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運,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13億人次,數量將再創新高。春運期間安排開行的高鐵動車組列車佔全部開行旅客列車的比例超過了七成。
隨著高速鐵路網越織越密,高鐵動車組成為春運期間的運輸主力軍並不奇怪。筆者記得在2015年春運接近尾聲的時候,鐵路相關部門發布消息稱,高鐵動車組對旅客的發送總量已佔到客運列車的一半以上。這意味著高鐵動車組的運力已經不是只有「招牌」的功用,而是實實在在的為重大節慶日期間增加運量、緩解運輸壓力提供幫助。
眾所周知,「中國春運」是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類大遷徙,幾十億人次在短時間內集中式的從一個地方流動到另一個地方,如此龐大的人群流動量讓全國各運輸戰線上的工作單位和人員如臨大敵,同時也讓回家的遊子焦慮萬般,為了一張回家的票而煞費苦心。
曾幾何時,春運期間買不到票、甚至搶不到票一直是人們對鐵路運輸詬病的主要原因。強大的運輸壓力,使得交通運輸部門能夠把旅客安全運送回家已經是盡最大努力了;至於提高運輸服務質量,讓旅客有序、溫馨、舒適地乘車回家,那幾乎是很難完成的事情。
而如今,春運旅客運輸已從「數量」到「質量」的悄然轉變,得益於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和服務舉措的不斷優化升級。到2018年底,我國鐵路營業裡程已達到13.1萬公裡以上,其中高鐵2.9萬公裡以上,同時「八縱八橫」的高速鐵路網的宏偉藍圖正在徐徐鋪展開來,越織越密的鐵路網,極大解決了旅客回家難的問題。在滿足旅客回家需求的基礎上,優質的服務不斷推陳出新,助力旅客回家之路更加溫馨。如今,旅客都會發出「鐵路春運的體驗感更好了!」的感慨。奔馳在祖國廣袤大地上的復興號動車組,既有寬敞的座位空間,提高乘坐的舒適度,又實現Wi-Fi全覆蓋,讓信號能夠時刻在線。此外,很多城市火車站都設置了專門綠色通道和愛心候車室,帶娃出行更加從容;「刷臉」進站、VR全景指路導航、站臺語音安全提示……「黑科技」的閃亮登場讓旅客進站上車順暢無阻。乘坐高鐵回家,方便、安全、快捷、省時成為眾多旅客千裡歸家的首選交通工具。
「鐵路密布,高鐵飛馳。」鐵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擁堵」、「徹夜排隊買票」、「回家難」等詞語成為了過去式。中國高鐵見證著時代前行的腳步,同樣也在悄然改變著中國,書寫著每年一次春運的美好答卷。
文/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