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不是我朋友,
但老陳家的生煎包,熟悉得像個老朋友。
好料菌小時候吃的生煎包,
和如今滿大街的見到的,還真不一樣,
生煎包配上魚丸湯或是魚骨湯,
這個標配的恩愛程度超過沙縣情侶套餐。
猜想不少生長在閩北、閩東地區的胖友能懂,
站在鍋邊等著剛出鍋的生煎包,
嗶哩吧啦的聲音和饞得讓人流口水的香氣喲!
能在第一時間被生煎包的湯汁燙個嘴,
可不是每回都有的機會!
記憶中這樣的生煎店通常很不起眼,甚至還有些破舊,可吃生煎的人完全沒空去在意這些。喏,這家看著簡單的 「老陳家生煎包」 就是這樣看著都忙不過來了。
和如今流行的各種好看的生煎包店相比,老陳家的生煎店光看著就沒入任何「流派」,沒有什麼所謂的性冷淡風、日系風……從早餐到晚餐,餐點的時候,這家小店只寫著「很忙」兩字。
高高碼摞起的碗碟,你以為是店家別具心思的擺設,那就錯了,盤子裡備好了調料,碗裡扣著湯勺,忙的時候順手就能掂著一個,麻溜!門口的生煎包也不時要照料著,不大的店裡大家都充實忙碌。
「老闆,點單和您說嗎?」
「可以,看看吃寫什麼?「
像好料菌這樣點餐就慢了半拍的,來店裡的老熟客裡相當少數。餐品簡單但周全,生煎包、魚骨湯、魚丸湯、扁肉、拌麵、鹹飯……一切都在暗示你在這裡的一頓「套餐」,也有簡單的綠豆湯、花生湯,似乎是為愛吃甜的小姐姐們準備的。
掏出兜裡的一元鋼鏰兒,就是一個的生煎包。在物價飛漲的時代裡,這個生煎包顯得尤為沉甸甸。看得出,也是小店最熱火朝天的營生。
做生煎的平底爐子很忙碌,一刻也停不下來,剛剷出來一鍋生煎,平底鍋立馬又迎來了這些白胖墩子,看得出來大叔這碼包子的手速又快又穩,手工包好的生煎包不一會就整整齊齊地在鍋裡排成了圈。
所謂生煎,簡單粗暴地說,就是生包子全靠這口平底鍋煎熟,emmm~等生煎包的經歷會告訴你有點難耐,包子入了鍋還要間隔地翻鏟、澆芡汁,靠著平底鍋裡的水蒸氣把包子逼熟。
生煎包
吃生煎包的地域一點也不少,老陳家的生煎包和好料菌小時候吃的生煎包算是很像的了,帶發麵的皮兒,褶子不多在面上,最好吃的部分,就是焦脆的生煎包底,幸運的時候,阿姨還給鏟上些鍋巴脆,每次吃到它都感覺自己是人生贏家。
手速快準狠的,那肯定要選個最焦脆的。正確的姿勢,肯定是順著截面來上一大口。一半柔韌一半焦脆的麵皮,裹著大半顆肉餡,一切都像商量好似的滾入嘴裡。
肉餡的纖維感強,肥瘦交織成了小肉團,但不柴不呆,帶著油潤,卻沒有太多拖泥帶水的湯水,雖然是生煎包,但也吃得到肉包子裡的那股粗獷勁兒。
好料菌最喜歡店裡的辣椒醬,沒有閩南的甜辣細膩,看得到辣椒的顆粒,口感辣中帶著鹹味,用它就著生煎包,會是這個小生煎的另一番脾氣。
魚骨湯
不懂你們吃生煎通常配什麼?好料菌小時候都是吃著生煎配魚丸湯的,後來覺得顯飽,還是這魚骨湯最配了。
要我說,叫魚骨湯,完全是謙虛了!魚肉含量明明佔了大部分,魚肉裹了薄粉,但是放心,人家絲毫沒有要用粉湊數的意思,而且口感超滑!
吃得出來是河魚肉,嫩嫩的,沒有腥氣,簡單的清湯裡帶著淡淡的魚鮮,點些蔥末和白胡椒麵,簡單卻喝得自在。
扁肉
在店裡看到「扁肉」的叫法,瞬間親切滿分(閩南是叫「扁食」的吧),那那那,情侶套餐來一份。這可是小時候最愛的套餐,久久沒吃,還會湧上莫名的小想念。
扁肉的個頭算是挺大的,鼓囊囊地擠了個滿碗,沒有什麼高深莫測的噱頭和內含,打制的肉泥餡料佔據了全部。
這種手打扁肉餡幾乎是吃不到肉的纖維的,卻會呈現出肉餡粉紅又彈牙的另一番可愛,這種簡單的味道,佔據過好料菌小時候很多的早餐。
拌麵
在廈門久了 ,吃多了本土版的拌麵,偶爾也可以換個口味,讓甜辣醬來個片刻退場。
拌麵裡添了花生醬,但不算厚重,隨手一拌,香氣還是有在撩人的。
如果你也是一口扁肉湯,然後不能停地呲溜溜大口吸下這碗拌麵,那證明你也懂這份純粹的味道。
老陳家的生煎店就開在街邊,1元錢的生煎包招牌很大,當然,1元在這裡只是小店日常最質樸的營生。突然也會發現,10元就能在這裡收穫一份熱乎而熟悉的味道。
小店總是挺熱鬧,人多的時候偶爾可以犯規地坐在門口的位置,一份生煎配熱湯,重逢一份久違的簡單。
老陳家生煎
地址: 廈禾路南洋大廈旁
電話: 0592-5810063
人均:11+,生煎包1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