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成吉思汗陵

2020-08-14 晨株洲

成吉思汗陵主體建築 王閩九 攝

□ 王閩九

赴鄂爾多斯市訪名勝,最不容錯過的,定然是「一代天驕」的衣冠冢。僅「鄂爾多斯」市名,就令我無限嚮往。這個蒙古語市名,意為「眾多宮殿」。

成吉思汗陵霸氣躍入眼帘時,我驚嘆不已。其實,這是個元太祖衣冠冢。其所在地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草原名也是蒙古語,「聖主陵園」之意。蒙古族自古盛行「密葬」,我無從得知成吉思汗身葬何處,僅見其衣冠冢盛況,已十分震撼了。這個衣冠冢歷來遷徙頻繁。如今我之所見,為1954年由青海省西寧市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的陵園。陵園主幹道成吉思汗聖道,中間有塊保護的遺址,即是成吉思汗陵舊址「大伊金霍洛」,供奉成吉思汗宮帳長達307年。

我有幸一遊現在已成為5A級景區的成吉思汗陵,至今難忘。

陵園規模宏大。除陵園主體外,還以伊金霍洛風情小鎮和巴音昌呼格草原景區為兩翼。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輔相成。

作為成吉思汗陵的主體建築,三座偉岸蒙古包一字排開,氣勢非凡。金燦燦的琉璃瓦熠熠生輝。這些蒙古包圓頂上部都鋪藍色琉璃瓦,作雲頭花狀。那可是蒙古族崇尚的顏色和圖案。建築分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6個部分。洋溢著蒙古族豪放、壯美之風。整個陵園的造型猶如橫空出世的雄鷹,展翅欲飛。

行走成吉思汗聖道,眼前忽然展開一片「鐵馬金帳」群雕,震撼人心。這可是世界上唯一完整展示成吉思汗軍陣行宮的大型實景雕塑群。

在休閒廣場上,我居然步入亞歐版圖。據說,它是中外歷史上最大的以版圖形式重現蒙元帝國疆域的景點。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所建立的元代蒙古大帝國,改寫了世界版圖,深刻地影響著歐洲歷史的進程。世界因他實現了「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

遺憾,我無法俯瞰景區內的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也沒有無人機俯拍它。據說,它的造型猶如蒙古文「汗」字,可汗,帝王之意。這片博物館建築,堪稱當代蒙古族典型建築之一。我在館內一睹了珍貴的蒙古歷史文物,鑑賞了精美的蒙古族民族器物。這是國內外唯一專題收藏、研究、展示蒙古族歷史文化的博物館。

成吉思汗陵史稱「八白宮」,或「八白室」,即用於祭祀的八座白色氈帳。這種便於隨時遷移、隨地祭祀的傳統,源於蒙古族源遠流長的遊牧文化。而世代相傳的「宮帳」(氈帳的尊稱),狀若蒙古包,而又有別於一般的蒙古包。七百多年來世代相傳的宮帳,隱現著大蒙古國宮廷的造型。

如有機會遇見「八白宮」的祭奠,就能一睹蒙古民族古老的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形式。觀賞其間眾多珍貴的祭器,也能感受遊牧民族的傳統思想及藝術審美觀。據歷史文獻記載,忽必烈在元朝大都(北京)建立「八室」的同時,還確立了「四時大典」的祭祀制度,影響深遠。如今陵園的成吉思汗祭祀,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成吉思汗陵的傳統守陵方式,令人驚嘆。蒙古大帝國生存著獨特的守陵部落達爾扈特,世代守護、祭祀成吉思汗陵,已延續了近800年。他們傳承了13世紀蒙古王朝的祭祀文化和宮廷文化,成為成吉思汗陵十分獨特的記憶。

