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餵養中常見的5個誤區,很多媽媽經常犯錯,你中了幾個?

2020-12-24 騰訊網

文丨飯飯媽

嘟嘟五個多月的時候,媽媽就開始給嘟嘟添加輔食了。而嘟嘟的胃口似乎很好,對於輔食的接受性也挺不錯。

但是唯一的一點,就是嘟嘟對於勺子的適應性比較差,經常媽媽在餵嘟嘟吃輔食的時候,都會搞得滿臉都是

有時候不僅僅是臉上,連下巴、脖子、身上等地方都是食物殘渣,這讓嘟嘟媽媽很苦惱。

有次朋友來家做客,剛好看到她給孩子餵輔食的狼藉狀況,於是朋友就建議媽媽用奶瓶給嘟嘟餵輔食,這樣的話輔食就不會撒到外面了,也不會被嘟嘟蹭的滿臉都是了。

不但能夠提高餵食的效率,並且還非常的乾淨,還能夠節省媽媽清潔衛生的精力,簡直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嘟嘟媽媽聽到朋友的建議,也是頓時眼前一亮,可不是嘛,為什麼自己之前就沒有想到呢?

於是,媽媽就特意到母嬰店購買了一個奶瓶,並且配上了大口徑的奶嘴,這樣的話,即便是較稠的輔食,也能夠很好的通過奶嘴了,不會發生堵塞了。

準備好之後,媽媽就用奶嘴給嘟嘟餵起了輔食,還別說,這個辦法還真有效,嘟嘟吃的更好了,並且身上也不髒了,媽媽也省力多了。

按照目前的發展形勢看來,似乎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在幾個月後,媽媽卻表示十分後悔自己一直拿奶瓶餵嘟嘟。

為什麼媽媽會後悔呢?

因為長期的使用奶瓶餵食嘟嘟輔食,導致嘟嘟對於勺子等餐具十分不適應,並且由於長期使用奶瓶吃飯的時候,都是躺著的,所以飲食習慣非常差

另外,由於習慣性的影響,嘟嘟媽媽經常喜歡給嘟嘟吃流質食物,和半流質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可以使用奶瓶餵養。

導致嘟嘟本身的咀嚼能力減弱,甚至連牙齒的發育都受到了影響

其實,在進行輔食餵養的過程中,人們常見的誤區還有很多。

輔食餵養中常見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長期使用奶瓶進行輔食餵養

其實,最開始寶寶還小的時候,是可以使用奶瓶暫時的進行輔食餵養的,但是奶瓶的使用只不過是一個過渡手段,千萬不能夠將奶瓶餵養當作是一種常態。

長期的使用奶瓶餵養,會剝奪寶寶對於餐具的適應權利,也會造成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對於之後寶寶逐漸獨立的飲食行為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寶寶要是對奶瓶餵養產生了依賴性,那麼就會產生一些偏食的行為,喜歡吃用奶瓶裝的輔食。

而不喜歡使一些用餐具吃的輔食,這就會導致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等情況。

而奶瓶的長期使用,也會導致寶寶本身對於固態食物的攝取大大減少,這樣的話,寶寶的咀嚼能力將難以得到鍛鍊。

並且還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導致寶寶的口腔出現其他的不良反應。

所以,在進行輔食餵養的時候,儘量要使用餐具對寶寶進行餵養,而不能夠貪圖便捷而一直使用奶瓶。

誤區二:家長餵更乾淨,更高效

嘟嘟的吃飯情形我們都知道,想必每個媽媽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都是非常無奈的。

但是我們知道,寶寶稍微大一些之後,就逐漸的產生了自己飲食的意識,開始喜歡自己主動吃飯。

而寶寶們的自主進食能力有限,不僅無法將自己餵飽,而且常常會弄得到處都是,這是很多寶媽所無法承受的。

於是,很多寶媽就做出了選擇,就算是寶寶能夠自己吃飯了,家長也要喂,不能讓寶寶把食物浪費,把家裡弄髒。

其實,寶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做法卻是不對的。家長不應該幹預寶寶的自主飲食慾望,因為對於寶寶來說自己吃飯,可不只是吃飯這麼簡單。

