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媒體對泰國的新聞自由表示擔憂

2020-12-16 暹羅飛鳥

在泰國的外國記者對新聞自由的限制表示關切。在最近舉行的泰國外國記者俱樂部論壇上,發言者說,儘管泰國政府保證不限制言論自由,但現行法律 "已被證明是報導反政府抗議活動的障礙"。

舉辦 "無懼無寵的新聞業 "(Journalism Without Fear or Favour)論壇是為了討論地區新聞自由問題。該活動由荷蘭駐曼谷大使館主辦,以紀念12月9日和10日在海牙舉行的2020年世界新聞自由大會。此次活動也恰逢12月10日的國際人權日。

路透社東南亞編輯馬修(Matthew Tostevin)談到了外國媒體在報導該地區新聞時面臨的法律挑戰,特別提到了泰國的最高法《刑法典》第112條,以及在針對該國君主制的抗議活動期間對其執行情況的推諉。

"在今年某個時候,我們被告知它沒有實行。正如媒體所反映的那樣,當地和國際媒體對泰國君主制的批評報導也多了一大堆。"

「但是,現在,當然,問題是這種開放能持續多長時間,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以及我們來自這個國家的報導。」

《曼谷郵報》要求政府副發言人拉查達·德納迪萊克(Rachada Dhnadirek)對此事發表評論。她回應說,政府沒有對媒體或公民的自由施加任何限制,但每個人都必須遵守法律(同一句話中有點矛盾)。

「(新聞)必須真實無誤」。

馬修還描述了泰國在10月實施為期一周的緊急狀態,「禁止發布可能威脅國家安全或造成恐懼的信息,以及恐嚇新聞工作者的刑事誹謗法」。

他還列舉了其他地區的案例,從審查和訴訟到監禁和禁止進入某些地區,例如緬甸若開邦和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省。

4月,無國界記者組織發布了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通常,縱觀以往,東南亞國家在這份榜單中表現不佳。馬來西亞超越鄰國,在180個國家中排名第101位,其次是印尼(119)、菲律賓(136)、緬甸(139)、泰國(140)、柬埔寨(144)、汶萊(152)、新加坡(158)、寮國(172)和越南(175)。

新加坡《海峽時報》印度分社社長陳慧儀說,自從泰國和越南的專制政府孵化出新的網絡安全法後,新聞自由已經退步,"假新聞 "一詞廣為人知,然後將任何對其政府的批評都貼上 "假的 "標籤,因此是違法的。

"但這個詞的問題是,所有的東西都被歸為一個朦朧的混亂之中。『假新聞』可以用來描述虛假信息和謠言,但也可以用來描述你反對的觀點。全泰國自3月以來一直處於緊急狀態,疫情進一步對泰國新聞界進行了限制,。"

「他們說他們需要這樣做來協調Covid-19的應對措施,但是我們不知道這種緊急狀態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是否會被用於其他目的。」

在這一點上,泰國政府發言人阿努查·布拉帕查斯裡(Anucha Burapachaisri)告訴《曼谷郵報》,泰國現行的緊急法令自今年3月實施以來已延長了5次,只是為了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而執行。(目前延長的時間到1月初,鑑於泰國目前的情況,似乎有可能再次延長)

據一位在泰國從事新聞工作超過10年的「老」媒體人告訴泰媒,他們從未收到過警察、國會議員、政府或軍隊的聯繫,也從未被要求修改或刪除文章,雖然他們確實不時發表一些尖銳有力的社論,反對泰國政府和官方的各種決定及行動,但沒有造成任何後果。

儘管泰國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或者需要比其他西方國家的新聞更謹慎地選擇措辭,但是泰國的新聞業相當強大,報導範圍廣,見解多。