假如有機會再次觀瞻成吉思汗陵,我希望是7月18日。因為每年的這一日,陵園定期舉辦盛大的成吉思汗旅遊文化周節慶活動。不消說,激動人心。

【來源:株洲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拜謁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十三世紀初,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橫跨歐亞兩洲,震撼世界,成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現在已經成為內蒙古的一處主要旅遊景點。成吉思汗陵,是歷史偉人成吉思汗的象徵,是祭祀這位偉人英靈的神聖地方。
  • 壯哉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自古盛行「密葬」,我無從得知成吉思汗身葬何處,僅見其衣冠冢盛況,已十分震撼了。這個衣冠冢歷來遷徙頻繁。如今我之所見,為1954年由青海省西寧市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的陵園。陵園主幹道成吉思汗聖道,中間有塊保護的遺址,即是成吉思汗陵舊址「大伊金霍洛」,供奉成吉思汗宮帳長達307年。  陵園規模宏大。除陵園主體外,還以伊金霍洛風情小鎮和巴音昌呼格草原景區為兩翼。
  • 成吉思汗陵天驕聖地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被評為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其獨特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被國務院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初觸王的心  「伊金霍洛」蒙語意為「聖主的院落」,因1649年成吉思汗陵從黃河南岸遷至這裡得名。成吉思汗陵遷至鄂爾多斯,最早是8個白色的宮帳,史稱「八白室」。蒙古族人認為靈魂不滅,這裡供奉的是天驕靈魂。
  • 成吉思汗陵的歷史變遷
    建國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於1954年春把「八白室」迎回原地,於1956年建起固定的成吉思汗陵供人瞻仰。成吉思汗陵所在的伊金霍洛旗距呼和浩特有400多公裡,距陝西榆林市的神木縣境卻僅幾十公裡。因此,近年由榆林出發經神木去成吉思汗陵已成一條旅遊熱線。據說,現在全國各省版圖是在元代劃定的,歷代並無大的改動。各省犬牙交錯,比如陝西省北部已深入內蒙許多。
  •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清朝初年遷至伊金霍洛,抗日戰爭期間陵墓八百室遷至甘肅,後於1949年遷至青海塔爾寺。1954年又遷回,現有建築修建於1955年至1956年。陵內有成吉思汗生平功業繪畫及其坐像、遺物,並陳列有元代文物。1982年,成吉思汗陵正式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一代天驕的衣冠冢
    如今,在內蒙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現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經過多次遷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縣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一派草原特有的壯麗景色。成為內蒙古的一處主要旅遊景點。但是,因為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處始終是個謎。
  • 內蒙古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騰席連鎮東南,八十年代前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平面為丄字形(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狀況,現已發生巨變,本文只介紹筆者1981年前往參觀時陵的主體建築情況。)據史料記載,明正統以後,由達延汗的孫子袞必裡克墨爾根濟農統領,駐牧於河套地區,並在這裡供奉八白室。河套地區從此才被稱為「鄂爾多斯」(意為有諸多宮殿的地方)。原在達拉特旗的王愛召,清朝初年移至郡王旗(今伊金霍洛旗)。抗日戰爭中,靈櫃先轉移到甘肅省興隆山,後又遷往青海省塔爾寺。
  • 成吉思汗陵:開天闢地 氣壯山河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氣勢逼人的高大雕像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位於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巴音昌呼格草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四十佳旅遊勝地之一,內蒙古旅遊業龍頭景點。
  • 成吉思汗陵——「世界徵服者」的長眠之地
    今天小編去了成吉思汗陵,其實我在2016年已經去過一次了,當時覺得這個AAAAA景區簡直是白費,根本沒有什麼看頭,門票還那麼貴!如今的成吉思汗陵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成吉思汗陵,一個是成吉思汗博物館。小編這次是自駕去的,路線全憑導航,大家要去的時候提前查一下路線。關於門票,小編在網上查的是120+80,不過這次是一個蒙古人大哥帶小編進去的,也是沒有掏錢。小編從這次之後有一個體會就是,到這種非風景的景點,一定要請個導遊。
  •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成吉思汗陵,以優美的草原環境,神秘的人文景觀顯示著草原帝王雄姿,是著名草原文化旅遊勝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全國百家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實拍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建議大家來旅遊
    牌樓上端中央掛著原國家副主席烏蘭夫題寫的「成吉思汗陵」金色石雕牌匾,顯得格外莊重。據介紹,廣場直徑66米,成吉思汗出徵的銅像高6.6米,寓意成吉思汗的六十六壽年。銅像再現成吉思汗西徵時讚美鄂爾多斯是「梅花鹿兒棲身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髮老翁享樂之邦」的情景,出徵銅像還展示了崛起於馬背上的成吉思汗震撼山河的氣度。
  • 內蒙古成吉思汗陵舉行春季大祭
    這是成吉思汗陵春季大祭現場(5月6日無人機拍攝)。當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一日,成吉思汗春季查幹蘇魯克大典主祭日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舉行。春季大祭是成吉思汗陵一年之中規模最大的祭祀活動。
  • 內蒙古鄂爾多斯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長眠之地?現實讓人意外
    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不是羅馬帝國,不是英帝國,也不是俄羅斯帝國,而是由中華民族的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國,成吉思汗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坐落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美麗的甘德利草原上,我們當地人都簡稱成吉思汗陵為「成陵」。就蒙古語本意來看,「鄂爾多」為宮帳,「斯」為複數。
  • 山河名勝、氣勢磅礴成吉思汗陵之旅
    成吉思汗陵佔地約5.5公頃,但它非常有特色,是內蒙古的主要一處旅遊勝地。成吉思汗陵位於內蒙古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大草原上,距東勝市70公裡。成吉思汗是蒙古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和政治家。在統一蒙古部落並建立蒙古汗國後,他於1206年被提升為偉大的可汗。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蒙元文化成吉思汗陵景區大門,草原上的雄鷹
    成吉思汗陵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爾多斯市區40公裡。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處始終是個謎。圖為成吉思汗陵旅遊區5A級景區大門。緊鄰的成吉思汗陵旅遊區為5A級景區。圖為成吉思汗陵售票大廳內。成吉思汗陵門票120.00元 陵墓祭祀區:80.00元圖為成吉思汗陵大門景區一角。
  • 冰雪景致的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是以成吉思汗文化為主題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成吉思汗陵傳承的神秘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以其內容的原始性、內涵的神秘性、形式的獨特性和傳承的唯一性,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發展文化旅遊業提供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厚重的人文歷史文化底蘊。成吉思汗陵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國旅遊行業十佳信譽單位、中國民族文化旅遊示範基地。
  • 每日一景 |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每日一景 |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2020-01-14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十大帝王陵墓之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簡稱成陵,是蒙古帝國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爾多斯市區40公裡。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處始終是個謎。現今的成吉思汗陵經過多次遷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縣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頭市185公裡,這裡綠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壯麗景色。陵園佔地約5.5公頃,對研究蒙古民族乃至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歷史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成吉思汗陵於1964年公布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2年2月,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成吉思汗陵——不凡之人的傳奇一生
    提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那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徵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徵服民族多至720部。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組建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軍隊徵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徵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徵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
  • 歷史還原:成吉思汗陵裡面沒有成吉思汗?為何有人為他世代守靈
    ,將成吉思汗的葬在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並且在用萬騎將埋葬之地踏平,又在上面種上了樹木,樹木和草瘋狂的生長,用不了幾年,人們已經無法分辨陵地和周圍的的草原了,那些參與下葬的人全部被殺死,所以說,沒有一個人知道成吉思汗的陵地具體位置,然而蒙古人是怎樣去祭拜成吉思汗的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