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班管家聯合聯通大數據發布《2020年春運返鄉與返程大數據報告》對春運出行、後疫情時期的返程進行數據分析,從而為疫情防控、人員復工復產提供數據支持。
一、 春運出行基本盤
1、2020年春運民航、鐵路運輸旅客出現斷崖式下降
2020年航空、鐵路春運出行受疫情影響均出現斷崖式下降,成近5年來最低。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字顯示,2020年春運鐵路發送旅客2.10億人次,下降47.3%;民航發送旅客3839.0萬人次,下降47.5%。
2、春運返程呈現出日均強度減弱,高峰峰值降低,時間跨度大的特徵
受疫情影響,1月23日武漢封城後民航出行旅客開始下滑,而在往年的春運返程日期則持續走低。同時在全國主要城市延遲上班至2月9日時出現第一波小高峰,但高峰峰值低。整體客流呈現「日均強度減弱、高峰峰值降低、時間跨度拉大」的特點,沒有出現往年因旅客集中返程而形成的客流高峰。
3、2020年春運國際執飛航班持續走低,國內火車車次也同步下降
今年春運在國內航班執飛量受疫情影響下降,但在伴隨著全國復工復產,在低量運行中出現數次小高峰。國際航班執飛前期保持穩定,但由於中國疫情的嚴重,1月27日中國暫停出境遊在內的全部團隊旅遊業務,根據國際民航組織報告,大約70家航空公司取消往返中國內地的所有國際航班,國際航班執飛量持續走低。鐵路於1月25日到達谷底後,出現小高峰後,持續下降。
4、飛機平均利用率出現歷史新低
春運期間十大主要航司飛機利用率均在7小時/天以下,均明顯低於18年和19年同期水平,是近三年同期最低值。春運前期(1.10-1.23)日均飛機利用率為8.5小時/天,春運中期(1.24-2.9)日均飛機率用率為4.7小時/天,春運後期(2.9-2.18)日均飛機利用率僅為1.6小時/天。
5、上海浦東為主要出境機場,東南亞航點分布最多
2020年春運上海浦東為中國主要出境機場,熱門國際航線日韓為重要目的地國家,同時在國際航點航班量分布上,東南亞、東亞、歐洲均為主要通航航點。後期隨著日韓、歐洲疫情緊張,主要出境機場或成為高風險入口機場。
二、 春運經歷「冰火兩重天」
1、春運前期航班量、火車發車車次同比均保持增長,走勢良好
2020年春運是八年以來最早的春運,節前學生流與務工流、探親流等多種客流高度疊加。從春運第一天到1月22日,國內執飛航班量同比均有所增加,保持較高的水平。日均航班量近15751架次,與早前民航局預測2020年春運民航日均保障航班量17000架次接近,走勢良好。然而在1月23日受疫情影響,國內執飛航班量同比減少1.41%,後期出現持續下降的情況。春運前期國內火車發車車次也處於高位運行,同比增長均在14%以上。
2、春運前期國際執飛航班量同比增加,最高峰出現在臘月23日
春運前期國際航班始終保持穩定增長,即便在1月20日確定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風險、1月23日武漢封城等信息放出,仍然保持同比4.68%,4.02%的增長。春運前期國際航班執飛最高峰出現在農曆臘月23,疫情對春運前期的國際執飛航班未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3、春運前期中國-越南,中國-名古屋同比上升最快
春運前期中國通航國際航班量top10中,均為日韓、東南亞相關城市。相較於去年執飛航班量,除泰國曼谷外,其他城市同比均有所上升。中國-越南金蘭、中國-名古屋中部同比上升更快,同比分別上漲51%、49%。
4、疫情對國際執飛航班影響滯後於國內,但國際市場影響持續
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後,國內航班執飛量持續走低,而國際航班執飛量在1月27日之前均保持同比正增長,在1月27日民航局發布《關於免收民航機票退票費的補充通知》後,28日國際航班量同比下降1.77%,且處於持續下降的狀態,並且這種狀態隨著國際疫情的緊張或將持續。
5、商旅航線持續低迷,不及往日三成
熱門商旅線往往是各家航司爭相搶奪的航線,擁有著不俗的客座率與執飛率,然而隨著疫情的爆發,商旅線航班量直線下降,不足往日三成,三月初期也未見恢復趨勢,最盈利的京滬線,當前航線恢復率僅達20%。
三、 後疫情時期的返工
1、被拉長的春運,復工出現工作日/周末潮汐趨勢
2月18日曆時40天的2020年春運結束,受疫情影響未返工人員將在後期陸續返工,整個出行呈現周末潮汐趨勢。2月9日(周日)第一個復工時間節點,航班執飛率39.7%,航班執飛量環比增加28.8%。2月16日(周日),第二個復工時間節點,航班執飛率23.4%,航班執飛量環比增加20.4%,3月1日(周日)第三個復工時間節點,航班執飛率高達48.1%,,航班執飛量環比增加47.8%,成近期最高值。
2、復工期國內民航主要以窄體機運輸為主
國內熱門商旅航線以及洲際航線多採用寬體機執飛,受到疫情影響,復工周期拉長,出行旅客的減少,寬體機逐漸被閒置,執飛航班量寥寥無幾,從最開始擁有接近10%的市場份額,到最後執飛航班量佔比不足3%。
3、A320系列佔比過半,支線客機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國內航司執飛航班機型佔比中,A320系列從最初的45%增長到50%+,同時支線客機CRJ900與E190/195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寬體機降幅最大,單日執飛佔比僅達2.27%。
4、重慶江北、成都雙流航班恢復率較快,部分航線超過疫情前水平
根據疫情前期機場單日運行狀況來對比當前狀態,以此來觀察各機場恢復情況,國內千萬級機場單日航班量及其恢復率,80%的千萬級機場恢復率不足50%,頭部機場目前恢復較快有成都雙流與重慶江北機場,近日兩機場往返深圳寶安的航班量已遠遠超過疫情前水平。
5、全國跨城市流動人口數量穩步回升
與大交通出行的趨勢類似,隨著節前大規模返鄉後,跨城市流動人口在正月初一出現低谷。同時在全國嚴防嚴控的背景下,整個疫情期間跨城市流動均處於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開展,2月9日出現跨城市流動的小高峰,隨後呈平緩回升趨勢。
6、北方省份返程率普遍較高,重慶作為西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返程率較高
與機場航班量同步,重慶市也擁有較高的返程率。根據聯通大數據統計,截止3月5日,全國超七成人口返回常住地,且隨著時間推移返程率將繼續升高。同時在返程率top10的省份中,北方省份佔比超一半。
7、部分重點城市返程率平穩上升,重慶返程率高於北上廣
隨著疫情形勢的緩解,各主要城市開始有序開展復工復產,部分重點城市返程率平穩上升。同時各地由於疫情形勢不同,各城市返程率出現偏差,重慶返程率高於北上廣,返程率均在75%以上。廣東省由於受疫情影響,廣州、深圳返程進度落後北京、上海。
數據說明:
1、數據周期:2020.1.10-3.4
2、相關定義:春運前期(1.10-1.23)、春運中期(1.24-2.9)、春運後期(2.9-2.18)
2、數據來源:航班管家、高鐵管家、聯通大數據、公開資料
3、機場:文中國內機場指大陸機場,不包括港澳臺地區
4、客運航班:僅包含了民航定期客運航班,不包含貨運、公務機、通用等其他航班
5、航班量:為實際執飛客運航班,不包括共享、經停,不包括取消航班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