在獨立吃飯的同時,寶寶的多項技能其實都在提升,就比如說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肢體控制能力,手部精細動作鍛鍊,邏輯能力等等。

如果家長不讓寶寶自己吃飯,那麼就等於剝奪了寶寶的鍛鍊機會,寶寶的能力發展自然會受到嚴重的限制。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誤區三:讓寶寶可以快樂飲食,邊玩邊吃

寶寶不好好吃飯的情況,估計在每個家庭都有發生過。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的家長都會採用一種「邊玩邊吃」的方法,來促進寶寶飲食。

這樣的方法看似「簡單有效」,但是殊不知,這根本是一種拔苗助長的行為。

寶寶不好好吃飯的時候,家長讓寶寶邊玩邊吃,其實就是在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在無意中達到吃飯的目的。

因為寶寶在玩耍的時候,注意力多集中在玩具上,對於父母的餵食,並不是那麼在意。

所以就會讓家長產生一絲的誤解,認為孩子吃飯的時候玩,會讓寶寶更加的開心,而寶寶開心了,那麼食慾就更好,吃的就更多了。

這樣的做法所造成的後果,其實也是很容易預見的。比如沒有玩耍的時候,寶寶會拒絕吃飯,或者出現餵食過量的情況,還會影響寶寶的消化等等。

所以,不要再認為讓孩子邊玩邊吃是一個「妙方」了,這並不是讓寶寶好好吃飯的妙方,而是培養寶寶壞習慣的妙方。

誤區四:多吃點更健康

強行餵食,這一行為簡直是家長們的通病,就是喜歡在寶寶吃飽之後,繼續讓寶寶吃,總覺得寶寶吃得太少,唯恐寶寶營養不良。

可是如果不注意寶寶的食量,強行餵食的話,可能會導致寶寶吃得太飽,出現消化不良,甚至積食的現象。

而且也會讓寶寶的飲食感知能力下降,總認為自己「沒吃飽」,而習慣性地喜歡吃撐,導致長胖。另外,長期吃得太飽,也會對寶寶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引發一些疾病。

誤區五:加點鹽,加調味品

鹽分是人們每天都要攝取的,很多人都覺得,做菜不放鹽,簡直不能吃。

但是,這句話對於寶寶來說是不對的,因為寶寶本身對於鹽分的需求量,並沒有那麼大,是不需要特意加鹽的。

如果家長經常在寶寶的輔食中加鹽,還可能會導致寶寶的腎臟負擔加重,對寶寶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而且還會影響今後寶寶輔食的添加。

所以,別拿自己的口味和寶寶比,寶寶沒有那麼重口味。

很多新手爸媽對於給寶寶做輔食並不是非常了解,有的甚至覺得,只要煮熟,煮爛一點就可以給寶寶吃了,其他的不需要特別注意。

如果你也這樣覺得那就錯了,0-3歲是寶寶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寶寶吃得好不好教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如果父母不注意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和細節的話,可能會對寶寶的進食,咀嚼能力,吞咽能力,吃飯能力有所影響。

所以,父母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開上面提到的幾個誤區,才能讓寶寶發育的更好更健康。

