」本是傳統農業生產的一般步驟。但在江蘇宿遷,有這麼一波不在田間地頭耕種的人,也遵循著這個規律。
  • 秋收,冬藏!這裡有一片金色的徐家匯源待鑑賞
    深秋已暮,初冬旋至,成片的樹葉逐漸被染成金色,將整個上海的大街小巷裝扮成了「金色的海洋」。 在徐家匯源景區內,位於徐家匯天主大教堂北側的蒲西路120號聖愛廣場,有四株百年古銀杏,其中編號0040的徐匯第一樹——古銀杏已經有著600年的歷史了。
  •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周末蓄力,各個群中都在談論股市大漲,在討論買入什麼,今天果然高開高走。行情是不是剛剛啟動,這次行情能夠走多遠?我想這個問題,只能等過了這輪才能夠蓋棺定論。大家在最近今天的數據中應該可以看到,明顯的上證50的增長強過創業板,那是不是創業板的牛市到頭了嗎?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因為周期已經啟動,不可能那麼快終結。早上在通勤的地鐵上,專門看了看周邊的人都在手機上幹什麼,還沒有發現一個人在看股票(當然,今天晚上還會繼續觀察下),說明情緒還沒有進入高漲期,還是有上漲空間的。
  • 廣州舉辦金色稻田音樂節
    當日,金色稻田音樂節在廣州艾米稻香小鎮內舉行。活動分為「春耕·希望」「夏耘·聲起」「秋收·撒椒」「冬藏·共唱」四個篇章,在稻田內為遊客上演樂器演奏、樂隊彈唱、中老年舞蹈、大合唱等音樂節目。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 投資猶如春播、夏長、秋收、冬藏
    股票投資規律如同春播、夏長、秋收、冬藏,四季的氣溫每天都會波動,短期看股市每天的波動是沒有規律的,但是牛熊的演變和轉化就跟自然界季節的變換一樣,不會因為幾天的溫度波動而改變季節變換的大趨勢。 牛市的形成機制分成三個階段。
  • 立冬述丨冬藏的開始
    立冬 二十四節氣 2020.11.07 立冬述丨冬藏的開始 伴隨著今日立冬的節氣,天地萬物開始蟄伏,正式進入冬季。
  • 杞不凡說:萬物冬藏,同仁堂冬藏酒的養生秘訣都在這裡了
    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和冬藏,而冬天最適合喝的,莫過於這瓶冬藏酒了。    關於冬季養生,《內經》的第二篇《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這樣記載:  皇帝  冬三月,此謂閉藏。中醫認為,在冬季,人體的陽氣同樣會藏於腎臟之中,《黃帝內經》中便有「腎主藏」的說法。陽氣不足,便難以抵擋寒氣的侵襲。  因此,冬天養腎的養生方法便廣為流傳。
  • 金色浪花、迷人稻香……十一不可錯過茗岙梯田美景
    >輕拂過層層金黃的稻浪農夫們哼著歡快的小曲兒軲轆聲在田間歌唱邀您相聚茗岙共賞這壯麗的秋收美景茗岙梯田以宏偉壯觀的雲海日出而聞名於攝影界,仙境般雲霧變幻莫測,是茗岙風光的一絕;春季油菜花金黃,芒種水田光影交織,秋收稻熟穗滿
  • 冬藏養生補陽氣,做好日常5件事!
    因此,養生要順應四季變化的規律,順應自然界萬物的生長過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藏養生,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所謂「冬藏」,就是指人到了冬天,應該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以利來年應對春生、夏長、秋收的付出和收穫,冬季始於立冬,包括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六個節氣,冬天的三個月,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
  • 春種,夏鋤,秋收,冬藏 一方庭院深幽處 半卷閒書一壺茶
    春種,夏鋤,秋收,冬藏,一年有忙,亦有閒餘。無他,安我一介無爭之身,放我一顆平和之心。夜來更是寧靜,春等嵐來,夏侯蟬噪,秋聽蛩聲,冬賞雪落。此時此境,獨坐一宇,煮一壺沸水,沏一杯存茗,捧一卷詩書,且飲且讀,思慮澄澈,一屋無聲;心情平和,一夜無語;無欲無求,淡泊至極,何憂可存?
