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天才,大三破解世界級難題,22歲破格成中國最年輕正教授

2020-12-21 君不見教育

「新的數學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決數學問題本身更重要」——華羅庚。

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除了文學與自然科學以外,數學就是人們生活當中一門不可缺少的學科。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到日常的工資收入、開支結算,大到複雜精密的科學計算都離不開數學。而數學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已經逐步完善,變得深奧而又龐大。

「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發展,才能展現它的國力強大,數學的發展和至善與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自古以來,中國在探索數學的歷程中,就從不缺乏優秀的數學家,到了科技教育發達的今天,自然也是人才輩出。而今天要說的這個數學天才,年僅22歲就破解了世界性數學難題,他的成就讓世界矚目,他的名字叫劉路。

熱愛執著

劉路出生於湖南省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上過大學的高知分子,良好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閱讀的愛好。儘管劉路自認為父母並沒有給予他數學方面的遺傳基因和教育,上小學的時候數學成績也並不算好,可他依舊對這門深奧的學科有著一份熱愛。

從初二開始,劉路就開始在數學方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開始超越課本讀書,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當同學們還在為課本上的習題抓耳撓腮時,劉路就已經開始自學數論了。初三時就讀完了對初中生來說等同於「天書」的《古今數學思想集》。

到了高中,劉路開始涉獵國外一些數學著作,閱讀全英文數學書籍,看了許多數學家的猜想和一些未解的數學難題。平日裡,他和其他同學並無特別之處,學習成績頂多算中等。唯一不同的就是,劉路常常在圖書館裡一待就到大半夜,寢室裡也堆滿了數學書籍。

高考那年,班中不少同學都進了清華、香港理工、斯坦福等國際一流院校,而劉路考進了中南大學,選的是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專業。按理說,有了紮實的數學基礎以及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劉路應該在同學面前嶄露頭角,但在與數學有關的奧數領域,劉路的成績並不拔尖。

進入大學後,劉路開始研究數理邏輯,相對於其他數學課程,他對此表現特別偏愛,他還是一樣,每到課餘時間就去圖書館,每次都待到深夜。當同學有數學難題請教他時,發現他的思路與其他人不一樣,因為他會找出更簡單的方法來推算和解釋數學題。

迎難而上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自然避免不了遇到一些深奧的數學難題,有的人望而卻步,有的選擇半途而廢,但總有那樣逆天的人選擇迎難而上並且對數學發展產生了天翻地覆的影響

劉路的對數學的痴迷也逐漸引起了老師們的注意,因此,許多任課老師也會跟劉路一起交流思想,探討數學方面的疑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日裡熱愛數學的劉路,一些思路和解題方式方法也讓老師覺得特別新穎,因此也給了他許多指導和鼓勵,這些都促進了劉路數學水平的增長,也更加讓他堅定了攻克數學難題的信心。

在劉路研究數學的過程中,有一些先輩們留下的數學猜想與難題,劉路對此頗感興趣,其中讓他最著迷的就是西塔潘猜想。這一數學問題雖然不與「哥德巴赫猜想」等同而日語,但仍頗具分量,是一個困擾了國際上許多數學家多年的一個世界級難題。

為了解決這一個數學難題,劉路日思夜想,常常吃飯、走路甚至上課都在思考,草稿紙上到處都是演算的痕跡,在課外又查閱了大量文獻,結果他發現海內外不少學者十多年來都在進行西塔潘猜想的研究,但卻無一得出結論。

兩個月後,劉路突發靈感,想出了一個證明這一猜想的方法,於是他連夜作出推算和證明,並將最終的驗證結果投到數學邏輯國際權威雜誌《符號邏輯雜誌》。

一往無前

劉路的論文被芝加哥大學數學系教授鄧尼斯·漢斯傑弗德看到後,拍案大驚:一個困擾許多頂尖數學家十數年的難題,如今卻被中國的一個普通大學生給破解了。劉路的報告給這一懸而未決的公開問題一個肯定的回答,徹底解決了西塔潘的猜想。那一年,他只是一個大三學生,年僅21歲。

一時間,無數的目光聚焦到這個中國大學生的身上,許多國際上的一流大學紛紛向其伸出橄欖枝,給全額獎學金邀請他出國留學。劉路身上的閃光點更是得到了中南大學的重視,校領導非常愛惜這個難得一見的數學奇才,為了讓他更快進入該領域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中南大學決定讓他提前畢業,並立即錄取為碩、博的研究生。

另外,中南大學還給劉路提供了很多機會,讓他的學術得以與世界更多優秀的數學家們一同交流。2012年,中南大學相關領導負責人經過商議後決定,破格聘任攻克國際數學難題的在讀學生劉路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年僅22歲的劉路,成為了中國最年輕的教授。