雖然給寶寶添加輔食是一項大工程,但是如果開始的時候,就對添加輔食有系統的了解,那麼就不容易在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出現問題,同時也能減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難度。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最新的9條坑娃輔食誤區,第一條我就做錯了,你家寶寶中了幾招?
    作為一個帶娃「菜鳥」,最近小編為如何給自己5個月的寶寶添加輔食而發愁。給寶寶輔食添加早了,對寶寶身體發育不好,添加晚了吧,又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真是左右為難,還好,經過不斷的探索,小編現在已經順利的給寶寶添加輔食了。為此,現在就將自己在添加輔食過程中所犯的誤區和一些經驗與大家共享一下。
  • 關於母乳餵養,這16個常見的哺乳誤區,媽媽要謹記!
    過早餵養奶粉將會增加寶寶牛奶蛋白過敏的風險誤區4 :總覺得孩子吃不飽有一種餓是媽媽覺得你餓,孩子吃沒吃飽,一看精神,二看尿布,三看體重增長。誤區5:額外給寶寶餵食母乳中有乾貨,也有水分,能夠完全契合寶寶的需求。因此不需要用奶瓶額外餵水、餵果汁或者蔬菜汁。除此之外更不要給寶寶餵所謂強身健體的中藥湯,會造成寶寶的肝腎損傷。正確做法:母乳餵養6個月內寶寶可以從母乳中獲得充足的水分,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 這些寶寶輔食誤區,你踩雷了嗎?
    你知道怎么正確給寶寶添加輔食嗎?在輔食添加期,你遇到過這些誤區嗎?快來看看今天的分享,跟著明崽媽媽一起避開這些輔食添加的雷區吧!誤區3 經常給寶寶喝果汁麻麻們想給寶寶吃水果,會不會選擇榨果汁的方式呢?其實這也是輔食添加初期常見的一個誤區。很多麻麻都不知道,水果榨汁的過程中維生素C會因為和空氣發生氧化反應而大量流失,果肉裡的膳食纖維也會在榨汁的過程中被破壞損失。
  • 寶寶輔食的6個誤區,醫生不說也要知道,新手爸媽可收藏
    很多爸媽,雖然學歷高智商高,知道很多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餵娃期間常常會進入各種誤區,讓孩子很受傷。一般來說,寶寶輔食有6個誤區,只要爸媽把這6個誤區搞清楚,遠離不中招,輔食餵養將會非常順利!有哪6個誤區呢?
  • 米粉餵養也有大講究,衝泡米粉的3種「誤區」,很多媽媽都做錯了
    張欣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方面真是一頭霧水,全靠身邊的親戚朋友們傳授經驗。這次,張欣聽說寶寶到了6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所以特地提前詢問了周圍的同事,又自己在網上找了很多的測評,千挑萬選才選中了一款含鐵米粉。
  • 想讓寶寶吃得健康,這4個輔食誤區不能碰!很多媽媽還沒意識到
    輔食是除母乳外,寶寶的又一重要營養來源,為的是讓寶寶獲取更多的營養物質,同時也能開發鍛鍊寶寶一些基礎能力。可以說寶寶的輔食比成人的正餐都要重要得多。輔食與母乳餵養搭配得當的寶媽,帶出的寶寶一定是健康又可愛的。
  • 0~6個月寶寶養育,要避開哪些誤區?新手父母早學習,輕鬆育兒
    因此,在寶寶6個月之前,我踩過很多「坑」,例如:月子裡就給寶寶把屎把尿;寶寶一哭鬧就餵奶;寶寶三個月就添加輔食了。還好,生二胎前,我通過書本和網絡學習了很多科學育兒的知識。二寶出生後,我避開了這些育兒誤區,實現了科學,輕鬆育兒。那麼,0~6個月的寶寶,要避開哪些育兒誤區呢?
  • 6個月寶寶添加輔食有講究,這四大誤區,寶媽們要避開
    寶寶6個月到一歲這個時間段,是身體吸收營養、快速成長的階段。在這一時期,除了日常奶水的餵養,媽媽還要適當給他添加輔食,讓寶寶的身體營養吸收更全面,更健康地長大。有些媽媽會發現,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總是不盡如人意,他總是沒辦法按照自己心裡的預期去健康成長,甚至還會出現各種腸胃問題。實際上,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是講求方法的,只有做到科學添加輔食,才能讓寶寶在營養均衡中健康成長。
  • 要想寶寶少生病,先避開這5個餵奶誤區!
    以下是媽媽最容易犯的寶寶餵奶誤區 你試過中招嗎? 其實,初生寶寶體內的能量儲備可以至少滿足3天的代謝需求,這期間,只要寶寶體重下降不超過出生時的7%就應該嘗試純母乳餵養。 建議你放鬆心情,尋求醫護人員或專業通乳師的幫助,儘快讓寶寶喝上第一口奶。
  • 發燒不能餵奶 母乳餵養的這些誤區你知道嗎?
    原標題:母乳餵養的這些誤區你知道嗎?   發燒不能餵奶、怕口乾餵水、吃完奶再餵配方奶……   母乳餵養的這些誤區你知道嗎?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日,今年的主題是「母乳餵養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 嬰幼兒餵養的20個誤區,新手媽媽必知
