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颱風名字已經排了22個

2020-12-24 中國江蘇網

廣東省惠州市碗口粗的廣告牌金屬撐杆被「苗柏」吹彎 中新社發

  記者 高萌

  中央氣象臺已對其停止編號「苗柏」不會吹到武漢

  本報訊(記者黃師師 通訊員陳立立)長江日報記者13日從長江委獲悉,國家防總於6月12日10時啟動防汛防颱風Ⅳ級應急響應。據水雨情預測分析,第2號颱風「苗柏」是今年首個登陸大陸並影響長江流域的颱風,可能對長江流域兩湖地區(洞庭湖、鄱陽湖)南部造成影響。

  「苗柏」會否對武漢的防汛形勢帶來影響?市水務部門回復,目前暫未接到氣象和應急部門發布的應急響應。

  由於「苗柏」減弱後的熱帶低壓移入江西境內後,強度持續減弱,目前已很難確定其環流中心,中央氣象臺於13日14時對其停止編號。

  受「苗柏」影響,12日8時至13日8時,惠州、汕尾、深圳、揭陽等地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省日雨量大於200毫米的站點有9個,大於100毫米的站點有194個,大於50毫米的站點有499個。部分中小河流水位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其中,13日14時,惠州市淡水河超警戒水位0.06米。

  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苗柏」是一種鳥的名字,為何用它命名颱風?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了知名科普博主浦仁傑,據他介紹,其實颱風名字早已定好,「只是按照順序給它罷了」。

  有媒體排出了2017年22個颱風的名字,浦仁傑說,這可能不夠用,根據颱風網統計數據顯示,西北太平洋一年平均生成的颱風大約26個左右。據中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預測,2017年將有11至13個颱風影響中國海域,其中有6至7個颱風登陸中國東南沿海。

  颱風共有140個名字輪流用

  浦仁傑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每個颱風都有自己的名字,取名是有講究、有規則的。

  浦仁傑介紹,對颱風的正式命名始於20世紀初。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對於突發性的氣象災害颱風來說,數量多,來得快,如果等來了再取名,顯然會來不及。於是,世界氣象組織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按順序循環重複使用。命名表總共140個名字,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國家和地區每個提供10個名字,包括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越南和美國(關島屬於美國,所以美國也屬於受颱風影響的國家)。

  雖然提供颱風名字的有14個國家和地區,然而,有權命名颱風的只有日本氣象廳。

  浦仁傑解釋,1956年7月1日,根據《氣象業務法》,日本成立了氣象廳,專責日本的氣象觀測、地震、火山及海嘯災害等監測工作。在當時已規定:日本氣象廳同時也負責給北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編號及命名。在浦仁傑看來,或許是因為當時日本氣象廳觀測水平亞洲領先。

  用「溫柔」名字期望傷害能小些

  「颱風的命名,多用『溫柔』的名字,通常帶有美好、和平之意,期望它帶來的傷害能小些。」浦仁傑說。

  具體而言,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颱風命名。

  浦仁傑介紹,14個成員通常喜歡用帶有自己國家特色的東西來命名。比方說,泰國習慣用各種水果來命名颱風;日本習慣用星座;美國通常用人名;中國則常用美麗的傳說或花,如玉兔、悟空、杜鵑等。

  還有一些使用了動物、植物、食品等的名稱,如「科羅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種樹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國提供的,意為綠寶石;「伊布都」是菲律賓提供的名字,意為煙囪或將雨水從屋頂排至水溝的水管。

  「雖然命名表是固定的,但也有意外情況發生。」浦仁傑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這就是氣象愛好者通常說的「野孩子」。

  他解釋,難免有其他洋區的熱帶氣旋進入西北太平洋,日本氣象廳也要「接納」他們。比如2013年的13號颱風和14號颱風,他們的名字原本應該是康妮和玉兔,但實際上是佩瓦和烏納拉。原因是,這兩個風暴是從中太平洋進入西太平洋的,因此,編號歸於西北太平洋名下。浦仁傑說,因此,雖然我們可以判斷下一個颱風叫什麼名字,但是這並不完全是確定的,「可能會有外來風暴插個隊」。外來風暴名字不計入命名表,他們只能算作「編外人員」。