為了讓劉路更好地參與研究工作,中南大學千方百計為他創造條件,鼓勵他參加有代表性的會議,並獎勵給他100萬元。這是中南大學對劉路的肯定,同時也是為我國數學界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提供更好的科研環境和生活條件去進行學習和研究。一個星期後,劉路在北京出席了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盛典」,並被評選為「希望之星」。

自從破解了國際數學難題後,劉路幾乎在一夜之間受到了社會乃至全世界的關注,各種榮譽獎項也接踵而至,不過劉路並沒有被這些榮譽衝昏頭腦。對於劉路來說,無論他有沒有獲得這些榮譽,他最幸福的事情依然是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將興趣進行到底,絲毫不懈怠。

如今,劉路仍致力於數學研究和發展,在數學這條路上不斷探索、刻苦鑽研,始終保持著對數學的執著與熱愛,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一往無前。他非常珍惜國家給他提供研究和學習的條件,並將全身心投入到對數學數理的研究當中去,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他能為中國數學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祝福他。

相關焦點

  • 20歲學渣破解世界難題,三院士聯名中央,破格成為中國最年輕教授
    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劉路放下一切專心地解決這道難題。這道難題連一般大學教授的看不懂,我們還是不多說了。花了兩個月時間,劉路突然精光一閃,想到以前用過的一個方法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於是劉路連忙將解決辦法寫出來,並將解決辦法投給了數學權威雜誌。
  • 這位數學天才曾被認為沒天分,卻如何逆襲成為985最年輕教授?
    但是他對數學情有獨鍾,在22歲時因破解了世界難題而一舉成名,並被聘為教授級研究員。他就是全國最年輕教授紀錄保持者,中南大學劉路教授。中南大學校門劉路在中南大學醉心於數學研究,大三學生破解世界難題引起轟動中南大學作為湖南高校的領頭羊,數學學科實力強勁,著名的數學家侯振挺教授就在這個學校
  • 數學天才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被聘為正教授,丘成桐:運氣好而已
    第二年的3月20日,中南大學的校長宣布將在讀學生,23歲的他聘請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的研究員。這一年,他才23歲,還是一個學生,便有了別人得不到的榮譽。其實這一切是因為他破解了一個世界級的數學難題,他也隨之成為了中國最年輕的教授,未來可期,但卻有人說只是運氣而已。
  • 20歲學渣攻克世界級難題,三院士聯名推薦,破格提為最年輕教授
    有很多人在年少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驚人的才能和本領,因此他們被稱為天才少年。在我國的數學界,就有很多青年才俊,他們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在社會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並非所有的教授都是學霸級人物。曾經我國就有一個二十歲的學渣攻克了世界級的難題,最後他被三院士聯名推薦,被破格提拔為最年輕的教授。
  • 偏科生的逆襲——中國最年輕數學教授劉路
    直到「西塔潘猜想」被破解的那天,整個世界為之震驚:一個困擾頂尖數學家數十年的難題,竟然被一名普通的20歲中國大學生解決了。這個大學生不是別人,正是不起眼的偏科生劉路!
  • 22歲,我國最年輕正教授級研究員,中南大學——劉路的路
    2012年,中南大學破格聘任攻克國際數學難題的在校學生劉路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當年22歲的劉路成為我國目前最年輕的正教授級研究員。一、「學渣」的逆襲之路劉路出生於1989年,母親是工程師,父親在後勤部門工作。
  • 破解世界難題,23歲成教授,美籍華裔數學家卻稱劉路只是運氣好
    當大三學生劉路破解了困惑世界的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後,中南大學也不拘一格選人才,把年僅23歲的劉璐,破格聘為了正教授級研究員。 劉路也因此成為國內最年輕的教授。 一時傳為佳話。
  • 劉嘉憶:19歲上大學,22歲當教授,1年攻克西方數學難題
    下課後,他正準備去操場活動,班主任高老師在班門口叫住了他,「劉路(當時還叫劉路,後來改成劉嘉憶),你過來一下」,說完就朝班級後面走去,劉嘉憶身體一哆嗦,心想,「這下完了。」初中開學前,同學們都在打聽自己班級的老師和班主任。他們嚴不嚴厲,脾氣怎樣,是這些學生最關注的問題。一班班主任高老師,是全校公認最嚴厲的班主任,劉嘉憶心知肚明。
  • 興趣創造奇蹟:劉路21歲破解數學難題,獲聘正教授,只因酷愛數學
    下面我們要講的劉路教授就是一個憑藉自己興趣取得驚人成功的案例。劉路1989年出生於遼寧大連,從小就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初中階段很多同學為數學題抓耳撓腮的時候,劉路已經開始自學數論了。2008年劉路考入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機技術學院之後,更是如痴如醉地沉迷於數學的學習和專研。
  • ...22歲解世界難題,有望成最年輕諾獎得主,這位中國天才科學家牛!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諾貝爾獎獲得者」《自然》創刊於1869年,不僅是集世界範圍內廣泛影響力和高含金量內容於一身的著名學術期刊,更是評選諾貝爾獎、競選院士、展示大學和科研機構研究實力的重要依據。因此,當22歲的曹原在《自然》連發兩篇論文時,不僅一戰成名,其論文成果更被形容為「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曹原的發現究竟有多重要,那就要從100多年前說起了。在正常環境下,電力在傳輸時,約有7%的能源會在傳輸過程中損失,造成了極大的能源損耗。