政治家和官員期望泰國新聞界履行的許多職能並不是成文的,而是長期的慣例和微妙的文化行為。當然,有時也會有一些媒體成員受到排斥和刑事指控的威脅,但這種情況很罕見。

雖然外國媒體通常會發現其中許多細微之處令人困惑,並將其視為障礙,但長期在泰國工作的記者通常樂於使用語言技巧和幽默的文字來報導敏感的故事,並繼續他們的工作。

主編 飛鳥 編輯 布朗 cony ﹡暹羅飛鳥(siambird)出品,未附授權圖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外國媒體對泰國的新聞自由表示擔憂
    在泰國的外國記者對新聞自由的限制表示關切。在最近舉行的泰國外國記者俱樂部論壇上,發言者說,儘管泰國政府保證不限制言論自由,但現行法律 "已被證明是報導反政府抗議活動的障礙"。路透社東南亞編輯馬修(Matthew Tostevin)談到了外國媒體在報導該地區新聞時面臨的法律挑戰,特別提到了泰國的最高法《刑法典》第112條,以及在針對該國君主制的抗議活動期間對其執行情況的推諉。"在今年某個時候,我們被告知它沒有實行。正如媒體所反映的那樣,當地和國際媒體對泰國君主制的批評報導也多了一大堆。"
  • 中國媒體是「外國使團」?沒有「新聞自由」?外交部這樣回擊→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就美國又將6家中國媒體的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一事作出回應。他表示,近年來,美國政府對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和人員的正常新聞報導活動無端設限、無理刁難,不斷升級對中國媒體的歧視和政治打壓。
  • 泰國教育部長:學校應允許言論自由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據星暹傳媒報導 據thethaiger 網站報導,泰國教育部部長納塔普對近期的抗議活動表示「學生們擔心自己的未來,這是一件好事。」
  • 與法國媒體辯論新聞自由
    自從冷戰之後東西方盟友關係終結,新聞自由便成為西方攻擊中國的工具。然而,西方社會新聞自由的真相究竟如何,包括與西方唱和的國內自由派學者們顯然也並不了解(當然明明了解而難得糊塗者也是有的)。新年伊始,外國新聞協會邀請文匯報資深駐法國記者、《平凡的中國人》作者鄭若麟先生(作者專欄)與法國社會各界進行了一場對話或者辯論,而這場對話,顯然對於國人而言是了解西方新聞自由真實狀況的佳機。說來很「巧」,法國新聞界剛剛出了一個和中國有關的大醜聞:媒體集體炮製了一場假新聞。事緣一位名叫瑪麗的四歲小女孩,她1月7日收到裙子和運動衫等生日禮物。
  • 外交部:美國政府粗暴打壓媒體,沒資格談「新聞自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針對美國國務院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管為「外國使團」,美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稱,世界各地的自由媒體都有義務報導真相,而中國媒體沒有「新聞自由」。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中國外交部:美國是粗暴打壓媒體,限制新聞自由的真正黑手
    ,美國是粗暴打壓媒體,限制新聞自由的真正黑手,美國自我標榜的燈塔形象早已名存實亡。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有記者提問,針對美國國務院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管為「外國使團」,美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稱,世界各地的自由媒體都有義務報導真相,而中國媒體沒有「新聞自由」。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美方動輒將『新聞自由』掛在嘴邊,那就讓我們看看他們的真實表現如何。」趙立堅說。
  • 美國又對中國媒體下手,充分暴露了美式「新聞自由」的虛偽!
    在當今高度國際化與全球化的時代,媒體是各國人民加強溝通、增進了解與理解的重要橋梁與紐帶。長期以來,美國一貫標榜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把新聞自由、言論自由視作是美國「民主自由」社會的外在形象。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美國,卻不斷對國際媒體在美機構的正常運作進行幹擾、橫加阻撓,對國際媒體在美業務進行限制,大行雙重標準與霸凌主義。這充分暴露了美式「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虛偽,更加說明了美國全球霸權霸凌主義與雙重標準的邪惡與骯髒。
  • 泰國總理巴育對廊曼機場事件表示歉意 擔憂中國人對泰感受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在泰國廊曼機場就一中國公民被打事件道歉後,30日,泰國總理巴育也指出,機場事件「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嚴重影響泰國形象,他十分擔憂中國人對泰國的感受。 據人民網9月30日報導,泰國總理巴育30日說,廊曼機場事件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因為嚴重影響泰國形象。
  • 美方限制中國媒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其所謂的「新聞自由」背道...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言人發表聲明指出,美國國務院日前決定對包括總臺在內的中國媒體機構調減在美工作人員數量,與其所謂的「新聞自由」完全背道而馳。發言人說,總臺對於美國政府有關「外國使團」的認定並要求部分中方員工立刻停止為旗下的CGTN America、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工作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美方所作所為充分暴露了其標榜的所謂「新聞自由」的虛偽性,充滿冷戰思維和政治偏見,不僅嚴重影響總臺在美正常新聞報導工作,而且嚴重損害了總臺形象。