  連結>>>

  颱風名字也會被「除名」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颱風名字也會被『除名』」。

  浦仁傑介紹,世界颱風委員會有一個規定,一旦某個颱風對於生命財產造成了特別大的損失,那麼該名字就會從命名表中刪除,空缺的名稱則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大家不再想起當時的重大災害和人員傷亡。」浦仁傑舉例,比如說颱風雲娜。「雲娜」,意為「喂,你好」,但據統計,「雲娜」颱風在浙江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81.28億元,它被永久性除名,退出了國際颱風命名序列。

  2005年19號颱風名為「龍王」,它一路肆虐,據中國氣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龍王」給受影響地區帶來了強降水,其中福州地區一小時降水量突破了歷史極值,超過了152毫米,這是歷年來颱風影響最嚴重的,給福建造成了74.78億元的經濟損失,導致近百人死亡。於是,國際颱風委員會決定「龍王」從命名表中刪除。這是中國大陸提供的颱風名稱中最先「退役」的一個。頂替「龍王」的是「海葵」。(記者高萌)

相關焦點

  • 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生成,這個颱風的名字是泰國取的
    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生成,這個颱風的名字是泰國取的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2018-09-08 11:17 來源:澎湃新聞
  • 今年首個颱風生成!颱風季的大幕已經拉開
    颱風生成消息: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VONGFONG;名字來源:中國澳門;名字意義:一類昆蟲)已於12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8點鐘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南方約950公裡的洋面上,北緯11.2度、東經129.0度, 8級(18米/秒),998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00
  • 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生成,這個颱風的名字是泰國取的
    據中央氣象臺最新消息,2018年第22號颱風「山竹」(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MANGKHUT;名稱來源:泰國;名稱意義:一種水果)於9月7日20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氣象部門預計,「山竹」將以每小時3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最大強度可達超強颱風級(17級或17級以上,60-70米/秒)。「山竹」未來五天對我國近海無影響。山竹、飛燕、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
  • 颱風實時路徑發布系統最新:22號颱風山竹將襲廣東 或超飛燕成今年...
    颱風實時路徑發布系統最新:22號颱風山竹將襲廣東 或超飛燕成今年風王 2018-09-12 09:13:48| 來源:中國天氣網
  • 雙颱風持續共舞!22號颱風「環高」生成後直奔這裡!珠海最低降至19℃!
    常年10月底就有22個颱風生成,而今年到現在才22個颱風生成!所以就都排著隊跑越南去了!22號颱風「環高」正在努力的成長中,並且不斷地向菲律賓沿海靠近。22號颱風「環高」動態今年第 22號颱風「環高」(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10日)上午8點鐘位於菲律賓馬尼拉偏東方大約85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13.2度、東經128.7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
  • 颱風「山竹」的名字像水果?其實它更早的名字叫「榴槤」
    說到颱風,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已經被刷爆了,這破壞力極強的「山竹」也是重新定義了我們對颱風的認識。據中國氣象局天氣預報主持人張泰源介紹,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的數量是偏多的。「從6月就開始偏多了,8月尤其偏多,而9月這才剛剛過半,就已經超過往年一整個月的平均個數了。而且9月的這兩個颱風登陸地都是廣東。」隨著颱風的頻繁登陸,很多人也對颱風的命名產生了興趣。
  • 颱風都有哪些名字是怎麼命名的?2017年颱風名字大全
    像人的名字一樣,颱風也有自己的名字。在每個颱風形成之前,人們便已經早早的給他們命好了名字。去年的颱風我們仍依稀可記,今年又要迎來各種颱風。一起了解2017颱風命名表一覽。  2017颱風命名表一覽:颱風都有哪些名字是怎麼命名的?
  • 「今年第X號颱風皮皮蝦已生成……」給颱風起名字,你說叫啥好?
    最終有三名網友獲得颱風命名權,並精選出九個颱風候選名字。九個名字中的一個將代替被除名的颱風「海馬」,最終被颱風委員會正式承認。可能你已經聽說了,九個備選名稱中,有我們熱愛的——皮皮蝦!圖片來自網絡不少網友十分疑惑,我們以前聽過14號颱風莫蘭蒂、17號颱風鯰魚、18號颱風暹芭,那這些颱風是怎麼被編號?這些千奇百怪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 又有颱風被除名!給颱風取新名字,你也可以~
