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孔煙雨橋勝過頤和園17孔橋,將於本月中旬完工。 本報記者 王皇 攝
齊魯晚報濟南3月8日訊(記者 王皇 實習生 劉瀟 通訊員 房龍飛) 記者從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了解到,目前,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已經對外開放的一期工程配套正逐步完善,二期工程正加速推進,計劃今年「五一」主體工程完工,並達到開園條件。同時,通往華陽宮的崇正橋計劃月底完工,21孔煙雨橋美景已成,計劃中旬完工。
去年「十一」,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負責建設的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取得階段性建設成果,並正式對外開放,成為濟南「網紅打卡」新地標。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園林工程整體分為兩期工程,一期(包括試驗段)工程主要分布在華山山體北側、西側和南側,二期工程主要分布在山體東側。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全部竣工,停車場、洗手間、路燈、安防監控等配套設施也已逐步完善,陸續投入使用,後期將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提升園區配套。
園林二期分為A、B兩個區域,功能性均為園林及溼地景觀,總面積約2257畝(不含覆綠項目),為確保「五一」達到開園條件,每天二期施工人數能達600餘人,目前正進行園路及廣場鋪裝、公廁及售賣、駁岸、木棧道、挑臺、廊架、水榭等建設施工。「園區植物種類有百餘種,櫻花、海棠、玉蘭等樹開花後能形成塊狀景觀帶,將為市民提供一個新的踏春好去處。」項目現場負責人表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在華山南側和東側,未來將有兩座橋梁與陸地相連。位於華山南側的崇正橋(原「鵲華橋」)為三孔橋型,是整個公園中最重要的一座橋,串聯湖南岸的歷史文化區和華陽宮,崇正橋全長95米、寬17米。目前正在進行橋梁四個亭子的主體澆築及橋面鋪裝施工,計劃3月底完成全部施工。
轉至華山東側,主體施工完畢的煙雨橋正在進行外部裝飾,煙雨橋從南臥牛山一帶直通華山東側,橋長200米,橋面淨寬14米,設計為21孔連橋,是濟南所有景觀橋中孔數最多的一座,亦勝過頤和園長度為150米的17孔橋。目前煙雨橋橋面鋪裝及拱圈裝飾工程都已施工完成,正在進行欄杆安裝、橋面景觀照明及石材整修施工,計劃3月中旬完成全部施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