  • 又對6家中國媒體下手!美國才是限制新聞自由的真正黑手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1日宣布,再將6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這也是對中國媒體和記者的最新政治打壓。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升級對中國媒體的設限與刁難。2018年12月,美方就要求部分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註冊為「外國代理人」,今年2月將5家中國主流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6月又新增4家。這意味著,相關機構需要向美國國務院報告工作人員的個人信息、出行計劃及其人事變動,以及機構租賃或擁有的不動產信息及其變化,不動產的變更也需徵得美國國務院的批准。而這些信息,將與包括美國情報部門在內的其他政府機構共享。
  • 川普與媒體口水仗越吵越猛 美「新聞自由指數」排名下跌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外媒稱,總統川普16日激烈抨擊數百家美國報紙,這些報紙當天早些時候發表社論,捍衛新聞自由和譴責他對媒體的持續攻擊。據英國《衛報》網站8月16日報導,這位總統在推特上用全大寫字母寫道:「虛假新聞媒體是反對黨。這對我們偉大的國家非常不利。」他補充說:「但是我們正在贏得勝利!」報導稱,全美超過350家大大小小的報紙針對川普上臺以來持續攻擊大部分主流媒體是「虛假新聞」和「人民的敵人」作出回應。
  • 新聞自由與媒體責任
    新聞出版自由,曾經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主義的口號和綱領之一,也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一個重要勝利成果,體現了社會進步的要求。但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市場機制是推動新聞事業發展的基礎力量,新聞事業的壟斷成為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成為現代資本主義新聞體制的最主要特徵。「大魚吃小魚」的市場競爭,使西方各發達國家的新聞市場都為極少數大型傳媒集團所壟斷,從而走向新聞出版自由的反面。
  • 外交部:美方所謂"新聞自由"是抹黑打壓媒體記者的藉口
    《中國日報》記者:美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8日發推特稱,美國務院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說服中國允許美國記者返華,給予美媒體恢復正常運營的自由,並停止對外國記者進行恐嚇和騷擾。中國已沒有公開和獨立的新聞報導可言。她並援引「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有關報告支持其觀點。你對此有何回應?
  • 「泰國奧斯卡「主辦方媒體泰國頭條新聞獲微博大獎
    「泰國奧斯卡「主辦方媒體泰國頭條新聞獲微博大獎6月10日,新浪微博星耀盛典官方宣布:泰國頭條新聞榮獲新浪微博十大影響力境外媒體獎項,這是泰國以及東南亞地區唯一一家上榜該十大影響力榜單的媒體,亦是泰國以及東南亞地區首次有媒體獲此殊榮。
  • ...為「外國使團」,外交部:這暴露其自我標榜的所謂新聞自由的虛偽性
    據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1日宣布,又將6家中國媒體的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這6家媒體分別是一財全球、解放日報、新民晚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北京周報和經濟日報。對此,趙立堅回應稱,這是美國對中國駐美媒體和記者的最新政治打壓和汙名化,中方將作出正當必要反應。
  • 泰國頭條新聞加冕成為泰國唯一微博十大影響力媒體
    6月10日,新浪微博星耀盛典官方宣布:泰國頭條新聞榮獲新浪微博十大影響力境外媒體獎項,這是泰國以及東南亞地區唯一一家上榜該十大影響力榜單的媒體,亦是泰國以及東南亞地區首次有媒體獲此殊榮。
  • 論新聞自由國際化及其應對
    關鍵詞:新聞自由國際化 人權的普遍性 新聞封鎖 自主媒體 引導輿論 新聞出版自由是表達自由的一部分,在現代社會,它也是表達自由的最重要的形式。 新聞自由國際化,其通俗表達是「新聞無國界」、「言論自由無國界」,是指,言論自由是一種普遍人權,言論自由和新聞出版自由不應當受到國界的限制,一個國家的公民可以向外國人和媒體表達言論,一個國家的公民和媒體也可以對對外國的公民進行採訪、外國的事件進行報導和評論。
  • 泰國重新歡迎外國遊客入境遊~普吉島機場已準備好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泰國旅遊業,泰國政府打算10月1日起容許外國旅客入境,並以旅遊熱點普吉島作為試點。然而,普吉島業界及民眾擔憂該做法,將引起新一波疫情。泰國旅遊及交通部門宣布,10月起前往普吉島的旅客,得先在島上指定度假村隔離14天,期間接受兩次病毒檢測,隨後才能在島上自由活動;若欲前往泰國其他地方,則需在有關地點另外隔離7天,並接受第3次病毒檢測。
  • 「這樣的美國政府有什麼資格談論新聞自由?」
    趙立堅表示,近年來,美國政府對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和人員的正常新聞報導活動無端設限、無理刁難,不斷升級對中國媒體的歧視和政治打壓。2018年12月,美方要求中國媒體駐美機構登記為「外國代理人」;2020年2月18日,美方將新華社、《中國日報》美國發行公司、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總代理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2020年6月22日,美方宣布將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和中國新聞社4家中國媒體增加列管為
  • 法國反分裂法壓制宗教自由 美國表示擔憂呼籲警惕太過壓制的後果
    而美國也在同一天表示對法國的宗教自由產生憂慮。 美國表態呼籲警惕後果 美國國務院負責國際宗教自由事務的無任所大使薩姆-布朗巴克周二表示,他「很顯然對法國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