    1、初乳黃黃的,很髒?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母乳協會建議純母乳餵養6個月後,再逐漸添加固體食物,並持續母乳餵養至少2年。 4、寶寶吃奶,吃得越多越好? 錯!寶寶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滿足寶寶的需求即可。嬰兒期過胖,成年後易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成年慢性疾病。 5、寶寶輔食添加越早越好?
  • 寶寶經常腹瀉 七大誤區媽媽千萬要注意!(全文)
    寶寶經常腹瀉,媽媽心疼又心憂。嬰幼兒腹瀉病是小兒常見病之一,那麼腹瀉病註定頻發嗎?不是。經過媽媽 的妙手護理能夠成功狙擊腹瀉病嗎?可以。請首先消滅這7個誤區。
  • 母乳餵養新生寶寶時,常會遇到的4個誤區,寶媽們注意不要踩
    現在很多寶媽,在寶寶出生之前會做很多功課,比如:嬰兒如何餵養,如何照顧新生兒。可是往往當小寶寶降臨時,很多寶媽被眼前的小寶寶,弄得不知所措。 俗話說「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仿佛只有母乳餵養的寶媽更能體會。母乳餵養,能拉近親子關係。
  • 10~12個月寶寶能吃什麼輔食?兒科醫生:這樣餵養,娃長得高又壯
    「呵呵,都是孩子媽媽的功勞,懂得科學餵養,每天搭配不同的營養輔食餐!」奶奶自豪地說。原來,豆豆的媽媽是一位兒科醫生,自從豆豆出生後,就一直堅持科學餵養。現在豆豆已經10個多月,身高已經有82釐米,體重已有25斤,已超過很多身邊同齡寶寶了。
  • 6-12個月寶寶添加輔食,這4類食物比米粉更營養,可以經常吃
    尤其是1周歲內的輔食添加,不僅要保證食物的原汁原味,還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單一到複雜」的原則,經常讓媽媽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面對這種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呢?6個月-3歲寶寶的215道輔食!
  • 新手媽媽必讀的8個小皮輔食餵養知識點
    寶寶第一次,吃多少米粉?第一次吃輔食的寶寶,一定要從單一,不容易致敏的食材開始。一般來說大米粉是很多媽媽的首選。小皮米粉的大米,是來自風景優美的義大利波河三角洲有機農場、種植過程中沒有任何化學農藥和肥料、自引阿爾卑斯山泉水灌溉的因此的優質有機大米。
  • 0~12個月寶寶奶量大解析!母乳、奶粉餵養、混合餵養分別是多少?
    很多媽媽會因為餵奶時間到了就叫醒寶寶,這樣會影響寶寶的休息,應避免這種做法。衛生部2012年4月頒布的《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建議:3月齡內嬰兒應頻繁吮吸,每日次數不少於8次,可使媽媽的乳頭得到足夠的刺激,促進乳汁分泌。4個月後可逐漸養成定時餵奶的習慣。
  • 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全攻略,附贈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表!
    我是點媽,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輔食食譜、輔食知識,私信我回複數字「1」,送你一份完整版6-36個月超全寶寶輔食表。以下是本文目錄,也是大家最關心的,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的相關問題:一、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吃什麼?
  • 8個月寶寶吃輔食中毒,除了沒熟的食物外,4個餵養誤區也要規避
    眾所周知,新生兒最健康的飲食就是母乳,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只吃母乳不能滿足身體所需,所以當寶寶成長到6個月的時候,家長們會逐漸添加輔食,讓他們慢慢適應母乳以外的飲食。周女士的寶寶已經8個月了,她便開始尋找食材為寶寶添加。老人家都說讓孩子多喝點粥好,白粥湯多好下咽,而且軟糯不會噎到。
  • 你真的會衝米粉嗎?90%的家長都衝錯了 5個誤區及時規避
    寶寶在6個月之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第一口輔食兒科專家都是建議給寶寶吃高鐵米粉,那你又是否會給寶寶衝米粉呢?很多的寶媽寶爸都有這幾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