    中國提供的颱風名字已經有三個名字被替代,分別是「海葵」替代「龍王」、「白鹿」替代「海燕」,「木蘭」替代「海馬」。而上一個被除名的中國颱風名字是「海馬」。2016年第22號颱風「海馬」(超強颱風級)於2016年10月19日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55米/秒,超強颱風級),中心最低氣壓930百帕,而後進入南海後登陸我國廣東。
  • 颱風名字起源及2012年颱風命名表一覽
    命名方法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颱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
  • 颱風山竹最新消息衛星雲圖:22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颱風山竹最新消息衛星雲圖:22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颱風山竹登陸位置時間地點更新   「山竹」停止編報  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今天(17日)下午在廣西西部減弱為熱帶低壓,此後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進一步減弱
  • 中央氣象臺請你給颱風起個名字
    ▲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9月7日掠過韓國,造成2人失蹤(資料圖)2018年第26號颱風「玉兔」因造成美屬馬裡亞納群島、菲律賓等地多人死亡,災害嚴重,颱風委員會第52次屆會議決定對「玉兔」進行除名並提請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
  • 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已經生成!
    聯繫電話:13305952716(微信掃碼)----以上為廣告,需要請聯繫--預計,22日白天,遼東灣將有在公眾號菜單中可實時查看天氣預報、漁港潮汐今天位於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胚胎又發展起來了,重點關注是19日生成的颱風胚胎93W,今天上午負責颱風命名的日本氣象廳已經將其升級為熱帶低壓,中午12點左右已經正式升格為12號颱風「白海豚」!
  • 2018颱風命名表、名字一覽 2018颱風時間表(登陸中國)
    2018颱風命名表、名字一覽 2018颱風時間表(登陸中國)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
  • 颱風「山竹」的名字像水果?其實它更早的名字叫「榴槤」
    說到颱風,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已經被刷爆了,這破壞力極強的「山竹」也是重新定義了我們對颱風的認識。據中國氣象局天氣預報主持人張泰源介紹,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的數量是偏多的。「從6月就開始偏多了,8月尤其偏多,而9月這才剛剛過半,就已經超過往年一整個月的平均個數了。而且9月的這兩個颱風登陸地都是廣東。」隨著颱風的頻繁登陸,很多人也對颱風的命名產生了興趣。
  • 8月首日,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生成了!名字和女神有關
    進入8月的第一天,颱風來了!8月1日,中央氣象臺宣布,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已生成(英文名稱:Sinlaku;中文名稱:森拉克;名字來源:密克羅尼西亞;名稱意義:「傳說中的Kosrae女神」)。剛剛過去的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都沒有颱風生成,這是史無前例的。從常年來看,7月進入颱風活躍期,會有不少颱風生成或登陸我國。但是今年,颱風卻不按常理出牌,不僅「遲到」而且「出勤率」很低。據中央氣象臺介紹,今年以來(截至7月29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偏少6.4個(偏少76%)。
  • 颱風「白鹿」剛登陸,颱風「楊柳」又生成,颱風的名字是咋來的
    颱風對於大家來講恐怕是在再熟悉不過了。即使我們這些生活在北方的人,聽到颱風的名字也是如雷貫耳。前段時間的颱風利奇馬讓我們也好好體驗了一把「什麼是颱風」!颱風登陸的時候,總是伴隨著狂風暴雨,威力無窮,給颱風經過的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災害。
  • 氣象部門全力以赴迎戰今年首個登陸我國颱風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 苗豔麗 黃彬 通訊員王新 袁迎蕾 李佳穎 楊群娜報導 6月14日8時50分,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熱帶風暴級)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沿海登陸,成為今年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
  • 2017年颱風最新消息:2017颱風命名表、颱風名字一覽
    2017年颱風最新消息:2017颱風命名表、颱風名字一覽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
  • 颱風「山竹」是早有「預謀」的!下一個颱風叫什麼你知道麼?
    北京時間9月16日,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從我國廣東登陸,中心風力可達14級。廣東全省從颱風登陸之前開始已經進入全省Ⅰ級應急響應狀態,僅通過運營商全網發布的簡訊預警消息就達到7149萬條,告誡所有人要時刻注意安全。