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別墅入住率低
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吧,反正我所有見過的別墅樓盤不管是老的還是新的,全都入住率極低,不僅晚上黑燈瞎火的挺嚇人,而且白天也是門可羅雀。我現在住的這個小區就有一部分別墅,可能有50棟吧,一共住了不超過5家人。還有一次我在惠州的光耀城裡面轉悠,可能有300棟吧,也沒有超過5家人,有點慎人。
你仔細想想這件事是不是很奇怪?住別墅不是中國人的第一大夢想嗎?應該是排在「環遊世界」的前面,但這些買得起別墅的人為什麼不住呢?那就讓我這個窮人本著一以貫之的胡思亂想的精神來瞎猜一下有錢人是怎麼想的吧。
買別墅是為投資而非居住
我覺得第一大原因就是那些業主買別墅的目的是為了投資,而不是自住。第二個原因就是沒錢裝修,於是砸手裡了。沒裝修的房子自己住不了也租不出去,要想賣掉賺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於是大量別墅的長期空置就成了普遍現象。以上兩個是經濟上的原因,但不是今天主要討論的內容,今天我最想說的是第三個原因。
現有別墅不符合中國人的居住心理
第三個原因就是這種別墅的居住方式,根本就不適合中國人的心理需求,有錢人買了別墅也不會去住,他們最終大多數選擇住在城市裡的大平層、或者花園洋房這樣的類似公寓的房子裡。這就說到一個非常深刻的消費心理問題了,什麼樣的別墅,才是中國人願意住進去的呢?
要有設計含量,房子不能一模一樣
公寓樓是可以千篇一律的,但別墅是奢侈品,買家都是有錢的主,如果一個小區上百棟別墅都長得一模一樣,無論單個的別墅多麼的精緻美觀,都會讓人感覺到難以接受的愚蠢和廉價,像是軍隊的營房,或者從工廠批發過來的大路貨。當然,讓每戶都不一樣會大大增加設計的成本和報建的成本,但總的來說應該是划算的,只是以前的開發商並沒有想那麼多,反正都能賣掉,幹嗎費那事。
我的第一個結論是從設計入手,大大增加戶型的數量,不要圖省事,在設計和報建上花費更多的成本,讓小區看上去更接近一個真實的村莊而非軍營。
要滿足控制欲,讓住戶充分參與
我之前寫過一篇《自建房,人人都是控制狂》,說的就是這個問題,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強烈的控制欲,尤其是那些昂貴的、而且技術含量較低的東西,比如房子,汽車,衣服。高科技的東西沒人懂,也沒人想控制,比如蘋果公司為什麼要採用封閉系統,有特別多市場和技術的考慮在裡面,你不用懂,也不可能控制,你只需要選擇適合你的產品就行了。
總價較低的東西也沒人想控制,比如一件家具,廚具,或者一臺電腦,你總不會想要去定做吧,買就完了嘛,早就有成熟的工業體系在生產這些東西。但別墅呢,很貴,但不管是土建還是裝修,技術含量都不高,普通人只要有一點見識和審美能力就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來,所以控制欲會特別高漲。
如果允許買家量身定做,設計一個獨一無二的戶型,像自己孩子的成長一樣,看著房子一點點的蓋起來。這個時候,想要住進去的欲望就很強烈。說白了就是滿足他的控制欲,讓他有參與感,結果是好是壞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房子是他自己參與弄的,跟別人不一樣,那他就滿心的願意。這種消費心理看上去很奇怪,但是又很真實。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說到這裡,我終於明白了,中國人夢想的別墅,其實是美國電影裡的那種大草坪、漂亮房子,一條街沒有重樣的,而且社區乾淨整潔,巨木參天,說真的,目前開發商的那個中國特色別墅,距離這個夢想實在是有點遠,已經到了寒酸的地步,怪不得沒人住。
魯仲鵬
2020年2月4日 09:06:34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