  • 秋收美景入畫來,看!這是江門……
    彭偉宗攝在鄉村的空地上,鋪滿金色的稻穀,金色稻田、碉莊,構成了鄉村那如畫般的景色,一種富足祥和的氛圍縈繞。彭偉宗攝在村野的空地上,鋪滿金色的稻穀,彭偉宗攝秋高氣爽,秋收忙,那金光燦爛的碩滿秋收,眼下正是秋收季稻田的整體情況以現場為準抓緊時間來看!
  • 秋收農忙 防火勿忘
    AUTUMN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金燦燦的稻穀隨風而舞   告訴我們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秋收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也是火災多發的季節。秋季天乾物燥,加之稻草等可燃物較多,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火燒連營,讓農民朋友辛苦一年的勞動成果付之東流。
  • 春開窖酒業舉行第九屆冬藏大典暨芝鄉園命名發布會
    公司董事長馮金國介紹說,「秋收,冬藏,春開窖」是景芝古鎮延續數百年的傳統釀酒工藝,也是釀造優質春開窖白酒的全部過程,即秋天成熟、收穫,冬天儲藏、醞釀;春天春意盎然、萬物復甦正是開窖取酒的最佳時機。所以每年冬天舉行糧食入窖開始發酵,經過130多天的釀造於第二年春天開窖。為了將這一傳統的釀酒工藝傳承下去,春開窖酒業每年都要舉行春天開窖和冬季藏酒活動。
  • 稻花香裡說豐年:在廣袤沃野中,孫端街道用這樣的方式企盼「秋收...
    記者 石慧通訊員 葉小芳金色,是秋天最明亮的底色,田野裡瀰漫豐收的味道。今天,2020越城區「魯迅外婆家」田園豐收節在紹興市越城區孫端街道拉開帷幕。在今天的開幕式中,舉行了「優秀農業生產經營主體」「2020越城區十佳種養大戶」「大學生農業創業之星」等頒獎儀式。除此之外,現場還設置田園音樂節、蔬果時裝秀、動物大巡遊、優質農產品展銷會等精彩紛呈的活動,讓市民遊客在廣袤的鄉野間,體會「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愜意與歡欣。五彩稻田中,一場盛大的開鐮儀式吸引了眾人目光。
  • 點評20張秋收美景,拍出豐收的喜悅!好作品一看就能懂
    金九銀十,又到了秋收的季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拍過秋收嗎?或者說,你有去農家院體驗過短暫的田園生活嗎?如果沒有,或者正在籌劃中,那就接著往下看吧!侍墨姑娘是很喜歡拍攝田園風光和民俗攝影的——其實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 瑞雪悄然 冬藏靜無聲
    【留住鄉愁】  原標題:冬藏靜無聲  一個季節的結束,意味著另一個季節的開始。一個靜無聲息的冬藏季節到來了。此時,田野山林中難見小動物的身影,蛇和蟾蜍冬眠了,螞蟻也藏入深深的洞穴,只有肥碩的麻雀時不時落在屋簷下或窗臺上尋覓些吃食。田鼠和松鼠從深秋就開始收藏食物,洞穴裡黃豆、玉米、松子等過冬食物應有盡有,下雪了也不必發愁。  玉米、大豆等秋作物早已收穫完畢,原野上空曠寂寥。五穀裝進袋子裡,擺放在倉房,一家人出出進進看著糧食,心總歸是安穩的。
  • 《拾方知時節——冬藏》博物人文美育展在培德書院正式開幕
    2020年12月17日,由北京書院中國發展基金會、培德書院和源流運動聯合推出、一點資訊協辦的博物人文美育展覽《拾方知時節——冬藏》在培德書院正式開幕,展覽希望由 「物藏」遞進到人文的角度,期待家長和孩子們在看展和互動過程中,能對冬有一個更全面感性的認知,感受時節所賦予人的方方面面的美好。
  • 曾慶偉談吃:冬藏養生豬肚雞
    按照傳統中醫「天人相應」原理,現在季節最宜「冬藏」養生。所謂「冬藏」,就是指人到了冬天,應該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以利來年應對春生、夏長、秋收的付出和收穫。冬藏養生既是大自然植物與動物的生長規律,也是人類一條養生的原則,同時也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天人相應」哲學思想。怎樣才能冬藏養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