  • 大三破解世界級數學猜想,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卻說:不算什麼難題
    因此在數學方面我們的確要比西方落後一些。不過我們從來不缺這樣的人才,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位,劉路。劉路,大連人,算起來他現在也就是三十歲剛出頭,母親是工程師,父親是國有企業的員工,家庭條件不錯,因此劉路從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家裡人有意無意的薰陶,他從小就對理科非常感興趣,這其中數學是他最為喜歡的,因此他才剛上初中時,就開始自己研究數論了。
  • 15歲中國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如今這個文化信息共享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天才人物,如16歲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打敗眾多天才,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還如「少年科學家」談方琳,在15歲的時候就榮獲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
  • 談方琳,中國最年輕女科學家,初三15歲時破解世界性難題!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中國有很多科學家,但數學家並不太多,華羅庚、陳景潤、張廣厚,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如今還有哪位在世數學家影響比較大呢?很少人能知道。其實,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強,數學考試全球聞名,在國外讀書的留學生最有體會,當同學們知道你是中國人,一定覺得你的數學超級棒。但是,卻極少人能堅持把數學當作科研對象。
  • 祖籍上海的華裔天才數學家:24歲成美國名校教授,31歲獲菲爾茲獎
    有這麼一位華裔,他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31歲獲得了菲爾茲獎。這個傳奇的數學天才,名字叫陶哲軒。然而,菲爾茲獎於1936年首次頒發,截止2018年,世界上也只有60位數學家獲得。
  • 「華裔天才」陶哲軒:曾24歲時成美國名校正教授,31歲獲菲爾茲獎
    就有這麼一位華裔天才,他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該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並且在他31歲,還獲得了著名的菲爾茲獎。 他就是數學天才陶哲軒。
  • 59歲獲世界級大獎,張益唐: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成就
    2013年5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突然轟動了整個數學界,他在世界數學界最負聲譽的《數學年刊》上發表了研究文章,證明了無窮多差小於7000萬的素數對是存在的,從而在孿生素數猜想這一全世界無人能實質推動的數論重大難題上,邁出了革命性的一大步,成為了破解數學領域最著名猜想之一「孿生素數猜想」的核心人物,59歲成功獲得世界級大獎麥克阿瑟天才獎
  • 比「哥德巴赫猜想」更重要數學難題被中國人攻破
    現為美國里海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中廣網北京6月5日消息 6月3日,國際著名數學家、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丘成桐在中科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數學家取得關鍵突破的基礎上,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徹底解決了數學界百年未破的龐加萊猜想問題。  據人民日報報導,這一世紀難題的破解有什麼重要意義?
  • 他14歲上大學,24歲成學校最年輕教授,還榮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他是數學界裡一顆璀璨的明星,少年時期就在數學方面顯現出驚人的天賦。14歲讀大學,17歲赴美師從沃爾夫獎獲得者埃利亞斯·施泰因,21歲獲得博士學位,2006年獲得菲爾茲獎。菲爾茲獎組委給陶哲軒的頒獎詞是寫道:陶是一位解決問題的頂尖高手,他的興趣橫跨多個數學領域,包括調和分析、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和組合論。中國數學家吳文俊評價道:陶哲軒這個人是公認了不起的。
  • 22歲「中國天才」,攻克百年難題,拒絕美國綠卡,如今生活如何?
    從古到今,一些天才的出現,對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努力,那麼,我們社會的發展水平,在短期內,也不會有這麼大的提高。自從新中國建立以來,科學建設就一直是我們政府關注的重點,在這個時期內,一些優秀科學家的出現,對中國社會的科學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 中國天才曹原:22歲攻克百年難題,拒絕美國綠卡,現在過得怎樣
    自古以來,一些天才的出現都為國家的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努力,那麼,我國社會的發展水平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實現如此巨大的提升。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建設就成為了我國政府所重點關注的內容,而在這一時期之內,一些優秀科學家的出現,也為中國社會的科技進步提供了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